刘辉;戚建江;朱晓霞;罗军;施文英;李青卿
目的 探讨农村初中生家庭环境与亲子冲突及冲突解决策略之间的关系,为有效改善农村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选取浙江省211名农村初中生,采用家庭环境量表(FES-CV)、亲子冲突问卷和亲子冲突解决策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不同年级农村初中生家庭环境中的亲密度、矛盾性、知识性、娱乐性和组织性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初一学生学业、外表上的亲子冲突显著低于初二、初三学生.家庭环境的亲密度、矛盾性、成功性可预测与父亲的冲突,亲密度可预测与母亲的冲突;亲密度、矛盾性、知识性可以预测在与父亲的冲突中所采取的解决策略,亲密度、矛盾性、组织性则可以预测与母亲的冲突过程中所采取的解决策略.结论 家庭环境与亲子冲突频率、亲子冲突解决策略均有密切关系.
作者:周丽清;卢佳;胡怡珍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阿坝州大骨节病病区小学生对大骨节病的认知情况,为制定有针对性的策略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以阿坝州3所异地育人小学校310名小学生为研究对象,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自填式调查.结果 调查对象的大骨节病相关知识总体正确率为38.1%,各项知识正确率从11.9%到61.3%不等;不同性别、年级、学校学生的知识正确率不同,女生、低年级学生和牧区小学生的知识正确率分别高于男生、高年级学生和农区小学生(P值均<0.05).结论 阿坝州大骨节病病区小学生对大骨节病的认知现况不容乐观,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学生知识知晓率差异明显.应针对不同特征人群制定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策略和措施.
作者:向莹君;张驯;李婷;侯丰苏;胡晓琴;刘之月;曾子倩;袁萍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不同家庭背景尤其是父母不同教育程度的医科女大学生生殖健康知、信、行情况,为教育者和管理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某医科大学女生1 858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母亲教育程度对医科大学女生生殖健康的影响大于父亲;母亲教育程度越高,学生的观念越开放(P<0.05).父母均接受大学及以上教育的女生获得的生殖健康知识更丰富.与父母不同沟通状况女大学生自慰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大学生的生殖健康教育应引起包括家庭、学校、媒体在内全社会各方面的关注.
作者:朱军华;卞文萍 刊期: 2011年第06期
儿童期肥胖已成为21世纪全球性重要的儿童健康问题.在全球,至少有1.55亿学龄期儿童超重或肥胖[1].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儿童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肥胖在极低的基数上成倍增长.2006年进行的第3次全国儿童肥胖流行病学调查显示,10年来中国0~6岁儿童肥胖和超重总检出率分别为7.2%和19.8%,接近欧美发达国家水平[2].肥胖日益扩大的流行不但对人群的健康产生近期或远期的影响,而且降低社会生产力,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有较大阻碍作用[3].鉴于此,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均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对肥胖进行研究,以期制订出控制肥胖病的对策,并把肥胖的一级预防的重点放在儿童期,作为保护社会生产力的战略措施.本文从儿童生长的环境人手,从家庭、学校及社会3个角度阐述改变肥胖儿童的认知与行为,建立健康生活方式的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作者:王斐 刊期: 2011年第06期
学校适应是大学生完全走向社会、独立承担社会重任的准备期,而家庭、社会支持等因素将对大学生这一社会化任务的完成起重要作用[1-3],直接影响学生大学期间的身心发展,并对成年期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4-5].为了解家庭、社会支持与维吾尔族大学生学校适应之间的联系,笔者于2009年10月-2010年3月进行了调查,以便为提高少数民族医学生的学校适应能力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古丽巴哈尔·卡德尔;阿斯木古丽·克力木;努尔曼古丽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掌握海南黎族地区黎、汉族小学生生长发育现况,为制定海南黎族地区学生营养干预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2010年1-6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查五指山、白沙、陵水、乐东、昌江5市县3 147名汉,黎族小学生进行身高、体重、胸围等生长发育指标测定.结果 黎、汉族小学生之间身高、体重、胸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城乡之间、男女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低年龄组,黎族学生生长水平普遍高于同年龄组汉族学生,而随着年龄的增长,黎族学生发育速度不如汉族学生,到高年龄组,汉族学生生长水平普遍高于同年龄组黎族学生.结论 应提高黎族地区居民的经济收入,加强黎族地区学生营养知识教育的宣传和普及,以达到提高黎族地区少年儿童整体素质的目的.
