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足月妊娠剖宫产伴卵巢硬化性间质瘤1例

欧阳焱黎;李岚;刘丽江;陈琼霞;王成鑫

关键词:卵巢肿瘤, 硬化性间质瘤, 妊娠, 病例报道
摘要:患者,29岁.入院诊断:G1P0,孕38周头位待产,盆腔包块性质待查(考虑卵巢肿瘤).入院后心肺体检无异常.产科检查:子宫高37 cm,腹围105 cm,胎心率140次/min,胎显露头,入盆,无宫缩,未破水.血清学检查:CA125 59.95U/ml(正常参考值0~ 35 U/ml),AFP 273.93 ng/ml(正常参考值0 ~ 13.4 ng/ml).入院前B超示:左侧附件区见一大小10.39 cm ×6.89 cm的无回声区,边界清楚,后方回声增强,内可见条片状增强回声.术中左侧卵巢可见一11 cm×10cm×7 cm大小肿物,同侧输卵管及右侧附件无异常.子宫足月妊娠,表面水肿,子宫下段形成好,右旋30度,无腹水.行剖宫产及左侧卵巢肿瘤切除术.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罕见部位的骨外骨肉瘤2例

    例1,女性,55岁,因“右侧肩胛部渐大硬性肿物3个月”入院.患者无明显诱因发现右侧肩胛部渐大硬性肿物,逐渐增大至5 cm大小时局部出现酸痛感.X线检查示右侧肩关节下方不规则密度增高影,界尚清,与骨组织不相连(图1).行右侧肩胛部肿物完整切除术.术中见肿物位于右侧肩关节下方三角肌间,大小9 cm×5 cm×4 cm,质硬、完整,与周围肌肉组织粘连.

    作者:康锶鹏;陈远钦;邱建龙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mTOR特异性抑制剂RAD001对SGC7901/DDP细胞耐药的逆转作用

    目的 观察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特异性抑制剂RAD001对胃癌SGC7901/DDP细胞顺铂耐药逆转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发挥作用的机制.方法 常规培养胃癌SGC7901/DDP细胞,单独RAD001、DDP(cisplatin,顺铂)或联合药物作用后,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免疫细胞化学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药物作用后细胞中P-gp、MRP1、p27蛋白表达.结果 单独DDP组(顺铂组)作用于SGC7901/DDP细胞后,细胞周期无明显改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AD001组(RAD分别为2.5、5、10 nmol/L)、联合用药组(RAD 2.5 nmol/L+ DDP 2.5 mg/L)作用48 h后,处于G1期细胞比例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处于S期细胞比例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效果强于单独用药组(P<0.05);免疫组化检测结果示:顺铂组对细胞中上述蛋白的表达无明显改变作用.RAD预处理后,RAD001组、联合用药组作用48 h后细胞中P-gp和MRP1表达下降,p27表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作用效果强于单独用药组(P<0.05);Western blot检测示:顺铂组对细胞中上述蛋白的表达无明显改变.RAD预处理后,RAD001组、联合用药组作用48 h后细胞中P-gp和MRP1表达均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27表达均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作用强于各单独药物作用组(P<0.05).结论 RAD001能够逆转胃癌细胞SGC7901/DDP耐药,其可能通过上调p27表达引起细胞周期阻滞而发挥作用.

    作者:刘莹;朱祖安;孔庆兖;刘磊;崔涛;张瑞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乳腺错构瘤1例

    患者女性,63岁,因右乳包块20余年就诊.B超示右乳上方范围约9.6cm×2.4cm低回声区,边界尚清,内部回声均匀,灶区强回声,CDFI未见明显彩色血流信号.X线显示右乳上方单发类圆形实性肿块,边缘较光滑,伴灶区钙化(图1).予以外科肿块切除.病理检查 眼观:乳腺肿块12 cm×10cm×4cm,包膜完整,切面灰白、灰黄,质稍韧,结节感,灶区钙化样质硬.镜检:肿瘤由多量纤维组织、成熟脂肪组织构成,其间散在数量不等的乳腺腺管(图2),形态温和,无异型性,部分腺管腔内见嗜伊红色分泌物样成分.免疫表型:可见散在分布的乳腺导管周围存在完整的肌上皮,导管及肌上皮增殖活性较低,CK、EMA乳腺导管(+),SMA、CD10、S-100、desmin肌上皮(+),CD34血管(+),vimentin(+),CD99+/-,Ki-67增殖指数1%.

