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凯;李军鸽;朱莹莹;邱智东;于智莘
目的:了解老年腹膜透析患者血清维生素水平变化。方法对2014年6~12月该院收治的56例老年腹透患者的血清维生素水平进行横断面调查,与年龄配对的非慢性肾脏病人进行比较。结果腹透组血红蛋白( Hb)和血浆白蛋白( Salb)浓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Hb:分别为(98.5±10.0)g/L和(132±16.8)g/L〕,P<0.01;Salb:分别为(31.1±5.4)g/L和(36.3±3.4)g/L,P<0.01〕。腹透组的血清维生素 B1〔(77.0±20.7)nmol/L〕和维生素C〔(41.1±9.3)u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86.3±25.5)nmol/L和(45.6±12.3)μmol/L,P<0.05〕。其他微量元素如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B2、维生素B6、叶酸(B9)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按原发病分组,慢性肾小球肾炎组(CGN组)维生素B1水平〔(74.5±22.5)nmol/L〕低于对照组〔(86.3±25.5)〕nmol/L(P<0.05)。腹透组患者的Hb和血清维生素C水平呈正相关(r=0.2863,P<0.05);腹透总KT/V与血清维生素B1呈负相关(r=-0.2828,P<0.05)。 Salb、24 h腹透液量、残肾KT/V与各种维生素浓度均无相关性。结论老年腹透患者虽无维生素B1和C缺乏,但其血清维生素B1和C水平低于正常人。腹透总KT/V与血清维生素B1水平呈负相关,血浆维生素C水平和Hb水平呈正相关。
作者:陆轶君;陈伟军;张晓丽;叶志斌 刊期: 2015年第12期
据报道,每年大约有100万的住院患者或接受家庭护理的患者要靠管饲获取营养〔1〕。鼻饲术是实施管饲饮食常用的方法〔2〕。在鼻饲管置入和保留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安置不到位或移位,甚至误入气道,从而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危及病人的生命。因此,在留置鼻饲管时、管喂食物或药物前及持续的管喂过程中都必须对鼻饲管的位置进行验证〔3〕。本研究采用国际循证医学Cochrane协作网的系统评价( SR)〔4〕方法,对目前全世界关于测量抽吸物pH值联合胆红素法验证鼻胃管位置的定位方法的文献资料进行评价。
作者:唐丽;芮萍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究宫颈癌患者的多普勒超声学特征及其与病灶内微血管密度(MVD)的相关性。方法以2012年6至2014年6该院收治的113例宫颈癌患者,观察不同分期颈癌多普勒超声学的特征,并分析其与MVD的相关性。结果Ⅰ期病变患者宫颈形态正常或轻度增厚,内部回声稍增高,多普勒显示点状血流信号;Ⅱ期患者宫颈不均匀增厚,体积增大,内部回声不均匀,多普勒显示出现条状、点状或网状血流信号。Ⅲ期患者出现宫颈外浸润,多普勒技术显示丰富的血流;不同组织类型间血管阻力指数(RI)值和MVD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淋巴转移组患者的RI值明显低于无淋巴转移组患者,MVD值显著高于无淋巴转移组患者(P<0.05);不同病理分期患者间 RI值和MVD值间存在差异,两两比较显示,仅Ⅲ期患者RI值均低于Ⅰ期和Ⅱ期患者,MVD值均高于Ⅰ期和Ⅱ期患者(P<0.05),其他组间无差异(P>0.05);宫颈癌患者 RI值与MVD值存在负相关(r=-0.521,P=0.013)。结论超声造影能够清晰显示出宫颈癌的特点,可用于宫颈癌的诊断、监测及评价,宫颈癌患者 RI值与 MVD值存在负相关关系。
作者:杨蓉;杨青;杨映霞 刊期: 2015年第12期
横纹肌肉瘤( RMS)是儿童软组织肿瘤中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约占儿童所有恶性肿瘤的3%〔1〕。2013年WHO制定的软组织与骨肿瘤分类中将 RMS 分为:胚胎性横纹肌肉瘤(ERMS),腺泡状横纹肌肉瘤( ARMS),多形性横纹肌肉瘤( PRMS)及梭形细胞/硬化性横纹肌肉瘤。在诊断为RMS的病例中,ERMS约占60%,ARMS约占20%,其余分型占20%。不同类型横纹肌肉瘤的组织学特点、遗传学特点、发病部位、年龄和预后不同〔2〕,染色体异常和分子通路的改变往往是横纹肌肉瘤发病的主要原因,它们与其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评估有重要关系。
作者:撒焕兰;马克威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门冬氨酸钾对老年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围术期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妇科100例需行手术治疗的老年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给予试验组患者含有门冬氨酸钾的静脉营养,对照组含有氯化钾的静脉营养液,分别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血常规、尿常规及肝肾功能。结果手术前两组患者血钾、年龄、肿瘤分期等没有差异,血白细胞增加率较对照组减少13.3%,谷草转氨酶含量下降率小于对照组,试验组尿素产生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恢复情况强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门冬氨酸钾可提高老年围术期患者免疫力,抑制感染,促进患者恢复,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段乙南;夏志军;许海楠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比较治疗前后替米沙坦联合氢氯噻嗪(HCTZ)对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效果及左室肥厚的影响。方法收集60岁以上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患者120例,其中左室肥厚54例,予以替米沙坦40 mg 联合氢氯噻嗪12.5 mg口服,1次/d,降压不达标替米沙坦增加至80 mg,1次/d,疗程24 w。观察治疗前后降压效果及对左室肥厚的影响。结果降压疗效54例中显效40例(74.0%),有效13例(24%),无效1例(1.8%),总有效率为99%。治疗前后血压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咳嗽发生率仅1.8%;与治疗前相比较甘油三酯、空腹血糖下降(P<0.05),血钾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前及治疗24 w后左心室结构及功能各项指标均明显下降(P<0.01)。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E/A 比值明显增加(P<0.01)。结论替米沙坦+HCTZ降压效果显著、且能逆转左心室肥厚,并且安全性高,耐受性好。
