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冰;丛培玮;张丽娜;吴兆利
目的:分析同型半胱氨酸( Hcy)水平对老年男性高血压患者血栓前状态特点及发生血栓事件的影响。方法108例老年男性高血压患者,按照Hcy水平分为高Hcy水平组( H组,44例)和低Hcy水平组( L组,64例)。检测两组患者血栓前状态的实验室指标,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Hcy水平与血栓前状态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对所有患者进行长期随访,采用 Cox比例风险模型对可能影响血栓事件的指标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计算无血栓事件生存率,生存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 H组患者抗凝血酶Ⅲ( AT-Ⅲ)水平明显低于L组( P<0.01),而血栓调节蛋白(TM)、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和凝血酶原片段(F)1+2则均明显高于L组(P<0.01,P<0.05)。两组间 D-二聚体(D-Dimer)、纤维蛋白原(FIB)、血浆黏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简单相关分析和偏相关分析显示血浆Hcy水平与AT-Ⅲ呈负相关(r=-0.201,P=0.040),与TM呈正相关(r=0.236,P=0.032)。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分析结果显示高龄(OR=1.050,P=0.002)、高Hcy(OR=1.048,P<0.007)是高血压患者发生血栓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 Log-rank检验H组和L组间无血栓事件生存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高龄及高Hcy是老年男性高血压患者发生血栓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张晶晶;冷超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限制性输血对老年胃肠肿瘤根治术患者围术期脑氧代谢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抽选该院2012年3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98例实施胃肠肿瘤根治术的老年患者,采用随机分层法分为对照组( n=49例,实施开放性输血)和观察组( n=49例,予以限制性输血),比较两组患者输血前(T0)、输血后15 min(T1)、输血后30 min(T2)、术毕前60 min(T3)和术毕时(T4)各时点动脉-颈内静脉血氧含量差(Da-jvO2)、脑氧摄取率(CERO2)、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sjvO2)和挠动脉-颈内静脉球部乳酸差(VADL);分析术前术后认知功能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MMSE)评分的变化及手术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输血总量、输血率、输血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与T0相比,两组在输血后 T1~T4各时点的sjvO2水平明显升高,而Da-jvO2、CERO2水平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输血后T1~T4各时点的 sjvO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Da-jvO2、CERO2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各时点VADL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1、3、7 d MMSE 评分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胃肠肿瘤根治术患者术中实施限制性输血,能有效控制不必要输血,维持患者围术期脑氧代谢平衡,减少输血不良反应,改善术后认知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雅琴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术前经18F-2-脱氧葡萄糖(FDG)正电子发射X线断层摄像术(PET)CT测定的肿瘤负荷在胰腺癌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经手术切除且术后病理证实为胰腺导管腺癌( PDAC)的患者一般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术前均行18 F-FDG PET/CT全身扫描,计算机计算PET/CT肿瘤负荷参数:大标准化摄取值( SUVmax)、肿瘤代谢体积( MTV)、病灶糖酵解总量( TLG),并以其中位数为界值分组。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Cox回归风险模型分析一般临床病理因素、SUVmax、MTV及TLG与胰腺癌预后的关系。结果 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不同MTV、TLG、pTNM分期、术后化疗水平间的术后生存率差异显著(P<0.05)。 COX单因素分析显示 MTV、TLG、pTNM分期、术后化疗均是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 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LG、pTNM分期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TLG高组(TLG>58)的相对危险度(HR)是低组(TLG≤58)的2.281倍,pTNM Ⅱ期患者的相对危险度(HR)是Ⅰ期的2.739倍。结论术前18F-FDG PET/CT 测定的肿瘤负荷是胰腺癌重要的预后因素,肿瘤负荷较高者生存期很可能较短。
