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老年学杂志》征订启事

关键词:中国, 老年学
摘要: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糖脂代谢特征及与氧化应激的关系

    目的:探讨老年甲状腺功能异常状态下糖、脂代谢特征及其与氧化应激的关系。方法选择在该院确诊的老年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104例,甲亢组54例,甲减组50例,健康组(对照组)50例;青年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98例,甲亢组51例,甲减组47例,均行糖耐量试验( OGTT)并测定血脂,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素(STSH)等甲状腺功能指标,空腹血浆测定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老年甲亢组1 h血糖(PG)、2 h PG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1 h PG明显高于青年甲亢组(P<0.01)。老年甲亢血脂各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除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载脂蛋白(ApoA)1外,其余指标均高于青年组(P<0.05或P<0.01)。老年甲减患者甲减组HDL-C低于老年对照组(P<0.05),除ApoA1外,其余血脂指标均高于老年对照组(P<0.05或P<0.01);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Lp(a)明显高于青年甲减组(P<0.05或 P<0.01)。老年甲亢组MDA、SOD明显高于老年对照组和青年甲亢组(P<0.01),MDA与 FT4独立相关。老年甲减组 MDA、SOD、OX-LDL显著高于老年对照组, MDA、OX-LDL明显高于青年甲减组(P<0.01),MDA与LDL-CFT4独立相关。老年和非老年甲亢组、甲减组SOD/MDA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老年组低于青年组。结论老年甲亢患者氧化应激发生于氧化损伤程度与糖脂代谢紊乱有关,甲减患者主要与脂代谢紊乱有关。

    作者:高惠娟;杜媛媛;刘燚;刁迎斌;袁辉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ART1基因的表达对小鼠结肠癌CT26细胞转移潜能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

    目的:探讨ART1基因的表达对小鼠结肠癌CT26细胞转移潜能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ART1-shRNA转入到小鼠结肠癌CT26细胞,置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该病毒的转染效率;采用RT-PCR和Western印迹法鉴定ART1基因沉默的效果;采用侵袭实验及黏附实验观察CT26细胞受ART1基因沉默的影响,并采用明胶酶谱法测定对该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2、MMP-9蛋白活性的影响。结果病毒感染4 d后ART1 mRNA 的表达量在ART1-shRNA 组中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P<0.01)。 ART1-shRNA组CT26细胞的ART1蛋白的表达量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P<0.01)。 ART1-shRNA组CT26细胞数明显少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ART1-shRNA组的侵袭抑制率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相比,RT1-shRNA 组CT26细胞与纤维连接蛋白的黏附能力均明显降低(P<0.01)。 RT1-shRNA 组CT26细胞中RhoA/Rho相关螺旋卷曲形成蛋白激酶(ROCK1)、RhoA、MMP-2、MMP-9蛋白表达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 P<0.01)。结论 ART1基因沉默能够导致小鼠结肠癌 CT26细胞的侵袭和黏附力降低,可能与 ART1基因沉默后ROCK1、RhoA、MMP-2、MMP-9的表达水平下调有关。说明ART1基因在结肠癌的侵袭和转移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张风华;彭和平;王宝枝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苦参碱及其衍生物抗肝纤维化效应

    目的:探讨苦参碱及其衍生物抗肝纤维化效应及其抑制慢性炎症状况下单核细胞肝脏浸润作用。方法24只C57BL/6小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造模组、苦参碱组以及衍生物组,每组6只。造模组、苦参碱组以及衍生物组进行肝纤维化造模。同时,苦参碱组予苦参碱30 mg/kg灌胃,衍生物组予衍生物30 mg/kg灌胃,造模组和正常对照组PBS 液0.5 ml灌胃,1次/d,每周连续5 d。6 w 末检测肝脏组织羟脯氨酸水平、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MCP)-1 mRNA水平,单核细胞数目。结果造模组羟脯氨酸水平、MCP-1 mRNA表达、单核细胞计数及百分比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苦参碱组和衍生物组显著低于造模组,而衍生物组显著低于苦参碱组( P<0.01或<0.05)。结论苦参碱及其衍生物衍生物能够抑制肝脏纤维化,减少单核细胞肝脏浸润,降低MCP-1 mRNA的表达,并且其衍生物的作用较苦参碱更明显。

    作者:李延玲;张怀宏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开封市社区老年残疾人群健康状况和卫生服务需求调查