作者:邹文淑;王慧玲;王剑峰;罗雪;卿秀 刊期: 2015年第12期
老化不仅是身体衰老过程,更是心理的衰退过程,其中认知功能的老化表现明显且影响大,它不仅会降低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甚至会干扰其日常生活。自从上世纪七十年代之后,身体活动促进老年人认知功能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当前,身体活动减缓认知下降、提高执行功能、促进老年人脑的神经生长和降低老年痴呆风险等问题逐渐成为研究焦点。
作者:蒋长好;陈婷婷;石长地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研究肿瘤标志物人附睾蛋白(HE)4、糖类抗原(CA)125、CA19-9在老年卵巢癌诊断及病理类型鉴别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00例老年卵巢癌设为恶性组,74例卵巢良性病变设为良性组,32例健康体检人员设为对照组,观察三组HE4、CA125及CA19-9平均血清水平及异常率,对其单独检测及并联检测进行方法学评价,并对不同病理类型卵巢癌血清HE4、CA125及 CA19-9进行比较。结果恶性组 HE4、CA125及CA19-9平均血清水平及异常率均与其他各组有统计学差异( P<0.05),灵敏度以三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高,达83.0%;特异度以 HE4高,达92.5%;约登指数与符合率均以三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高;HE4、CA125在浆液性癌以及子宫内膜样癌升高较为显著,CA19-9在黏液性卵巢癌升高较为显著。结论 HE4、CA125及CA19-9的联合检测对卵巢癌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潘秀芳;郑志昂;麦燕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观察高尿酸血症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变化情况,探讨高尿酸血症与早期肾损害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高尿酸血症患者60例作为研究组,血尿酸水平正常的健康人65例作为对照组,留取12 h尿测定尿微量白蛋白。结果高尿酸血症患者体重指数、血浆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水平及尿微量白蛋白定量均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高尿酸血症患者易合并肥胖、高脂血症,伴尿微量白蛋白升高,提示高尿酸易导致慢性肾脏病早期肾损害。
作者:刘华;林娜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技术(SWI)测定帕金森病(PD)患者脑内铁沉积含量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该院2012年3月至2013年12月入院帕金森患者35例( PD组),PD患者均符合英国帕金森病脑库诊断标准,年龄48~72岁,平均(65.80±6.80)岁。按 Hoehn-Yahr分级,其中Ⅰ级9例、Ⅱ级10例、Ⅲ级7例、Ⅳ级5例、Ⅴ级4例,早期(Ⅰ级、Ⅱ级)为PD1组,中晚期(Ⅲ级、Ⅳ级和Ⅴ级)为PD2组;另选取健康自愿者30例作为对照研究(NC组),年龄50~77〔平均(63.80±4.20)〕岁,均无内外科系统疾病。所有研究对象均在3.0T磁共振成像系统行常规头颅磁共振平扫后行磁敏感加权成像,经处理得到相位图,再分别测量黑质(SN)、红核(RN)、苍白球(GP)、壳核(PU)和尾状核(CN)的相位位移值,计算出相位值,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NC组的相位值和脑对应部位的铁含量做直线回归分析,分析相位值与脑铁含量的相关性。结果在SWI重建图上观察到双侧黑质、红核、苍白球、壳核、尾状核头呈较均匀的低信号,形态左右对称,边界清晰。 PD患者灰质核团的低信号比对照组明显,且边界更清晰,提示有较多的铁沉积;将NC组的相位值与脑相对应部位的含铁量做直线回归分析,相位值与脑铁含量呈负线性相关( r=-0.832,P=0.001);PD组脑各部位的相位值相对于NC组均有所增加,PD组于NC组SN、GP和RN相位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PU、CN的相位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D1组和PD2组相位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WI可反映脑内铁沉积,PD患者黑质、苍白球、红核铁沉积明显,对PD的诊断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杨江胜;朱祖福;高志强;张慧萍;陆强彬;方琪;郑永强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石杉碱甲、尼莫地平和多奈哌齐三种可逆性胆碱酯酶抑制剂(AchEI)联合使用对轻中度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轻中度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150例,随机分为五组,每组30例。其中四组为观察组,分别使用石杉碱甲联合尼莫地平( A组)、石杉碱甲联合多奈哌齐(B组)、尼莫地平联合多奈哌齐(C组)、石杉碱甲和尼莫地平联合多奈哌齐治疗(D组);另一组为对照组,不予任何与改善智能相关的药物。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词语延迟回忆、本顿视觉保持、数字符号替换及数字广度倒数分、连线A、言语流畅性、画钟等测验评价用药3、6、9个月时患者的认知功能。结果各观察组词语延迟回忆测验、本顿视觉保持测验、数字符号替换及数字广度倒数分测验、连线A 测验以及精神状态量表( MMSE)得分持续改善。结论 AchEI的联合使用可改善轻中度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
