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玉川;熊国华;郭加宏;吕桦
乙肝表面抗原(HBsAg)是急、慢性乙肝患者及无症状携带者血液中持续存在的一种重要标志物.为了解本溪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乙肝病毒(HBV)感染情况,笔者对2005-2007年本溪市9190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HBsAg检测结果进行了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邓闯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中专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不同年级中专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周步成教授修订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方法,对金华铁路司机学校一至三年级中专生1186名进行调查.结果 29.5%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3个年级中专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级MHT各分量表得分和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不同年级除学习焦虑、过敏倾向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6个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男生心理异常检出率为42.3%,女生检出率为1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专学生为心理异常高危人群,除需不断优化家庭和社会环境外,还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徐晓青;李建平;刘冬瑾;黄恩 刊期: 2008年第06期
作为一个重要的发育里程碑,青春发动期(puberty)因其几乎同时出现的生物、社会和心理等方面一系列快速变化而显得尤为特殊.随着身体的成熟,个体必须适应社会准则要求的提高和社会期望的增加.
作者:陶芳标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广州市中学生家庭虐待情况及流行特征,为政府及相关机构制定儿童保护政策和预防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在广州市8个区随机抽取16所中学96个初中班级,对所抽班级全体学生进行自填问卷调查,收集近6个月内家庭虐待情况.结果 4585名初中生近6个月内遭受言语/精神、躯体和性虐待的发生率分别为79.5%,27.4%和0.5%;言语/精神虐待发生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生气吼叫(59.5%)、剥夺权利(49.3%)、恐吓(39.4%)、辱骂(37.8%)、咒骂(19.9%)、威胁赶出家(12.7%),平均每人遭受2.75种不同形式言语/精神虐待;轻度、中度、重度躯体虐待发生率分别为23.8%,15.5%和2.7%,以打四肢(16.7%)、扇脸(11.5%)方式为主,掐脖、烧烫、动用锐器伤害等严重虐待发生率低于1%,遭受言语/精神和躯体双重虐待的发生率为26.3%.结论 广州市中学生遭受家庭虐待现象十分普遍,以言语/精神虐待常见,躯体虐待以轻度为主,存在言语/精神与躯体双重虐待以及多种虐待方式并存的特点.
作者:许晓君;陈维清;韩珂;文孝忠;黄志威;李大拨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医学生与非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对心理健康与生活事件、家庭社会经济状况的关系进行比较.方法 抽取广西百色市568名医学生和836名非医学生.对其家庭社会经济状况、心理健康状况及生活事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除精神病性外,医学生SCL-90其余因子得分及总症状指数(SGI)均低于非医学生;与SGI相关联因素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总分进入方程后,医学生和非医学生其他因素均被排除;27项生活事件中,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主要与学业有关,而非医学生的心理问题则主要源于不良的人际关系.结论 在大学生群体中,医学生并非心理问题的高发人群.无论医学生还是非医学生,负性生活事件均是影响其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作者:马迎教;许建国;林健燕;陆贤杰;蒙仕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大学生寻求专业心理援助的影响因素,为提高大学生的心理求助意识和改进心理咨询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9所高校572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的编制参考心理健康控制源问卷、心理治疗看法量表、处理心理问题的自我效能问卷、作为心理咨询当事人的自我效能问卷.结果 大学生对心理学的接纳程度越高,处理心理问题的自我效能越低;作为咨询当事人的自我效能越高,对咨询师的评价越高的个体,求助意愿越强烈,越倾向于寻求专业心理援助(P值均<0.05).结论 对心理学的接纳程度、处理心理问题的自我效能、作为咨询当事人的自我效能和对咨询师的评价是影响大学生寻求专业心理援助的主要因素.
作者:王晶莹;孙彦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随着成人正畸技术的不断提高及普及,大学生错畸形接受正畸治疗者越来越多.在临床中,常有错患者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焦虑及抑郁症状.
