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石杉碱甲及尼莫地平联合多奈哌齐治疗轻中度老年血管性痴呆的疗效

张彩霞;余晓峰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 石杉碱甲, 尼莫地平, 多奈哌齐, 认知功能
摘要:目的:探讨石杉碱甲、尼莫地平和多奈哌齐三种可逆性胆碱酯酶抑制剂(AchEI)联合使用对轻中度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轻中度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150例,随机分为五组,每组30例。其中四组为观察组,分别使用石杉碱甲联合尼莫地平( A组)、石杉碱甲联合多奈哌齐(B组)、尼莫地平联合多奈哌齐(C组)、石杉碱甲和尼莫地平联合多奈哌齐治疗(D组);另一组为对照组,不予任何与改善智能相关的药物。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词语延迟回忆、本顿视觉保持、数字符号替换及数字广度倒数分、连线A、言语流畅性、画钟等测验评价用药3、6、9个月时患者的认知功能。结果各观察组词语延迟回忆测验、本顿视觉保持测验、数字符号替换及数字广度倒数分测验、连线A 测验以及精神状态量表( MMSE)得分持续改善。结论 AchEI的联合使用可改善轻中度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土家族摆手舞联合磁脉冲刺激对高龄老年人行走及平衡能力的影响

    相关研究成果提示,造成高龄老年人行走能力较差的因素,除疾病困扰等病理原因外,多与老年人自身体质下降、身体功能衰退有重要关系〔1〕,其中肌肉萎缩、力量衰减及协调能力减弱等,是致使老年人步履蹒跚、行走能力下降的重要因素〔2〕。报道指出,通过必要的肌力和协调能力训练,能够明显提高老年人的行走能力及平衡功能〔3〕,本研究观察土家族摆手舞联合磁脉冲刺激对人体下肢肌力训练及人体协调能力的改善作用。

    作者:李金容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替米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对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效果及左室肥厚的影响

    目的:比较治疗前后替米沙坦联合氢氯噻嗪(HCTZ)对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效果及左室肥厚的影响。方法收集60岁以上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患者120例,其中左室肥厚54例,予以替米沙坦40 mg 联合氢氯噻嗪12.5 mg口服,1次/d,降压不达标替米沙坦增加至80 mg,1次/d,疗程24 w。观察治疗前后降压效果及对左室肥厚的影响。结果降压疗效54例中显效40例(74.0%),有效13例(24%),无效1例(1.8%),总有效率为99%。治疗前后血压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咳嗽发生率仅1.8%;与治疗前相比较甘油三酯、空腹血糖下降(P<0.05),血钾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前及治疗24 w后左心室结构及功能各项指标均明显下降(P<0.01)。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E/A 比值明显增加(P<0.01)。结论替米沙坦+HCTZ降压效果显著、且能逆转左心室肥厚,并且安全性高,耐受性好。

    作者:邹文淑;王慧玲;王剑峰;罗雪;卿秀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Graves病易感性的关系

    目的:探讨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ApaI(rs7975232)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汉族人群Graves病的关系。方法选取Graves病患者260例和对照组221例,收集相关资料,检测甲状腺相关激素及25羟维生素 D〔25(OH)D〕水平。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长度多态性(PCR-RFLP)对样本基因分型。分析基因多态性与Graves病、25(OH)D与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滴度之间的相关性,25(OH)D及TRAb水平在不同基因型者之间的差异。结果(1)Graves病组C等位基因及CC基因型分布频率高于对照组(Cvs.A:57.1%vs.47.3%,χ2=9.260,P=0.002;CC vs.AA:χ2=7.912,P=0.005);相对于基因型AA者,CC基因型增加Graves病发病风险(OR=2.003,95%CI:1.235~3.246)。(2)Graves病初发组中,血清25(OH)D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14.74±3.10)vs(20.98±2.82)ng/ml,F=50.9,P<0.001〕;25(OH)D与TRAb水平呈负相关(r=-0.264,P=0.035);AA基因型者25(OH)D水平较CC+AC基因型者高〔(16.12±3.28)vs(14.16±2.86)ng/ml,F=2.975,P=0.039〕,而TRAb值较低〔(11.65±3.90)vs(18.12±8.63)IU/L,F=3.244,P=0.028〕。结论 VDR基因ApaI(rs7975232)多态性可能与汉族人群 Graves病及其25(OH)D、TRAb水平相关;Graves病初发组患者伴随低25( OH) D,且与TRAb负相关。