作者:史金端;黄垂波;陈丽珠;陈智明;黄惠宇;冯礼明;柳贤勤;马静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广州地区大学生军团菌感染状况、种型分布特点和优势种型,为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微量凝集试验,对932名某高校在校学生血清标本进行Lp1~Lp8型军团菌抗体测定.结果 932名学生中,军团菌抗体检测阳性298人,阳性率为31.97%;Lp1~Lp8型均有阳性出现,以Lp1占优势(17.60%),其次为Lp7(14.48%)、Lp5(6.01%),Lp8低(0.21%),各型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14.67,P<0.05);同时感染2种以上血清型者占20.47%(61/298);男、女生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1.61%,30.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597,P=0.400);二至四年级学生军团菌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5.46%(69/271),26.18%(105/401),47.69%(124/260)(x2趋势=41.00,P<0.05).结论 广州大学城学生中存在不同种型的军团菌感染.应加强大学城环境军团菌感染状况监测,注重学生病例中军团菌病的排查,做到早发现、早处理.
作者:李铁钢;郑红芳;练桂雄;陈文华;宋晓红;王玉林;李美霞;杨智聪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天津市不同类型单亲家庭的中小学生及其家长心理健康现状,为开展单亲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提供理论帮助.方法 采取多级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天津市12所中小学校合计36个班级1 800余名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 父亲抚养的男生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组的单亲学生;单亲学生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6个方面以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双亲学生(P值均<0.01);自卑类型为Ⅲ的单亲学生的得分高于双亲学生(P=0.01);单亲男生父亲惩罚严厉得分明显高于单亲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46,P=0.003),男生过分干涉得分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42,P=0.040).单亲家长的躯体化、人际关系、焦虑和偏执得分均高于国内常模;母亲恐怖、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得分也高于父亲,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父亲情感温暖与单亲学生的身体症状呈负相关(P<0.01),父亲惩罚压力与单亲学生对人焦虑呈正相关(P<0.01);母亲情感温暖与单亲学生过敏倾向、自卑总分呈负相关(P值均<0.01),母亲惩罚严厉与单亲学生的身体症状呈正相关(P<0.01).结论 天津市4种不同家庭类型的单亲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家长的教养方式及单亲家长的心理健康状况均存在差异.
作者:侯筱菲;毛富强;梁瑞华;冯秀娟;刘霞;刘宏伟;刘佩佩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西藏高校藏族与汉族大学生吸烟情况的差异,为制定可行的学校控烟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分层抽样方法,抽取西藏大学、西藏民族学院2 0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藏、汉族大学生吸烟率分别为43.2%和34.6%(x2=15.312,P<0.01),其中藏、汉族男生吸烟率分别为70.4%,58.0%(x2=18.80,P<0.01);藏、汉族女生吸烟率为6.2%和2.8%(x2=5.043,P<0.05).结论 藏族大学生吸烟率高于汉族;大部分藏族吸烟大学生认识不到吸烟的危害,控烟形势严峻.
作者:耿献伟;杨建军;李侠功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河南省濮阳市学龄前儿童血尿和/或蛋白尿的检出率及其意义,为早期发现和预防肾脏疾病提供依据.方法 2008年8-11月采用干化学方法检测河南省濮阳市城区7 919名1~6岁儿童晨尿标本中的血尿和蛋白尿.第一次尿检阳性者于1~2周后复检.对复检仍为阳性者进行临床诊断、治疗和随访.结果 7 919儿童中初次尿筛阳性者109人,初检阳性率为1.38%,复查尿筛检阳性者75人,复检阳性率为0.95%,占初筛阳性的68.81%.其中无症状性血尿检出率为0.62%,无症状性蛋白尿为0.10%,血尿+蛋白尿为0.01%.经过3次检查确诊为泌尿系疾病67人,检出率为8.46%.结论 尿液筛查可发现无症状尿检异常的儿童,并早期发现肾脏疾病、预防肾脏疾病的发展.对无症状尿检异常的儿童应该坚持随访.