    作者:何晓伟;任伟民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两种脑组织取材方法的比较

    在大小鼠神经系统疾病模型动物实验中,经常需要对脑组织进行定位取材,如海马、黑质或其它神经核团组织等.由于脑组织本身体积较小、结构复杂,因此,要从中精确完整地获取体积更小、在肉眼上与周围其它神经元无明显差别的神经核团组织难度极大,成为制约神经科学研究的一大障碍.本课题组在进行神经系统疾病动物模型的研究中,为获取相对特异性的新鲜脑组织标本进行蛋白和核酸检测,经过反复实验,探索出一套比较有效的、可以更精确提取所需组织的方法.本文以提取黑质为例,将改良模具取材法与传统石蜡包埋法进行比较,现介绍如下.

    作者:胡利;朱少平;鲍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明胶酶和Twist在乳腺癌组织及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观察乳腺癌及乳腺良性病变患者血清明胶酶[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2,MMP-2)、MMP-9]和Twist的水平,探讨其与组织中表达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MaxVision两步法和ELISA法检测46例乳腺癌和31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MMP-2、MMP-9和Twist蛋白的表达及患者术前血清MMP-2、MMP-9和Twist水平.结果 MMP-2、MMP-9和Twist蛋白和术前血清水平在乳腺癌组均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病变组(P<0.05);乳腺癌组织MMP-2、MMP-9和Twist蛋白阳性率均随着TNM分期的增高而增高,且在腋淋巴结转移组均高于无转移组(P<0.05);乳腺癌患者术前血清MMP-2、MMP-9和Twist水平与癌组织相应蛋白表达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血清中MMP-2、MMP-9和Twist水平改变可以反映组织中其表达水平,其检测对乳腺癌的转移预警和辅助诊断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邹强;王瑾;吴正升;黄金;赵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microRNA在肺癌早期诊断及预后中的应用

    microRNA(miRNA)是基因表达的重要调节因子,其参与人体多种生理过程,以保证人体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的动态平衡.研究表明,miRNA参与肿瘤的病理生理过程.miRNA已成为癌症研究领域的热点.miRNA作为癌组织及患者体液中的特殊肿瘤标记在肿瘤的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中具有重要价值.该文简要回顾miRNA与肺癌相关性研究,并对miRNA作为特殊的肿瘤标志物在肺癌的早期诊断、预后中的应用进行综合分析.

    作者:刘换新;郭琳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Ⅰb~Ⅱb期宫颈癌淋巴管生成与HMGB1表达的关系

    目的 探讨Ⅰb~Ⅱb期子宫颈癌组织中淋巴管内皮细胞体积百分比和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HMGB1)表达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6例Ⅰb~Ⅱb期中分化宫颈鳞状细胞癌、10例慢性宫颈炎和5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3级手术切除标本和(或)宫颈活检标本中D2-40、HMGB1的表达,计数淋巴管内皮细胞体积百分比.HMGB1表达量化应用H评分.组织病理学量化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淋巴管内皮细胞体积百分比对于Ⅰb2期(8.88%±4.60%)和Ⅱb(7.75%±3.35%)期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67),均较慢性宫颈炎(2.50%±0.61%)、CIN3(2.76%±1.24%)、Ⅰb1(2.59%±0.81%)和Ⅱa(3.09%±0.82%)期显著增高,后四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HMGB1的表达通过H评分显示其在Ⅱa(1.07±0.54)和Ⅱb(1.09 ±0.29)组的表达显著增高(P=0.03);慢性宫颈炎(0.47±0.42)、CIN3(0.32±0.18)、Ⅰb(0.62±0.34)组间HMGB1表达差异无显著性.各组间淋巴管内皮细胞体积百分比与HMGB1表达无统计学相关.结论 Ⅰb2和Ⅱb期淋巴管生成明显较其他各组增强,其与促炎因子和促淋巴管生成因子HMGB1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

    作者:王冬颖;吴静;刘变利;王玫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以等级医院评审为契机提高病理诊断质量

    2011年4月卫生部发布《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以下简称《新评审标准》),全国范围的新一轮医院等级评审正式拉开序幕.《新评审标准》重点突出“医疗质量和安全”这一核心.众所周知,病理诊断是公认的疾病(特别是肿瘤)诊断“金标准”.病理诊断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医院的医疗质量和安全,因此提高病理诊断质量是保证安全医疗的重要环节.笔者结合本院新一轮评审的工作体会,分析和探讨如何加强病理科建设,提高病理诊断质量.

