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序贯疗法与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对比

贾宝洋;关晓辉;杨志平;刘春雷

关键词:萎缩性胃炎, 幽门螺杆菌, 序贯疗法
摘要:目的:对比研究新序贯疗法与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2例 HP 阳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6例应用新序贯疗法(前5 d 埃索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后5 d 埃索美拉唑联合左氧氟沙星和呋喃唑酮)治疗,对照组36例应用标准三联疗法(埃索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和左氧氟沙星连用7 d)治疗,评价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治疗后症状、病理改善情况,观察 HP 根治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44%(P<0.05)。观察组治疗后症状学和病理学治疗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 HP 根治率为91.67%,略高于对照组的80.56%,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本组72例共5例发生恶心、腹泻、头晕、皮疹等轻微不良反应,未经特殊处理,停药后即恢复,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应用新序贯疗法治疗 HP 阳性萎缩性胃炎可有效改善三联疗法下对症状、病理的治疗效果,提高 HP 根治率,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思维导图在老年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流行病学数据显示,35~85岁的成年人中,高血压患病率已达27畅86%,>50%的中国老年人患高血压,约占高血压患者总数的一半〔1,2〕。健康教育的效果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与康复,而选择适当的教育方式是确保健康教育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3〕。思维导图图文并茂、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引人注意、简单实用,适合在健康教育中应用,尤其是老年人、儿童及文化水平低的人群效果尤佳〔4〕。

    作者:冯蕊蕊;郑源强;韩新荣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超声引导微波消融治疗老年晚期肾癌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微波消融治疗老年晚期肾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老年晚期肾癌患者9例9个病灶,年龄72~84〔平均(79.67±4.03)〕岁,肿块大径6.7~11.0 cm,平均(8.50±1.53)cm,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肿块穿刺活检,病理结果均为肾透明细胞癌。对9例晚期肾癌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术,术中术后超声造影评估肿瘤消融区范围,并对比术前与术后6个月患者 KPS 评分、VAS 评分、体重等指标。结果与术前比较,消融术后6个月9个病灶肿瘤体积显著缩小,KPS 评分显著升高,VAS 评分显著降低,体重增加( 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老年晚期肾癌的短期疗效显著,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帮助,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夏建克;朱建龙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与老年人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心肌损伤的相关性

    目的:研究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老年人急性重度一氧化碳(CO)中毒心肌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200例老年急性重度 CO 中毒心肌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104例,对照组96例。实验组在血清 hFABP 呈阳性后立即给予心肌干预;而对照组则在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cTnI)及肌红蛋白(MYO)心肌损伤标志物呈阳性后立即给予心肌干预。分析实验组 hFABP 呈阳性的开始时间,对照组 CK、CK-MB、cTnI 及 MYO 呈阳性的开始时间及两组心肌干预5 h 后 CK、CK-MB 的浓度和 CK、CK-MB 含量恢复正常的时间。结果实验组入院后 hFABP 呈阳性的开始时间<3 h,而对照组患者 CK、CK-MB、cTnI 及 MYO 等心肌损伤标志物呈阳性的开始时间均>3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心肌干预5 h 后 CK 及 CK-MB 的浓度均下降了50%(P<0.05)。实验组 CK 及 CK-MB 恢复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P<0.05)。结论在急性重度 CO 中毒心肌损伤发生后患者血液 hFABP 含量会迅速升高,检测 hFABP 含量有利于老年人急性重度 CO 中毒心肌损伤的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

    作者:刘晓婷;王霞;李佳;李敬;王维展;李亚琴;王伟展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冠心病合并肾病证候特征

    目的:研究冠心病合并肾病证候特征。方法采用临床流调学方法,并运用聚类的统计方法,对大样本的冠心病合并心肾病专家调查问卷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归纳出5个阶段证候特征。结果①冠心病合并肾病1期:气虚湿滞证、脾肾两虚,风水相搏证;②冠心病合并肾病2期:风水袭心,阴水泛溢证、心肾两虚,蕴湿酿浊证;③冠心病合并肾病3期:脾肾气虚,湿邪内阻证、肾虚水停,湿毒瘀滞证;④冠心病合并肾病4期:心肾气亏,水阻络滞证、湿浊上泛,血络瘀滞证;⑤冠心病合并肾病5期:脾肾虚衰,水气凌心证、阳微血瘀,湿毒蒙神证。结论冠心病合并肾病证候随病情的发展不断变化,气虚、阴虚为本,气、火、痰、瘀等病理因素贯穿发病各个阶段,冠心病合并肾病1期主要涉及心、肝、脾三脏,以阳虚内热、气虚不足为主。冠心病合并肾病2期主要涉及心、肝、脾、胃,以热邪、痰浊、血瘀为病理因素,兼有气阴耗伤表现。慢性并发症期主要涉及心、脾、肾脏,气血衰败,阴阳两虚,兼有血瘀、痰浊。

