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轶;陈静仪;方耀华
为了解钦州市区中小学生结核病发病情况,掌握学生结核杆菌感染情况,以便进一步采取预防措施,控制结核病在学校爆发流行,并为今后开展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笔者于2005年3-6月对钦州市区所有中小学校在校生进行了PPD试验和相关检查,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傅朝阳;黄秀清;庞耀;黄士国;庞一平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西藏地区藏族学生体格发育现状,为生长发育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2004年测量的7~18岁藏族学生2 538人作为研究对象,对拉萨城市及那曲农村学生的身高、体重和胸围进行比较.结果 男生身高、体重、胸围增长趋势均为城男比乡男提前,即乡男的快速发育时间落后于城男,但17~18岁时2者的身高、体重、胸围已无明显差别.身高快速发育时间城女比乡女提前2 a,18岁时身高、体重城女高于乡女,胸围无明显差别.结论 西藏藏族学生的身高、体重和胸围3项指标均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拉萨市和那曲农村学生的3项指标只在个别年龄存在差异,总体趋势差异不大.
作者:肖艳杰;席焕久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山西省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以便科学地指导学生保健工作.方法 按有关标准对1995-2004年山西省监测点校的中小学生进行身高、体重测量,并评价其营养状况.结果 山西省中小学生营养不良率和肥胖率均呈上升趋势.总体上营养不良率和肥胖率均为中学高于小学(P值均<0.05),城市高于县镇(P值均<0.05).结论 山西省预防控制学生营养不良、肥胖的重点应是城市学生和中学生.
作者:张麟婕;肖共兴 刊期: 2007年第11期
锦州市于2004年实施学校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至2006年已开展了3 a.为了解锦州市学校食品卫生现状及3 a来学校食堂卫生状况的变化,以便更好地开展学校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现将2004-2006年学校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潘琦;王维帅;冯成立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大学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影响因素,以寻求有效的预防和干预措施.方法 整群抽取湖南省部分高校17~25岁大学生共1 212名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问卷调查法,了解大学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大学生网络使用率为94.47%,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发生率为11.09%.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某些负性心理特征、网络吸引因素及感到大学生活紧张等是促使大学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主要因素,性别为女生、自信、专业的满意度较高、家庭和睦温暖则是保护因素.结论 影响大学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因素较多.应从生活、思想、学习等各方面给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者提供关怀与心理支持.
作者:陈松娥;吴汉荣;李丽;刘德良;蒋茂贵 刊期: 2007年第11期
单纯性肥胖症是21世纪儿童的严重健康问题,是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以过度营养、运动不足、行为偏差为特征[1]的儿童常见和多发的营养性疾病[2].
作者:孙友鲲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状况,探讨工作满意度、社会支持与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关系.方法 采用职业倦怠问卷、工作满意度问卷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湖南省衡阳市3所高校的220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高校教师在职业倦怠的情绪衰竭程度上较严重,非人性化程度一般,个人成就感较高.高校教师的工作满意度、社会支持与职业倦怠均呈显著负相关.工作满意度和社会支持水平越高,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程度越低.工作性质、人际关系、自我实现、受教育情况、生活环境、职称、主观支持和教龄8个因素能有效预测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程度.结论 工作满意度、社会支持是教师职业倦怠的重要预测变量.
作者:唐芳贵;彭艳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女大学生膳食营养状况,为开展高校膳食营养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24 h膳食记录法和查帐法对惠州学院164名随机抽样的女大学生进行连续3 d的膳食调查,通过实验室检查进行营养状况评价.结果 惠州学院在校女生能量摄入量只占RNI的73%,钙摄入量只占RNI的42%;碳水化合物、维生素B1、维生素B2、铁、锌摄入量不足;动物性食品偏少;血液钙、镁、铁、铜、锌浓度偏低.结论 惠州学院女生膳食结构不合理,应调整膳食结构,增加动物性食物的摄入,提高膳食能量、钙、维生素B1、维生素B2、微量元素的摄入量.
作者:丁运华;陈桂枝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贵阳市青春期女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和生长发育状况,为开展营养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对贵阳市627名青春期女生进行身高、体重测量及营养知识问卷调查.结果 学生营养知识平均得分为2.82分,多数学生缺乏基本的营养知识,营养知识得分高组的生长发育状况有优于低组的趋势;大部分女生在饮食态度及行为上存在较多问题,仅18.3%的女生在选择食物时考虑食物的营养,20.4%的女生获得有关知识的途径是学校教育.结论 加强营养教育,给予学生系统的正确的营养知识和观念,是改善生长发育的重要措施.
