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立会;王晓玉;张小玲;胡叶;孙昕;伍金凤;肖胜军
患者男性,73岁.因上腹疼痛伴黑便半个月入院,既往因“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行胃大部切除术,否认有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病史.查体:右上腹壁可触及2枚肿块,相互毗邻,质地韧,大小分别为2.5 cm×2 cm、3 cm×2 cm,边界清楚,活动度不佳,无明显触痛;腹部无其他异常体征.辅助检查:粪便隐血(卅),血红蛋白88 g/L;胃镜:胃大部切除术后(毕Ⅱ式)吻合口炎;肠镜:结直肠多发息肉.上腹部CT增强:左侧腹部小肠套叠,右侧腹壁腹外斜肌占位,肝内未见异常(图1).择期手术行腹腔镜探查,发现屈氏韧带以远端30 em处小肠肠管套叠,套叠之肠管长达10 cm,近端小肠呈轻度扩张,远端肠管无明显异常,无缺血坏死迹象,套入肠管肠腔内扪及一直径约3 cm质软肿块,腔内生长,未穿透浆膜层.遂行小肠肠段切除术,另行腹壁肿块切除术,肿块浸润于深肌层.患者手术顺利,按期出院.术后1个月行PET/CT检查,结果提示:肝脏多发转移;T1o、T12、L1椎体、左侧髂骨转移;右侧腹壁转移;食管旁淋巴结转移.
作者:周懿;周琪;胡伟杲;戴宇萍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原发性鼻黏膜恶性黑色素瘤(primary mucosal melanoma of the nasal cavity,PMMN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PMMNC的临床病理学及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73% PMMNC患者表现为单侧鼻塞和间歇性鼻出血,61%发生于鼻中隔和鼻侧壁.镜检:组织结构及病理形态复杂多样,其中6例(35.3%)主要为上皮样细胞型,3例(17.6%)主要为梭形细胞型,5例(29.4%)主要为小细胞型,其他3例(17.6%)为三种细胞混合存在.肿瘤细胞内可见较多坏死和核分裂象,纤维间质少,血管丰富,可有色素沉着.免疫表型:16例行免疫组化标记,S-100和HMB45阳性率为93.8%,Melan-A和vimentin阳性率为87.5%,CK和EMA均阴性.结论 PMMNC临床罕见,免疫组化标记Melan-A、S-100、HMB-45、vimentin可辅助诊断.
作者:刘雯;曾智;周亨;吴昊;袁静萍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混合型肝癌(combined hepatocellular and cholangiocarcinoma,cHCC-CC)伴肉瘤样变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影像学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l例cHCC-CC伴肉瘤样变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cHCC-CC伴肉瘤样变是由普通肝癌细胞、胆管细胞癌及肉瘤样癌三种成分构成,表达上皮和间叶性两类标志物.结论 cHCC-CC伴肉瘤样变是一种极其罕见的恶性肿瘤,术前确诊困难,恶性程度高,浸润性强,转移早且范围广,病因不明,疗效和预后均差.
作者:边立会;王晓玉;张小玲;胡叶;孙昕;伍金凤;肖胜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检测Raptor、Rictor与血管生成相关因子HIF-1 α、HIF-2α以及VEGF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探讨Raptor、Rictor与结直肠癌血管生成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Western blot、RT-PCR法检测120例结直肠癌组织及60例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中Raptor、Rictor及HIF-1α、HIF-2α、VEGF的表达及其差异;CD34标记微血管密度(microvascular density,MVD);分析各指标间的相关性以及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Raptor、Rictor、HIF-1 α、HIF-2α和VEGF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P<0.05).Raptor、Rictor在中、低分化结直肠癌中的表达高于高分化结直肠癌(P<0.05),同时在淋巴结转移组的表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 <0.05);HIF-1o、HIF-2α和VEGF在淋巴结转移组的表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Raptor、Rictor阳性的结直肠癌组织中MVD明显高于Raptor、Rictor阴性的结直肠癌组织(P<0.05);Raptor与HIF-1α、VEGF在结直肠癌中表达呈正相关(P<0.01),Rictor与HIF-2α、VEGF表达呈正相关(P<0.01),Raptor与Rictor在结直肠癌中表达呈负相关(P<0.01).结论 mTOR核心分子Raptor、Rictor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及血管生成密切相关,两者以不同途径协同促进结直肠癌的血管生成.