    作者:谷丽艳;张明雪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益生菌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肠黏膜 Toll 样受体表达的影响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益生菌对葡聚糖硫酸钠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肠黏膜 Toll 样受体(TLR)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40只 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益生菌组和美沙拉嗪组。对照组正常饲养,不予任何处理;模型组、益生菌组和美沙拉嗪组给予含5%葡聚糖硫酸钠饮用水10 d 建立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益生菌组和美沙拉嗪组于第11天分别给予酪酸梭菌活菌和美沙拉嗪灌胃治疗14 d。14 d 后处死所有大鼠,观察疾病活动指数,进行组织学评分,RT-PCR 法检测 TLR2和 TLR4的表达,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转转录因子( NF)-κB 的活性。结果模型组的疾病活动指数和组织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益生菌组和美沙拉嗪组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 TLR2和 TLR4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益生菌组和美沙拉嗪组高于对照组且低于模型组(P<0.05),而益生菌组和美沙拉嗪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模型组 NF-κB 的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益生菌组和美沙拉嗪组高于对照组且低于模型组(P<0.05),而益生菌组和美沙拉嗪组间差异不显著( P>0.05)。结论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中 TLR 表达异常,NF-κB 的活性增加,益生菌及美沙拉嗪制剂可降低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 TLR 表达和 NF-κB 的活性,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有效方法。

    作者:刘超;朱耀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e 抗原阴性慢性乙肝老年患者核苷类药物停药后的临床和病毒学复发评估

    目的:探讨分析 e 抗原阴性慢性乙肝老年患者核苷类药物停药后的临床及病毒学复发情况。方法选取78例 e 抗原阴性慢性乙肝老年病患展开调查研究,根据病患服用药物的种类分为拉米夫定(LMV)组18例,阿德福韦酯(ADV)组19例,恩替卡韦(ETV)组21例,ETV+ADV组20例,分析病患的临床症状、服用药物的种类、疗程、停药原因、停药后的复发情况及病毒、血清学等指标。结果LMV 组,停药时间2个月~3年;ADV 组,停药时间2个月~3年;ETV 组,停药时间1个月~2年;ETV+ADV 组,停药时间2个月~1年。停药6~12个月复发人数明显多于其他阶段复发人数,>24个月累积复发出现的人数较多,对比差异显著(P<0.05),慢性中度肝炎病患复发34例,慢性重度肝炎病患复发22例,慢性重型肝炎病患复发11例,代偿性肝硬化复发7例,4例失代偿性肝硬化复发4例。慢性重度肝炎病患和慢性重型肝炎患者 ALT、AST、凝血酶原时间(PT)指标都明显比其他组高(P<0.05)。结论e 抗原阴性慢性乙肝老年病患核苷类药物停药后多在6~12个月以内复发,复发后对肝造成的损伤更严重。医护人员应根据病患的实际情况指导用药,以获得稳定的效果。

    作者:喻慧铭;盛吉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本刊启事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氧化应激与自噬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

    氧化应激是指体内氧化超过抗氧化的作用,导致蛋白及脂质的氧化损伤以及细胞损伤等。自噬是一个细胞自身结构通过溶酶体机制被降解的过程,帮助细胞维持生理功能的平衡。在近几年的研究中表明,氧化还原与自噬之间有紧密的联系。

    作者:何子甜;白洁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中国老年学杂志》郑重声明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CIK 对卵巢癌及其耐药细胞的杀伤作用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对卵巢癌细胞( SKOV3)及其耐药细胞(SKVCR)的体外杀伤效应。方法用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在体外应用多种细胞因子诱导成 CIK 细胞,流式细胞术分析其表型特征,CIK 分别作用于 SKOV3及 SKVCR 24 h 和48 h后,CCK8法检测不同效靶比下的细胞吸光度(A)值并计算 CIK 对各组细胞的杀伤效应。结果CIK 细胞对 SKOV3及 SKVCR 的杀伤效应随效靶比的增加及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强(P<0.05)。在同一作用时间、相同效靶比时,CIK 细胞对于 SKOV3和 SKVCR 的杀伤效应差异无显著性( P>0.05)。结论CIK 对卵巢癌及其耐药细胞有较强的杀伤作用,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贾雪丽;皇甫明美;闫文星;徐爽;邱爽;孙世龙;刘林林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人体衰老的生理-心理-社会主要特征与标志及其测量研究概况

