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虹;孙丽丽;佟凌霞
目的:探讨微量白蛋白尿(MAU)表达与老年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的关系。方法选择177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统计分析其微量白蛋白(MAU)、肾小球滤过率(GF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空腹血糖(FBG)、2小时血糖(2 HPG)、左室质量指数(LV-MI)、血肌酐(CCr)、尿蛋白定性(PRO)数据,根据 MAU表达分为 MAU+组与 MAU-组,比较两组心脑肾靶器官损害情况。结果177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中,MAU+组32例(18.08%),MAU-组145例(71.92%)。MAU+组 SBP、TG、TC、HDL、2HPG、LVMI、PRO明显高于 MAU-组(P<0.05);MAU+组发生心力衰竭、急性冠脉综合征、脑卒中(31.25%、40.63%、43.75%)均明显高于 MAU-组;微量白蛋白尿与心力衰竭、急性冠脉综合征、脑卒中、肾功能损害呈正相关(OR=3.031、4.156、2.516、3.456)。结论微量白蛋白尿与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脑肾靶器官损害明显相关,在治疗高血压疾病的同时,应关注微量白蛋白尿变化,以延缓或阻止对心脑肾靶器官的损害。
作者:张震洪;吴平生 刊期: 2014年第10期
胆管癌是继肝细胞癌之后第二大常见的肝脏恶性肿瘤,占原发性肝癌的8%。一些报道发现使用以钆为基础的对比剂来描述肝内胆管癌的 MR 影像可获得较好的结果,这是因为钆塞酸(Gd-EOB-PTA)是一种新型的肝 MRI 细胞外和肝胆期对比剂[1],在与肝内其它类型肿瘤(再生结节,肝脏转移肿瘤或 H CC)的区分中,由于肝细胞能选择性摄入钆塞酸,而胆管癌来源于胆道上皮,对钆塞酸无明显摄入,因而从理论上推测通过肝胆期的影像能够区别和检测肝内胆管癌[2,3]。本试验回顾性的观察Gd-EOB-DTPA增强的 MRI 与常见的细胞外 MR对比剂对肝内胆管癌诊断的差异,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田星宇;白敏;刘岳峰;马二奎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通过对网织红细胞参数-未成熟网织红细胞组分(immature reticulocyte fraction,IRF)进行检测,探讨其在巨幼细胞性贫血(megaloblastic anemia,MA)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鉴别诊断中的应用,辅助临床对两种大细胞性贫血进行诊断。方法应用 Sysmex XE-5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 MA和MDS的 IRF进行检测、比较,并进一步探讨之间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MA和 MDS的 IRF与对照组比较均呈明显升高(P<0.01),MA与 MDS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本文 IRF≥9.0%为诊断标准,对 MA和 MDS进行临床评价,检测的灵敏度为90.8%、60.7%,特异度均为95.2%,阳性预测值为95.2%、85%,阴性预测值为90.9%、84.5%,诊断效率为93.0%、84.6%;差异显著(χ2=11.18,P<0.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RF作为网织红细胞较新的参数,是反映骨髓造血功能状态的敏感指标,对MA 和MDS 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任超杰;汪建军;余艳丽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PTMC)是指肿瘤直径≤1.0厘米的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TMC),生存率高,预后好。十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1]。随着近年来诊断水平的提高,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所占的比例明显增高[2]。国外报道[3,4],PTMC 约占甲状腺癌的6%-63.7%;国内报道[5-6]为11.0%-47.7%,我院2008年-2013年4月间,甲状腺乳头状癌初治患者共2225例,微小乳头状癌占55.9%。关于微小乳头状癌采用何种手术方式、淋巴结清扫指征及范围仍有争议。本文对我院2008年-2013年5年间1244例初治PTMC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高虹;孙丽丽;佟凌霞 刊期: 2014年第10期
慢性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正成为人们普遍关注公共卫生问题[1],美国肾病基金会(NKF)“改善肾病预后及生活质量的倡仪”的《慢性肾脏病及透析的临床实践指南》(K/DOQ I指南)对CKD的定义[2]是肾小球滤过率(GFR)持续<60 ml/(min.1.73 m2)或无论何原因的肾脏损伤>3个月。菊粉清除率是估计 GFR 的金标准,但操作繁琐,放射性核素法可作为替代标准,但由于操作复杂及排泄特污染等方面的原因而不适常规应用。血清肌酐(Scr)是目前临床上应用广泛的评价 GFR的指标,但也受年龄、肌肉量、蛋白质摄入量等因素的影响。国内外有许多报道[3-5]:血清胱抑素 C(Cy-sC)在评价肾功能方面优于血清肌酐而越来越受到临床重视。本研究以肾活检结果为金标准,评价血清CysC和Scr在慢性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兹报道如下。
作者:袁明生 刊期: 2014年第10期
随着2型糖尿病在全球的蔓延,糖尿病的防治工作已成为世界公共卫生的巨大挑战。据国际糖尿病联盟预测,2030年全世界的糖尿病患病人数将达到5.52亿。随着糖尿病群体的迅猛扩增,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的发生率也逐年增加,业已成为导致终末期肾病常见的原因。
作者:邢燕;叶山东 刊期: 2014年第10期
呼吸道感染是临床常见疾病,病死率高,WHO2008年公布低收入国家下呼吸道感染病死率达11.2%,排十大疾病死因第一位,中高收入国家,病死率为3.8%,位居十大疾病死因的第四位[1]。支原体肺炎是机体感染肺炎支原体而引起的肺部炎症,近年支原体肺炎的发病率出现逐年递增趋势[2]。肺炎支原体是常见的引起儿童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之一[3],导致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4-5]。肺炎支原体引起的儿童肺炎病例在小儿呼吸道感染疾病中超过30%,发病有局部流行特点。由于初期临床表现为非特异性症状,不易鉴别而被忽视造成累及多系统、器官损害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儿生命健康。实验室指标检查是诊断衣原体感染的可靠依据。为加深对肺炎支原体的认识,现将儿童肺炎支原体临床检测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业晓青 刊期: 2014年第10期