    作者:龙雄;吴文飞;胡卓清;周智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老年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糖脂代谢特征及与氧化应激的关系

    目的:探讨老年甲状腺功能异常状态下糖、脂代谢特征及其与氧化应激的关系。方法选择在该院确诊的老年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104例,甲亢组54例,甲减组50例,健康组(对照组)50例;青年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98例,甲亢组51例,甲减组47例,均行糖耐量试验( OGTT)并测定血脂,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素(STSH)等甲状腺功能指标,空腹血浆测定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老年甲亢组1 h血糖(PG)、2 h PG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1 h PG明显高于青年甲亢组(P<0.01)。老年甲亢血脂各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除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载脂蛋白(ApoA)1外,其余指标均高于青年组(P<0.05或P<0.01)。老年甲减患者甲减组HDL-C低于老年对照组(P<0.05),除ApoA1外,其余血脂指标均高于老年对照组(P<0.05或P<0.01);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Lp(a)明显高于青年甲减组(P<0.05或 P<0.01)。老年甲亢组MDA、SOD明显高于老年对照组和青年甲亢组(P<0.01),MDA与 FT4独立相关。老年甲减组 MDA、SOD、OX-LDL显著高于老年对照组, MDA、OX-LDL明显高于青年甲减组(P<0.01),MDA与LDL-CFT4独立相关。老年和非老年甲亢组、甲减组SOD/MDA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老年组低于青年组。结论老年甲亢患者氧化应激发生于氧化损伤程度与糖脂代谢紊乱有关,甲减患者主要与脂代谢紊乱有关。

    作者:高惠娟;杜媛媛;刘燚;刁迎斌;袁辉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尼麦角林联合臭氧大自血灌注治疗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

    目的:观察尼麦角林联合臭氧大自血灌注治疗患者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96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尼麦角林片,试验组给予臭氧大自血灌注治疗联合尼麦角林治疗,比较两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韦克斯勒记忆量表(WMS)、事件相关电位P300。结果相比于治疗前,两组治疗后MMSE、MoCA、WMS评分均有所提高,P300潜伏期较前有所缩短(P<0.05)。相对于对照组,试验组治疗后MMSE、MoCA、WMS评分均有所提高,P300潜伏期有所缩短。结论采用尼麦角林联合臭氧大自血灌注治疗认知功能障碍有所改善,疗效优于单用尼麦角林片,可作为脑梗死后改善认知障碍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晓昶;杨改清;胥丽霞;吴孟娇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老年骨肉瘤患者术后组织中星形胶质细胞升高基因-1、核因子-κBP65对血管生成的作用

    目的:检测老年骨肉瘤患者术后组织中星形胶质细胞升高基因(AEG)-1和核因子(NF)-κBP65表达,观察二者与白细胞分化抗原(CD)31阳性的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方法79例老年骨肉瘤术后组织作为观察组,50例骨瘤脱钙后组织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二组中AEG-1、NF-κBP65和CD31的表达。结果观察组中AEG-1、NF-κBP65蛋白表达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 MVD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AEG-1、NF-κBP65表达、MVD值均与肿瘤的大径、是否伴有坏死、脉管浸润、Ki67增殖指数及转移相关。相关分析显示AEG-1和MVD、NF-κBP65和MVD、AEG-1和NF-κBP65均具有正相关性。结论老年骨肉瘤患者术后组织中 AEG-1、NF-κBP65高表达对促进肿瘤的发生和进展有重要作用,AEG-1、NF-κBP65均与肿瘤间质MVD有协同作用。

    作者:祁玉林;何秀娟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经Bcl-2修饰的同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兔心肌梗死后心功能不全的影响

