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广州市学校卫生工作人员预防艾滋病知识培训效果分析

姜轶;陈静仪;方耀华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综合预防, 知识, 学生保健服务
摘要:艾滋病在中国的流行已进入了快速增长期,目前既无疫苗,也无可治愈药物,健康教育被公认为是有效的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手段[1].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合肥市某大学食堂就餐环境卫生学调查

    目的 了解合肥市高校食堂的环境卫生质量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确保教师和学生的身体健康.方法 按照《公共场所卫生标准检验方法》的相关要求,对合肥市某大学食堂的环境卫生进行监测,监测项目包括温(湿)度、风速、CO、CO2、照度、噪声和空气细菌总数等,并根据《学校卫生监督综合评价》、《饭馆(餐厅)卫生标准》进行评定.结果 就餐时某大学食堂噪声合格率为0,CO合格率为9.26%,细菌指标合格率为22.2%,其余指标均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结论 建议采取相应卫生措施,改善就餐环境,维护学生的身心健康.

    作者:张海燕;张琳;方静;陶颖;张栋栋;刘伟勤;陈家东;常中宝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军校大学生A型行为与人格维度及内在需求的关系

    目的 了解军校大学生中A型行为检出情况,探讨军校大学生A型行为与人格维度及内在需求的关系.方法 采用A型行为问卷、16 PF、爱德华个人偏好测验(EPPS)对493名军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并与169名地方大学生对照.结果 军校大学生与地方大学生A型行为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A型行为和B型行为的军校大学生在怀疑性等人格维度及攻击性等内在需求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军校大学生的A型行为与忧虑性等人格维度和崇拜性等内在需求有显著相关(P<0.05或P<0.01).紧张性、怀疑性、独立性3个人格维度,攻击性、支配性、崇拜性3个内在需求进入以军校大学生A型行为为因变量的回归方程.结论 军校大学生A型行为与一些人格维度和内在需求关系密切.

    作者:宁淑娥;潘杰;李维华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南宁市学校幼儿园食堂食品卫生信誉度分级效果评价

    目的 通过对南宁市学校幼儿园食堂实施食品卫生信誉度分级评价,促进学校幼儿园食堂卫生管理水平的提高.方法 依照卫生部量化分级标准对南宁市187所学校幼儿园食堂实施食品卫生信誉度分级评价;通过动员培训、自查整改、指导提高、审查认定4个阶段,确定食品卫生信誉度信誉等级.结果 187家各类学校幼儿园食堂中,信誉度和风险分级C级多,占83.4% ;其次为A级,占9.6%;少为B级,占7.0%.总体情况由好到差依次为幼儿园>中小学校>高校及中专.结论 学校应加强自身管理,加大食堂硬件设施的投入,保证食品安全.

    作者:陈绍运;覃羽乔;何林锋;陈维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广西大学生性病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目的 了解广西在校大学生性病/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现状,为开展性病/艾滋病宣传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被试,对抽取的2 015名大学生进行匿名自填问卷调查.结果 被调查的大学生中,8.73%有过性行为,其中34.96%存在多性伴关系,近1次发生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为31.47%;艾滋病传播途径知晓率较高,均超过95%;对于非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有一定了解,57.82%的人认为艾滋病对每一个人和家庭都存在威胁.结论 应采取多种形式加强艾滋病非传播途径和性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水平.

    作者:徐永芳;周吉;莫秀娟;朱建靖;梁红慧;周芳华;李萍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桐乡市不同学习阶段学生负性生活事件比较

    目的 比较桐乡市不同学习阶段学生的负性生活事件,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对桐乡市6所学校1 120名学生施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不同学段学生生活事件的发生数、应激总量、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受惩罚和健康适应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小学生受惩罚因子得分高于初中、高中学生,高中学生生活事件发生数、应激总量、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和健康适应因子高于初中生和小学生.生活事件发生数、应激总量、受惩罚均为男生高于女生(P值均<0.05),学习压力和人际关系女生均显著高于男生(P值均<0.05).结论 不同学段以及不同性别学生生活事件各有其特点.应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卫生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费玉娥;唐建良;李婷;王莲娥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北京市朝阳区外来学龄前儿童免疫规划管理现状及对策

