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两种融合方案联合内固定术治疗老年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比较

王振斌;涂来勇;卡哈尔;楚戈;顾文飞;张恩丰;赵疆

关键词:后路椎体间融合, 后外侧融合, 腰椎滑脱症, 内固定术
摘要:目的:探讨两种融合方案联合内固定术治疗老年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老年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患者,按融合方案分为两组,A组行腰椎后路椎板减压椎间盘切除腰椎椎体间融合器( Cage)植骨融合内固定术,B组行腰椎后路椎板减压后外侧植骨融和内固定术。比较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滑脱复位率及丢失率、并发症、植骨融合率、椎间隙高度及日本骨科协会( JOA)评分。结果 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较B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且术中出血量明显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 A组患者术后2 w的滑脱复位率高于B组,而术后1年的复位丢失率低于B组,术中A组的并发症发生率(31.11%)明显高于B组(8.89%),术后1年A组患者的植骨融合率和椎间隙高度明显高于B组(P<0.05)。术后1年A组患者的JOA评分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腰椎后路椎板减压后外侧植骨融联合内固定术治疗老年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可减少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有效复位椎体恢复腰椎曲度及椎间隙高度,植骨融合率较高,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血浆脑钠肽水平在慢性肾脏病患者心功能评价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观察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水平,探讨 BNP对 CKD 患者心功能评价的临床意义。方法入选337例CKD患者并进行肾功能和心功能分级,检测血浆BNP、肌酐水平,分析BNP对CKD患者心功能评价的意义。结果在尚无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中,随着CKD患者肾功能减退,血浆BNP值进行性升高,CKD5期组显著高于CKD4期组和CKD3期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CKD合并心衰的患者血浆BNP水平与LVEF呈负相关(P<0.01,R=-0.42),与LVDd呈正相关(P<0.01,R=0.72)。处于同一CKD分期的患者,血浆 BNP水平随着心脏功能的恶化而逐渐升高(P<0.01);处于同一NYHA心功能分期的患者,血浆BNP水平随着慢性肾病肾功能不全的进一步加重而逐渐升高(P<0.05),尤其在心功能Ⅲ、Ⅳ的患者中,这一趋势更加明显。结论血浆BNP水平可早期预测CKD患者心功能下降的严重程度。

    作者:魏丽晶;詹婧;李蓥;刘娟;刘玲玲;郑文博;韩旭;孙海波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中老年牙周病流行趋势现状及其相关危险因素

    目的:探讨中老年牙周病流行病学特征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5年6月来该院进行口腔检查的中老年人516例作为调查对象。利用医院自拟口腔状况调查表结合口腔检查结果对患者进行调查与分析。分析牙周病调查结果,利用 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寻找牙周病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516例被调查者中,共发现牙周病患者453例(87.79%),≥1个部位探诊出血的患者414例(80.23%)。口腔检查时共探诊18576个位点,牙龈探诊出血(BOP)阳性位点共3282个(17.67%),平均牙周袋的探诊深度(PD)为(1.722±0.823)mm,平均附着丧失(CAL)为(2.459±1.741)mm,口腔卫生指数(OHI-S)及牙龈指数(GI)均为(2.000±1.000)。单因素分析可知,牙周病发病与年龄、口腔保健方面意识淡薄、长期吸烟以及合并糖尿病有关(P<0.05)。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牙周病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分别是年龄≥60岁、口腔保健方面意识淡薄、长期吸烟及合并糖尿病(P<0.05)。结论中老年人牙周病的发病率较高,临床应重点关注年龄≥60岁、口腔保健方面意识淡薄、长期吸烟以及合并糖尿病者的口腔健康,预防其牙周病的发生。

    作者:罗爱华;谢红;岳朝晖;周婷;夏宇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乳腺超声联合X线摄影在社区高危妇女乳腺癌筛查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乳腺超声和X线两种检查在乳腺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4年2月至2015年12月陕西省咸阳市35个社区的37294名年龄30~65岁的女性进行乳腺癌临床和影像学筛查工作,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 ROC)曲线分析方法评价钼靶X线、超声及联合检查在乳腺癌筛查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共筛查10843名高危女性,检出乳腺癌患者43名,乳腺癌检出率为396.57/10万,其中X线检查出13例;乳腺超声检查出15例;乳腺超声联合X线检查出15例,钼靶X线、乳腺超声及联合检查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4、0.793、0.920;经Z检验,联合检查的准确性高于单线检查(P<0.05),超声的诊断的准确性高于钼靶X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国女性乳腺癌高危人群的乳腺癌筛查中,超声优于X线,二者联合可大限度地提高乳腺癌筛查的准确性。