    目的:观察经抗凋亡基因(Bcl-2)修饰的同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对兔心肌梗死后心功能不全模型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采集3月龄兔股骨骨髓,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和贴壁法培养BMSCs至第九代。用带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空载体腺病毒及带有 Bcl-2基因的腺病毒分别转染上述培养细胞。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制作慢性心功能不全模型,2 w后根据超声心动图〔左室射血分数( LVEF)≤50%〕选取造模成功模型,并随机分为Ad-EGFP-Bcl-2组、Ad-EGFP组和DMEM组,每组6只,三组分别将Bcl-2转染的BMSCs及空载体腺病毒转染的BMSCs和DMEM注入心肌梗死交界区。4 w后行心脏超声检查,测量左室舒张末内径( 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 LVESD)、左室射血分数( LVEF)、左室缩短分数( FS),并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梗死边缘区心肌组织Bcl-2的表达,HE染色观察心肌病理改变,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标记的 BMSCs的生存。结果①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和贴壁法成功培养获得BMSCs;②以腺病毒成功将第九代BMSCs转染;③Ad-EGFP-Bcl-2组和Ad-EGFP组与DMEM组相比,心功能改善均优于DMEM组,Ad-EGFP-Bcl-2组改善更明显(P<0.05);④心肌梗死边缘区 Bcl-2表达在 Ad-EGFP-Bcl-2组明显提高(P=0.000);⑤移植细胞生存率提高了。结论经Bcl-2修饰的同种异体 BMSCs移植可更好地抑制心室重构,改善兔心肌梗死后心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凋亡、提高移植后干细胞存活率有关。

    作者:王曼;李树仁;高青;齐晓勇;党懿;张飞飞;荀丽颖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血清附睾蛋白4、糖类抗原125及19-9水平在老年卵巢癌诊断及病理类型鉴别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研究肿瘤标志物人附睾蛋白(HE)4、糖类抗原(CA)125、CA19-9在老年卵巢癌诊断及病理类型鉴别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00例老年卵巢癌设为恶性组,74例卵巢良性病变设为良性组,32例健康体检人员设为对照组,观察三组HE4、CA125及CA19-9平均血清水平及异常率,对其单独检测及并联检测进行方法学评价,并对不同病理类型卵巢癌血清HE4、CA125及 CA19-9进行比较。结果恶性组 HE4、CA125及CA19-9平均血清水平及异常率均与其他各组有统计学差异( P<0.05),灵敏度以三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高,达83.0%;特异度以 HE4高,达92.5%;约登指数与符合率均以三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高;HE4、CA125在浆液性癌以及子宫内膜样癌升高较为显著,CA19-9在黏液性卵巢癌升高较为显著。结论 HE4、CA125及CA19-9的联合检测对卵巢癌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潘秀芳;郑志昂;麦燕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中老年住院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血糖和血脂代谢异常的现状

    目的:了解中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糖脂代谢异常现状,并探讨不同血糖、血脂代谢水平与BPH的相关性。方法选取≥50岁的BPH患者176例,所有患者均检测空腹血糖(FPG)及血脂等指标。对于未诊断2型糖尿病(T2DM)的患者,如 FPG<7.0 mmol/L均口服75 g葡萄糖粉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如FPG>7.0 mmol/L,隔日复查FPG。采用腹部超声测量并计算前列腺体积(PV)。采用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 IPSS)评估下尿路症状,生活质量指数评分( QOL)评估下尿路症状对患者生活的影响程度。依据患者血糖情况分为四组,其中正常糖耐量组(NGR)49例,空腹血糖受损(IFG)组14例,糖耐量减低(IGT)组35例,T2DM组78例;其中新发糖尿病(DM)22例,原有DM56例。结果①176例BPH患者中DM患病率为44.32%,糖调节受损27.84%,累计糖代谢异常72.16%。若仅进行FPG检测而不进行OGTT试验,将漏诊27.84%糖调节受损患者和12.50%DM患者;此外合并高脂血症患者,NGR组有13例,IFG组3例,IGT组6例,DM 组32例。②IFG组FPG显著高于 NGR组、IGT组(α′<0.008); DM组FPG显著高于NGR组及IGT组(α′<0.008)。③NGR组 TG显著高于 IGT组(P<0.05),DM 组 TG显著高于 IFG组、IGT组(P<0.05)。④DM组体重指数(BMI)、PV、前列腺年增长率、IPSS分值、QOL分值显著高于NGR组(α′<0.008);DM组 QOL显著高于IFG组、IGT组(α′<0.008);IFG组、IGT组QOL高于NGR组(α′<0.008)。⑤多元线性回归分析PV与年龄(r=0.585,P<0.05)、TG(r=4.093,P<0.05)呈正相关。结论中老年BPH患者糖脂代谢异常率高,年龄、糖脂代谢紊乱是PV增大的危险因素,应常规进行OGTT 试验筛查。