    目的 了解北京市朝阳区外来儿童免疫规划管理现状,为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儿童规范免疫接种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在朝阳区辖区范围内搜索外来学龄前儿童共46 907人,调查儿童的预防接种情况.结果 在调查地居住2个月以上外来儿童建卡率和建证率分别为65.2%和76.7%,建卡率低于建证率;外来儿童基础第一剂糖丸漏种率明显高于基础第二、三剂,但零剂次外来儿童中,83.9%属于已接种但无记录的情况;外来儿童麻疹、三联、流脑和乙脑疫苗的零剂次率分别为23.5%,23.9%,26.1%和27.1%.结论 外来儿童预防接种卡证管理水平较低,制约了免疫规划管理质量的提高.

    作者:刘方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学龄儿童恒前牙外伤47例分析

    牙外伤是急剧创伤所致的牙体、牙髓和牙周组织损伤.儿童恒牙外伤多发生在前牙[1],发生率为4%~14%[2].恒牙外伤对儿童的牙齿、咬合及生长发育均会产生影响,积极预防和治疗儿童恒牙外伤具有重要意义[3].

    作者:江涛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大学生急性上消化道出血52例临床分析

    大学生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病率较高,常见原因有消化道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门脉高压性胃病、急性胃粘膜病变、食管贲门粘膜撕裂症等[1].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有其特殊性,发病原因、临床表现亦有其特殊性.笔者对长江大学西校区医院2000年2月-2006年11月收治的52例上消化道出血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芬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某小学学生2002-2006年营养监测结果分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儿童青少年的营养状况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了解遂昌县实验小学学生营养状况和变化规律,现将2002-2006年学生健康体检资料进行分析,以了解学生的营养状况,为预防、控制学生营养不良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周燕媛;李立壮;吕国庆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大学新生自我和谐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有关研究表明,如果个体体验到的自我与经验之间存在差距,就会出现内心的紧张和纷扰,即自我不和谐状态.个体为维持其自我概念,会采取各种各样的防御反应,为心理障碍的产生带来可能[1].

    作者:卢莉;薛朝霞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2005年济宁市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结果分析

    为掌握济宁市学生身体发育状况及学生常见病患病情况,2005年济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济宁市直10所中小学校在校学生按照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标准进行了健康检查.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道桥;陈春英;徐延斌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钦州市中小学生PPD试验结果分析

    为了解钦州市区中小学生结核病发病情况,掌握学生结核杆菌感染情况,以便进一步采取预防措施,控制结核病在学校爆发流行,并为今后开展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笔者于2005年3-6月对钦州市区所有中小学校在校生进行了PPD试验和相关检查,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傅朝阳;黄秀清;庞耀;黄士国;庞一平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山西省1995-2004年中小学生营养状况动态分析

    目的 了解山西省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以便科学地指导学生保健工作.方法 按有关标准对1995-2004年山西省监测点校的中小学生进行身高、体重测量,并评价其营养状况.结果 山西省中小学生营养不良率和肥胖率均呈上升趋势.总体上营养不良率和肥胖率均为中学高于小学(P值均<0.05),城市高于县镇(P值均<0.05).结论 山西省预防控制学生营养不良、肥胖的重点应是城市学生和中学生.

    作者:张麟婕;肖共兴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上海市徐汇区2002-2005学年在校学生伤害监测分析

    目的 了解上海市徐汇区在校学生近年来伤害发生和分布特征,探讨学生伤害的有效干预措施和预防模式.方法 采用学校、社区二级监测报告网,对上海市徐汇区2002-2005学年在校学生伤害个案登记和报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学生伤害的平均年发生率为4.58‰,男、女生伤害发生率比值为3.48;伤害发生率与校别有较密切的关系;学校是学生伤害发生的主要场所,占82.8%;不慎是造成学生伤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占伤害发生原因的85.5%;排在前4位的伤害类型依次是碰撞(56.9%)、跌落(28.8%)、切割穿刺(4.7%)、交通事故(1.8%);伤害性质主要以骨折和外伤为主,分别占伤害数的41.6%和36.4%.结论 有必要针对学生特点开展学校安全教育,同时加强和完善学校、家庭和社会对学生伤害的综合监督和管理,保护学生的生命安全,促进学生健康.