    作者:申越;张秉亨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解决措施。方法选取2205例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统计年龄、性别、卧床时间、住院日、意识障碍、感染前是否使用抗生素、吸氧等资料,分析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入选的2205例神经内科疾病患者中70例(3.17%)发生感染。感染发生率排在前三的基础疾病为急性脊髓炎(33.3%)、病毒性脑炎(28.6%)以及格林巴利综合征(27.3%)。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与性别差异无关(P>0.05),与是否存在基础疾病、意识障碍、卧床时间、抗生素使用情况以及是否存在入侵式操作关系密切(P<0.05)。多因素Logistic结果显示,年龄、基础疾病、意识障碍、卧床时间、抗生素使用情况以及入侵式操作均为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危险因素(P<0.05)。结论应该根据患者肺部感染危险因素提出针对性解决措施,降低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

    作者:陈宇丹;胡文立;董谦;魏恒阳;纪蒙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人工虫草对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辅助T细胞1/2平衡的影响

    目的:探讨人工冬虫夏草(简称虫草)对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T2DN)患者辅助 T 细胞(Th)1/2细胞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T2D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虫草治疗组30例,在原用药物基础上加用人工虫草(金水宝胶囊)3粒,每天3次,口服,连用12 w。常规治疗组30例,原用药继续,不加用虫草。健康对照组20例。检测T2DN患者治疗前后及健康受检者外周血Th、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 UAER)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表达。结果 T2DN组外周血 CD4+IFN-γT1细胞,Th1/Th2比值,hs-CRP,UAER 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T2DN 组 CD4+IL-4 Th2细胞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虫草治疗组治疗后外周血 CD4+IFN-γT 细胞,Th1/Th2比值,hs-CRP,UAER 较常规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5),CD4+IL-4 Th2细胞数较常规治疗组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虫草通过调节 T2DN 患者外周血 Th1/Th2淋巴细胞的失衡,减轻其免疫炎症反应,从而减轻尿白蛋白的排出,有利于早期肾功能的恢复。

    作者:吴晓燕;汤旭磊;傅松波;吕海宏;刘丽娟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河南农村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供给分析

    目的:分析河南省农村地区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的供给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河南省145家乡镇卫生院、214家村卫生室和2938户农村家庭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所有受访的乡镇卫生院和93.6%的村卫生室开展了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48.2%的受访老年人接受过健康管理服务;健康管理的内容主要为体格检查、健康指导、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领导重视、政策完整性、经费分配等被认为是影响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的重要因素。结论应进一步提高供需双方的认识,完善服务内容和方式,加强基层服务能力建设,以提高农村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的质量。

    作者:吕晖;龚勋;冯华;黄石松;张翔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肝细胞癌中转化生长因子β激酶1、核因子-κB和P53的表达

    目的:检测肝细胞癌中转化生长因子β激酶(TAK)1、核因子(NF)-κB和突变型 P53基因(P53)的表达,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58例肝细胞癌术后存留的蜡块组织作为观察组,30例距肿物边缘大于3 cm的正常肝组织术后存留的蜡块组织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二组中TAK1、NF-κB和P53的表达。结果二组中TAK1、NF-κB和P53的阳性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中TAK1、NF-κB和P53的阳性率均与肿瘤的分化程度、肿瘤大径、脉管内癌栓密切相关。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中TAK1和 NF-κB 的表达呈正相关性。结论肝细胞癌中 TAK1、NF-κB和P53高表达对肿瘤的发生和进展均有重要作用。 TAK1和NF-κB可能具有正向协同作用。

    作者:朱玉峰;祁明;于晓东;尹逊天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痴呆精神行为症状评估工具

    除认知功能损伤外,痴呆患者存在的另一主要问题是痴呆的精神行为症状( BPSD)。 BPSD包括侵略、尖叫、躁动、激越、游荡、异常行为、性功能亢进等行为症状及焦虑、抑郁、幻觉、妄想等心理症状〔1〕。研究表明90%的痴呆病人表现出至少一种BPSD,并且大约三分之一的痴呆患者存在严重问题〔2〕。 BPSD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的功能状态、生活质量,导致照顾者负担增加,并且引起患者更早地进入养老机构〔3,4〕。此外,BPSD的测量是痴呆研究中核心部分,也是评价临床治疗和护理效果的关键指标〔5〕。本文就常用的BPSD评分量表进行综述。