    目的:探讨开封市社区老年残疾人群健康状况和卫生服务需求。方法选择开封市社区老年残疾人683例,了解患者的一般资料、调查患者的残疾类型和合并的慢性疾病,同时分析现阶段残疾人群社区卫生服务的利用情况以及对卫生服务的需求。结果社区老年残疾人群的残疾类型中以肢体残疾为主,其余依次为精神残疾、视力残疾、听力残疾、智力残疾、多重残疾等。接近74.96%的老年残疾人群缺乏正常的生活自理能力,需要家人的协助。上呼吸道感染是社区老年残疾人群合并的主要慢性疾病,另外还包括高血压、高血脂、胆囊炎、糖尿病、肥胖等。绝大部分的社区老年残疾人群发生身体不适时会到医级以上级别医疗机构就诊,80.96%的老年残疾人群会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现阶段残疾人群社区卫生服务主要包括定期体检、上门服务、健康咨询、家庭病床、康复指导、导医等,其中家庭体检的利用率高,家庭病床的利用满意度高,而导医的利用率低且用满意度差。不同残疾类型老年残疾人群对卫生服务需求存在差异性,但定期体检与康复指导的需求比较大。结论社区老年残疾人群缺乏正常的生活自理能力,同时合并诸多慢性疾病,因此需要根据不同残疾类型给予针对性的卫生服务需求,从而提高社区老年残疾人群的生活质量。

    作者:冯志芬;周志红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个性化心理干预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60%左右的老年脑卒中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抑郁,常规护理无法满足这部分患者的需求〔1〕。本文拟评价心理干预护理在治疗老年脑卒中后抑郁( PSD)患者中的临床疗效。

    作者:丁建红;李璐;程妍;刘思玮;刘庆萍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肿瘤患者尿路感染大肠埃希菌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尿路感染大肠埃希菌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425例肿瘤患者送检标本分离到313株大肠埃希菌的相关资料。结果425例肿瘤患者培养出细菌样本425例,其中313株(73.65%)为大肠埃希菌,其主要来源于尿道感染的前5位肿瘤疾病,即宫颈癌、直肠癌、肺癌、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313例大肠埃希菌株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160株(51.11%),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环丙沙星耐药性低,其次为他唑巴坦;对阿莫西林耐药性高,其次为哌拉西林和替卡西林。结论肿瘤患者尿路感染大肠埃希菌病原菌分布广泛,对多数抗菌药物具有一定耐药性,但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与他唑巴坦耐药性较低,临床应注意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作者:张蓉;龙旖;任立平;肖会荣;冷丽娟;李锐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中国老年学杂志》征订启事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C-型钠尿肽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PCNA、P53和P21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C-型钠尿肽(CNP)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中PCNA、P53、P21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传代培养大鼠A10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并分为空白对照组及CNP组,其中CNP组给予10-6 mol/L CNP处理24 h,应用MTT法检测两组VSMC的增殖能力;应用RT-PCR 和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两组PCNA、P53、P21表达水平。结果 CNP组VSMC增殖能力较对照组明显下降( P<0.01);RT-PCR 和 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CNP组PCNA表达明显被抑制(P<0.01),而P53、P21表达水平则明显增强(P<0.01)。结论 CNP可以通过抑制 PCNA表达,同时上调P53、P21表达,从而抑制VSMC的增殖。

    作者:刘明新;陶贵周;游陆;刘奇峰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身体活动对老年人认知和脑功能的影响

    老化不仅是身体衰老过程,更是心理的衰退过程,其中认知功能的老化表现明显且影响大,它不仅会降低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甚至会干扰其日常生活。自从上世纪七十年代之后,身体活动促进老年人认知功能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当前,身体活动减缓认知下降、提高执行功能、促进老年人脑的神经生长和降低老年痴呆风险等问题逐渐成为研究焦点。

    作者:蒋长好;陈婷婷;石长地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益气活血化瘀法对老年高脂血症病人凝血系统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益气活血化瘀法对老年高脂血症患者凝血系统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该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接受治疗的高脂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共10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等降血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化瘀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血脂水平、内皮素(ET)、血栓素(TXB)2、6-keto-PGF1α、D-二聚体( D-D)、FIB、PLg及AT-Ⅲ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15%,高于对照组的75.00%( 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po)B较治疗前明显好转,对照组治疗后TC、LDL-C、ApoB 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TC、LDL-C降低更加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ET、TXB2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观察组治疗后TXB2/6-keto-PGF1α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但两组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D-D、FIB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D-D下降更加明显(P>0.05)。结论益气活血化瘀汤对老年高脂血症患者血脂代谢具有调节作用,且可明显改善患者凝血系统和血管内皮功能。

    作者:罗丹峰;汪锦飘;林晓珊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预后影响

    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患者反复发作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尤其是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和室颤是引起心肌梗死患者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在发病的初几小时内,心肌严重缺血坏死,心电极不稳定,以室颤为危险,是心肌梗死患者猝死的重要原因。在急性心肌梗死幸存的人群中,50%以上死于致命的室性心律失常,有关研究指出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2%)低于 ST 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10%~15%),如合并心功能不全,则病死率明显升高〔1〕。本研究旨在了解ACS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之间的关系及对预后的影响。