    作者:王兆鹏;刘敏;王义围;赵翠;李军;王淼;郭立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佛山地区老年房颤脑卒中患者危险分层筛查及治疗对策

    目的:探讨佛山地区老年房颤脑卒中患者危险分层筛查及治疗对策。方法110例房颤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抗血栓治疗。观察组:进行危险分层,分别采用华法林抗凝或阿司匹林抗血栓治疗。结果观察组低危、中危、高危、极高危脑梗死发生率为0、3.45%、9.09%、33.33%,对照组低危、中危、高危、极高危脑梗死发生率15.38%、25.93%、58.33%、100.00%,观察组总发生率为5.45%少于对照组总发生率34.55%(P<0.01)。结论房颤患者血栓栓塞危险性越高,脑梗死发病率就越高,抗凝治疗就越有意义。通过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 INR),坚持华法林长期治疗,以减少血栓栓塞的发生及再次复发,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罗韶辉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klotho基因多态性与其心肾靶器官损害的相关性

    目的:通过研究老年高血压人群klothoG-395A、F352V、C370S三个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及其等位基因分布特征,揭示klotho基因SNP与其靶器官损害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老年高血压患者391例,应用单一等位基因特异性引物 PCR 技术检测 klotho G-395A、F352V、C370S 3个SNP位点的基因型,研究其与心、肾靶器官损害的相关性。结果高血压并发冠心病组 klotho基因 G-395A SNP GG、GA及AA等位基因频率与未并发冠心病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按性别分层,高血压并发冠心病男性亚组AA等位基因频率较无并发冠心病组高(P<0.05)。高血压并发冠心病组klotho基因F352V SNP中FV等位基因频率较未并发冠心病组低(P<0.05);按性别分层,高血压并发冠心病男性亚组FV等位基因频率较未并发冠心病组低(P<0.05)。高血压并发冠心病组klotho基因 SNPC 370S CC、CS、SS等位基因频率与未并发冠心病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按性别分层,男性或女性亚组等位基因型频率与未并发冠心病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高血压并发肾损害组与未并发肾损害组相比,klotho基因G-395A 、F352V和C370S SNP等位基因频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按性别分层研究,高血压并发肾损害男性与女性亚组里上述各位点等位基因频率与未并发肾损害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携带 klotho基因 G-395A SNP AA 等位基因的男性高血压患者易并发冠心病,而携带有klotho基因SNP F352V FV等位基因的男性高血压患者不易并发冠心病。尚未发现klotho基因G-395A、F352V和C370S SNP与高血压并发肾脏靶器官损害有相关性。

    作者:蒋宜;罗玉梅;邓明洪;马厚勋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老年大鼠糖负荷时激素的应激性调节变化

    目的:探讨老年和成年大鼠、雌性和雄性大鼠葡萄糖耐量实验过程中,血糖、胰岛素、皮质酮激素水平的应激性调节变化。方法将大鼠分为成年雄性、成年雄性、老年雄性、老年雌性组,在葡萄糖耐量实验过程中,分别于0、30、60、120 min 采血,测定血糖值、胰岛素、皮质酮水平。计算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 HOMAβ)和△I30/△G30。实验结束后处死所有大鼠,测定脏器指数、胰岛素、皮质酮水平。结果相比较成年雄性大鼠,老年雌性大鼠各时间点血糖水平升高,30 min胰岛素水平显著降低( P<0.01),0、30 min皮质酮水平降低( P<0.01),60、120 min胰岛素减少、皮质酮水平升高、脏器指数下降。相比较成年雌性大鼠,老年雌性大鼠的30、60、120 min血糖水平升高(P<0.05)、胰岛素减少,各时间点皮质酮均显著升高( P<0.05),脏器指数均下降( P<0.05)。基础胰岛素分泌功能强弱顺序:成年雌性大鼠>老年雌性大鼠>成年雌性大鼠>老年雄性大鼠。早期胰岛素分泌功能强弱顺序:成年雄性大鼠>成年雌性大鼠>老年雄性大鼠>老年雌性大鼠。结论老年大鼠胰岛素发挥作用具有延时或胰岛素敏感性下降的特点,尤其是老年雌性大鼠。不同性别老年大鼠皮质酮反应性不同,机体脏器均有萎缩,基础和早期胰岛素分泌功能均较差。

