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长期户外登山活动对老年人心肺耐力及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

毋洪飞;宋清华;胡建平;赵新平

关键词:心肺耐力, 运动功能, 登山活动
摘要:目的 观察长期户外登山活动对老年人心肺耐力及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焦作市山阳区长期居住的城市老年人和焦作市山区山民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随机筛选市区和山民老年男性各150例,检测比较市民和山民老年男性的心肺耐力及肢体运动功能的差异;另从市民老年人中筛选40例心肺耐力较差者组建老年户外越野登山锻炼队,每周每人分别进行登山锻炼两次,持续锻炼6个月,比较锻炼前后心肺耐力及肢体运动能力的差异.结果 市区组老年人的心肺耐力及肢体运动功能指标均明显优于山区组(均P<0.05);且40例心肺耐力较差的市区老年人经6个月登山锻炼后,其心肺耐力及肢体运动功能指标也较锻炼前改善明显(均P<0.05).结论 长期户外登山活动利于老年人心肺耐力、平衡能力和肌肉力量的改善,而心肺耐力的提高及较强的平衡能力和肌肉力量的改善,对提高老年人肢体运动功能尤其耐力活动能力至关重要.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二氢嘧啶脱氢酶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二氢嘧啶脱氢酶(DPD)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140例胃癌组织和90例癌旁组织中DPD表达情况,并分析胃癌组织中DPD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疗效、不良反应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DPD在胃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84.29%(118/140),癌旁胃黏膜正常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46.67%(42/9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织中DPD阳性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分期等临床病理特征无关(P>0.05).可评价的84例DPD表达阳性胃癌患者化疗有效率为20.24%(17/84),明显低于DPD阴性表达患者的59.09%(13/22,P<0.05).DPD阳性表达患者的恶心、呕吐、口腔黏膜炎、腹泻等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DPD阴性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PD阳性与阴性表达组1年生存率分别为23.73%(28/118)与68.18%(15/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癌组织中DPD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DPD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与临床病理特征无关,但DPD高表达患者5-氟尿嘧啶(Fu)化疗后不良反应更小,但其疗效和预后更差.DPD可作为5-Fu化疗敏感性、毒副反应和预后的一个指标,为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鲁明骞;陆海燕;孔庆志;夏忠军;许新华;高嫣;冯雪松;李薇;徐冰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老年髋部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血常规部分参数的变化规律

    目的 分析老年髋部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入院后血常规中白细胞(WBC)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NT)、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及白细胞/血红蛋白(Hb)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收集275例老年髋部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血常规、生化常规等临床资料,并按年龄及标本采集时间分组进行统计学分析.随机抽取275例健康查体老年人为对照组.结果 WBC、NT、N%、WBC/Hb水平,骨折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12 h组与其他各组比较,12~24 h组与48~60 h组及60~72 h组比较,上述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髋部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由于机体应激反应,WBC、NT、N%、WBC/Hb明显升高,骨折12 h后开始有下降趋势,48 h后下降更明显.此时少数患者上述指标无下降趋势甚至持续升高时,需进一步评估应激反应及合并感染等不良情况的可能性以指导诊疗.

    作者:崔秀丽;晁爱军;杨燕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沟通能力的研究进展

    沟通是个体之间信息交换的过程,经常的开放性沟通,有助于提高阿尔茨海默病( AD)患者的治疗依从性〔1〕. AD是老年人中常见的痴呆型疾病,被认为是死亡的十大原因之一,且不能治愈或预防〔2〕. AD会损害大脑的记忆、思维、学习和其他认知能力,初期发展缓慢,往往不易察觉,表现为记忆力衰退、交流障碍等,后期患者将逐渐丧失活动和记忆能力,直至死亡. 研究表明,改善AD患者的沟通能力是保证治疗、护理、照顾有效实施的重要途径,进而能缓解病情,从而提高 AD 患者的生活质量〔3,4〕. 本文从国内外AD患者沟通能力现状、测量工具及策略应用3个方面作如下综述.