作者:李欣焱;吴淑华;孙晨博;李扬扬;高向前;何双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肠道弥漫性节细胞神经瘤病(diffuse gangli-oneuromatosis,DG)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DG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男性,49岁,回肠及升结肠黏膜弥漫连续息肉样、结节样隆起,切面灰白色,均质,坚实外观,肉眼侵及黏膜下层.镜检:黏膜层及黏膜下层见梭形Schwann细胞弥漫丛状或结节状分布,灶性肌壁间浸润,小灶侵出肌层至浆膜下及系膜;其间见少许神经节细胞,单个散在或小簇状分布.免疫表型:Syn和CgA(神经节细胞+),S-100(梭形细胞+).术后随访6个月,患者情况良好,未出现腹痛及其他系统性疾病的表现.病理诊断为回肠及升结肠DG.结论 DG是一种起源于原始神经嵴的良性肿瘤,非常罕见,其病理诊断要点是识别神经节细胞,免疫组化有助于神经节细胞的识别;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术后密切随访,以防切缘有残留而复发;若伴有多发性内分泌肿瘤者采用多肽类激素治疗.
作者:李丽娟;董祥梅;李淑莲;高丹;吴影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涎腺肌上皮癌(myoepithelial carcinoma,MEC)的临床病理学及免疫表型特征,以期提高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 采用HE及免疫组化法对12例涎腺MEC进行检测,对其组织形态学及免疫表型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MEC组织以透明、淡染细胞多见,部分病例可见浆细胞样细胞、上皮细胞及梭形细胞,癌细胞呈巢团状、实性片状或梁索状排列;核分裂象易见;细胞异型性明显;4例中可见坏死.免疫表型:12例表达CK,8例表达EMA,11例表达p63和CK5/6,10例表达S-100,4例表达vimentin,2例表达Calponin,1例表达SMA,Ki-67增殖指数5%~40%.结论 MEC细胞形态多样,病理检查结合免疫表型可提高该病的确诊率,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
作者:曹培龙;张少强;赵继元;闫金凤;姚小宝;张鹏飞;刘利锋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TRAP1表达与食管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TRAP1在60例食管癌组织及对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用Kaplan-Meier和Cox回归对食管癌患者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TRAP1在食管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55.0%,蛋白相对表达量为2.7±1.1;癌旁组织中的阳性率为11.7%,蛋白相对表达量为0.5±0.4,TRAP1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TRAP1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发病部位、分化程度、病理类型无明显相关性(P>0.05),与复发转移及TNM分期相关(P<0.05).TRAP1阴性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为69.0个月(95% CI:60.2 ~77.9),TRAP1阳性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为34.2个月(95% CI:24.4 ~44.1),TRAP1高表达与食管癌术后生存期短相关(P<0.05).结论 TRAP1在食管癌组织中过表达且与食管癌的进展及预后相关.
作者:李纯;刘静;关正元;冯倩倩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Dkk-3与Cyclin D1蛋白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两者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80例HCC及癌旁组织中Dkk-3和Cyclin D1蛋白的表达.结果 Dkk-3蛋白在HCC组织中的相对表达值低于癌旁组织(P<0.05);Cyclin D1蛋白在HCC组织中的相对表达值高于癌旁组织(P<0.005);Dkk-3和Cyclin D1蛋白相对表达值均与组织分化程度有关(P均<0.05);HCC组织中Dkk-3与Cyclin D1蛋白表达呈负相关(P=0.044,0=-0.226).结论 Dkk-3蛋白可能通过影响Cyclin D1蛋白的表达影响HCC的发生、发展;联合检测Dkk-3和Cyclin D1蛋白表达可能对HCC的诊断及预后判断有一定参考价值.
作者:姚楠;孙景秋;张琼 刊期: 2017年第02期
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QC)和质量保证(quality assurance,QA)是医疗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了健全医疗QC体系,全面加强质量管理,在医疗质量管理模式上实现传统的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的转变,建立各类临床专业质量管理控制委员会,组织专业质控队伍,制定科学的医疗QC标准势在必行.病理学是医学的基础学科,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医院病理科的基本任务是用患者身体上取下的活组织(包括细胞学)材料,做出病理学和(或)细胞学诊断,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依据.病理QC和QA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病理诊断的正确性与否,直接关系到医院总体医疗质量和医疗水平的高低.
作者:马恒辉;周晓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患者男性,68岁,因腹胀不适就诊,胃镜示十二指肠球部直径约0.8 cm息肉(图1);9个月后入院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见十二指肠球部后壁有一直径0.8 cm的带蒂息肉,予静脉曲张注射针注射1:10000肾上腺素生理盐水后,予息肉勒除器依次电凝电切摘除息肉,创面氩气刀修复,予钛夹5枚夹闭创面,无渗血,手术顺利.术后标本送病理检查.