老年颈部肿大淋巴结对疾病分期的评估,制定手术方案以及预后判定具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常规CT对颈部肿大淋巴结的部位、大小、形态、内部结构及周围组织关系的评价有一定局限,良恶性影像还有重叠,辐射剂量较大[1]。西门子第二代双源CT(DSCT)提出的虚拟平扫技术可以直观表现增强期的碘分布,使病灶的检出和定性更准确,在评估病变的组织成分有独特的优势,扫描速度更快,患者的辐射剂量更低[2]。本研究我们采用 DSCT 虚拟平扫技术分析老年颈部淋巴结病变,旨在寻求新的无创判定颈部淋巴结的方法,降低辐射剂量,现汇报如下。
作者:丛也彤;张霖;宋威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中接合物蛋白(CRKL)的表达及其临床检测意义。方法收集2010-2013年我院收治的120名病人的甲状腺组织石蜡标本,其中30例为直径>1 cm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30例为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患者,30例为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30例为未患甲状腺相关疾病的患者,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标本中CRKL的表达情况。结果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组和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组中 CRKL的表达阳性率及平均吸光度(MOD)高于结节性甲状腺肿组和正常甲状腺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KL在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中呈高度表达,临床上CRKL的检测有助于确定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的手术方案。
作者:敖永琴 刊期: 2014年第10期
肝素是一种常用的药物并且在世界范围内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肝素在机体中少量自然产生,其活动机制是通过抑制等离子体辅助因子及凝血酶,从而使凝血酶及 X因子、IX因子失活[1]。而在临床上,则是将从动物组织中提取的肝素应用于人体,以达到治疗和预防血栓栓塞性疾病的目的。
作者:范思佳;高会远;张永飞;陈丽娟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病史采集是临床思维的初始,对后期的检查、诊断、治疗和预防思维的建立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1]。换句话说,病史采集的学习是成为一名合格医生的必修课程之一。古人云“不为良相,即为良医”,其意为医生是关乎民生、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职业。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病史采集是医务人员业务水平、工作状态及责任心直接的体现。因此,对于刚刚进入临床实习的医学生而言,掌握病史采集的技巧对其日后的临床工作至关重要。
作者:姜瑛;李爽;李茉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及缺血修饰蛋白(IMA)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的诊断价值。方法测定AMI患者 H-FABP、IMA及CK-MB、cTnT、Mb各指标在入院即刻、4 h、8 h、12 h、24 h 5个时间点的水平。结果在入院即刻(0 h),H-FABP 和 IMA 的敏感性优于 CK-MB、cTnT、M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入院4 h时间点时,H-FABP、IMA、Mb的敏感性高于CK-MB、cTnT (P<0.05)。5种指标特异性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入院12 h及24 h,CK-MB、cTnT的敏感性达到峰值,与IMA、H-FABP敏感性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新的心肌损伤标志物 H-FABP、IMA在发病8 h以内的早期胸痛患者中,诊断 AMI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郭梅;罗涛;李春梅;齐娟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索高分辨率熔解曲线法(high resolution melting ,HRM)检测胱硫醚β-合酶(CBS)基因 SNP位点所需的佳反应体系和条件,建立快速高效的对CBS基因分型的方法。方法通过普通 PCR初步确立引物的退火温度范围,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HRM反应中调整确定佳退火温度。对影响 qPCR-HRM的因素包括反应程序、模板DNA、MgCl2再分别进行优化,确立佳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对在此基础上得出的基因分型结果通过测序验证其准确性,从而建立系统的 HRM检测CBS基因SNP的方法。结果 HRM检测CBS基因该片段佳退火温度为62℃,qPCR-HRM佳反应体系为20μl,引物浓度为0.2μmol/L,Mg2+为2.5μmol/L,模板DNA为60 ng。在优化的体系条件下筛选出的突变型样本经测序验证与实验结果一致。结论 HRM可以作为检测 SNP准确、经济、高效的方法。
作者:于坤坤;刘毅;张坤;李栋;马衍辉 刊期: 2014年第10期
脓毒症(sepsis)是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脓毒血症病情进展快,是儿科危重症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1]。因此如何早期诊断、准确评价、及时干预脓毒症患者十分重要。近年来研究发现,降钙素原(PCT)是感染性疾病和脓毒血症的一个新预警指标,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2]。本研究通过比较分析脓毒症组与非感染性SIRS组、一般脓毒症组与严重脓毒症组中 PCT和常用炎症指标的水平变化及分析 PCT与危重评分(PCIS)的相关性,从而探讨 PCT 在严重感染及脓毒症早期诊断中的作用。
作者:高雯;高惠丽;解光越;张志勇 刊期: 2014年第10期