    作者:周雷;黄萍萍;黄文鸳;刘峰;杨帆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高中生心理压力问卷的初步编制

    目的 编制高中生心理压力问卷,以便评定当前中学生心理压力现状.方法 在开放式问卷调查和文献综述的基础上,编制高中生心理压力问卷,并将之施测于568名高中生.主要运用相关分析与探索性因素分析技术验证量表的信效度.结果 高中生心理压力可归并为同学交往焦虑、成绩担忧、学习适应困难、师生关系压力、亲子冲突5个维度;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指标均达到了心理测量学要求.结论 自编的高中生心理压力问卷适合于个体鉴别.

    作者:田澜;孙春红;田强杰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大连市城区7岁以下儿童单纯性肥胖状况分析

    单纯性肥胖症是21世纪儿童的严重健康问题,是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以过度营养、运动不足、行为偏差为特征[1]的儿童常见和多发的营养性疾病[2].

    作者:孙友鲲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广东韶关164名学龄前儿童家庭膳食营养分析

    目的 了解广东省韶关市区学龄前儿童家庭膳食结构,以便提出合理的家庭膳食建议.方法 对韶关市区2所幼儿园3~6岁164名儿童进行4 d家庭膳食调查,采用询问法对幼儿膳食进行记录,使用儿童青少年营养评估软件系统,以推荐参考摄入量(RNI)为评价标准,对幼儿家庭膳食进行分析.结果 未达到标准供给量80%的依次为碳水化合物(占100%)、钙和视黄醇(各占82.9%)、脂肪(占72.3%)、锌(占65.9%)、硫胺素(占61.0%).在能量来源中,谷类提供的能量不足总能量的40%,优质蛋白质的摄入量占蛋白质摄入量的60%以上.结论 幼儿家庭膳食营养配餐不合理的情况较普遍,要加强居民家庭科学合理配餐的指导,在居民中广泛宣传平衡膳食知识.

    作者:薛少萍;戴朝福;何永贵;黄小媛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影响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高校团体心理辅导工作提供指导.方法 设置A组(实验组)、B组(实验组)和C组(控制组)大学生各8名,进行8次为期8周的团体心理辅导(其中A组邀请2名榜样参与),干预前后分别评估各组大学生的社会回避与苦恼、自尊水平.结果 接受团体心理辅导后,A组、B组的大学生在社会回避与苦恼、社会回避、焦虑、自尊上均有显著变化,在社会回避与苦恼、自尊得分上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团体心理辅导对提高大学生人际关系交往能力有短期效果;团体心理辅导中的观察学习,有助于成员形成积极的交往品质.

    作者:王慧;孟婷婷;陈仙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兰州市大学生课余体育损伤特点及原因分析

    目的 探索大学生课余体育运动损伤的特点与原因,以减少学生课余体育运动伤害的发生.方法 选取兰州市6所高校的553名学生,调查其运动损伤的发生情况、性质、项目及损伤原因.结果 体育运动中受过伤的学生占被调查学生的69.62%,在不同部位共发生损伤763人次,平均每人1.98次,其中课余体育(班级体育活动、课余训练、课余运动竞赛)损伤占81.8%.运动损伤以关节扭伤多,占37.34%;大球类项目(篮球、排球、足球)是易受伤的运动项目,占运动损伤的41.15%.结论 课余体育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有思想因素、场地不良、学生的身体状况处于不良期等.

    作者:张虎祥;杨建文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甘肃省1985-2005年大学生体质发展状况动态分析

    目的 探讨20 a间甘肃省大学生体质发展的动态变化趋势,为更好地开展高校体育教学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对1985,1995和2005年全国体质调研甘肃省大学生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的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甘肃男、女大学生身高明显增长,男生体重增长显著,女生体重呈下降态势;心肺功能明显下降,且幅度较大;身体素质整体出现较大的滑坡,在速度、耐力素质方面下降非常显著.结论 甘肃大学生的营养状况提高显著,身体形态得到较为理想的发展,但速度、耐力指标明显滑坡.

    作者:王涛 刊期: 2007年第11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