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管生成及神经生长在骨关节炎中的作用

郑洁;王瑞辉;寇久社

关键词:骨关节炎, 血管生成, 神经生长, 炎性反应
摘要:血管生成对于组织生长、发育、再生循环及修复等生理过程极为重要,但也在一些疾病的病理改变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尤其是肿瘤及关节炎。血管生成与类风湿关节炎密切相关已是公认的事实,而在骨关节炎( OA)中的作用正受到广泛关注。 OA患者骨赘〔1〕是先被发现有血管生成的部位,随后的研究相继发现关节软骨〔2〕、滑膜〔3〕及半月板〔4〕等结构均有血管生成或新生血管增多。血管生成和感觉神经生长是不可分割的过程,二者将血管生长与OA患者的关节痛紧密联系起来。关节软骨细胞外基质( ECM)微环境调控着促血管生成因子与抗血管生成因子的动态平衡,OA病理性新生血管的形成正是这一内在平衡机制打破的体现。本文对近年来血管生成与神经生长在OA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辣椒素对类固醇糖尿病大鼠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目的:研究辣椒素对类固醇糖尿病( SDM)大鼠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 NC组),SDM 组和辣椒素组;检测各组大鼠血糖,胰岛素抵抗,血清中脂联素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改变,胰岛细胞凋亡率和胰腺组织细胞凋亡蛋白酶-3(Caspase-3) mRNA变化。结果小剂量腹腔注射辣椒素明显降低SDM大鼠血糖,抑制胰岛素抵抗;增加血清脂联素和CGRP的表达;下调SDM大鼠胰岛细胞凋亡率和胰腺组织Caspase-3 mRNA的表达。结论辣椒素能改善SDM大鼠,与降低SDM大鼠血糖、抑制胰岛素抵抗、增加血清脂联素和 CGRP的表达和抑制胰岛细胞凋亡有关。

    作者:周晓燕;应长江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疗效及对血清中半乳糖凝集素3、内皮素1和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的影响

    目的: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血清中半乳糖凝集素(Galectin)-3、内皮素(ET)-1和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ystatin)C的影响。方法118例急性心力衰竭〔心功能均为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Ⅲ~Ⅳ级〕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9例,应用硝普钠或硝酸甘油等血管扩张药;观察组59例,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前、治疗后抽取静脉血,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 galectin-3、ET-1和 CystatinC 的表达。结果治疗1 w后,观察组心功能改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血清galectin-3、ET-1和CystatinC的表达均下降,但是观察组 galectin-3、ET-1和CystatinC的下降值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明显,且能更有效地优化血清中 galectin-3、ET-1和CystatinC的表达,有效调节机体的内环境。

    作者:黄宏枢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曲阜市60岁以上老年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的效果及依从性

    目的:探讨曲阜市60岁以上老年糖尿病(DM)患者口服降糖药的治疗效果、用药依从性和口服降糖药的种类及其相应对策。方法选择曲阜市483例60岁以上口服降糖药的老年DM患者,设计调查问卷,调查用药依从性、治疗效果和口服降糖药的种类。结果483例老年DM患者中,服用磺酰尿类药物比例高,其次分别为双胍类、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类、胰岛素增敏剂类;单服1种药139例,服用2种药177例,3种及以上167例。4种药物空腹血糖达标率、糖化血红蛋白(HbA1c)达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依从性优、良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治疗依从性中、差组,依从性中组明显高于依从性差组(P<0.05)。结论曲阜市60岁以上老年DM患者口服降糖药现状不容乐观,应提高60岁以上老年DM患者用药依从性,改善用药结构,才能有效提高血糖控制效果。

    作者:毕贞水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红芪多糖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b/db小鼠肾脏保护作用及PKC/TIMP-1表达的影响

    目的:通过研究红芪多糖( HPS)对糖尿病肾病( DN) db/db小鼠肾组织中 PKC 与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 TIMP)-1表达的影响,探讨HPS对DN小鼠肾脏的保护机制。方法将50只5周龄的雄性db/db小鼠随机分为5组:HPS高、中和低剂量组,替米沙坦阳性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另设正常组,为10只同周龄的db/m小鼠。给药8 w,于给药前及给药后第2、4、6、8周末检测小鼠血糖浓度,第8周末收集小鼠24 h尿,检测24 h尿蛋白排泄量后处死小鼠,眼球取血并分离血清检测甘油三酯( TC)、总胆固醇( TG)等,并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RT-PCR)、免疫蛋白印迹检测肾组织PKC蛋白及IIMP-1 mRNA的表达。结果 HPS治疗8 w后,db/db 小鼠的血糖、体重均较模型组降低,但只有高、中剂量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中剂量组下降明显(P<0.01);24 h蛋白尿排泄量与模型组相比均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 TC、TG 均降低(P<0.05),其中中剂量组下降更明显(P<0.01)。与模型组比较,TIMP-1 mRNA的表达量除 HPS 低剂量组无改变外,其余治疗组均增强(P<0.05),且HPS中剂量组变化明显(P<0.01);PKC蛋白的表达在HPS高、中剂量组有所下降(P<0.05),且HPS中剂量组下降明显(P<0.01)。结论 HPS可能通过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上PKC蛋白的表达及增强TIMP-1mRNA的表达,减缓糖尿病肾病的病程进展。