    作者:蒋语;林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冠脉支架植入术后炎症反应对再狭窄影响的研究进展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7》中指出我国现今冠心病的患病人数为1100万,死亡率逐年上升,发病趋于年轻化.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PCI )是目前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佳方案〔1〕. 从30年前法国进行了世界上第一例人体冠脉支架植入术至今,支架内再狭窄( ISR )仍然是PCI术后长期生存中亟需解决的问题〔2〕,尽管技术水平逐年发展,发生率仍有10%. 其中,术后持续存在的炎症反应成为冠脉支架术后再狭窄的重要原因之一. 本文阐述炎症反应在冠脉支架再狭窄中的研究进展,相信不久的将来人们通过进一步抑制炎症作用为高危冠脉支架植入术后的患者带来福音.

    作者:林欣;杨滨;王晔玲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缝合手术对老年稳定型内侧半月板ramp损伤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缝合手术对老年稳定型内侧半月板ramp损伤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104例老年稳定型内侧半月板ramp损伤患者,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两组均采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断裂重建手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ramp损伤的全内缝合修复术治疗.比较两组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膝关节评估表(IKDC)评分、Lysholm评分、关节活动度和愈合情况.结果 术前两组Lysholm评分和IKDC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IKDC评分和Lysholm评分较术前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关节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关节活动度较术前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随访6个月内,观察组完全愈合率为94.24%,部分愈合率为3.84%,对照组完全愈合率为84.62%,部分愈合率为7.6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缝合手术能够促进老年稳定型内侧半月板ramp损伤患者术后愈合,改善关节活动度.

    作者:李凤国;孙建华;许雪英;庞巨涛;李文哲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川南地区老年患者用药情况

    目的 评估川南地区老年患者的用药现状,为临床药师针对老年患者开展更加精准的药学服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60岁及以上老年患者用药相关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和分析.结果 川南地区老年患者用药现状不容乐观:药品来源复杂,药品信息来源单一、不准确;用药行为随意、依从性差;安全、合理用药相关知识欠缺;药品管理水平低,亟需临床药师对其进行用药宣教和指导.结论 临床药师应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对医、药、护、患及其家属的用药教育和指导,帮助其正确选择、使用和管理药品,必要时给予监督干预,进而改善老年患者的用药现状.

    作者:袁源;李亚玲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ZNF703、CD44v6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

    目的 检测ZNF703和CD44v6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73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和配对癌旁组织、50例结节性甲状腺瘤组织中ZNF703、CD44v6蛋白的表达,并分析ZNF703和CD44v6)与癌组织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两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甲状腺乳头状组织中,ZNF703和CD44v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69.86%、78.08%)均分别高于癌旁组组织(12.32%、21.92%)和结节性甲状腺癌组织(24.00%、36.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ZNF703和CD44v6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的表达阳性率均与年龄、性别无关(P>0.05),与肿瘤直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ZNF703和CD44v6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722,P=0.00).结论 ZNF703和CD44v6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高表达,且其表达均与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ZNF703和CD44v6可能协同参与了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发展,联合检测可为甲状腺肿瘤良、恶性鉴别及预后评估提供参考.

    作者:徐振宇;白文忠;李广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皮肤原位再生医疗技术治疗大鼠糖尿病足溃疡创面的效果及作用机制

    目的 探讨皮肤原位再生医疗技术(MEBT/MEBO)治疗大鼠糖尿病足溃疡创面的效果及对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磷酸化smad3(P-smad3)、β-catenin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50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MEBT/MEBO组、贝复济组,各10只.比较四组大鼠治疗8 d的创面愈合率、平均创面愈合时间及TGF-β1蛋白、P-smad3蛋白、β-catenin mRNA的表达.结果 正常对照组、MEBT/MEBO组、贝复济组的平均创面愈合时间都低于模型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治疗8 d的创面愈合率低于正常对照组、MEBT/MEBO组、贝复济组(P<0.05);MEBT/MEBO组的平均创面愈合时间低于贝复济组,但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模型对照组的TGF-β1、P-smad3蛋白表达及β-catenin mRNA表达均低于正常对照组、MEBT/MEBO组、贝复济组(P<0.05),MEBT/MEBO组的TGF-β1、P-smad3蛋白表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MEBT/MEBO组的β-catenin mRNA表达高于贝复济组(P<0.05).结论 MEBT/MEBO可增强TGF-β1、P-smad3蛋白及β-catenin mRNA的表达,这可能是MEBT/MEBO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作用机制.