作者:龚向阳;姚征宇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慈溪市高中寄宿生维生素营养状况,并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方法 采用5d称重法和调查问卷法,对慈溪市2所寄宿制高中1990名学生进行膳食营养调查,随机抽73名学生测定尿中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肌酐质量浓度,并进行维生素营养评价.结果 学生的能量、蛋白质、维生素B1、维生素C摄人量均超过推荐摄人量的80%,能够满足机体需要;维生素B2摄入量不足,只占到RNIs的64.3%;73名学生尿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肌酐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48.0μg/L,8.9μg/L,12.4mg/L和0.29g/L,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不足率分别为6.9%,83.6%和4.1%.结论 为保证高中寄宿生的维生素营养,应改善膳食结构,加强营养教育、采取营养干预措施.
作者:徐建国;宋巧武;陈崇飞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河南省大学生的膳食营养状况,为高校膳食营养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膳食知识和行为问卷,对河南省部分高校656名19~22岁大学生的生活方式进行问卷调查,采用24h膳食记录连续4d调查膳食营养状况.结果 0.8%的大学生不吃早餐,23.6%吃早餐但无规律.大学生的蛋白质摄人量超标,但优质蛋白摄入量不足.男生钙摄人量为433 mg/d,女生为427mg/d,均严重不足.结论 大学生膳食营养知识欠缺,膳食结构不合理.在高校开展有针对性的膳食营养健康教育十分必要.
作者:吕刚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大学生儿童期性侵害的发生情况,为相关部门制定预防儿童性侵害的对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整群抽取浙江省某本科院校697名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儿童期性侵害问卷和家庭因素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大学生儿童期性侵害发生率为10.5%,女生为11.7%,男生为5.6%.父母经常吵架、父亲在家庭中使用暴力、与父亲关系紧张、父亲无业是性侵害发生的危险因素.相关分析显示,父亲职业越倾向于无业、与父母关系越紧张、父母亲在家庭中越多使用暴力,儿童越容易遭受性侵害.结论 家庭因素对儿童期性侵害的发生有影响,但影响较小,不足以对性侵害的发生进行顶测.
作者:李成齐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南宁市高校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和态度,为学校开展性健康教育提供基础材料,为同性恋研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广西医科大学、广西大学、广西艺术学院、广西师范学院452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结果南宁市高校大学生对同性恋行为的接受程度较低.只占24.3%;女生对同性恋的接受程度明显高于男生(P<0.01),且女同性恋行为较男同性恋行为更易被接受(P<0.01).在接受性教育方面,只有9.1%的大学生受过系统的性教育,医学生与非医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女生及医学生对同性恋权利的认可程度分别高于男生和非医学生(P值均<0.01).结论 高校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程度较低.应加强大学生的性健康教育,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作者:陈财英;韦义萍;吴伟强;曾日海;张源慧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泰州市城区小学四年级学生网络成瘾(IAD)现况,比较不同标准对学生网络成瘾的评价结果.方法 整群抽取泰州市3个城区小学四年级1947名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分别用Youn9标准、Beard标准和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CYAND)标准进行评判.结果 上网的学生有1537人(78.7%),接触网络时间中位数为30个月.根据Young标准,报告网络成瘾率为4.9%,其中男生为7.6%,女生为2.0%;根据Beard标准,报告网络成瘾率为1.8%,其中男生为2.7%,女生为0.8%;根据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CYAND)标准,报告网络成瘾率为9.9%,其中男生为14.4%,女生为4.9%.3种评判标准结果都表明,男生报告网络成瘾率高于女生,家中有计算机的学生网络成瘾率高于家中无计算机的学生.结论 泰州城区小学四年级学生上网较普遍,有小部分学生处于网络成瘾状态.
作者:贺玉川;熊国华;郭加宏;吕桦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西南地区高校性教育现状,为进一步加强与完善高校性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胡珍编写的<大学生性知识与性教育调查问卷>对西南地区4所不同类型高校866名大学生接受性教育的现状及对高校性教育的评价进行调查.结果 32.2%的大学生在高校没有接受过任何性教育;58.2%的大学生认为高校性教育内容太保守;15.4%的大学生对高校性教育持完全肯定态度;男女大学生在对高校性教育内容认识上差异显著,女生倾向于性知识普及教育,男生倾向于性安全教育;52.9%的大学生认为高校进行性教育的主要方式应为开设性教育课,同时提出了举办相应的讲座、提供适合的读物与资料以及性教育穿插在思想品德课中等多种方式.结论 我国西南地区高校性教育现状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高校性教育在加大普及力度的同时还需要进一步改进与提高.