作者:吴忠仕;简志祥;余敏;刘海鸣;林叶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局部复发老年鼻咽癌患者再程调强放疗的疗效。方法选取局部复发老年鼻咽癌患者93例,进行再程调强治疗,中位照射剂量是56.2 Gy(45~74.2Gy);中位随访时间25.6个月(5~47个月)。记录患者1年、2年、3年生存率及死亡原因,并对患者3年生存率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局部复发老年鼻咽癌患者再程调强放射治疗的1年总生存率、局部无复发生存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94.62%、92.47%、90.32%、87.10%;2年总生存率、局部无复发生存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90.32%、84.95%、84.95%、65.59%;3年总生存率、局部无复发生存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83.87%、69.89%、77.42%、47.31%。93例局部复发老年鼻咽癌患者再程调强放射治疗后死亡47例(50.54%),其中局部进展15例(31.91%),鼻咽大出血10例(21.28%),远处转移9例(19.15%),再复发4例(8.51%),其他内科疾病4例(8.51%),原因不明5例(10.64%)。不同首程放疗方式、rT分期、临床分期、肿瘤体积、复发间隔时间、再程放疗剂量下局部复发老年鼻咽癌患者再程调强放射治疗的3年生存率差异显著( P<0.05)。 rT分期、肿瘤体积、再程放疗剂量是影响局部复发老年鼻咽癌患者再程调强放射治疗3年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 P<0.05)。结论再程调强放射治疗能够明显提高局部复发老年鼻咽癌患者生存率,其长期效果与rT分期、肿瘤体积及再程放疗剂量密切相关。
作者:肖绍文;李运华;蒋静;孙艳;郑宝敏;张珊文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与下肢外周动脉病变( PAD)、踝臂指数( ABI)的关系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纳入该院老年高血压患者102例。按照危险分层分为中危30例,高危38例,极高危34例。其中1级高血压33例,2级35例,3级34例。对所有患者进行血压测量并计算ABI,调查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PAD组的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非PAD组(均P<0.05),两组间饮酒及患2型糖尿病的比例无统计学差异( P>0.05)。10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确诊为 PAD的患者共42例,检出率41.18%。高血压1级组检出率27.27%,2级组检出率28.57%,3级组检出率47.06%;高血压3级患者PAD检出率显著高于高血压1级和2级患者(P<0.05),但高血压1级和2级患者检出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相关危险因素为男性、吸烟、高血压。结论下肢 PAD在高血压患者中发生率高, ABI检查可用于PAD初筛,并预测其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作者:王贵鹏;赵亮;王海旭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研究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双镜)治疗老年胆道结石患者围术期T细胞亚群及肝功能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双镜联合术前术后肝功能指标变化及T细胞亚群指标的变化。结果围术期无手术死亡病例;28例术前术后第3天 T细胞亚群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术第3天肝功能有多样指标变化,分别为谷草转氨酶(AST,t=2.67)、谷丙转氨酶(ALT,t=2.53)、γ-谷氨酸转肽酶(γ-GT,t=28.23)、碱性磷酸酶(AKP,t=13.69),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第8天肝功能AST及ALT指标恢复明显(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术后对肝功能及T细胞亚群的指标影响不大,双镜技术尤其适应老年胆石病患者。
作者:李新丰;王高雄;黄天丛;易文成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研究高原地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营养状况与肺功能的关系。方法对328例老年人采用微型营养评定量表( MNA)进行营养状况调查。根据营养评价结果分为营养正常组和营养不良组,两组进行肺功能测定,观察指标包括:肺活量( VC);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实测值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FEV1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结果在调查的328例患者中,有182例患者营养状况正常,占55.5%;有146例患者为营养不良,营养不良发生率为44.5%。营养不良组 VC (2.63±0.87) L、FEV1%(58.29±22.26)%、FEV1/FVC%(57.21±11.41)%均低于营养正常组VC(2.83±0.78)L、FEV1%(64.09±19.65)%、FEV1/FVC%〔(59.95±10.25)%,P<0.05〕。结论 MNA可以作为高原地区COPD患者营养状况的初筛方法,COPD患者的营养状况评价结果不理想,而营养不良会使呼吸肌储备力量下降及呼吸肌疲劳,导致肺功能降低,所以改善COPD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对肺功能恢复有重要意义。
作者:仝海英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严重脓毒症的疗效及对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2012年7月至2014年11月该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严重脓毒症患者92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7 d为1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统计患者的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 APACHEⅡ)评分和感染相关脏器功能衰竭评估评分( SOFA评分),并监测患者生命指标、凝血指标及炎症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APACHEⅡ评分和SOFA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和SO-FA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生命指标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各凝血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凝血指标改善情况更明显(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中的炎症指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下降的更显著(P<0.05)。结论常规治疗加用血必净注射液可以有效治疗严重脓毒症,降低患者的APACHEⅡ评分和SOFA评分,同时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命指标、凝血功能及炎症指标,对于严重脓毒症临床用药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代庆春;李娜;回志;苗晓云;沈洪丽;张晓卫 刊期: 2016年第12期