    作者:冯波;王聪;冯志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代谢综合征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肝脏脂肪含量的影响及相关因素

    目的 探讨代谢综合征(MS)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肝脏脂肪含量的影响,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体检人群1854例,进行问卷咨询、体格检查、血脂、血糖和实时肝脏超声检查,计算肝脏脂肪含量.根据B超和体检结果分为对照(CN)组和NAFLD(FL)组,组内按照有、无MS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FL组MS患病率为43.07%,远远高于CN组10.82%.两组内MS(+)亚组的年龄、体重指数(BMI)、腰围、血压、肝功能、血脂、血糖和HOMA-IR等指标都明显高于MS(-)亚组(P<0.01,P<0.05).两组内MS(+)亚组肝脏脂肪百分比均显著高于MS(-)亚组,而CN组MS(+)亚组明显高于FL组MS(-)亚组;两组内MS(+)亚组超重、肥胖、高血压、高脂血症和糖尿病患病率均显著高于MS(-)亚组.结论 NAFLD患者伴发MS明显增加,MS(+)患者肝脏脂肪含量明显上升,提示MS是肝脏脂肪聚集的重要影响因素,对于NAFLD防治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侯海青;蔡美娟;王文;赵晓云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米诺环素联合丁香油治疗急性可复性牙髓炎的疗效及对HIF-1α、Bcl-2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米诺环素联合丁香油治疗急性可复性牙髓炎的疗效及对缺氧诱导因子(HIF)-1α、B淋巴细胞瘤(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 92例急性可复性牙髓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使用米诺环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丁香油治疗,均连续治疗4 w.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牙髓活力及牙髓组织中HIF-1α、Bcl-2阳性率的变化,并比较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冷诊法、热诊法测试牙髓活力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HIF-1α、Bcl-2阳性率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HIF-1α、Bcl-2阳性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可复性牙髓炎患者中使用米诺环素联合丁香油效果显著,可明显缓解疼痛症状,改善牙髓活力,并降低牙髓组织中HIF-1α、Bcl-2的表达,且用药安全性高.

    作者:岳琳;王晗溪;杨占宝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老年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因素

    目的 探讨老年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因素.方法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395例,研究其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情况.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老年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214例,占54.18%.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性别、肝功能分级、肝硬化病因与是否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无关(P>0.05);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多于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门静脉内径高于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不良饮食习惯多于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将单因素分析具有统计学差异的因素纳入多因素回归分析,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门静脉内径和不良饮食习惯为影响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相关影响因素中,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门静脉内径和不良饮食习惯为其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黄絮;张丽霞;张颖;史晓东;卢莎莎;郭晓林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居家失能老人主要照顾者虐待倾向及其原因

    目的 了解居家失能老人主要照顾者的虐待倾向,并通过照顾者的真实体验,探讨对老人虐待倾向发生的原因.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对15名照顾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运用现象学资料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 通过研究提炼出4个主题:①虐待倾向;②照顾任务繁重;③情感负担过重,自我价值感低;④缺乏社交活动和寻求社会支援的途径.结论 失能老人照顾者存在一定程度的虐待倾向,虐老现象的确存在.失能老人的照顾者及政府应重视老年虐待问题,建立健全防治老人虐待的法律法规体系,保障照顾者的合法权益,从而防止老年虐待问题的产生,提高老人生存质量,促进社会和谐.