作者:潘玉林;谢蕴;谢晓利 刊期: 2017年第02期
随着基因遗传学的发展,DNA检测技术也日臻完善,而对某些特定疾病的基因分析能为探究疾病的发病机制以及遗传概况提供可靠的方法学依据.各大医院的病理科均存留着大量的组织蜡块,从这些石蜡标本中提取DNA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足够的目标疾病DNA.目前已有多位学者对从石蜡包埋样本中提取DNA的方法学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研究[1],对于不同组织,提取DNA的难易程度会有很大不同:从细胞数量比较多的肺组织和肠组织中提取DNA已易做到,但对于软骨组织,这一类密度很低而且细胞数目很少的组织中提取DNA仍存在一定困难.针对这一问题本文现探究从石蜡软骨组织切片中提取DNA并用于基因检测的方法.
作者:乔梁;周盛;杨军;滕华建;蒋青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HK2基因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其对前列腺癌细胞恶性表型的影响.方法 利用基因芯片数据库和免疫组化法检测HK2基因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应用RNA干扰技术敲低HK2表达后,采用细胞糖代谢试剂盒、CCK-8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前列腺癌细胞的有氧糖酵解、增殖和凋亡能力的改变.结果 HK2基因的表达水平随着前列腺癌的进展显著上升;抑制HK2基因表达后,前列腺癌细胞的有氧糖酵解和增殖能力显著降低,细胞的早期凋亡明显增加.结论 HK2基因在前列腺癌的恶性进展中表达上调,促进细胞的增殖和糖代谢,抑制细胞早期凋亡;其潜在分子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陶陶;沈洲;项平;黄涛;陈恕求;宣强;肖峻 刊期: 2017年第02期
油红染色在病理科作为脂肪特殊染色应用,传统方法一般为浸染法.根据本科室的工作情况,实验改用滴染法,配成的工作液也可以重复使用,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1%油红液:1g油红,溶于纯异戊醇或无水乙醇100 mL.工作液:取储存液1 mL(VP管),加2~3滴蒸馏水,混匀,形成悬浊液,密封,2 000 r/min离心10 min.
作者:徐明堂;张秀智;赵静;张淑艳;陈琛;杨帆;赵焕芬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骨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瘤(desmoplastic fibroma,DF)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骨DF的临床资料、病理学形态及免疫表型特征等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骨DF好发于青少年,可累及任何骨,长管状骨及下颌骨好发,表现为境界清晰的溶骨性病变且可累及周围软组织,具有良性的形态改变:增生的梭形纤维母细胞及交错的胶原纤维.免疫表型:瘤组织表达vimentin.结论 骨DF是一种罕见的形态学呈良性改变,而生物学行为呈侵袭性的骨肿瘤,可复发,结合临床特点,掌握其特征性的组织学形态可作出正确诊断.外伤、体内激素、染色体畸变可能与骨DF的发生相关.
作者:谢乐;毛荣军;杨克菲;李俊;韩福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患者男童,3岁,因发现左大腿肿块3天入院.体检发现左大腿中段外侧一质韧包块,大小3.5 cm×3.0 cm×2.5cm,无明显压痛,周围无明显红肿,皮肤无破溃.外院MRI示左大腿外侧肌间有一椭圆形界限清楚的肿块,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且内部信号均匀(图1).术中发现肿块位于股外侧肌中,有包膜,与周围组织不粘连,大小3.5 cm×2.5 cm×2.5 cm.
作者:李松梅;黄述斌;黄启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NapsinA、TTF-1、PAX8及CA125在卵巢、子宫内膜透明细胞癌,卵巢和子宫内膜样癌及卵巢浆液性癌中的表达及在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3例卵巢透明细胞癌、10例卵巢子宫内膜样癌、45例卵巢浆液性癌、11例子宫内膜透明细胞癌、35例子宫内膜样癌,利用免疫组化法评估NapsinA、TTF-1、PAX8及CA125在上述肿瘤中的表达,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NapsinA在卵巢透明细胞癌及子宫内膜透明细胞癌中的阳性率较高,分别为95.7%(22/23)、72.7%(8/11),在卵巢和子宫内膜样癌中的阳性率较低,分别为10%(1/10)、5.7%(2/35),在卵巢浆液性癌中不表达.NapsinA在卵巢透明细胞癌、卵巢子宫内膜样癌及卵巢浆液性癌中的敏感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子宫内膜透明细胞癌及子宫内膜样癌中的敏感度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TTF-1在卵巢透明细胞癌中不表达,在卵巢子宫内膜样癌、浆液性癌、子宫内膜透明细胞癌、子宫内膜样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30%(3/30)、4.4%(2/45)、9.1%(1/11)、5.7% (2/35).PAX8在124例肿瘤中均阳性.18.2%(2/11)的子宫内膜透明细胞癌及5.7%(2/35)的子宫内膜样癌中CA125均阴性,其余均阳性.1例子宫内膜透明细胞癌为NapsinA/TFF-1双阳性.所有Napsi-nA和(或)TTF-1阳性病例均表达PAX8及CA125.结论 NapsinA在卵巢透明细胞癌中的阳性率高,其次为子宫内膜透明细胞癌,在卵巢和子宫子宫内膜样癌中的阳性率较低,在卵巢浆液性癌中不表达.在诊断起源不明的转移性癌时,鉴别诊断时应当把肺腺癌及妇科肿瘤考虑在内,此时联合检测NapsinA、TTF-1及PAX8的表达有助于确诊.