    作者:张伟;张帆;徐国祥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具有少见形态学特点的卵巢性索-间质肿瘤

    卵巢性索-间质肿瘤发病率低,分类复杂,形态多样.根据性索-间质肿瘤的常见形态学特点并辅以免疫组化可诊断大部分病例.但少部分卵巢性索-间质肿瘤具有不常见的形态学特点,导致诊断和鉴别诊断困难.本文现总结性索-间质肿瘤中的少见形态,旨在提高对其认识.1 伴乳头状结构的卵巢性索-间质肿瘸1.1 伴假乳头状结构的颗粒细胞瘤 颗粒细胞瘤占卵巢肿瘤的1.5%(0.6%~3%).其中常见的是成人型颗粒细胞瘤(adult granulosa cell tumor,AGCT),占颗粒细胞瘤的95%,常发生于中年或绝经后女性.经典形态学结构表现为滤泡样、岛状、梁状、缎带样等结构,也可呈弥漫状排列.AGCT的细胞质稀少,细胞核常呈圆形或卵圆形,中央可见纵行核沟.幼年型颗粒细胞瘤常见于30岁之前患者,以巨滤泡样结构为特征,也可呈弥漫性或结节状生长方式.细胞圆形,缺少纵行核沟,核分裂象多见.

    作者:毕蕊;杨文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SOCS-3对OSM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

    目的 观察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蛋白-3(suppressors of cytokine signaling,SOCS-3)对抑瘤素M(oncostatin M,OSM)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人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株(HKC),用Lipofectamine 2000分别转染pCR3.1/SOCS-3表达质粒和pCR3.1空质粒载体,G418筛选阳性克隆,应用OSM(10 ng/ml)进行刺激.培养48 h后收集细胞及上清液,采用Western blot检测SOCS-3、CK18、α-SMA和磷酸化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phospho-Signal transducers and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 3,p-STAT3)的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测定细胞上清液中Ⅰ型胶原(collagen Ⅰ,Col Ⅰ)和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的分泌;采用RT-PCR检测SOCS-3 mRNA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OSM刺激组肾小管上皮细胞α-SMA和p-STAT3蛋白表达增加,细胞培养上清液Col Ⅰ和FN的分泌增加,而CK18蛋白表达减少.SOCS-3过表达能抑制OSM刺激引起的α-SMA和p-STAT3蛋白表达,减少Col Ⅰ和FN的分泌,同时能够部分恢复OSM刺激引起的CK18蛋白表达.结论 SOCS-3过表达能抑制OSM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此过程可能与p-STAT3的磷酸化受抑有关.

    作者:刘青娟;邢玲玲;郝军;刘淑霞;刘巍;姚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鼻咽癌中E-cadherin和β-catenin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观察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及鼻咽黏膜炎性组织中E-cadherin和β-catenin的表达,探讨二者在NP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相关性,并分析二者与各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 采用组织芯片及免疫组化技术检测E-cadherin和β-catenin在98例NPC组织及32例鼻咽黏膜炎性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1)E-cadherin和β-catenin在NPC组织中异常表达率高于鼻咽黏膜炎性组织.(2) E-cadherin和β-catenin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无明显相关性(P>0.05).(3) E-cadherin和β-catenin在NPC组织中的表达存在一定关联(P<0.05).结论 E-cadherin和β-catenin表达异常可能与NPC的发生有关,可能是NPC发展的早期参考指标.