    作者:袁乐欣;林婷婷;楚翠兰;周英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MTHFR基因多态性与老年慢性肾衰竭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多态性与老年慢性肾衰竭(CRF)的相关性.方法 268例老年CRF患者为CRF组.另外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人群250例为对照组.采用PCR基因芯片技术检测MTHFR C677 C/T基因多态性.CRF组每日口服叶酸、维生素B6和维生素B12治疗6个月.治疗前后,采集患者静脉血2 ml,检测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肌酐(Scr),计算得到eGFR.结果 CC、CT和TT型基因频率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F组T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MTHFR基因TT型血清Hcy水平显著高于CC、CT型(均P<0.05),eGFR显著低于CC、CT型(P<0.05);治疗前后血清Hcy水平和eGFR差值均显著低于CC、CT型(均P<0.05).MTHFR基因TT型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和总体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CC、CT型(均P<0.05).结论 MTHFR T等位基因可能是武汉市老年人群发生CRF的一个易感基因,MTHFR基因TT型患者肾功能更差,叶酸补充治疗效果不佳.

    作者:余波;张韶英;聂斌;管斯斯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磁共振成像对老年骨质疏松及骨转移瘤所致脊柱椎体压缩性骨折的鉴别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对老年骨质疏松及骨转移瘤所致脊柱椎体压缩性骨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80例脊柱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照组46例骨质疏松性脊柱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77节椎节,试验组34例骨转移瘤性脊柱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42节椎节.对比两组MRI影像学特征、磁共振表观扩散系数(ADC值)、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23和IL-6水平.结果 试验组主要以扁平形(23.81%)和倒楔形(71.43%)为主,椎体信号以T1WI低信号(95.24%)、T2WI高信号(90.48%)和DWI高信号(92.86%)为常见信号,椎体后缘形态以膨隆(85.71%)为主,椎弓根以膨大(80.95%)和T1WI低信号(95.24%)为主,椎管软组织以结节肿块(85.71%)和环形增厚(71.43%)为主;对照组主要以楔形(48.05%)和凹陷形(42.86%)为主,椎体信号以DWI低信号(83.12%)、T1WI低信号(67.53%)为常见信号,椎体后缘形态以成角(79.22%)为主.两组椎体形态、椎体后缘形态、椎弓根形态、椎体信号和椎管软组织形态变化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ADC值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清TNF-α、IL-23及IL-6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MRI扫描及血清炎症因子对骨质疏松及骨转移瘤所致脊柱椎体压缩性骨折的鉴别诊断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陈运奎;王录兵;黄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药学服务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二级预防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提供的药学服务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二级预防中的作用.方法 随机将2016年11月至2017年4月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住院的60例ACS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和药学服务组(试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抗血小板、抗凝药物及抗缺血等常规临床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临床药师的药学服务.比较两组治疗后实验室指标的变化及住院时间、总费用、药品费用、复诊率(再住院率)的差异,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出院12个月后,试验组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出院后3、6、12个月内复诊率(再住院率)及总费用、药品费用、药占比也均较对照组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药师开展规范化的药学服务,对ACS患者减少复诊率、提高药物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具有一定作用.

    作者:罗美凤;虞佳;钱霞;饶堃睿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基于老年人体育锻炼行为下的健商与幸福指数

    目的 研究影响老年人幸福指数的因素,探索运动提高健商,增加幸福指数的机制.方法 选用课题组编制的老年人体育锻炼调查问卷,健康指数量表和中国公民幸福感问卷,建立基于老年人体育锻炼行为下的健商与幸福指数相关方程,进行锻炼行为、健商各维度分析,健商对幸福指数的影响,体育锻炼行为,健商与幸福指数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不同锻炼行为,不同健商的老年人幸福指数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不同年龄段老年人的锻炼行为和幸福指数各因子无显著差异;体育锻炼行为与健商和幸福指数之间的相关性均具有显著性(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体育锻炼行为中的锻炼动机对幸福指数的影响大(P<0.05),健商中健康文化、健康意识、健康行为三个维度与幸福指数之间有较强的相关关系(P<0.05);体育锻炼行为、健商和幸福指数之间的关系和影响不是单一路径,而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结论老年人体育锻炼行为、健商和幸福指数之间存在相关性;体育锻炼动机与健商呈正相关,是提高健商的一个中介变量;健商与幸福指数之间的关系呈高度正相关,健商的提高有利于老年人幸福指数的提高,健商不同维度对幸福指数影响不同,其中健康文化、健康意识、健康行为对幸福指数影响大.