作者:张彩霞;余晓峰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ApaI(rs7975232)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汉族人群Graves病的关系。方法选取Graves病患者260例和对照组221例,收集相关资料,检测甲状腺相关激素及25羟维生素 D〔25(OH)D〕水平。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长度多态性(PCR-RFLP)对样本基因分型。分析基因多态性与Graves病、25(OH)D与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滴度之间的相关性,25(OH)D及TRAb水平在不同基因型者之间的差异。结果(1)Graves病组C等位基因及CC基因型分布频率高于对照组(Cvs.A:57.1%vs.47.3%,χ2=9.260,P=0.002;CC vs.AA:χ2=7.912,P=0.005);相对于基因型AA者,CC基因型增加Graves病发病风险(OR=2.003,95%CI:1.235~3.246)。(2)Graves病初发组中,血清25(OH)D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14.74±3.10)vs(20.98±2.82)ng/ml,F=50.9,P<0.001〕;25(OH)D与TRAb水平呈负相关(r=-0.264,P=0.035);AA基因型者25(OH)D水平较CC+AC基因型者高〔(16.12±3.28)vs(14.16±2.86)ng/ml,F=2.975,P=0.039〕,而TRAb值较低〔(11.65±3.90)vs(18.12±8.63)IU/L,F=3.244,P=0.028〕。结论 VDR基因ApaI(rs7975232)多态性可能与汉族人群 Graves病及其25(OH)D、TRAb水平相关;Graves病初发组患者伴随低25( OH) D,且与TRAb负相关。
作者:龙雄;吴文飞;胡卓清;周智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弗林蛋白酶(Furin)、人C-myc癌基因产物(C-myc)和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基因(Bcl)-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123例肾透明细胞癌临床资料及术后存档的蜡块组织作为观察组,80例正常肾组织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两组中Furin、C-myc和Bcl-2的表达。结果两组中Furin、C-myc和Bcl-2的表达差别显著。观察组Furin、C-myc和Bcl-2的表达与肿瘤的细胞核分级、Ki67增殖指数及是否伴有坏死密切相关。相关性分析显示观察组中Furin、C-myc和Bcl-2的表达均无明显相关性( P>0.05)。结论 Furin、C-myc和Bcl-2高表达是肾透明细胞癌发生发展的促进因素,三者间未见明显关联性。
作者:吴洁清;王侠;鲁广建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调查广州市老人院安全文化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运用修订版HSOPSC问卷对广州市8家老人院260名护士进行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广州市老人院安全文化的影响因素。结果安全文化优势领域分别为组织学习与持续改进(91.2%),园区内团队合作(89.8%),管理者促进安全的期望与行动(79.9%)和老人院管理者对老人安全的支持(79.4%);安全文化待改进领域分别为对错误的非惩罚性反应(47.2%),事件报告频率(42.1%)和人员配置(37.7%)。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中,人员配置、护士所在园区、老人院性质、本院工作年限、在今后一年中是否会继续在老人院工作对预测安全文化总分具有统计学意义(F=14.422,R2=0.293,P<0.05)。结论广州市老人院安全文化有待提高,老人院管理者应合理进行人员配置,建立自愿、非惩罚性报告体系,营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楚婷;刘可;张利峰;马一群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EN)联合谷氨酰胺对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将该院收治的90例老年SA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给予早期EN联合谷氨酰胺营养干预支持,对照组给予完全胃肠外营养( TPN)。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营养支持7、14 d后的血淀粉酶、尿淀粉酶、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 APACHE-Ⅱ)评分、Ranson 评分及血清白蛋白(ALB)、血清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RF)及体重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7、14 d后,血淀粉酶、尿淀粉酶、APACHE-Ⅱ评分、Ranson评分均较入院时显著下降( 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7、14 d 后上述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期( 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7、14 d后ALB、PA、TRF及体重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天数显著短于对照组,其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早期EN联合谷氨酰胺营养支持干预较TPN在治疗老年SAP中能更有效地缓解机体高分解代谢,明显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重视。
作者:赵丽艳;王萍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地菍乙酸乙酯提取部位对糖尿病(DM)小鼠血糖、血脂及抗氧化水平的影响。方法腹腔一次性注射链脲佐菌素150 mg/kg制备DM小鼠模型,治疗组分别按地菍乙酸乙酯提取部位高、中、低(60、40、20 g/kg)剂量每天灌胃1次,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则以等体积蒸馏水灌胃,连续10 d,观察小鼠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计算肝脏、肾脏脏器指数。结果与DM模型组小鼠比较,地菍乙酸乙酯提取部位给药组小鼠血糖、TC、TG显著降低( P<0.01或P<0.05),血清 SOD活性明显升高(P<0.01或P<0.05),MDA含量明显降低(P<0.01),肾脏指数也明显降低(P<0.01)。结论地菍乙酸乙酯提取部位能明显降低 DM小鼠 FPG,改善血脂代谢紊乱,并具有抗氧化作用。