    作者:刘鹏;谭盛葵;肖胜军;易世江;熊伟明;侯巧燕;欧阳磊;雷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肾小球血管襻C4d沉积与IgA肾病活动性病变的关系

    目的 探讨IgA肾病肾小球血管襻补体C4d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以期对IgA肾病的预后判断提供帮助.方法 对377例IgA肾病行免疫组化C4d染色,观察C4d阳性率及分布形态特点,并与各项病理学形态特点、各临床指标及3年随访结果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377例IgA肾病中C4d阴性1 15例,单纯肾小球系膜区沉积113例,系膜区沉积伴肾小球血管襻沉积149例.血管襻C4d表达主要出现在局灶节段硬化和毛细血管内增生处.具有血管襻C4d沉积的IgA肾病在大部分主要病理形态及临床指标均显著差于C4d阴性组和C4d单纯系膜沉积组(P<0.01),3年内肾存活率亦显著低于后两组.结论 出现局灶节段血管襻C4d沉积是IgA肾病活动性病变和预后不良的标志物,值得临床诊治过程中给予充分注意.

    作者:林建松;张睿;曲利娟;曾德华;武一曼;郑智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甲状腺乳头状癌中Paxillin与Ezrin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Paxillin、Ezrin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s,PTC)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MaxVision两步法检测50例PTC组织、22例甲状腺腺瘤组织和28例正常甲状腺组织中Paxillin、Ezrin的表达,分析二者表达与PT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相关性.结果 Paxillin、Ezrin在PTC组织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甲状腺腺瘤及正常甲状腺组织,且其高表达与肿瘤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Paxillin与Ezrin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 Paxillin和Ezrin的过表达可能与PTC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有关,二者有望成为判定PTC及预测其侵袭转移能力的指标.

    作者:张永生;刘西林;韩洁;朱晓玲;高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Pax8在女性生殖道肿瘤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Pax8蛋白在女性生殖道肿瘤中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作用.方法 收集Mǔllerian管各种类型上皮48例和肿瘤152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ax8蛋白表达.结果 Pax8在输卵管上皮阳性率为100.0% (10/10)、子宫内膜上皮为100.0% (10/10)、子宫颈黏液腺上皮为35.7% (5/14)、子宫颈鳞状上皮为0(0/14);在卵巢输卵管、宫体、子宫颈的浆液性腺癌、交界性浆液性肿瘤、子宫内膜样腺癌、透明细胞腺癌均为100.0%;在卵巢输卵管黏液性肿瘤为70.0% (7/10)、子宫颈黏液腺癌为41.7%(5/12);在卵巢性索-间质肿瘤、卵巢无性细胞瘤、子宫颈鳞状细胞癌、子宫内膜鳞状细胞癌、卵巢类癌、卵巢或子宫颈的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消化道转移性癌均为0;在盆腔腺癌为100.0%(3/3).结论 Pax8是Mǔllerian管腺上皮敏感且特异性的标志物,对女性生殖道上皮性肿瘤的鉴别诊断起重要作用.

    作者:邢宝玲;葛素梅;刘孟璐;强贤;李婷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卵巢癌化疗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卵巢癌是妇科恶性肿瘤中导致女性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临床用于治疗卵巢癌的主要手段是手术切除并联合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化疗耐药是卵巢癌复发和治疗失败的主要因素,导致其5年生存率较低.因此,探索与化疗抵抗有关的细胞及分子生物学机制对卵巢癌的化疗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就目前与化疗抵抗有关的因素及其对临床化疗的反应作一综述,以期进一步寻求逆转耐药的思路与方法.

    作者:孙丽丽;贾薇;常彬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睾丸原发性神经内分泌瘤1例并文献复习

    目的 观察睾丸原发性神经内分泌瘤的组织学、免疫表型及影像学特点,探讨其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l例睾丸原发性神经内分泌瘤(G1)行HE及免疫组化染色,并结合相关文献对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组织学形态、免疫表型、治疗和预后等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患者男性,52岁.镜下见肿瘤细胞大小较一致,以梁状和岛状排列为主;瘤细胞呈圆形及多角形,胞质中度嗜酸性,核染色质细颗粒状.免疫表型:瘤细胞CK、CD56、Syn和CgA均(+),Ki-67增殖指数<2%;inhibin、PLAP和AFP均(-).结论 原发于睾丸的神经内分泌瘤(G1)非常罕见,通常不伴有类癌综合征.免疫组化标记可辅助诊断,需与转移性神经内分泌癌、睾丸畸胎瘤合并类癌、精原细胞瘤、支持细胞瘤、粒层细胞瘤进行鉴别诊断;多数肿瘤手术切除即可治愈.