    作者:董健;尹新杰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石杉碱甲及尼莫地平联合多奈哌齐治疗轻中度老年血管性痴呆的疗效

    目的:探讨石杉碱甲、尼莫地平和多奈哌齐三种可逆性胆碱酯酶抑制剂(AchEI)联合使用对轻中度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轻中度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150例,随机分为五组,每组30例。其中四组为观察组,分别使用石杉碱甲联合尼莫地平( A组)、石杉碱甲联合多奈哌齐(B组)、尼莫地平联合多奈哌齐(C组)、石杉碱甲和尼莫地平联合多奈哌齐治疗(D组);另一组为对照组,不予任何与改善智能相关的药物。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词语延迟回忆、本顿视觉保持、数字符号替换及数字广度倒数分、连线A、言语流畅性、画钟等测验评价用药3、6、9个月时患者的认知功能。结果各观察组词语延迟回忆测验、本顿视觉保持测验、数字符号替换及数字广度倒数分测验、连线A 测验以及精神状态量表( MMSE)得分持续改善。结论 AchEI的联合使用可改善轻中度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

    作者:张彩霞;余晓峰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血清附睾蛋白4、糖类抗原125及19-9水平在老年卵巢癌诊断及病理类型鉴别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研究肿瘤标志物人附睾蛋白(HE)4、糖类抗原(CA)125、CA19-9在老年卵巢癌诊断及病理类型鉴别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00例老年卵巢癌设为恶性组,74例卵巢良性病变设为良性组,32例健康体检人员设为对照组,观察三组HE4、CA125及CA19-9平均血清水平及异常率,对其单独检测及并联检测进行方法学评价,并对不同病理类型卵巢癌血清HE4、CA125及 CA19-9进行比较。结果恶性组 HE4、CA125及CA19-9平均血清水平及异常率均与其他各组有统计学差异( P<0.05),灵敏度以三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高,达83.0%;特异度以 HE4高,达92.5%;约登指数与符合率均以三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高;HE4、CA125在浆液性癌以及子宫内膜样癌升高较为显著,CA19-9在黏液性卵巢癌升高较为显著。结论 HE4、CA125及CA19-9的联合检测对卵巢癌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潘秀芳;郑志昂;麦燕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老年患者感染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变迁机制

    目的:通过分析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特征、耐药性及其产碳青霉烯酶的类型,探讨其对亚胺培南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方法收集该院对碳青霉烯类药物敏感、中介或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株162株,用琼脂纸片扩散法( K-B法)及肉汤稀释法测定低抑菌浓度( MIC),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其耐药基因。结果60株耐药细菌均为多重耐药株,PCR检出47株携带OXA-23基因,3株携带OXA-24基因,85株敏感株均未检出OXA-23及OXA-24基因,各年份与2008年对亚胺培南类药物敏感性以及耐药基因OXA-23基因携带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携带OXA-23和OXA-24碳青霉烯酶基因的鲍曼不动杆菌对临床常用亚胺培南类抗生素的耐药率明显增高,且伴随用药时间延长呈逐年上升趋势。

    作者:刘英;李红松;王丽娜;刘金霞;郭亚春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莫西沙星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的疗效

    重症肺炎患者临床表现有肺炎常规呼吸系统症状、呼吸衰竭及全身脏器受损等,其发病急、病程进展快,如不及时治疗,严重危害患者健康。老年患者免疫力低,呼吸系统的防御功能下降,更易出现呼吸道感染,另外老年患者对于抗菌药的耐药率较高〔1,2〕,目前临床上对于老年重症肺炎的治疗主要为抗感染,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合理安全有效的抗菌药是目前研究的重点。本研究探讨采用莫西沙星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治疗对于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作者:张曦;王绍安;彭进;王涛;苗晶晶;冯立业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老年骨肉瘤术后组织中纤毛内转运蛋白20、癌胚抗原相关细胞黏附分子6和抑癌基因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老年人骨肉瘤患者术后组织中纤毛内转运蛋白(IFT)20、癌胚抗原相关细胞黏附分子(CEACAM)6和抑癌基因PTEN( PTEN)的表达,研究三种蛋白在不同临床特征中的表达差别。方法病理确诊的69例老年人骨肉瘤术后组织作为观察组,选择50例外伤后切除的正常骨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 SP 法检测两组中 IFT20、CEACAM6和 PTEN 的表达。结果两组中 IFT20、CEACAM6和PTEN表达的阳性率差别显著,观察组中IFT20、CEACAM6和PTEN表达的阳性率均与肿瘤的大径线、有无软组织浸润、有无转移及不同Ennecking分期有关。相关分析显示IFT20和PTEN的表达呈负相关。结论老年人骨肉瘤术后组织IFT20和CEACAM6高表达,PTEN低表达,三者异常表达可以促进肿瘤的发生和进展,IFT20可能通过调节抑癌基因PTEN的表达发挥生物学作用。