    人体衰老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衰老的快慢取决于多方面因素,选择某种物质或者生命的某一特征都是片面的〔1〕。就微观研究而言,其所提出的生物学标志物直接应用于大面积人群的衰老测量难以适用;而宏观研究所提出的量表检测,可以较好地将人体衰老的内涵通过外在的某些特征改变加以表达,更具代表性,且更适用于大面积人群则已被证明。

    作者:曾妮;李文静;师雪;贺子强;林菲;黄河浪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右美托咪定与咪达唑仑镇静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术中寒战反应及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与咪达唑仑镇静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患者术中寒战反应及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该院采用 TURP 治疗的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60例,按患者对镇静药物的选择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手术前10 min,实验组泵注右美托咪定0.5μg /kg,以0.2μg? kg-1? h-1注射泵维持;对照组给予咪达唑仑0.04 mg /kg,以0.02 mg? kg-1? h-1注射泵维持。记录患者手术前、手术10、20、40、60 min 和手术结束后各时间点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在术前1 d、术后6、24 h 和术后5 d 评价患者认知功能状况;记录两组术中寒战发生情况。结果术后6 h,两组患者 MMSE 评分均低于术前( P<0.05),术后24 h和术后5 d 时,对照组患者 MMSE 评分仍低于术前(P<0.05),而实验组患者与术前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 HR、MAP 均较术前显著降低,但术中、术后不同时间点之间无统计学差异( P>0.05);对照组患者术中、术后 MAP 与术前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术中不同时间点 HR 低于术前,且术中不同时间点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对照组患者寒战发生率显著高于实验组( 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与咪达唑仑均会影响 TURP 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但右美托咪定较咪达唑仑影响更小,且患者生命体征更平稳、预防术中寒战的疗效更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敬锋;陈磊;郑德华;余玮;陈怡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白细胞介素-18在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对尿液肾损伤分子-1的影响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18在糖尿病肾病(DN)患者以及2型 DN 大鼠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对尿液肾损伤分子(KIM)-1的影响机制。方法通过对高脂高糖高能量饲料喂养加小剂量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导2型 DN 大鼠,检测大鼠血清及组织中 IL-18的表达水平以及尿液中 KIM-1的水平。并通过对2型 DN 大鼠注射 IL-18的中和抗体后,观察血清及组织中 IL-18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大鼠比较,STZ 诱导的2型DN 大鼠血清中 IL-18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增加,且外周血单核细胞表达 IL-18的 mRNA 水平显著增加(均 P<0.001);此外,2型 DN 大鼠尿液中 KIM-1的水平显著增加(P<0.001)。对2型 DN 大鼠注射 IL-18的中和抗体后,大鼠尿液中 KIM-1的水平显著降低(P<0.001)。结论IL-18可能对 DN 的发生发展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该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影响尿液中 KIM-1水平实现的。

    作者:张孟姝;刘金磊;张春梅;刘学政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急诊滞留时间对老年创伤患者生存状况的影响

    目的:探讨急诊滞留时间对老年创伤患者生存状况的影响。方法120例该院急诊多发伤老年患者,详细记录患者信息,随访2个月记录患者生存状况,筛选出影响患者生存状况的相关因素;同时根据急诊滞留时间分为无滞留组(<6 h),轻度滞留组(6 h≤滞留时间<72 h),严重滞留组(滞留时间≥72 h)。分析不同急诊滞留时间对老年创伤患者生存状况的影响。结果120例老年创伤患者中10例(8.3%)死亡。死亡组患者年龄、损伤严重评分(ISS)及急诊滞留时间明显高于生存组,与老年创伤患者生存状况存在相关性( 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高龄、ISS 评分高及急诊滞留时间延长是老年创伤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无滞留组生存率高于轻度及严重滞留组( P<0.05);轻度滞留组生存率高于严重滞留组(P<0.05)。结论急诊滞留时间延长可明显增加老年创伤患者死亡率,在临床实际中需进行有效协调尽可能使该类患者住院,避免滞留时间延长带来的不良影响。