以生活信心作为主观幸福感指标,考察生活信心与生活质量关系的研究并不多见〔1~3〕,而探讨老年人生活信心、生活质量与抑郁三者关系的研究更是缺乏。本研究旨在探讨老年人生活信心、抑郁与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
作者:王凤姿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翼状胬肉术后组织中基质细胞衍生因子(SDF)-1、趋化因子受体(CXCR)4和Ki67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45例翼状胬肉术后组织作为实验组,正常结膜组织2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两组SDF-1、CXCR4和Ki67的表达。结果两组中SDF-1、CX-CR4及Ki67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中SDF-1、CXCR4和Ki67的阳性率与是否为复发病例相关,而与性别、年龄均无相关性。实验组中SDF-1与Ki67值、CXCR4与Ki67值均呈正相关。结论翼状胬肉术后组织中SDF-1、CXCR4高表达对病变形成有促进作用,二者均可能与对 Ki67标记的增殖有一定影响。
作者:张雷鸣;邢立臣;丰亚丽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采用无创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技术,探讨真针刺和浅刺太溪穴对老年人脑网络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人12名,在不同时间段分别真针刺和浅刺患者右侧太溪穴,针刺后用视觉模拟评分来评估受试者的针感强度。在针刺的前后分别采集功能性磁共振影像资料,分析脑网络连接变化。结果真针刺组较浅刺组酸、麻、胀、温热的感觉强度更大。真针刺组与浅刺组相比,海马与尾状核之间连接强度大,其次为眼眶部前额叶皮质与海马之间的连接,以及大脑岛叶与壳核,颞中回与眼眶部前额叶皮质的网络连接较强。结论真针刺较浅刺组具有更强的针感,并且使大脑的网络连接的相互作用增强。
作者:王单;吕敦召;帅记焱;温秀云;谭婷婷;黄居科;谢红亮;殷亮;梁久平;陈尚杰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s)、表皮生长因子( EGF)与老年宫颈癌患者肿瘤深肌层浸润及盆腔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0年2月至2015年12月诊治的老年宫颈癌患者120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血清中MMPs及EGF与肿瘤深肌层浸润及盆腔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结果 MMPs、EGF及其受体(EGFR)表达与老年宫颈癌患者国际妇产科联合会(FIGO)分期密切相关,且随着临床分期的增加MMP2、MMP3、MMP9和MMP13表达明显升高( P<0.05);MMPs 和 EGF 及 EGFR 与深肌层浸润和盆腔转移密切相关,且发生基层浸润的患者MMPs表达明显高于基层浸润阴性患者(P<0.05)。结论 MMPs、EGF及EGFR与老年宫颈癌患者肿瘤深肌层浸润及盆腔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可以作为临床诊断的重要指标。
作者:代小燕;王罡;谢茂华;洪慧莉;邢辉;兰艳丽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老年痴呆患者家庭照顾者负担与压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Zarit护理负担量表和照顾者压力调查量表( CSI)对212名老年痴呆患者家庭照顾者及患者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女性照顾者占总照顾者的88.2%,58.5%家庭照顾者有中等程度的负担及高压力水平( P<0.05),低收入群体表现出高水平负担及高水平压力,影响负担的压力因素是个人计划改变,时间需求变化,情绪变化。结论老年痴呆家庭照顾者负担水平及压力水平相对较高,尤其是低收入群体,应采取有效干预手段进行干预,缓解生活负担及压力水平。
作者:许丽华;张敏;闻子叶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维吾尔族成人非酒精性脂肪肝( NAFLD)患者血清脂联素( APN)水平的变化特点及与肝脏酶学指标、血脂、尿酸等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558名健康体检者,根据B超结果分为NAFLD组289例与健康照组(非NAFLD组,269例),详细测量并记录两组年龄、身高、体重、体质指数(BMI)、腹围(WC)、腰高比(WHt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测定肝脏酶学指标、空腹血糖(FPG)、血脂、尿酸(UA),同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中APN等指标。采用非条件 Logistic 回归分析 NAFLD 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NAFLD 患者 BMI、WHtR、SBP、DB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谷草转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FPG、U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APN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APN 与 BMI、TC、TG、UA、LDL-C、SBP、DBP、AST、ALT、腹围呈负相关,而与HDL-C呈正相关。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LT(OR=1.058,95%CI 1.008~1.109)与BMI(OR=14.177,95%CI 1.132~1.528)是NAFLD形成的主要危险因素,而血APN水平(OR=0.981,95%CI 0.975~0.987)是NAFLD发生的保护性因素。结论新疆地区维吾尔族血清APN水平降低在NAFLD发病中具有重要意义,其可能在NAFLD发病过程中起保护作用。