    作者:祁雪艳;金智生;陈长浩;关雁;王倩;余海艳;张梅菊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不同原发病抗血小板药物导致上消化道出血的特点

    抗血小板药物的广泛应用提高了心血管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期〔1,2〕,但抗血小板药物继发上消化道出血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本研究旨在分析不同原发病抗血小板药物导致上消化道出血的特点。

    作者:王丽敏;傅文安;秦月花;张晓苹;吴军霞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老年人周围型肺结节良恶性CT征象及处理

    目的:总结老年周围型肺结节的良恶性CT征象。方法所有病例术前均行高分辨率 CT( HRCT)检查,统计学分析结节大小、形态、边缘及磨玻璃成分、内部特征在各病理组间差异。结果磨玻璃结节大小及磨玻璃成分在各病理组间差异显著,形态、边缘及内部特征无统计学差异;实性结节大小、边缘特征在各病理组间有统计学差异,形态特征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HRCT在≤10 mm的周围型肺结节的良恶性鉴别上有一定价值,较大结节(8~10 mm)及实性成分的存在(mGGN)或具有分叶特征的实性结节高度提示恶性肿瘤可能。

    作者:刘伟;刘晶;伍建林;孙传恕;吕丽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血清钙水平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状况的影响

    目的:探讨血清钙水平对2型糖尿病( T2DM)老年患者血糖控制状况的影响。方法396例确诊T2DM的老年患者根据其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分为血糖控制较好组(HbA1c≤7.0%)115例,一般组(7.0%<HbA1c≤9.0%)150例,较差组(9.0%<HbA1c)131例。抽取静脉血检测相关生化指标及血清钙水平,比较其差异并分析血清钙对血糖控制的影响。结果较差组空腹血糖( FBG)、HbA1c、血尿酸( UA)、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胰岛素抵抗指数(IRI)、血清钙明显高于一般组与较好组(P<0.05);一般组 FBG、HbA1c、TC、TG、IRI、血清钙明显高于较好组(P<0.05)。血清钙与FBG、HbA1c、UA、TC、TG、LDL-C、IRI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血清钙水平通过胰岛素抵抗对T2DM老年患者血糖控制状况产生影响,血清钙水平越低,血糖控制水平越差,因此在临床实际中可以通过补充钙离子增加胰岛素抵抗促进血糖水平的控制。

    作者:蔡奕琪;吕全;阮希成;王盈盈;余晓华;金希波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持续质量改进对提高老年腹膜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 CQI)对提高老年腹膜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应用效果。方法144例老年腹膜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CQI管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抑郁自评量表( SDS)对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况进行评估,采用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法( SGA)评价患者干预前后的营养状况,并比较两组腹膜炎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AS、SDS、SGA评分对比并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AS、SDS、SGA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腹膜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CQI能显著改善老年腹膜透析患者的心理状况、营养状况,降低腹膜炎发生率,从而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蕾;李缨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热休克蛋白60在纳洛酮神经保护中的作用

    目的:研究热休克蛋白(HSP)60在纳洛酮神经保护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培养小胶质细胞株 BV2,实验分为对照组、阳性对照组(细菌脂多糖,LPS)、实验组( LPS+纳洛酮)。利用Western印迹和免疫荧光技术检测不同分组中 HSP60的表达,ELISA技术检测 HSP60的胞外释放。利用人重组HSP60(rhHSP60)作用于BV2细胞,然后用 Western 印迹技术检测不同分组中 Toll 样受体(TLR)-4的表达;收集细胞培养液,用ELISA检测肿瘤坏死因子( TNF)-α和γ-干扰素( IFN-γ)的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阳性对照组中的 HSP60和 TLR-4表达及TNF-α和 IFN-γ的释放都显著增加;而加入纳洛酮后,实验组中这些因子的水平都明显降低( P<0.05)。结论纳洛酮可能通过 HSP60-TLR-4途径阻止小胶质细胞的活化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丁斐嘉;张楠;马骄;李凡;张蕊;李玲;李云鸿;王银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抑亢丸联合131 I治疗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的疗效