    作者:谢江宁;梁亚鹏;苗振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瑞舒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老年糖尿病并发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与依折麦布联合治疗在老年糖尿病( DM)并发高脂血症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7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老年 DM 并发高脂血症患者7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观察患者采用瑞舒伐他汀与依折麦布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GL-C)、高密度脂蛋白( HDL-C)等血脂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与依折麦布联合治疗在老年 DM 并发高脂血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王媛媛;吴丹静;李艳伟;龚守良;王彦君;张川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医院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的耐药监测及分析

    目的:探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的临床分布、标本来源及耐药状况。方法收集2011~2013年临床分离的2240株葡萄球菌属,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 VTEK2-compact60对菌种进行鉴定及药敏分析,用 K-B 法进行药敏补充试验。结果葡萄球菌属的构成比中前3位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858株,占38.30%、表皮葡萄球菌721株,占32.19%、人葡萄球菌223株,占9.96;从85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出 MRSA 456株(53.15%);1382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分离出 MRCNS 1099株(79.52%);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的标本来源主要为内科和ICU 的痰液、导管、分泌物及血液等标本;MRSA 和 MRCNSR 对青霉素 G、头孢吡肟、头孢唑啉、头孢噻肟3年耐药率均为100%;对克林霉素、庆大霉素、四环素的耐药率均高于60%;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加环素、替考拉宁、呋喃妥因、喹奴普汀/达福普汀耐药率均0%;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是先上升后下降;对利福平的耐药性是逐年上升且大于50%。结论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的耐药的复杂性和多重性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医院必须加强葡萄球菌耐药性的检测,为临床医师和实验室人员提供指导,并根据药敏结果规范合理使用抗生素,才能有效地控制耐药菌的产生和院内流行。

    作者:何宏;纪晓军;刘佶;丛培珊;彭丽静;黄秀玲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延安市某医院老年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现况

    近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糖尿病等疾病的不断增加及器官移植和介入技术的普遍开展,使得深部真菌感染急剧增多。老年人由于基础疾病多和免疫功能低下,致使老年人院内感染问题也日益突出。本文旨在了解延安市老年患者深部真菌感染情况,分析感染危险因素。

    作者:张欠欠;任勇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前列腺增生合并泌尿生殖系结核5例

    泌尿生殖系结核多见于中青年患者,老年患者较为少见。前列腺增生为老年常见病。同时患有这两种疾病的患者少见,能较早期诊断并进行针对性治疗的更少。本研究旨在探讨前列腺增生合并泌尿生殖系结核诊断与治疗。

    作者:陆雪强;金伟;贾国金;陈卓;谢雪锋;马强;陈刚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芪叶保肝饮治疗酒精性肝病的远期疗效随访

    目的:观察服用芪叶保肝饮治疗有效的酒精性肝病患者的远期预后情况。方法招募100例酒精性肝病患者,服用芪叶保肝饮,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3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服用2个疗程,用药结束后,经临床评价有效87例,继续进行6个月的随访,随访期间每月电话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一次,了解患者的症状和饮酒情况,并嘱家属督促患者戒酒,在用药前、用药结束时及用药结束后第6个月,检查患者肝功能、血脂及血清转化生长因子(TGF)β、白细胞介素( IL)-6和 IL-8的水平。结果芪叶保肝饮可明显改善酒精性肝病患者的肝功能,降低血脂水平和血清TGFβ、IL-6和 IL-8的水平。远期随访,戒酒依从性较好的患者预后相对较好。结论芪叶保肝饮治疗酒精性肝病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但酒精性肝病患者的远期预后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受患者自身是否戒酒、生活方式是否健康等的影响。

    作者:牛春红;刘斌焰;邢艳霞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新序贯疗法与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对比

    目的:对比研究新序贯疗法与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2例 HP 阳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6例应用新序贯疗法(前5 d 埃索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后5 d 埃索美拉唑联合左氧氟沙星和呋喃唑酮)治疗,对照组36例应用标准三联疗法(埃索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和左氧氟沙星连用7 d)治疗,评价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治疗后症状、病理改善情况,观察 HP 根治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44%(P<0.05)。观察组治疗后症状学和病理学治疗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 HP 根治率为91.67%,略高于对照组的80.56%,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本组72例共5例发生恶心、腹泻、头晕、皮疹等轻微不良反应,未经特殊处理,停药后即恢复,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应用新序贯疗法治疗 HP 阳性萎缩性胃炎可有效改善三联疗法下对症状、病理的治疗效果,提高 HP 根治率,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贾宝洋;关晓辉;杨志平;刘春雷 刊期: 2016年第06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