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某校诺瓦克病毒胃肠炎爆发的调查

戴丽萍;龚诚华;高永堂;刘国聪

关键词:胃炎, 肠炎, 疾病暴发流行, 学生保健服务
摘要:目的 调查以腹泻、腹痛、呕吐为主要症状的群发性胃肠炎的原因,以便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 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结合ELISA方法检测可疑食品、病人呕吐物及粪便.结果 患者发病前72 h均有在校共同进餐史,厨工肛拭检出1宗霍乱弧菌(稻叶型),采集学生粪便33宗,检出诺瓦克病毒阳性10宗,检出率为30.3%.结果 该校学生群体性胃肠炎是由诺瓦克病毒感染引起的.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珠海市职业高中学生人际间暴力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高中学生人际间暴力的现状、发生原因及危险因素,为有效防控校园暴力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586名珠海市职业高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被调查的学生在12个月内,有286人遭受人际间暴力,总发生率为48.81%,其中语言暴力占44.82%,躯体暴力占38.22%,性暴力占16.96%.年龄相仿的同校男生是主要的施暴者,其次为教职工;校外是主要的施暴场所,其次是校内;主要的施暴原因是无缘无故即兴所为,其次与恋爱有关;暴力事件对学生的影响从无到身心健康严重受损均存在.报复是主要的应对方式.同学是主要的倾诉对象.男生、学习差、本地户口、家庭结构不完整、激惹他人是主要的危险因素.结论 珠海市职业高中学生人际间暴力问题严重,必须尽快采取有效措施予以预防和控制.

    作者:覃思;王声湧;戴文灿;梁小冬;陈琦;朱克京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张家口市小学生肥胖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张家口市区小学生超重、肥胖情况,为小学生原发性肥胖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选择张家口市7~12周岁3 043名儿童,分别测定身高、体重、血压和肺活量,计算体质量指数(BMI)和肺活量指数.应用BMI法筛查超重和肥胖儿童.结果 张家口市儿童超重及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1.47%和10.15%.其中,男女生超重检出率分别为13.2%和9.9%,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2.9%和7.1%,男生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女生(P<0.01).超重、肥胖儿童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数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超重、肥胖儿童的肺活量>正常体重儿童(P<0.01),而肺活量指数明显低于正常体重儿童(P<0.01).结论 张家口市男童肥胖的发展趋势较为突出.提示及早预防和控制儿童肥胖有助于心肺功能的发育.

    作者:常晓彤;董明纲;吴健翎;王振辉;徐志伟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踝关节扭伤32例防治分析

    踝关节扭伤是临床上一种很常见的伤科疾病,在人体诸关节的损伤中发病率高,多由间接暴力和直接暴力所致软组织扭伤,以内翻位外侧副韧带损伤多见,与受伤的姿势有密切关系,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以青壮年学生居多,男性多于女性[1].笔者采用刮痧疗法治疗外力作用而致踝关节扭伤32例,疗效显著,报道如下.

    作者:杨现新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长沙市中学生性知识性观念及相关行为调查

    目的 了解长沙市中学生青春期性知识掌握水平以及性观念和性行为,为中学生性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分层抽样方法,对长沙市1 302名中学生进行性知识、性观念和性行为问卷调查.结果 初中男生与高中男生对遗精的认识分别为15.5%和5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初中女生与高中女生对月经的认识分别为53.0%和6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大多数性观念和性行为的项目中,男生和女生,初中生和高中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部分中学生已掌握一定的性知识.在中学生中适时开展性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刘霞;赵淑英;龚建南;廖艳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高考焦虑问卷的编制与信效度检验

    目的 编制适合我国国情的高考焦虑问卷并对其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为高考焦虑研究提供测评工具.方法 采用自编的高考焦虑问卷对283名高三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高考焦虑问卷包含高考焦虑心理反应、焦虑来源和焦虑躯体反应3个因子,这3个因子可以解释总体方差的47.8%,表明结构效度较高;3个分量表与总量表的相关系数在0.663~0.936之间,表明内容效度较高;分量表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473~0.738之间,低于与总分之间的相关,表明结构效度较高;总量表及3个分量表的a系数分别为0.947 6,0.915 3,0.909 7,0.722 5,Spearman-Brown 分半信度为0.886 4,0.891 3,0.911 4,0.673 3,信度指标较高.结论 高考焦虑问卷的信度效度指标较好,可为国内高考焦虑的研究提供有效评估工具.

    作者:王极盛;丁新华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某校诺瓦克病毒胃肠炎爆发的调查

    目的 调查以腹泻、腹痛、呕吐为主要症状的群发性胃肠炎的原因,以便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 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结合ELISA方法检测可疑食品、病人呕吐物及粪便.结果 患者发病前72 h均有在校共同进餐史,厨工肛拭检出1宗霍乱弧菌(稻叶型),采集学生粪便33宗,检出诺瓦克病毒阳性10宗,检出率为30.3%.结果 该校学生群体性胃肠炎是由诺瓦克病毒感染引起的.