    作者:周珺;李茂星;王晓丽;刘文洁;贾正平;邱建国;张泉龙;张汝学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前早期应用左卡尼汀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

    目的:在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前早期应用左卡尼汀治疗以探讨其对梗死心肌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90例具有PCI手术适应证的ST段抬高型AM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左卡尼汀组和早期治疗组,每组各30例,且均行PCI。三组均常规应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氢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硝酸酯类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β受体阻滞剂及他汀类降脂药。左卡尼汀组于术后1 h内予左卡尼汀3.0 g加入0.9%生理盐水20 ml中静脉推注,此后每日用药1次,连用7 d;早期治疗组PCI术前10 min予左卡尼汀静脉推注,此后每日用药1次,连用7 d。比较3组心电图ST段回落时间,术前及术后24、72 h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 CK-MB)、肌钙蛋白I( cTnI)、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水平的变化及术后30 d病死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左卡尼汀组和早期治疗组心电图ST段回落时间明显缩短,以早期治疗组更明显(P<0.05或P<0.01)。术前3组血清CK-MB、cTnI、SOD和MDA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左卡尼汀组和早期治疗组术后24、72 h血清CK-MB、cTnI、MDA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清SOD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以早期治疗组改变更为明显(P<0.01)。左卡尼汀组和早期治疗组术后30 d病死率无差异,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左卡尼汀能够保护心肌细胞,清除氧自由基,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从而改善心电图变化和改善PCI患者预后,尤以术前早期应用效果更显著。

    作者:毛毳颖;郑雪冰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磷酸化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抑制耳蜗毛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磷酸化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P-CREB)对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抑制小鼠毛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新生小鼠耳蜗基底膜。实验分为A组:正常对照培养液;B组:庆大霉素(GM)(0.5 mmol/L);C 组:GM(0.5 mmol/L)+IGF-1(1 ng/ml);D组:GM(0.5 mmol/L)+IGF-1(10 ng/ml);E组GM(0.5 mmol/L)+IGF-1(50 ng/ml);F组:GM(0.5 mmol/L)+IGF-1(100 ng/ml)。培养24 h后收集细胞及固定。应用TUNEL法观察各组耳蜗毛细胞的凋亡情况。应用 Western 印迹及 RT-PCR 法观察 P-CREB 的表达情况。结果 A 组无凋亡细胞。B组检测到凋亡细胞。 C组细胞凋亡较B组明显减少。 D组凋亡细胞减少明显(与 B组相比,P<0.05)。 E组及 F组凋亡细胞较 D组有所增加。P-CREB:Western印迹结果及RT-PCR结果表明:A组及B组P-CREB蛋白及mRNA表达较低。与B组相比,C、D、E及F组P-CREB蛋白及mRNA明显增加,以D组增加明显。结论 IGF可能通过激活CREB磷酸化抑制毛细胞凋亡。

    作者:宫亮;陈冬;李里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血液灌流联合血浆置换治疗老年有机磷中毒伴中间期肌无力综合征的疗效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联合血浆置换对老年有机磷中毒伴中间期肌无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10月至2013年12月诊治的老年有机磷中毒伴中间期肌无力综合征患者4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23例患者实施血液灌流治疗为对照组,23例患者实施血液灌流联合血浆置换治疗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生化指标、心肌酶指标、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 B 型钠尿肽( BNP)、C反应蛋白( CRP)、肿瘤坏死因子( TNF)α、肌酸激酶( CK)、肌酸激酶同工酶( CK-MB)、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乳酸脱氢酶( LDH)均显著降低,而胆碱酯酶(ChE)均显著升高。观察组患者BNP、CRP、TNF-α、CK、CK-MB、ALT、LDH、反跳发生率、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者ChE、治疗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昏迷时间、ChE 恢复时间、住院时间、阿托品用量、氯解磷定用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 P<0.05)。结论血液灌流联合血浆置换是治疗老年有机磷中毒伴中间期肌无力综合征的有效方法,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显著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邹慧娟;郭宏强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高盐诱导Wistar大鼠肾损害的机制及替米沙坦的干预效果