    作者:潘露;曾慧;李腾腾;吕晓凡;朱宏锐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双歧杆菌对高脂饮食诱导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血脂代谢的影响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对高脂饮食诱导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将45只雄性 SD大鼠随机等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喂以普通饲料,模型组喂以高脂饲料,治疗组喂以高脂饲料和双歧杆菌。6w后比较各组大鼠肝指数和肝组织学改变,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的水平以及肝总脂肪(HLs)含量,采用荧光实时定量RT-PCR测定禁食诱导脂肪因子(FIAF)mRNA的表达。结果模型组肝指数和肝组织脂肪变性程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治疗组肝指数和肝组织脂肪变性程度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ALT、AST、TC、TG和HLs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ALT、AST、TC、TG和HLs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 FIAF mRNA 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 FIAF mRNA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双歧杆菌能够降低NAFLD大鼠的血脂水平,减少肝脏组织中脂肪的沉积,改善肝脏的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脂质的摄入和抑制FIAF基因的表达有关。

    作者:胡迎宾;彭娜;郭秋霞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雪莲菌发酵乳对慢性肝损伤大鼠肝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雪莲菌发酵乳对四氯化碳( CCl4)导致的慢性肝损伤大鼠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CCl4制备大鼠慢性肝损伤模型,设正常组、模型组、雪莲菌发酵乳组和联苯双酯组(阳性对照)。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碱性磷酸酶( ALP)、总蛋白( TP)、白蛋白( ALB)含量,同时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有明显肝损伤表现,各给药组肝损伤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P<0.01或 P<0.05)。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给药组肝脏病变程度均较模型组明显减轻。结论雪莲菌发酵乳可以缓解CCl4诱导的大鼠慢性肝损伤。

    作者:刘馨;孔渊;牛惠;申道福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炎症因子与阿尔茨海默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阿尔茨海默病( AD)是迄今为止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 CNS)退行性疾病, AD 患者的数目预计到2050年将达到11540万〔1〕,以老年斑(SP)和神经纤维缠结(NFT)的形成及神经元损失等为主要病理特征,临床主要为记忆力减退、认知功能障碍、语言障碍、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等神经行为异常。其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不明确。一些先天免疫途径的基因已被确定为AD的危险因素和一些小胶质蛋白已被证明在AD脑中被长期激活,这些结果提示神经免疫炎症在AD发病中起关键作用,有新的证据表明,神经发炎既是AD的起因又是AD导致的后果〔2〕。神经免疫炎症的特征性改变为小胶质细胞过度激活分泌大量的促炎细胞因子。 AD患者脑脊液及血清中促炎细胞因子水平明显升高,其中以白细胞介素( IL)-1α、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 TNF)-α为主。本文就近年来对与AD发病相关的炎症因子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唐丽娜;许小明;李艳红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济南地区中老年人群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的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济南地区中老年人群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升高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对济南地区6个区县45岁以上中老年3000人进行调查研究,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LDL-C水平,并分析相关有效因素。结果济南地区中老年人群LDL-C升高的患病率1.97%(59/3000)。45~69岁人群随年龄增大,LDL-C升高患病增加,70岁以上老年人患病率下降。年龄和糖尿病是男性 LDL-C升高的危险因素,肥胖和糖尿病是女性LDL-C升高的危险因素,适度饮酒和体力锻炼为中老年 LDL-C升高的保护因素。结论济南地区动脉粥样硬化的低发可能与人群LDL-C的低患病率有关,防治糖尿病、适度饮酒和体力锻炼对预防LDL-C升高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薛福珍;郑文;王德景;张迅英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幽门螺杆菌根除方案及选择

    幽门螺杆菌( H.pylori)由澳大利亚学者Marshall和Warren于1982年首次发现〔1〕,其与多种胃肠道疾病密切相关,如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胃癌、胃黏膜相关淋巴瘤等〔2,3〕。我国新的H.pylori感染共识报告和欧洲Maastricht Ⅳ共识报告等对H.pylori根除的适应证及根除方案的选择都有明确说明〔4,5〕;这些共识对指导H.pylori根除治疗有重要意义,但H.pylori的根除治疗仍面临一些问题,如方案的选择、耐药率的监测等。本文就如何合理选择H.pylori的根除方案做简要综述。

    作者:吕志发;谢勇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线粒体与椎间盘退变

    超过半数的人一生中会发生一次以上的下腰痛〔1〕,大多数下腰痛是因为椎间盘退变引发的。椎间盘退变性疾病导致的成人劳动能力的丧失已成为现代社会中一个日益严峻的问题〔2〕。椎间盘退变的主要机制之一是细胞凋亡,而线粒体在细胞凋亡中发挥关键性作用。本文就目前线粒体在椎间盘退变中细胞凋亡的关键作用做一综述。

    作者:张钰;刘志礼;黄山虎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神经节苷脂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效果及对血清炎症指标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治疗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炎症指标和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的影响。方法98例sTBI患者采用随机分层法分为对照组(n=49,采用降颅压、抗感染、亚低温等常规治疗)和观察组(n=49,在上述基础上联合神经节苷脂静滴),观察两组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 )、白介素( IL)-6、肿瘤坏死因子( TNF)-α等血清炎症指标和 NSE水平的变化,观察随访治疗2个月后的疗效差异。结果两组治疗前hs-CRP 、IL-6、TNF-α等血清炎症指标和NSE 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治疗14 d后,观察组 hs-CRP、IL-6、TNF-α、NSE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2个月后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和药物不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治疗sTBI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炎症指标和NSE水平密切相关。

