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雄增;王坚
在回顾性研究时,经常会遇到因为放置过久或保存不当,蜡块组织变硬、变脆或发糟,而难以制片的问题.配制既不损害组织结构和影响染色效果,又能达到新鲜蜡块标本柔软程度的软化剂,是我们一直探讨的目标.作者以10年以上陈旧蜡块组织为处理对象,对各种试剂进行选择、比较,在不同温度下,通过调整处理时间,反复实验,配制出一种能软化处理各种陈旧蜡块组织而不影响各项染色的软化剂,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郝亚萍;赵美卿;黄奕丽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两种神经生长因子(NGF)受体(TrKA和gp75)在各类垂体腺瘤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细胞化学SABC法,检测了44例经病理证实的垂体腺瘤中两种NGF受体的表达情况.结果:TrKA在垂体PRL分泌腺瘤中的过度表达率69.2%,而在其它类型垂体腺瘤中的过度表达率为19.4%,两者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5).gp75在垂体PRL分泌腺瘤中的过度表达率为46.2%,而在其它类型垂体腺瘤中的过度表达率为9.7%,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两种NGF受体主要在垂体PRL分泌腺瘤中表达,gp75的表达与否可能与PRL瘤的侵袭性和对多巴胺D2受体激动剂治疗的敏感性有关.
作者:张作洪;朱炎昌;雷霆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大鼠坐骨神经钳夹损伤后的病理学改变.方法:建立大鼠坐骨神经钳夹损伤模型,分别于术后1、2、3、4、6周取受损坐骨神经进行光镜电镜和免疫组化观察,用图像分析仪测量3、4、6周及对照组的坐骨神经轴突的等效直径、周长和面积等8项参数.结果:钳夹后1周损伤处远段神经发生华勒变性,钳夹后2周神经纤维开始再生.再生轴突在第3、4周时与正常轴突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第6周时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坐骨神经钳夹损伤后第6周,远段神经完全再生.
作者:杨晓顺;杨举伦;王非;翁龙江;刘大荣;蔡学敏;蔡琳;权彤彤;李涛 刊期: 2000年第01期
人体任何组织细胞的生存、增殖均需要血管供应充足的营养物质和排除代谢产物.肿瘤特别是恶性肿瘤由于其增殖新生比正常细胞快,比正常细胞需求更多的营养物,对缺乏营养物质及氧更为敏感.因此,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与血管的生成密切相关.研究证明原发瘤和转移瘤生长到0.2 cm时,如果没有新生血管供应营养,肿瘤将停止生长并死亡[1].
作者:朱梅刚 刊期: 2000年第01期
乳头状内皮增生(papillary endothelial hyperplasia),又称血管内乳头状内皮增生(intravascular papillary endothelial hyperplasia).由于此病可以见于内脏器官,也可以见于血管外软组织中,故目前称之为乳头状内皮增生[1~3].
作者:纪小龙 刊期: 2000年第01期
患者女性,27岁.2年前发现左侧腹股沟蚕豆大肿块并逐渐增大,近4个月肿块明显增大伴局部酸胀麻木感.体检:左腹股沟三角区见一隆起性肿块约14 cm×12 cm,表面皮肤静脉曲张,局部温度较高,边界不清,活动差,压之酸胀感.X线片示左腹上段内侧巨大软组织肿块,边缘尚清,病灶中央见斑片状高密度影,股骨无异常.临床诊断为左腹股沟横纹肌肉瘤.
作者:樊峰;何影娟;吴伟国;缪杏珍 刊期: 2000年第01期
1 材料与方法1.1 皮肤组织固定邮寄盒(简称邮寄盒) 取一块有凹陷的塑料薄板,凹陷内装有特制的皮肤组织固定剂,表面用不干胶塑料薄膜粘贴封盖.6个邮寄盒之间通过齿孔线连成一版.用时沿齿孔线折撕下一个邮寄盒,从虚角处揭开薄膜,将取自病人皮损处的新鲜皮肤组织埋入固定剂中,再按原样密封好,写上申请单联号或病人姓名,用特快专递邮寄.