    作者:李宏伟;牛坤;邹家艳;赖敏;王梁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老年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与肝纤维化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老年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变化及与NAFLD发生及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老年科住院的老年患者共434例,分为NAFLD组(n=138),无NAFLD组(n=296).测血清25(OH)D水平,计算NAFLD组患者肝纤维化评分(NFS),将其分为进展性肝纤维化组64例,非进展性肝纤维化组74例.结果 NAFLD组血清25(OH)D水平显著低于无NAFLD组(P<0.05);在NAFLD组中维生素D缺乏的患者比例较无NAFLD组明显升高(P<0.05).进展性肝纤维化组25(OH)D水平较非进展性肝纤维化组显著下降(P<0.05);进展性肝纤维化组中维生素D缺乏的患者比例明显升高(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NFS与25(OH)D、ALT呈负相关(P<0.05),与Scr呈正相关(P=0.000).结论 NAFLD肝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与血清25(OH)D关系紧密.血清25(OH)D水平越低,老年NAFLD肝纤维化程度越高.

    作者:周连卉;褚琳;王晶桐;邓利华;李娇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脑卒中后抑郁与血清胆红素及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关系

    目的 分析脑卒中后抑郁(PSD)与血清胆红素及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水平的关系,探讨PSD的影响因素.方法 脑卒中患者130例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将患者分为PSD组与非PSD组,分别测定其血清胆红素及血脂水平,并采用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对其进行测评.结果 PSD发生率为34.6%,HAMD得分(14.40±10.51)分;PSD组与非PSD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婚姻状态、抑郁家族史、NIHSS得分、ADL得分、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及non-HDL-C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SD与血清直接胆红素及non-HDL-C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NIHSS得分、血清直接胆红素及non-HDL-C水平对PSD具有正向预测力(P<0.05).结论 PSD与血清直接胆红素及non-HDL-C水平有关,高血清直接胆红素及non-HDL-C水平可能是PSD的预测因素.

    作者:郭鑫;王静;路月英;贾娜娜;郭建兵;李贺斌;苑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血清高敏肌钙蛋白I与心电图Ⅲ级缺血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心电图Ⅲ级缺血与血清高敏肌钙蛋白I的相关性.方法 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91例,根据心电图缺血分级:Ⅱ级心肌缺血组41例、Ⅲ级心肌缺血组50例.比较两组心律失常发生情况、再梗死和病死情况、血清高敏肌钙蛋白I水平变化及心电图Ⅲ级缺血与血清高敏肌钙蛋白I相关性.结果 Ⅲ级心肌缺血组心律失常发生率、再梗死和病死率、血清高敏肌钙蛋白I水平均明显高于Ⅱ级心肌缺血组(均P<0.05);心电图Ⅲ级缺血与血清高敏肌钙蛋白I呈线性正相关.结论 根据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缺血心电图分级情况对判断患者预后和指导临床治疗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王非多;李腾龙;唐克强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老年冠心病患者冠脉介入治疗后抑郁焦虑状况及影响因素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后老年冠心病患者抑郁焦虑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于PCI治疗前1 w及治疗后第6个月采用自制问卷、汉密尔顿焦虑(HAMA)量表、汉密尔顿抑郁(HAMD)量表各测评1次.结果 治疗后老年冠心病患者抑郁焦虑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01);抑郁水平与家庭成员(P=0.004)、高血压(P=0.010)、总胆红素(P=0.001)、体重指数(BMI)(P=0.002)相关,焦虑水平与吸烟状况(P=0.001)、文化程度(P=0.012)、经济状况(P=0.026)、收缩压(P=0.004)、总胆红素(P=0.005)相关.结论 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抑郁焦虑评分有所下降,但抑郁焦虑状况明显且影响因素多样,有必要对其进行心理干预.

    作者:陈海苗;雷璐;林宁;汤诚;廖璇;黄水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