    作者:戴丽萍;龚诚华;高永堂;刘国聪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南京市某中学高中生及其家长性健康教育需求

    随着社会的进步、国门的开放和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青少年的性意识、性成熟已有逐渐提前的趋势.加强对青少年进行规范的性健康教育已成为当前刻不容缓的一件大事.为探讨中学生性健康教育的内容范围和教育模式,笔者对南京市东方艺术学校的教师、学生及家长共974人进行了问卷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董姬春;冉建玲;孙菁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甘肃省农村小学生近视现状调查

    近视是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不仅给患者学习和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而且可引起一系列严重的眼部并发症.近年来, 青少年近视发病率不断上升, 且发生年龄提前,已成为日趋严重的社会问题.1995年我国中小学生视力低下检出率与1985年相比,低年级的视力低下者中,近视比例增加.目前,全国弱视儿童约有2 000万,小学生视力低下发病率为25%~35%.为了解农村特别是西部贫困农村小学生的近视情况,探寻影响农村小学生视力低下的原因,以便为早期近视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笔者于2004年6月对甘肃省部分农村小学生进行了调查,现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司宏宗;王爱国;格鹏飞;Albert Park;胡之德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柳州市青少年健康相关危险行为现状

    目的 了解柳州市青少年健康相关危险行为的流行状况,为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不记名问卷调查方式,对柳州市部分初中、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大学共4 023名学生进行健康相关危险行为的调查.结果 健康相关危险行为在青少年学生中普遍存在,违规过马路、骑车违章闯红灯、骑车带人和1 a内打过架、到非游泳区游泳等危险行为发生率分别为36.54%,20.11%,40.89%,13.20%和19.66%;15.66%的学生在过去1 a中曾感到非常悲伤和无望并持续2周以上;20.71%的学生在过去1 a中曾想过自杀,6.71%的学生制订过自杀计划,2.59%的学生在过去的1 a中曾有自杀行为;37.28%的学生目前吸烟,39.78%的学生经常吸烟;29.89%的学生近期饮酒;5.25%的学生承认曾经服用可引起依赖的药物;各项危险行为的报告率在不同类别学校和不同性别学生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青少年学生存在多种健康相关危险行为,应联合学校、家庭和社会,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或减少危害健康行为的发生.

    作者:黎明强;王萍;蒙进怀;曾宪柳;严志玲;扬兵华;廖志华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某中学学生早餐行为现状分析

    中学生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关键时期,每天是否吃早餐以及早餐的质量对他们智力和体格的健康发育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解中学生早餐行为状况,以便开展早餐膳食营养健康教育,并有目地的采取措施,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提高学习效率,笔者于2006年3月对昌吉州第一中学学生早餐行为现状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毕慎华;吴隽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遗传与环境因素对女性青春期性征发育的影响

    目的 探讨遗传与环境因素对女性青春期性征发育的影响,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女性青春期发育提供依据.方法 以学校登记为基础,募集6~18岁女性双生子180对,其中单卵双生(MZ)132对,二卵双生(DZ) 48对,按Tanner标准进行青春发育分期,询问有无月经初潮及月经初潮年龄.结果 乳房开始发育的年龄为9~12岁,阴毛开始发育的年龄集中在9~13岁,月经初潮年龄多集中在11~13岁.月经初潮、性征发育一致率均为MZ>DZ,月经初潮的遗传指数为0.71,乳房和阴毛发育的遗传指数分别为0.34,0.45.月经初潮年龄的组内相关系数MZ>DZ(P<0.001),偶内均方MZ<DZ(P<0.001).遗传度为0.78.结论 月经初潮的发生受遗传因素的作用较大,月经初潮年龄也主要受遗传因素控制,而乳房、阴毛等女性第二性征的发育水平在时间上的表达则受环境因素的作用较大.

    作者:李红娟;季成叶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在校大学生430名对校内婚姻认知和态度调查

    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以下简称《管理规定》)规定,符合婚姻条件的大学生可以在校结婚,从而使规定更具有人文关怀,大学生也可以享受更多的权利.为了解大学生对《管理规定》中校内婚姻的认知和态度,笔者采用自编问卷,对大连大学43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调查.

    作者:逯越;罗学娅;陈国卫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联合用药治疗胃炎及胃十二指肠溃疡疗效观察

    慢性胃炎及胃十二指肠溃疡是内科的常见病,胃炎及溃疡不仅发病率高,而且治疗后1 a内复发率也相当高.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患者14例,收到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余文发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扬州市中小学生肥胖和饮食行为调查

    目的 了解扬州市中小学生肥胖和饮食行为,为预防中小学生肥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扬州市4所中小学校的1 080名学生进行身高和体重测量,同时以问卷的形式对该人群饮食行为进行调查.结果 学生肥胖率为9.44%,城市为10.92%,农村为7.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女生肥胖率分别为16.99%和14.16%.超重和肥胖的学生都具有进餐速度快和常吃高能量食品的习惯;超重学生有暴饮暴食和喜欢吃甜食的行为特点,低年龄组表现明显.结论 改变不良的饮食行为,注重家庭环境,有利于中小学生肥胖的预防.