    目的:探讨抑亢丸联合131 I治疗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的疗效及对患者自身抗体和脂肪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3年1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患者11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55例。对照组接受131 I治疗。观察组接受131 I治疗的同时联合抑亢丸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血清甲状腺素(T4)、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FT4都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促甲状腺素(TSH)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b)、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都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脂联素(APN)、抵抗素(ADSF)、血清游离脂肪酸(FFA)都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瘦素(LP)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抑亢丸联合131I治疗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疗效确切,能够改善患者的甲状腺功能,降低患者自身抗体水平,并有效调节患者脂肪细胞因子水平。

    作者:付玉娟;黄文平;蔡政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上海市闵行地区老年人骨密度水平及骨质疏松患病情况

    目的:了解上海市闵行地区老年人随年龄增加骨健康状况,骨量减少症( OPA)和骨质疏松( OP)患病率。方法用美国 GE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 Lunar DPX测量360例(年龄60~94岁)第1-4腰椎正位骨密度( BMD),以性别、年龄分组进行分析。结果老年人OP总患病率为26.9%,OPA为47.2%。老年男性OP患病率为23.7%,老年女性OP患病率(30.8%),明显高于男性(P<0.01)。结论闵行地区老年人BMD随年龄增加,椎骨BMD逐渐下降。 OP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升,且同龄组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加强BMD检测对及早发现 BMD变化及OP诊断有重要作用,同时加强对OP健康教育对提高居民对OP认知度,防治OP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马学东;魏新萍;郭平;王红芹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中西结合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破裂出血栓塞术后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结合治疗脑动静脉畸形(AVM)破裂出血栓塞术后并发症的有效性及预后分析。方法回顾2012年1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40例动静脉畸形破裂出血患者,行动静脉畸形栓塞术,围术期给予常规西医治疗,中医以中风及阴阳类证论治,23例接受中医治疗,17例未予中医治疗。分析术后6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 GOS)评分,比较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结果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可降低栓塞术后并发症发生率(P<0.05),改善患者预后。结论中西结合治疗能减少AVM破裂出血栓塞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朱吉祥;石尧;李贵福;罗望池;尤劲松;马朝晖;陈发军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利伐沙班与低分子量肝素治疗老年膝关节骨肿瘤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的疗效

    目的:探讨利伐沙班对预防老年膝关节原发性骨肿瘤术后静脉血栓栓塞( VTE)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81例膝关节骨肿瘤老年患者,按治疗不同分为试验组(利伐沙班+低分子量肝素)44例和对照组(低分子量肝素)37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深静脉血栓( DVT)发生率、非致死性肺栓塞( PE)及其全因死亡率,检测手术前后D-二聚体水平、血小板计数( PLT)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水平,并观察术后引流、出血及其他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至术后28 d,两组DVT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有1例出现非致死性PE,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均无PE全因死亡发生;D-二聚体水平比较,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 PLT和 APTT水平无差异(P>0.05)。同时,各组 D-二聚体、PLT及APTT等3项指标,随时间的变化全部显著(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引流量、引流时间和出血事件发生率无差异,且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相似(P>0.05)。结论利伐沙班可进一步有效降低接受膝关节骨肿瘤手术的老年患者术后相关VTE的发生。

    作者:艾克拜尔·尤努斯;杰恩斯·达尼牙尔;陈江涛;王翀;田征;宋兴华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生活方式干预对社区女性围绝经期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生活方式干预对长春市社区围绝经期妇女生活质量及围绝经期症状的影响。方法选择210例围绝经期妇女,随机分为对照组(n=105)和实验组(n=105),对照组不进行任何生活方式干预,实验组根据个体情况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干预前和干预后分别对围绝经期妇女进行问卷调查,包括一般状况调查表、生活方式调查表、围绝经妇女生活质量状况 SF-36问卷及围绝经期症状。结果实验组女性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得分及生活质量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女性围绝经期症状明显缓解,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活方式干预可有效缓解围绝经期妇女症状,且提高其生存质量,可在社区内推广。

    作者:董雪;张明明;梁伍今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益气活血中药联合早期康复治疗对老年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中药联合早期康复治疗对老年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老年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给予益气活血中药联合早期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量表(QQL-100)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改善较对照组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QQL-100评分改善较对照组显著(P<0.05)。结论益气活血中药联合早期康复治疗改善老年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效果显著。

    作者:王朝驹;孙薇;兰怡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外周血白细胞CD64和CD11 b指数诊断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的价值