作者:李丽;罗泽萍;周焕第;杨秀芬 刊期: 2015年第12期
2013年10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支持发展多样化健康服务,发展健康文化和旅游。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整合当地优势医疗资源、中医药等特色养生保健资源、绿色生态旅游资源,发展养生、体育和医疗健康旅游”〔1〕。这表明我国老年旅游市场需求旺盛。老年旅游者的增多是社会进步、生活幸福的表现,使老年人“老有所乐”是构建和谐、积极老龄化社会的关键。但在旅游过程中,老年人由于年龄、身体条件的影响,存在着诸多健康风险。老年旅游者的卫生保健不仅直接影响到老年人的健康,还间接影响到家庭及社会的稳定。因而,旅游卫生保健已经成为公共卫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于勇;陶立坚;杨土保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通过构建针对窖蛋白(CAV)-1基因的siRNA,研究RNAi技术对MCF-7细胞cav-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构建siRNA表达载体pGenesil-1-shRNA-cav-1,通过脂质体法转染到MCF-7细胞,RT-PCR法检测cav-1的mRNA表达。结果成功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Genesil-1-shR-NA-cav-1;RT-PCR检测显示转染重组质粒的乳腺癌细胞中 cav-1 mRNA 表达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空白对照和正常细胞组。结论重组表达载体pGenesil-1-shRNA-cav-1能有效抑制人乳腺癌细胞cav-1基因的表达。
作者:张鹏霞;孙宁宁;杨玉;陈珏晓;柳朝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高压氧疗联合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康复情况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79例高血压基底节出血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患者采用高压氧疗联合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39例)患者单纯采用微创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康复和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基本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但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入院时和术后1 w,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Barthel 指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术后2、4 w,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Barthel 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全部患者随访1年,观察组39例存活患者中,预后良好(ADL 1~3级)比例占66.67%(26/39);对照组37例存活患者中,预后良好比例占48.65%(18/37),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高压氧疗在改善高血压基底节出血微创手术治疗后患者神经功能康复情况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刘俊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在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前早期应用左卡尼汀治疗以探讨其对梗死心肌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90例具有PCI手术适应证的ST段抬高型AM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左卡尼汀组和早期治疗组,每组各30例,且均行PCI。三组均常规应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氢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硝酸酯类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β受体阻滞剂及他汀类降脂药。左卡尼汀组于术后1 h内予左卡尼汀3.0 g加入0.9%生理盐水20 ml中静脉推注,此后每日用药1次,连用7 d;早期治疗组PCI术前10 min予左卡尼汀静脉推注,此后每日用药1次,连用7 d。比较3组心电图ST段回落时间,术前及术后24、72 h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 CK-MB)、肌钙蛋白I( cTnI)、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水平的变化及术后30 d病死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左卡尼汀组和早期治疗组心电图ST段回落时间明显缩短,以早期治疗组更明显(P<0.05或P<0.01)。术前3组血清CK-MB、cTnI、SOD和MDA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左卡尼汀组和早期治疗组术后24、72 h血清CK-MB、cTnI、MDA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清SOD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以早期治疗组改变更为明显(P<0.01)。左卡尼汀组和早期治疗组术后30 d病死率无差异,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左卡尼汀能够保护心肌细胞,清除氧自由基,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从而改善心电图变化和改善PCI患者预后,尤以术前早期应用效果更显著。
作者:毛毳颖;郑雪冰 刊期: 2015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