作者:钱萍;高宝莲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皮肤血管内NK细胞淋巴瘤(intravascular NK cell lymphoma,IVNK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皮肤IVNKL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学形态、免疫组化及EBER原位杂交染色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女性,47岁,临床表现为肩背部及双下肢皮肤多发暗红色质硬斑片及斑块.镜检:真皮及皮下组织内见较多扩张的小血管,血管腔内见中等到大的异型淋巴样细胞,细胞核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染色质深染,部分血管内可见纤维素样渗出物.免疫表型:肿瘤细胞CD3、CD56和TIA-1均阳性,Ki-67增殖指数>70%.EBER分子原位杂交阳性.确诊后采用CHOP方案联合化疗2个疗程,目前仍在观察中.结论 皮肤IVNKL是一种罕见的血管内淋巴瘤,预后较差且容易误诊,皮肤活检行病理检查是确诊的重要手段.
作者:蔡兆根;龚晓萌;谢群;冯振中;徐浣白;汪向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NRP2是新近发现的淋巴管内皮细胞受体,其能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C/D结合,诱导肿瘤原有及新生淋巴管生成、分化和重构,促进肿瘤细胞向淋巴道迁徙、侵袭和转移.NRP2受体不仅是连接、启动、激活细胞外配体和细胞内信号通路的中枢结点,更是反映不同解剖学部位、不同组织学类型、不同发生发展阶段肿瘤特性的良好指标.了解NRP2受体结构功能的生化意义,确定其在VEGFC/D-NRP2反应轴中的核心地位,分析其与VEGFR3、NRP1等同类受体之间的相互关系,观察其在肿瘤淋巴管生成和淋巴道转移时的表达规律,阐明其可能涉及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静文;唐建武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黏液型滑膜肉瘤(myxoid synovial sarcoma,MS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2例MSS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免疫组化染色、分子病理学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例1男性,例2女性.年龄分别为71岁及15岁.例l肿物位于左下腹,例2肿物位于左侧额颞叶.镜检:例1低倍镜下肿瘤呈结节样,结节内肿瘤由细胞疏松区与致密区组成.疏松区细胞呈漩涡状、束状、片状排列,间质见大量黏液样基质,细胞异型性明显.致密区细胞丰富,瘤细胞呈束状、鱼骨样排列.例2肿瘤由细胞疏松区及致密区组成,两者间相互移行.疏松区细胞呈疏松网状、片状排列,间质见大量黏液样基质.部分区域见少量上皮样细胞,呈小簇状分布.致密区细胞丰富,呈束状、片状排列.未侵犯脑组织.免疫表型:例1,BCL-2、vimentin阳性,o-SMA和EMA部分细胞阳性,CD34、CD57、S-100、CD117、PLAP均阴性.例2,BCL-2阳性,MyoD1胞质阳性,GFAP、Olig-2、EMA、Syn、CD99、CgA、S-100、Myogenin、STAT6、CD34、desmin、α-SMA均阴性.分子病理学检测:2例均检测到SYT-SSX融合基因.结论 MSS是一种罕见的软组织恶性肿瘤,确诊主要依靠分子病理学检测,临床与病理均需与黏液型纤维肉瘤、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等鉴别.治疗以手术切除联合放疗为主,预后不良.
作者:柳秋月;张荣君;黄海建;江秋菊 刊期: 2017年第02期
免疫组化染色技术在现代病理诊断工作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了解常规HE染色无法区分或较难辨别的情况,为病理肿瘤的鉴别诊断、预后判断提供不可或缺的重要依据.但在一些病理组织标本中含有与免疫组化阳性颗粒相近的色素,如黑色素.这些色素沉积若大量存在会不同程度遮盖组织细胞的结构与形态.特别是免疫组化染色时会与DAB显色的阳性颗粒相互干扰,难以区分.对免疫组化结果判读造成一定的影响.这就需要有一些办法来解决.传统的方法存在不少限制.根据病理诊断的需要及染色技术的许可性,我科对含有较多色素的组织运用罗氏免疫组化ultra View Universal AP Red Detection Kit(AP染色液)来标记.FR显色,阳性颗粒为玫红色,定位准确、清晰可辨,与组织原含色素颗粒颜色对比鲜明.标记效果佳,能较好解决上述问题,现介绍如下.
作者:林蓁 刊期: 201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