作者:王荣;刘海燕;詹键;唐帅;陈朝华 刊期: 2007年第11期
隐孢子虫病是由隐孢子虫引起的人兽共患病,其特点是宿主种类多,生活史简单,不需要转换宿主,以腹泻为主要症状.隐孢子虫病在国外较多见.我国1987年在南京发现首例患者[1],以后该病的发病率日益增高[2-3].
作者:朱名胜;宋明华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牙外伤是急剧创伤所致的牙体、牙髓和牙周组织损伤.儿童恒牙外伤多发生在前牙[1],发生率为4%~14%[2].恒牙外伤对儿童的牙齿、咬合及生长发育均会产生影响,积极预防和治疗儿童恒牙外伤具有重要意义[3].
作者:江涛 刊期: 2007年第11期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着丰富的内涵,是促进学生心身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存在动力心理、学习心理、创造心理、交际心理、情绪心理、挫折心理、恋爱心理和择业心理等方面的问题.
作者:何泽民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宁海县流动儿童肠道线虫感染情况,为进一步采取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以宁海县1所私立民工子弟学校553名学生为对象,采用改良厚涂片法对肠道线虫进行检测,采用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测蛲虫感染情况.结果 肠道线虫检查208名儿童粪便,阳性64人,阳性率为30.77%;查出蛔虫、鞭虫,未查出钩虫等其他肠道线虫.蛲虫检查553人,阳性117人,阳性率为21.16%.结论 宁海县流动儿童肠道线虫感染率较高,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治.
作者:朱志航 刊期: 2007年第11期
近年来,学校的传染病防治工作受到了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卫生部和教育部专门下发了《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试行)》.
作者:王凤英 刊期: 2007年第11期
有关研究表明,如果个体体验到的自我与经验之间存在差距,就会出现内心的紧张和纷扰,即自我不和谐状态.个体为维持其自我概念,会采取各种各样的防御反应,为心理障碍的产生带来可能[1].
作者:卢莉;薛朝霞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高中生自我和谐、应对方式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我和谐量表及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755名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高中生总分和各因子分在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城乡、文理科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自我和谐总分存在年级差异;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维度在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城乡、文理科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消极应对维度存在年级差异.应对方式与自我和谐总分及分量表得分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结论 采用积极应对方式有助于促进高中生的自我和谐,而消极应对方式对自我和谐存在不利影响.
作者:彭虎军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比较桐乡市不同学习阶段学生的负性生活事件,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对桐乡市6所学校1 120名学生施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不同学段学生生活事件的发生数、应激总量、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受惩罚和健康适应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小学生受惩罚因子得分高于初中、高中学生,高中学生生活事件发生数、应激总量、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和健康适应因子高于初中生和小学生.生活事件发生数、应激总量、受惩罚均为男生高于女生(P值均<0.05),学习压力和人际关系女生均显著高于男生(P值均<0.05).结论 不同学段以及不同性别学生生活事件各有其特点.应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卫生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费玉娥;唐建良;李婷;王莲娥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广州市大学生自杀意念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高校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从广州市8所高校中抽取大学生2 564名,用自编调查表对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大学生近1 a自杀意念报告率为11.6%.不同性别、专业、生源的学生自杀意念报告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学校学生自杀意念报告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11.208,P=0.004);对自杀行为的态度、消极应对、负性生活事件等是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社会支持是保护因素.结论 从可改变的社会因素入手,消除危险因素,提高保护因素,可以大限度预防大学生自杀.
作者:石文娟;马绍斌;王声湧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北京市西城区中小学生因病缺课情况,掌握学生发病的规律,探讨降低因病缺课率的措施.方法 收集北京市西城区监测学校2005-2006学年学生因病缺课资料.结果 学生总因病缺课率为0.80%,总人均缺课天数为1.49 d.学生缺课率和人均缺课天数随着学习阶段的上升而下降.学生缺课主要病因为上呼吸道感染和消化道疾病.春秋换季时期是学生患病的高发期.结论 应开展健康教育,普及防病知识,加强安全教育,降低学生因病缺课率.
作者:高仙;马宏彬 刊期: 2007年第11期
齿龈内阿米巴仅有滋养体期,是人及许多哺乳动物齿龈部的共栖型阿米巴[1].为了解小学生齿龈内阿米巴感染情况及其与口腔疾病的关系,笔者对南阳市840名小学生进行了齿龈内阿米巴感染现状调查,报道如下.
作者:王爱华;王挺 刊期: 200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