    作者:李慧;郑金锋;刘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足月妊娠剖宫产伴卵巢硬化性间质瘤1例

    患者,29岁.入院诊断:G1P0,孕38周头位待产,盆腔包块性质待查(考虑卵巢肿瘤).入院后心肺体检无异常.产科检查:子宫高37 cm,腹围105 cm,胎心率140次/min,胎显露头,入盆,无宫缩,未破水.血清学检查:CA125 59.95U/ml(正常参考值0~ 35 U/ml),AFP 273.93 ng/ml(正常参考值0 ~ 13.4 ng/ml).入院前B超示:左侧附件区见一大小10.39 cm ×6.89 cm的无回声区,边界清楚,后方回声增强,内可见条片状增强回声.术中左侧卵巢可见一11 cm×10cm×7 cm大小肿物,同侧输卵管及右侧附件无异常.子宫足月妊娠,表面水肿,子宫下段形成好,右旋30度,无腹水.行剖宫产及左侧卵巢肿瘤切除术.

    作者:欧阳焱黎;李岚;刘丽江;陈琼霞;王成鑫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肺硬化性血管瘤6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sclerosing hemangioma of lung,SHL)的临床表现、病理学特征、影像学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SHL患者,对其临床表现、病理诊断和影像学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SHL多见于女性,由圆形间质细胞和表面细胞构成,镜下可分为乳头状结构、实性结构、血管瘤样区和硬化性结构,圆形间质细胞中vimentin、EMA和TTF-1均阳性;表面细胞中CKpan、SP-A、Napsin A和EMA均阳性;两种细胞均不表达CD34.CT扫描有助于SHL诊断,部分病例可出现贴边血管征和空气半月征的特征性表现.结论 SHL是种少见的肺内肿瘤,好发于女性,具有低度恶性潜能,免疫表型和CT扫描有助于诊断与鉴别诊断.

    作者:王磊;丁志燕;唐嘉阅;颜云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乳腺基底(细胞)样导管原位癌1例

    患者59岁,自觉乳腺疼痛6年余,无乳头红肿及乳头溢液.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为“乳腺增生”,患者未予重视,未正规治疗.近3天自觉乳腺疼痛加重,伴针刺感,于左侧乳腺5点距乳头3 cm处可扪及一肿物,大小2.0 cm×1.5cm×1.0 cm,质地中等,边界欠清,活动可,肿物与皮肤无粘连,与胸大肌无粘连.钼靶X线检查:左侧乳腺多形性钙化,不除外恶性,建议活检,BI-RADS分类:4a.乳腺超声:左侧乳腺5点距乳头3 cm腺体层内见一偏低回声区,大小1.1cm×1.0cm×0.7 cm,边界欠清,可见细点状稍强回声,其周边可见血流信号.2012年8月23日于局麻下行钼靶细针定位左乳病灶+左侧乳腺区段切除术,2012年9月5日于全麻下行左侧乳腺全乳切除术.仔细检查大体标本,选取组织,送病理检查.

    作者:朱丽娜;王晓晶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美国病理医师的行业入门之道

    1936年,美国医学协会(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AMA)病理和生理部及美国临床病理学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Pathologists,ASCP)各指派4位专家,授权并组建病理学委员会(American Board of Pathology,ABP).目前,美国病理住院医师的从业申请、评估、考核与资格证书的颁发由ABP统一管理.2012年ABP在《Booklet of Information》中[1]公布该机构的任务:确定病理医师资格标准;对申请及经基本专业与亚专业培训人员进行评估,考核并授予病理医师资格证书;对已获得ABP证书的医师提供一种能维持其资格的程序;ABP对病理专业培训程序进行检查,并对受训的住院医师及其指导者给予支持.

    作者:张众;谢丰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主管:

主办:安徽医科大学;中华医学会安徽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