    作者:钱晓勤;霍金芝;陶佩生;徐济达;冯向明;何日;周红霞;黄立民;程金霞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移动电话对医学生睡眠质量的影响

    目的 研究移动电话电磁辐射对青少年睡眠质量的影响,为采取预防措施措施依据.方法 对238名拥有移动电话和95名无移动电话的医学生进行调查.以问卷的方式对其一般情况、移动电话的使用情况、睡眠质量、网络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每日使用移动电话次数和失眠呈正相关(OR=1.92,P<0.05),每日使用短信的次数和服药、睡眠中易惊醒均呈正相关(OR=2.70,3.40,P值均<0.05).结论 使用移动电话对医学生的睡眠质量可能有不良影响.

    作者:戴伏英;王雁冰;吉秀亮;邢玉梅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医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讲座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 了解医学生艾滋病预防知识的现况及需求,评价健康教育讲座的干预效果.方法 随机整群抽取医学低年级学生,集中研究对象,由专家进行专题讲座.研究对象在干预前后分别填写事先统一设计的相同问卷,统计分析有关数据,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研究对象对基本知识及传播途径、个人防病态度及行为意向的正确认知均有所提高(P值均<0.05).医学生有较强的公共卫生意识,但部分观念和态度没有改变.结论 健康教育讲座对在校医学生具有适应性、有效性,但仍存在局限性.

    作者:裴泓波;李莹;杨坚;苏峰;贺琴;徐吉哲;刘立荣;胡晓斌;屈燕;殷小娟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胜利油田儿童血铅水平及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 了解胜利油田2~13岁儿童血铅水平及相关因素,为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儿童血铅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胜利油田2~13岁儿童3 419名进行血铅测定及相关因素的问卷调查.同时对商业区和生活区幼儿园的水、空气、食品、灰尘、玩具及儿童手表面铅含量进行检测.结果 儿童血铅水平均值为57.54 μg/L,血铅值≥100 μg/L的检出率为13.02%,血铅值≥200 μg/L的检出率为1.14%.油田基地商业区儿童血铅平均值为58.69 μg/L,明显高于生活区和外围地区.男童血铅平均值60.85 μg/L明显高于女童血铅平均值53.75 μg/L(P<0.01).与儿童血铅水平相关的因素有不良卫生习惯(啃咬手指、玩具,洗手不认真等)、偏食(喜食皮蛋、膨化食品、罐装饮料,不喜欢吃蛋、奶等高钙食品)及居住环境污染等.结论 应重视对儿童血铅水平的控制,积极防治铅中毒.

    作者:孙立臣;鲁京浦;宋淑敏;孙淑芹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福建省2004年各类学校突发公卫事件监测结果

    目的 了解各类学校突发卫生事件的报告及时性与现场处置情况,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各类学校突发卫生事件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分析2004年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与福建省文件传输协议(FTP)监测系统的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结果 各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工作不够平衡,有些地市报告工作不够理想;FTP方式是目前的主要报告途径,占各类报告途径的78.02%(71/91);传染性疾病类是各类学校突发公卫事件的主要类型,占89.01%(81/91);春秋两季是学校各类突发公卫事件的好发季节.结论 应加强对各级各类学校保健部门督查,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及时性.

    作者:陈武;欧剑鸣;蔡少健;陈彩粼;洪荣涛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高等院校预防肺结核的中医学策略与方法

    曾经蔓延全球、造成数百万人死亡的肺结核,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又死灰复燃,至今已成为所有传染病中的大死因.大学校园中人口密度大、流动性强,易造成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对师生健康的威胁更大.因此,采用中国传统医学方法在高校中开展肺结核的防治,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崔亚红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龋齿对7~9岁儿童咀嚼效能影响的研究

    目的 比较患龋儿童与无龋儿童咀嚼效能之间的差异和龋病充填治疗前后咀嚼效能的变化,探讨龋齿对儿童咀嚼效能及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择7~9岁有龋及无龋儿童各40名,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无龋无童及有龋儿童充填治疗前后30 s的咀嚼效能.结果 有龋儿童组治疗前、治疗后与无龋儿童组的咀嚼效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龋儿童组治疗前后的咀嚼效能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龋齿对7~9岁儿童咀嚼效能及生长发育均有一定的影响,龋病充填治疗可显著增加患龋儿童的咀嚼效能.

    作者:魏利敏;王剑锋 刊期: 2006年第10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