作者:郑智勇;余英豪;卢起棪;曾玲;付斌燕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卡托普利防治心肌肥厚的作用,并比较倍他乐克对心肌肥厚的影响.方法:选用腹主动脉缩窄的大鼠实验性心肌肥厚模型,分心肌肥厚组、卡托普利组、倍他乐克组和对照组.常规电镜制样,除定性观察外,每组分别进行有关体视学分析.结果:心肌肥厚组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病变明显,间质胶原纤维增多;卡托普利组心肌细胞和间质超微结构基本正常.心肌肥厚和倍他乐克组的心肌肌原纤维体密度低于卡托普利和对照组,而线粒体密度高于之(P<0.05P<0.01).结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卡托普利能防治心肌肥厚并具有保护心肌细胞免受损伤性因素的作用.
作者:陈云;吴扬;沙宝熙 刊期: 2000年第01期
患者女性,52岁.发现左乳肿块数年伴渐增大,近月增大迅速伴疼痛就诊.查体全身情况好.左侧乳晕部外侧扪及一肿块,活动,临床拟诊纤维腺瘤于1999年8月1日行肿块局切术,经病理证实为乳腺癌后即行左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恢复顺利,现随访观察中.
作者:倪型灏;周欣;劳加良 刊期: 2000年第01期
患者女,29岁,13年前无意中发现右乳肿块,蚕豆大,无疼痛、搔痒等自觉症状.近9个月肿块明显增大,向表面隆起,无明显不适.半月前肿块表面皮肤破溃就诊.临床疑为皮肤鳞状细胞癌、乳腺癌收住院.体检:右乳头下方见一3.8 cm×2.2 cm×1.8 cm隆起于皮肤的肿块,肿块表面皮肤破溃,有少许分泌物,局部无触痛,活动度可.其余未见明显异常.
作者:王勇;孟凡青;吕翔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前病理科广泛使用普通刀械取材,对于急性胆囊炎标本,由于囊壁水肿,粘膜层与肌层游离,很难保证组织条薄厚均匀、大小合适、组织结构完整,因而常常费时费力.对此,我们自行设计研制的双排病理取材刀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该刀已获得国家专利,专利号ZL95219198.9.
作者:杨军;王康敏;苏宝山;黄莺;赵世平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Askin 瘤的本质、起源.方法:以临床病理观察、免疫组织化学、电子显微镜技术和细胞遗传技术对22例Askin瘤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瘤细胞免疫组化为MIC2(CD99),NSE、CgA 阳性;电镜下见神经分泌颗粒;细胞遗传分析示特异性基因遗传异位,即t(11;22)(q24;q12).这些特点与恶性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PNET)相同.结论:Askin瘤实际上是PNET/尤文肉瘤家族的一员,只是发生部位较特殊,预后不良.应与其它小圆细胞肉瘤如淋巴瘤、胚胎型横纹肌肉瘤、横纹肌样瘤、圆形细胞脂肪肉瘤、促结缔组织生成性小圆细胞肿瘤相鉴别.
作者:范钦和;Philip W Allen;徐天蓉;周青;张智弘;郑肇巽 刊期: 2000年第01期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笔者应用免疫组化法探讨Ki67抗原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其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作者:林秀芳;杨发端;黄旭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研究软组织平滑肌肉瘤(LMS)组织学亚型的病理形态特点及其对各种肌源性标记的表达.方法:对48例软组织LMS作了形态学观察、组织学分型和免疫组化研究.结果:其组织学亚型依次为普通型(C-LMS)(77.1%),多形性(P-LMS)(12.5%),上皮样(E-LMS)(6.3%)和伴有破骨细胞样巨细胞(OGC-LMS)(4.2%);后三种亚型和某些低分化C-LMS易误诊为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FH);Des、MSA和α-SMA阳性率分别为28.9%、68.1%和100%,Des和MSA阳性表达与组织学分级呈负相关.结论:对低分化和特殊亚型LMS的形态特点应提高认识.多形性肉瘤的诊断除注意其组织结构外,还应特别注意瘤细胞的形态特征;α-SMA是LMS较特异和敏感的标记.