    作者:温洪鹏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偏硅酸钠对高脂血症家兔外周血白细胞活性氧生成的影响

    目的:观察偏硅酸钠(Na2SiO3)对高脂血症家兔外周血白细胞活性氧(ROS)生成的影响,为其抗动脉粥样硬化(AS)作用提供进一步支持。方法12只健康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脂血症组,喂硅组,每组4只。分离各组家兔外周血白细胞后检测加或不加脂多糖(LPS)和N-甲酰-甲硫氨酰亮氨酰苯丙氨酸(fMLP)条件下的ROS。以RT-PCR的方法检测CD36,TLR4,TLR2及 gp91phox mRNA的表达。结果高脂血症组和喂硅组血浆胆固醇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但两组间无显著差异( P>0.05),高脂血症组白细胞 ROS的生成量比正常对照组增加(P<0.01),喂硅组比高脂血症组ROS生成量减少(P<0.01),高脂血症组单个核细胞及中性粒细胞CD36、TLR4、TLR2和gp91phox 的mRNA均比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喂硅组这四种基因的mRNA均显著下调(P<0.01)。结论 Na2SiO3对LPS和 fMLP刺激的高脂血症家兔外周血白细胞产生ROS有抑制作用;饮用Na2SiO3可以下调高脂血症家兔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CD36、TLR4、TLR2及gp91phox mRNA水平,Na2SiO3的这种作用不通过降低血脂而实现。

    作者:谷丽娟;马海涛;侯建明;甄艳军;李爱英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自拟温肾利湿方治疗老年女性慢性尿路感染的疗效

    尿路感染在感染性疾病中仅次于呼吸道感染而居第2位〔1〕,而60岁以上女性尿感的发病率高达10%~20%〔2〕。西医治疗以抗生素为主,短期效果明显,但病情易反复,迁延难愈;而长期应用抗生素又容易产生耐药性和很多不良反应。中药治疗常着眼于“炎症”,多用清热利湿之法,即使补肾也多滋补肾阴,忽略了肾阳的重要性,日久损伤肾阳〔3〕。而老年女性慢性反复发作的尿路感染多为虚实错杂,市场上的中成药要么针对其实,要么针对其虚,往往不能虚实兼顾。李莹老师在临床治疗老年女性慢性反复发作的尿路感染方面,从整体出发,温肾阳兼以祛湿邪,以“温肾利湿”为治疗大法,不仅减少了抗生素带来的副作用,而且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减少其复发,取得很好疗效。

    作者:张广智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炎症因子对心肌间质的影响及缺血后处理对其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缺血后处理对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6的影响,及其对心肌间质和心脏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对照组(SC组,n=8)、缺血-再灌注组(I/R组,n=8)和缺血后处理组(IPTC组,n=8),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造成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通过心室内插管、多导生理记录仪监测左室血流动力学变化,计算心肌组织中胶原含量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盒检测血浆中TNF-α和IL-6浓度改变,Western印迹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表达情况。结果与SC组比较I/R组血浆TNF-α和IL-6浓度升高,同时心肌MMP-2蛋白明显升高,而心肌胶原含量下降并伴随左室心功能下降;IPTC组在血浆TNF-α和IL-6浓度明显降低的同时,心肌MMP-2蛋白也明显降低,而心肌胶原含量、左室舒缩功能明显高于I/R组。结论 IPTC 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有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减少炎性介质TNF-α和IL-6的释放以抑制MMP-2的表达,从而减轻心肌间质的损伤有关。

    作者:宋娟;李宝红;卢彦珍;宋晓亮;王佳;冀菁荃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中药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方法对该院2008年2月至2012年2月上报的122例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事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本组122例不良反应中,84例(68.85%)在患者不合理用药时出现,38例(31.15%)为合理使用中药注射液过程中,因为其他原因而导致的不良反应两者具有统计学差异(χ2=32.40,P<0.05)。122例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中男85例(69.67%);多于女37例(30.33%)。不同年龄段都有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其中≥60岁的老年患者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大,而<10岁的儿童发生率低。双黄连注射液出现不良反应的比例高,占18.85%(23/122),其次为痰热清注射液和刺五加注射液,分别占13.93%(17/122)和12.30%(15/122);参麦注射液和喜炎平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10.66%。本组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过敏性休克、心悸、胸闷、皮疹、瘙痒、恶心呕吐等。结论中药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的因素众多,应加强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监控工作,严格掌握药物的适应证及用药原则。

    作者:朱春丽;汪平莉 刊期: 2015年第12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