    作者:陈骏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卵巢癌个体化治疗的可行性

    6刘忠虎,陈艾江,马新刚,等.斑蝥酸钠维生素 B6注射液辅以胸腔镜内脏神经切断术治疗癌腹痛〔J〕.国际肿瘤学杂志,2013;40(5):398-9.7赵晓艳.晚期上皮性卵巢癌新辅助化疗的疗效分析〔J〕.国际肿瘤学杂志,2014;41(10):792-4.〔2015-12-31修回〕(编辑曲莉)

    作者:刘贤英;程杰平;祁盛昆;陈晗;向梅;侯丽娜;于龙光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躯体状况及社会支持对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影响

    目的:探讨躯体状况及社会支持对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在唐山市路南、路北区抽取2个社区,对社区内724名60岁以上老年人的躯体状况、社会支持及居家养老服务需求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分析躯体状况及社会支持对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影响。结果老年人的躯体状况和社会支持对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影响有统计学差异(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慢性病数量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是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 OR 值及95%CI 分别为2.125(1.131~3.439)和2.539(1.195~5.392)。结论患慢性病数量越多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越差的老年人对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越多。

    作者:周岩;何宗泽;韩会;陈云;刘杰;汪凤兰;邢凤梅;张小丽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声敏剂5-氨基乙酰丙酸对器官组织及血液生化学指标的影响

    目的:探讨声敏剂5-氨基乙酰丙酸( ALA)对器官组织及血液生化学指标的影响。方法50只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A组按照30 mg/kg剂量给予股静脉注射ALA溶液,B、C组按照60、120 mg/kg静脉注射ALA溶液,D组静脉注射ALA 120 mg/kg,避光2 h后,以2 W/cm2超声强度超声照射大鼠股动脉15 min,对照组股静脉注射磷酸盐缓冲液(PBS)1 ml。用药后7 d各组大鼠采用腹腔注射超量戊巴比妥钠的方法处死,取下腔静脉血2 ml进行血生化检测。取甲状腺、胸腺、肾上腺、脑、肺脏、心脏、肝脏、肾脏、脾脏进行病理学检测。结果用药后大鼠均自由活动,一般状况可,毛色光泽,进食和排便正常,7 d内无死亡。用药后7 d用药组和对照组大鼠甲状腺、胸腺、肾上腺、脑、肺脏、心脏、肝脏、肾脏、脾脏组织切片光镜下观察均未发现有病理性改变;用药后7 d各组大鼠血清总蛋白( TP)、谷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尿素氮( BUN)、肌酐( Cr)和血糖( BS)测定结果均基本在正常参考范围内,且各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 P>0.05)。结论大鼠应用声敏剂 ALA未引起重要脏器组织改变和血液生化各指标异常,可安全的用于声动力治疗( SDT)动脉粥样硬化研究。

    作者:王丽平;张振环;李茜楠;贾智博;孙鑫;林琳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鲑鱼降钙素对社区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的影响

    目的:观察社区糖尿病( DM)合并骨质疏松( OP)患者给予鲑鱼降钙素治疗的效果。方法社区卫生院就诊的123例 DM 合并 OP患者按照治疗药物不同分为对照组67例,研究组56例。对照组常规应用钙尔奇(1片/次,1次/d),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给予鲑鱼降钙素(50 U/次,3次/d)。结果研究组治疗后血骨钙素(BGP)、骨密度(BMD)、甲状旁腺素(PTH)明显改善,且研究组疗效(92.86%)明显优于对照组(73.13%)(P<0.01)。结论社区DM合并OP患者在口服钙尔奇基础上应用鲑鱼降钙素效果显著。

    作者:丁建红;于莹;王淑红;邱林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血管性痴呆的中医综合治疗方案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治疗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的设计方法,将203例患者分为中医综合治疗组(103例)和西医对照组(100例),评定两组治疗前后长谷川痴呆量表(HDS)、日常生活功能量表(ADL)、中医症状积分值改善情况。结果①治疗后两组患者HDS和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或P<0.01),中西综合治疗组疗效优于西医对照组(P<0.05);②中医综合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69.90%,西医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8.00%,两组差异显著( P<0.05)。结论中医综合治疗方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肯定,其作用优于西医对照组。

    作者:胡跃强;唐农;吴林;凌江红;谭凯文;梁妮;卢昌均 刊期: 2016年第17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