感染是骨折术后较为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轻者伤口愈合延迟,重者可形成骨髓炎[1]。因此,对骨折术后并发感染的早期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作者:解光越;高惠丽;高雯;张志勇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干预后不同严重程度的冠心病患者血清 Cys-c和 Hcy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来我院就诊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患者40例(冠脉单支病变11例、冠脉双支病变16例和冠脉多支病变13例),分为两组(n=40):瑞舒伐他汀治疗前组和瑞舒伐他汀治疗后组(瑞舒伐他汀10 mg/d),同期体检健康人2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初次检查、治疗6个月后均空腹采血及冠状动脉造影。采用 ELISA法检测血清中Cys-c和 Hcy的水平;采用冠状动脉造影测定斑块的个数、厚度、性质。结果(1)治疗前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患者血清Cys-c和 Hcy水平均显著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1);均为冠脉多支病变高于冠脉双支病变及冠脉单支病变,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2)治疗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瑞舒伐他汀干预组患者血清Cys-c和 Hcy水平略升高且冠脉多支病变、冠脉双支病变、冠脉单支病变组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但三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3)瑞舒伐他汀干预组治疗后患者血清Cys-c和 Hcy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有统计学意义(P<0.01),斑块个数无差异(P>0.05),斑块厚度变薄、斑块由软斑块变为硬斑块的百分率大(P<0.01)。结论血清Cys-c和 Hcy水平随病变严重程度而升高,瑞舒伐他汀能通过降低血清Cys-c和 Hcy水平,使得斑块变薄,并能促进斑块硬化,从而改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程度。
作者:刘玲;殷屹岗;阮中宝;陈各才;朱莉 刊期: 2014年第10期
近年来,恶性肿瘤逐渐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目前,恶性肿瘤治疗已经进入综合治疗时代,据统计在全部恶性肿瘤中,45%的患者可以被治愈,其中22%经手术治愈,18%经放射治疗治愈,5%经化疗治愈[1]。而且,约70%的肿瘤病人需要接受不同程度的放射治疗,以治愈肿瘤、缓解症状或改善生活质量[2]。因此,放射治疗作为基本治疗手段之一,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作者:姜新;董丽华;马利新;Rui Ji;曲雅勤;辛颖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究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和B型钠尿肽(BNP)水平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确诊的AMI患者120例(治疗组)和健康体检者140例(对照组)。AMI患者采取药物溶栓治疗。分别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前后患者的 Hcy和 BNP水平。结果治疗组治疗前 Hcy、BN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0例 AMI患者中,随访1年后有43例发生了心血管事件,77例未发生心血管事件;发生心血管事件者的 Hcy、BNP水平均高于未发生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MI患者体内 Hcy和BNP表达升高,两者可作为 AMI的临床诊断和预测指标。
作者:王淑娟;宁保红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糖尿病肾病(DN)的发病较为隐匿,病情呈逐渐发展,以往传统的检测方法敏感性较低,在疾病的早期阶段较难发现,一旦患者出现大量蛋白尿则病情大多数处于无法逆转阶段,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1,2]。因此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极为重要,目前临床常用指标肌酐、尿素氮等易受性别、身高、肌肉量、膳食结构等影响。为此本研究通过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胱抑素(CysC),水平进行检测,探寻反应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指标,进一步推断是肾小球先损害抑或肾小管先损害。
作者:江崇才;饶小胖;仇彩霞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利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评价2型糖尿病(T2DM)患者颈动脉、足背动脉血管壁弹性的变化及与年龄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分为T2DM组和对照组,各78人,使用高频线阵探头分别测量二组颈动脉、足背动脉内径(D),并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对血管壁弹性进行评估,计算血管内血液与血管壁的应变率比值(B/A)。然后将二组的血管内径、B/A值进行比较分析。同时把T2DM组、对照组按年龄分为青年亚组,中年亚组及老年亚组,比较不同年龄段B/A值与年龄的关系。结果两组间颈动脉、足背动脉血管内径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DM组B/A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同年龄段B/A值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组不同年龄段 B/A值随年龄增加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2DM组较对照组颈动脉、足背动脉血管壁弹性明显下降;对照组血管弹性随年龄增长而减低;T2DM组血管弹性随年龄增长无明显变化。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能在血管形态学改变之前对管壁弹性进行评价,具有方便、快捷、无创特点,对糖尿病的早期治疗有指导意义。
作者:李殿秋;王辉;崔婷婷 刊期: 2014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