作者:张德美;朱德全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广西汉族大学生身体形态及生理功能发育趋势,为学生生长发育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对1985年和2005年广西汉族大学生体质调研的形态、生理功能发育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乡男身高发育水平提高,城男、城女、乡女身高发育水平稳定.男生体重增加,女生体重下降.多数年龄组胸围发育水平下降,收缩压下降.各年龄组肺活量水平下降.舒张压上升,脉压缩小.城市学生身体形态、生理功能发育优于乡村学生,男生优于女生,城乡差异有缩小的趋势.结论 广西汉族大学生体形发育趋向细长型,心肺功能下降.
作者:杨秀枝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医科大学生批判性思维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为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批判性思维问卷中文版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安徽省3所医科大学学生1393名进行调查.结果 医科大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偏低,SCL-90因子分≥2的检出率为18.9%.批判性思维总分≥280分的学生有58.9%,在系统化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自信心、寻找真相方面为负性特质表现.SCL-90各因子与批判性思维总分和各特质之间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回归分析显示系统化能力、寻找真相、批判性思维的自信心、开放思想、认知成熟度与SCL-90总分的回归效应尤为明显.结论 在高等医学教育中需要加强对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尤其在系统化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自信心、寻找真相方面,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心身健康和全面发展.
作者:赵梅;王维利;李惠萍;毕清泉;谢伦芳;陈元鲲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人际交往团体辅导对改善大学生抑郁状况的作用,为有效开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和实验研究方法,选择50名高抑郁体验和低自我概念的大学生,随机分成人际交往团体辅导、户外运动和对照等3个组.进行10周的干预研究.结果 人际交往团体辅导和户外运动对大学生抑郁体验水平的改变作用明显,但人际交往团体辅导作用更大,对于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概念、社会支持领悟水平和降低抑郁体验作用肯定.结论 人际交往团体辅导可以改善大学生抑郁状况.
作者:李凤兰;郑晓边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漳州市地处闽南地区,气候温和、潮湿,适合人体寄生虫繁殖.1989-1991年调查显示,人群寄生虫感染率达41.6%~81.8%[1],学生蛔虫感染率为32.8%.
作者:蔡茂荣;郭浩炘;卢黎明;陈锦钟;郭元云;陈秋怀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应对方式是个体面对现实环境变化所采用有目的、有意识的认知和行为方式,是大学生社会适应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根据认知心理应激理论,应对方式的不同直接影响人的情绪状态,进而影响心身健康[1].
作者:黄中岩;金世洋;邹兵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北京市丰台区中小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及卫生保健人员现状,为进一步做好传染病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自制调查表,对北京市丰台区242名中小学校卫生保健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有近50%的中小学校缺乏卫生保健人员,专职人员比例过低,44.4%的小学校未设医务室/卫生室/保健室;入学查验接种证和记录预防接种史工作有待提高;多数学校无卫生防病专用资金.卫生保健人员年龄构成偏大,工作能力普遍较差,传染病理论知识掌握程度较低,对工作条件和收入表示不满的人数均超过50%.结论 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丰台区中小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水平和卫生保健人员素质.
作者:张建军;杨军勇;任旭锴;张晓华;陈黎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武警部队新入伍地方大学生集训前后的生活质量状况,为科学开展部他学员集训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简表,分别于集训前后对武警集训新入伍大学生423人在进行团体评定.结果 地方入伍大学生集训前后生存质量测定简表中的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领域、环境领域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0).结论 集训后新入伍大学生生活质量都有所提高,但其环境领域和社会关系领域得分偏低.应对他们采取与新入伍战士不同的管理方式.
作者:刘淑红;徐海环;赵明亮 刊期: 200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