作者:罗晓青;杨光华;郭立新;步宏;张世羽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软组织多形性透明变性血管扩张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对2例软组织多形性透明变性血管扩张性肿瘤进行光镜观察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1例为58岁女性,表现为颈部皮下缓慢性生长的肿块;另1例为31岁男性,表现为右后腹膜内肿块.眼观,肿瘤境界均较清楚,镜检,显示以下三个特征性的形态学改变:(1)呈簇状分布扩张性的薄壁血管;(2)分布于扩张血管之间的多形性瘤细胞;(3)血管壁、血管周围及瘤细胞之间伴有明显的透明样变性.免疫标记显示2例肿瘤细胞均表达vimentin,1例弱阳性表达CD34.随访至今,2例均未复发.结论:软组织多形性透明变性血管扩张性肿瘤是一种低度恶性的软组织肉瘤,其组织学起源尚不明了.熟悉这一软组织新病种对避免误诊为其他类似性病变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坚;盛伟琪;施达仁;朱雄增;张仁元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通过观察脑胶质瘤中p16 mRNA及其蛋白、EGFR的表达,探讨其在脑胶质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原位杂交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在38例人脑胶质瘤中检测p16 mRNA及其蛋白、EGFR的表达.以7例正常组织作为对照.结果:p16mRNA和p16蛋白在Ⅲ~Ⅳ级、Ⅰ~Ⅱ级胶质瘤、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3%, 16.7%; 57.7%, 57.7%; 71.4%, 85.7%.EGFR在Ⅲ~Ⅳ级、Ⅰ~Ⅱ级胶质瘤、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3.3%, 38.5%, 14.3%.结论:p16基因缺失引起的p16蛋白的表达降低、EGFR的过表达在脑胶质瘤的发生中起重要的作用.
作者:金永健;金玉兰;李龙山 刊期: 2000年第01期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收集152例绒毛组织材料.夫妇一方有明显致畸因素接触史65人,占42.8%;有不良妊娠史者29例,占19.08%;高龄孕妇(>30岁)者30例,占19.7%;生过染色体病患儿者15例,占9.9%;父母一方染色体异常携带者5例,占3.3%;其他8例,占5.2%.
作者:韩庆莹 刊期: 2000年第01期
1 脑回样纤维性增生/Proteus综合征(cerebriform fibrous proliferation/proteus syndrome)主要累及足底跖面,少数可发生在掌面,常伴有单侧或双侧的巨指症或长骨肥大症.因眼观病变跖面或掌面的皮肤明显增厚呈脑回状(图1A)而取其名[1].易被误诊为纤维瘤病.镜检主要由致密的增生性纤维所组成,累及真皮及皮下,表面被覆皮肤常伴有过度的角化(图1B).
作者:朱雄增;王坚 刊期: 2000年第01期
例1 姐姐,23岁,发现下腹包块4个月余伴腹痛1个月入院.患者无月经来潮.妇科检查:外阴发育差,阴道及宫颈小,宫体幼稚,右附件触及女拳大肿块,活动、无压痛,左附件触及男拳大肿块,质硬、不活动、无压痛.手术所见:子宫如小手指粗,双侧输卵管正常,左侧卵巢似儿头大,表面凸凹不平似丘状突起,无索状沟,右侧卵巢女拳大,有少量腹水.
作者:吴又明 刊期: 2000年第01期
近10多年来,细针吸取细胞学(fine 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 FNAC)在国际上的使用已经非常普遍,几乎已应用于所有器官疾病的诊断.在乳腺,甲状腺,淋巴结等的病变中应用多.
作者:王念黎 刊期: 2000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