作者:买拉木古丽;蔡雯;王淑霞;姚华;王志强;李瑞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检测结肠腺癌中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10、-14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的表达,关注其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69例结肠腺癌患者临床资料及术后标本作为观察组,51例结肠上皮内瘤变标本作为对照组,51例正常结肠黏膜组织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3组中MMP-10、-14和VEGF的表达。结果3组中MMP-10、-14和VEGF表达的阳性率差别均明显( P<0.0001)。观察组中 MMP-10、-14和VEGF表达的阳性率均与肿瘤的大径线、脉管内瘤栓密切相关。 MMP-10、-14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三者均与肿瘤的性别和年龄无关。相关性分析显示观察组中MMP-10和VEGF、MMP-14和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性。结论结肠腺癌中 MMP-10、-14和 VEGF高表达,其不仅具有促进肿瘤生长的作用,还对肿瘤进展有一定影响。 MMP-10、-14均与VEGF的表达具有协同作用。
作者:赵福强;郑春雷;赵晶莹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研究早发冠心病( CAD)患者临床危险因素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CAD患者1344例按照性别和年龄分为早发组和对照组各672例,研究早发CAD临床危险因素,应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吸烟史、高血压、高胆固醇(TG)、高甘油三酯(TG)、高纤维蛋白原、高血红蛋白(Hb)及CAD家族史是早发CAD的危险因素;吸烟、高TC、高Hb及CAD家族史是影响早发CAD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早发CAD具有较多危险因素,对危险因素进行干预能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菅丽萍;孔庆滨;杨静慧 刊期: 2016年第12期
骨质疏松性疾病已经成为影响老年患者身体健康的第7大杀手〔1〕,在所有影响因素中,患者骨密度( BMD)的下降是造成患者骨质疏松的重要原因之一〔2〕。本文通过研究老年骨质疏松性患者不同部位的BMD计算男性和女性不同部位的骨折阈值。
作者:侯海斌;史盛梅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老年人尿微量蛋白水平的影响因素及其与健康状况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在青海省海晏县(海拔3000 m以上)调查228例老年人的健康状态,根据尿微量蛋白的水平,分为正常组和微量蛋白尿组,进行两组间临床和生化指标的比较。结果①正常组和微量蛋白尿组相比,微量蛋白尿组在空腹血糖(FPG,P=0.005)、餐后2 h 血糖(2 h PG,P=0.003)、尿素氮(BUN,P=0.021)、血肌酐(SCr,P=0.015)、尿酸(UA,P=0.027)、心率(HR,P=0.001)水平等方面明显增高;②伴有微量蛋白尿的老年人具有较高的慢性病构成比,其中高血压占51.3%、糖代谢异常占34.7%、高尿酸血症占16.0%、肾功能异常占25.3%,和正常组相比,糖代谢异常的患病比例显著增高( P=0.045);③Lo-gistic回归分析:HR增快、2 h PG和SCr升高是微量蛋白尿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高原地区老年人尿微量蛋白增高与缺氧、人体多种代谢异常和器官损害有关。
作者:许慧宁;代青湘;王红心;仝海英;高继东;松林公藏;奥宫清人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社会隔离与脑卒中发病的因果关系。方法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中2011和2013年两期的纵向调查资料,应用多重填补法处理缺失数据,以社会隔离作为暴露因素,使用χ2检验比较2011年不同特征人群在随访结束时脑卒中发病率的差异,并采用边际结构模型分析社会隔离与脑卒中发病的因果关系。结果共纳入研究对象8768例。中老年人脑卒中发病率为0.8%,其中,社会隔离组的发病率为1.29%,非社会隔离组为0.72%。χ2检验结果显示,脑卒中发病率在男性、60岁及以上、有吸烟史及患高血压、糖尿病或血脂异常的人群中较高(P<0.05);边际结构模型结果显示,社会隔离会增加脑卒中的发病风险(OR=1.91,P=0.037)。结论社会隔离是中老年人脑卒中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要树立中老年人的健康意识,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鼓励参与社会组织及活动,改善社会隔离状态,以减少脑卒中的发生。
作者:周鼒;马佳平;郝世超;方亚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 PCT)水平在老年心衰患者抗感染治疗策略中的价值。方法选取老年心衰患者185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95例和PCT指导治疗组90例。常规治疗组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和病情变化决定抗菌药物的使用,而PCT指导组患者根据血清 PCT浓度决定抗菌药物的使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住院病死率、抗生素使用率、抗菌药物疗程、抗生素费用占整体费用比值、医院感染发生率以及半年随访期间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常规治疗组和PCT指导治疗组在临床有效率、住院病死率、半年随访期间肺部感染的发生率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而PCT治疗组患者在抗生素使用率、抗菌药物疗程、抗生素费用占整体费用比值及医院感染发生率等方面均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老年心衰患者在PCT指导下使用抗菌药物,能减少抗菌药物使用量,降低住院费用,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发生率,但均降低病死率。
作者:张谨超;崔朝勃;黄蕾;刘淑红;王会青;王金荣 刊期: 2016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