作者:侯淑萍;付荣;陈瑞玲;刘凌;马圣洁;吴清岩;同少峰;刘雪杰;袁霞;和俊杰;吴际贞;沈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直接关系到国家未来的人口素质,身高、体重是评价其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基本的指标[1].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儿童青少年的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和生理特点存在很大的差异.藏族是我国56个民族中人口较多、分布地域广阔的民族之一,具有独特的民族特性.为了解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生活环境下藏族和汉族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状况,自2005年开始笔者对四川省阿坝藏羌自治州地区部分藏族和汉族儿童青少年进行初步调查,结果发现藏族学生生长发育指标均大于汉族[2],为进一步了解其生长发育的动态变化,笔者又进行了为期1 a的随访调查,旨在探讨四川省阿坝州藏、汉族儿童青少年的身高、体重年增长量随年龄和性征发育水平的变化情况,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研究提供依据.
作者:杜晓燕;胡小琪;张倩;张必科;唐晓均;熊兴太;裴迎新;马冠生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医学生吸烟原因与其人格特征之间的关系,为控制医学生吸烟模式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随机整群抽取河北北方学院医学本科生2 439名,对吸烟者采用Russell吸烟原因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进行调查,并进行典型相关分析.结果 被调查的医学生吸烟率为13.37%,男生为29.49%,女生为1.70%.吸烟原因主要是享乐和镇静,其中人格特征中的内外向维度得分高.人格特征与吸烟原因间存在典型相关关系(r=0.648,P<0.01),精神质得分与其依赖分、瘾得分均呈正相关.结论 医学生吸烟行为与人格特征密切相关,高精神质的吸烟者更易产生依赖性.
作者:史宝林;赵秋振;王俊明;武艳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对哮喘患儿及其家长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为进一步探索儿童哮喘自我管理教育模式提供依据.方法 整群抽取顺义区20所小学一至五年级学生,通过家长填写问卷,筛选出哮喘及可疑哮喘的学生614名作为研究对象.对学生614名及其家长589名进行哮喘相关知识教育,通过问卷调查评价健康教育效果.结果 经过健康教育,学生对于哮喘早期症状和如何避免或减少发作的总体知晓率分别由32.78%,29.38%提高到62.89%,64.11%;识别哮喘发作的信号、应急处理措施的总体知晓率由27.13%上升到57.40%;家长对于哮喘知识总体知晓率由31.44%上升到49.8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教育后仍有34.22%的家长、24.91%的患儿对于参与运动和69.4%的家长对于激素的使用存在顾虑.结论 对家长和患儿进行哮喘自我管理教育是预防和控制哮喘发作的一项重要措施.
作者:赵瑞兰;李玉堂;陈育智;张克深;杨合;张立敏 刊期: 2011年第06期
伤害(unintentional injury)是一个重要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1].随着城乡现代化的发展和疾病谱的改变,儿童伤害的发生率有急剧升高的趋势,目前己成为世界范围内青少年的头号杀手,是21世纪威胁青少年生命和生存质量的主要健康问题[2].我国抽样调查表明,伤害是我国0~14岁儿童的首位死因,死亡率为67.13/10万[3],且还在以每年7%~10%的速度增加[4].为探讨中小学生伤害的现状及其相关因素,为伤害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对宁波市江北区中小学生伤害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现报道如下.
作者:卫理;黄亚琴;施宁宁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有留守经历高职生学校满意度及其与学习倦怠的关系,为留守儿童教育和高职院校心理健康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学校满意度问卷和学习倦怠问卷,对整群分层抽取的广西5所高职院校250名有留守经历高职生进行测试,并与无留守经历高职生683名进行比较.结果 有留守经历商职生学校满意度低于无留守经历高职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留守经历高职生学校满意度年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一年级学生高,二年级学生低;学校满意度与学习倦怠呈显著负相关,其中有形性与学习倦怠关系更密切.回归分析显示,有形性能显著负向预测学习倦怠.结论 留守经历对高职生学校满意度有较大影响,而学校满意度则影响学习倦怠.
作者:杨小青;许燕 刊期: 2011年第06期
国内很多研究探讨了特定文化背景和环境下发生的生活事件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有些研究认为,生活事件和主观幸福感存在较为密切的联系[1].而以大学生为对象的研究,则得出生活事件对主观幸福感直接影响不显著的结论[2].也有研究发现,生活事件和自尊呈负相关,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对自尊有预测作用[3].Athanasios [4]以425名小学生为被试的研究发现,家庭自尊是心情和幸福感的强预测因素;而严标宾等[5]以300名大学生为被试的主观幸福感研究发现,自尊是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之间关系的中介[5].