    目的:研究外周血白细胞CD64和CD11b指数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期的诊断价值。方法200例COPD患者,根据是否符合急性期诊断标准分为急性期100例(急性组)和稳定期100例(稳定组),另选取同期9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检测所有入选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中性粒细胞、CD64和 CD11b指数。结果三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和 hs-CRP 比较差异显著(P<0.05),急性组 hs-CRP水平显著高于稳定组和对照组(P<0.05);急性组白细胞与稳定组比较无差异(P>0.05),但均高于对照组(P<0.05);急性组中性粒细胞显著高于对照组和稳定组(P<0.05),稳定组和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三组间 CD64和 CD11b指数比较均差异显著(P<0.05);急性组 CD64指数显著增高,CD11b指数显著降低,与稳定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稳定组和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CD64和 CD11b诊断急性加重期COPD的敏感度分别为77.23%和62.61%,特异性分别为98.42%和79.89%。结论外周血白细胞CD64和 CD11b指数能为早期老年COPD急性期诊断提供依据。

    作者:周艳红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胸腔镜小切口胸膜纤维板剥脱术治疗结核性脓胸的疗效及对心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分析胸腔镜小切口胸膜纤维板剥脱术治疗结核性脓胸的疗效及对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住院治疗的结核性脓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接受开放性纤维板剥脱术治疗的对照组、接受胸腔镜小切口胸膜纤维板剥脱术治疗的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纤维板剥脱及术后肺复张情况、术后心肺功能等。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拔管时间短于对照组(74.28±11.19) min vs(98.27±18.63)min,(5.83±1.16)d vs(8.83±2.83)d,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78.61±13.27)ml vs(137.08±28.66)ml;纤维板完全剥脱率及术后患侧肺复张良好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83.87% vs 61.29%,87.09% vs 67.74%);左室射血分数( 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 LVEDD)、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等心肺功能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50.17±4.25)%〕 vs 〔(37.27±3.29)%〕,(53.28±5.93)mm vs(59.27±6.36)mm,(2.98±0.23)L vs(2.31±0.19)L,(3.01±0.17)L vs (2.37±0.13)L,(80.32±5.38)% vs(71.41±4.25)%。结论胸腔镜小切口胸膜纤维板剥脱术可以优化结核性脓胸患者的手术治疗过程,增加治疗成功率并保护患者的心肺功能。

    作者:符诒慧;程宏宁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脑梗死高龄患者颈动脉高频超声对照分析

    目的:探讨脑梗死高龄患者采用颈动脉高频超声的临床意义。方法在该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脑梗死患者50例设为观察组,在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患者50例设为对照组。两组患者颈动脉高频超声临床资料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IMT)增厚比例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斑块存在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在颈动脉内径的颈总动脉>7.4 mm和颈内动脉>5.6 mm的患者占有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在血管阻力指数(RI)的颈总动脉>0.8、颈内动脉>0.68以及椎动脉>0.72的占有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颈总动脉舒张期末流速(EDV)和颈总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SV)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和形态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通过颈动脉高频超声能够清晰准确地呈现出颈动脉血流动力学和形态发生的变化。

    作者:孙文兵;丁波;肖艳;许莉;袁丽;王淑彬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八段锦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健身气功八段锦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步行组、八段锦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维持原生活方式不变,不参加处方锻炼;步行组:患者每天进行步行锻炼,每日2次,每次半小时,中等步速(80~100次/min);八段锦组:需进行3次/d的八段锦锻炼。观察三组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 SF-36量表评分的水平变化。结果①八段锦组治疗后,FPG,HbA1c下降明显(P<0.05);②八段锦组和步行组治疗后,Sf-36躯体健康评分升高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八段锦组和步行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Sf-36心理健康评分升高显著(P<0.05)。结论健身气功八段锦锻炼可有效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控制患者的FPG、HbA1 c水平,并可有效调节患者的精神状态。

    作者:吴云川;韦庆波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老年肺结核患者临床及耐药特征分析

    目的:分析92例老年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特征。方法对2012~2014年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痰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的92例老年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一线和二线13种抗结核药的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2例老年肺结核患者中初治多于复治(2.6∶1),肺结核并结核性胸膜炎及基础疾病发生率高;结核分枝杆菌对13种抗结核药全敏感者43例,不同程度耐药者49例,总耐药率、初治耐药率和复治耐药率分别为53.3%(49/92)、48.5%(32/66)和65.4%(17/26);总耐多药率、初治耐多药率和复治耐多药率分别是12.0%(11/92)、4.5%(3/66)和30.8%(8/26);广泛耐药占耐多药的比率18.2%(2/11)。结论本地区年结核病疫情严峻,提高对老年肺结核的认识,重视病原学检测和规范化治疗,是防止误诊误治和减少耐药结核病发生的重要手段。

    作者:兰远波;刘梅;张建勇;李娜娜;陈玲 刊期: 2015年第18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