    目的:探讨长期高盐饮食导致Wistar大鼠肾脏损害的机制及替米沙坦干预效果。方法雄性Wistar大鼠49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S组,n=13,用含0.5%NaCl颗粒饲料喂养)、高盐组(n=24,用含8%NaCl颗粒饲料喂养)、干预组(GY组,n=12,用含8%NaCl颗粒饲料喂养+替米沙坦灌胃),均自由饮水,饲养24 w。实验结束时用尾动脉测压仪测血压,用代谢笼收集24 h 尿液测定尿蛋白量,HE 染色观察肾皮质形态学的改变,生化方法测定肾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钠泵(Na+-K+-ATPase)和钙泵(Ca2+-ATPase)活性;Western 印迹法检测肾组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PPAR-γ)蛋白的表达。结果与 NS组比较,24 w 时高盐组部分大鼠血压增高,将血压升高大鼠,分为高盐高血压组(HH组,n=13)其余大鼠分为高盐正常血压组(HN组,n=11);HH组和 HN组大鼠肾组织均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尿蛋白排泄增多,总 SOD活力、Ca2+-ATPase活性降低(P<0.05),PPAR-γ蛋白表达增高(P<0.05),而GY组大鼠肾组织炎症细胞浸润程度、尿蛋白排泄量均较高盐组低。结论长期高盐饮食饲养可导致Wistar大鼠的肾损害,其可能与炎症和氧化应激有关,PPAR-γ蛋白表达的增高可能对肾损害有拮抗作用。替米沙坦可能通过降低尿蛋白的排泄和抑制炎症反应对肾脏起保护作用。

    作者:王晓春;商黔惠;石耿辉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硒预防心血管病的研究进展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是人体重要的含硒蛋白质的必要组成部分,硒具有抗炎、抗氧化应激、促进免疫调节等作用〔1〕,硒缺乏与癌症、病毒感染及多种心血管疾病等〔2〕相关。饮食补充硒等营养物质常用于保持健康和疾病预防,特别是各种慢性疾病患者。硒发挥心血管疾病保护作用的实验证据充分。本文就硒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及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作者:易春峰;李元红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早期肠内营养联合谷氨酰胺对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营养状况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EN)联合谷氨酰胺对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将该院收治的90例老年SA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给予早期EN联合谷氨酰胺营养干预支持,对照组给予完全胃肠外营养( TPN)。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营养支持7、14 d后的血淀粉酶、尿淀粉酶、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 APACHE-Ⅱ)评分、Ranson 评分及血清白蛋白(ALB)、血清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RF)及体重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7、14 d后,血淀粉酶、尿淀粉酶、APACHE-Ⅱ评分、Ranson评分均较入院时显著下降( 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7、14 d 后上述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期( 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7、14 d后ALB、PA、TRF及体重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天数显著短于对照组,其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早期EN联合谷氨酰胺营养支持干预较TPN在治疗老年SAP中能更有效地缓解机体高分解代谢,明显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重视。

    作者:赵丽艳;王萍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中国老年学杂志》征订启事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蜂胶槲皮素对N-硝酸-L-精氨酸甲酯诱导的老年高血压大鼠血压的调节作用

    目的:探讨蜂胶槲皮素对N-硝酸-L-精氨酸甲酯(L-NAME)诱导的老年高血压大鼠血压的作用。方法采用L-NAME复制高血压大鼠模型。取60只老年大鼠(20个月),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和卡托普利组,每组10只,灌胃给药4 w,采用尾动脉测压法测量给药前后老年大鼠的血压,观察心率( HR)变化、记录收缩压( SP)及舒张压( DP)。记录停药5、10 d后血压的变化情况。结果给药后,蜂胶槲皮素各剂量组的老年大鼠血压明显降低(P<0.05),高剂量组在14 d时血压明显减低,而中、低剂量组在21 d 时血压开始明显下降,且降压速度和卡托普利相当,降压效果比卡托普利持久。结论蜂胶槲皮素对L-NAME诱导的老年高血压大鼠血压和心率有降低作用。

    作者:朱凯;李军鸽;朱莹莹;邱智东;于智莘 刊期: 2015年第12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