作者:党峥峥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日照市3所学校流行性腮腺炎(流腮)暴发疫情与流行特征,探索流腮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方法 根据国家传染病疫情报告系统,对3所发生流腮暴发疫情的市区学校的发病学生进行个案调查,同时对全部在校学生进行流腮疫苗免疫史调查.结果 3所市区学校共报告流腮发病63例,罹患率分别为3.86%,1.53%,0.96%,3所学校流腮罹患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2.78,P<0.01).有明确流腮疫苗接种史的占47.13%,2剂次疫苗接种率分别为28.97%,50.00%,52.84%,3所学校学生疫苗接种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7.74,P<0.01).无接种史以及未完成2剂次接种的易感者流腮罹患率明显高于有疫苗接种史者(x2=33.39,P<0.01).结论 低接种率和疫情报告隔离制度落实不到位是引起流腮暴发的主要危险因素.严格落实疫情报告制度,改善流腮监测系统质量,提高儿章腮腺炎疫苗免疫接种率,是预防和控制流腮暴发流行的关键措施.
作者:汉京华;苗伟;卜洁琼;王茂慈;宋艳娟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广州市大学生篮球运动伤害的发生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预防控制大学生运动伤害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分层整群抽取广州市重点本科、一般本科和职业技术学院共7所高校5类专业1 420名经常从事篮球运动的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广州市在校大学生近1 a篮球运动伤害发生率为56.27%,伤害部位以踝关节(35.21%)、手腕关节部(24.97%)及膝关节(9.35%)为主;伤害类型主要为关节伤(27.92%)、皮肤伤(23.60%)、韧带伤(16.88%)等;伤害性质主要为急性创伤,占64.71%,67.22%的伤害能够完全恢复,伤害多发生在水泥地性质的室外运动场所(73.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睡眠质量羞、室外运动、水泥地运动场所、拥挤的运动场所、准备动作没有认真完成、体育教师不进行体育安全知识讲解和指导均为运动伤害的危险因素.结论 广州市大学生篮球运动伤害发生率较高,影响因素较多.改造学校运动场地及设施,培养大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对于预防和控制篮球运动伤害很有必要.
作者:李泽键;卢春婷;钟倩红;李翠丽;陈宇;白卫东;陈青山 刊期: 2011年第06期
2010年3-4月我国不同地区相继发生针对小学生和幼儿园儿童的恶性案件,造成严重后果和恶劣社会影响,引起了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要求依法严肃处理犯罪分子,精心治疗受伤人员,切实加强校园安全防范,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加强校园安全保卫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切实肩负起维护校园安全的政治责任[1].校园安全是一项综合治理工程,本文将主要从课程的角度对校园暴力防治加以探讨.
作者:杨晓峰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父母吸烟行为、态度、父母监管、父母对子女的关心对青少年吸烟行为的影响,为制订适合青少年控烟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武汉市6所中学初中生3 381名,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调查学生和家长的吸烟行为、学生觉察到的家长对于吸烟的态度及家长对子女监管和关心的频率.结果 被调查对象尝试吸烟率为19.9%,现在吸烟率为3.9%.青少年是否吸烟与父亲是否吸烟无关(P>0.05),母亲吸烟的青少年尝试吸烟率显著高于母亲不吸烟的青少年(P<0.01).在控制其他因素的情况下,能觉察到父母非常介意自己朋友吸烟的青少年尝试吸烟率显著低于其他青少年(P<0.01);青少年越觉得父母了解自己所面临的问题或忧虑,尝试吸烟率也越低(P<0.01);父母检查子女作业的频率越高,子女的尝试吸烟率和现在吸烟率越低(P值均<0.01);父母越了解子女的空余生活,子女的尝试吸烟率越低(P<0.01).结论 父母尝试通过尽量避免在子女面前吸烟(特别是母亲)、更多向子女传达对吸烟行为的反对态度、加强对子女的监管、更多向子女表达自己的关心和支持等方式,可以降低青少年吸烟的可能性.
作者:李芳;龚洁;孙惠玲;李卫平;万俊;周敦金 刊期: 201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