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磊;张涛;王海燕;邹艳红;王影;李春玉;王禹;迟瑛娇;赵塔娜;赵冬梅
目的:探讨髓芯减压加钽棒对老年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0年7月至2014年9月因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进入该院治疗的老年患者80例,将其随机均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采用髓芯减压加钽棒植入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髓芯减压作为治疗方式。在疗程结束后,对所有患者主要临床指标、髓关节功能状况、塌陷状况进行安全性预测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优24例,良16例,优良率高达100.00%,对照组患者优13例,良15例,可12例,优良率为70.0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 P<0.05);研究组仅出现1例塌陷,对照组出现12例,两组比较差异显著( P<0.05)。结论采用髓芯减压加钽棒植入治疗老年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患者,疗效确切,手术创伤较小、出血量较少、手术时间较短,术后并发症少,恢复状况较好,可推广应用。
作者:韦标方;孙丙银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培哚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或氢氯噻嗪治疗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14年1月该院门诊或住院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12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63例,观察组予培哚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对照组予培哚普利联合氢氯噻嗪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血钾、血清胱抑素(Cys-C)和血尿酸(UA)的变化。结果观察组血压达标比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项血压值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且血压昼夜节律上升(P<0.05),对照组白昼平均舒张压(dDBP)、血压昼夜节律均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其余血压值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后夜间舒张压(nDBP)、血压昼夜节律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收缩压降压谷峰比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舒张压降压谷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血钾、Cys-C、U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钾、Cys-C较治疗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血钾较治疗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Cys-C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两组均出现轻微的头昏、头痛、干咳等症状,但轻微处理后恢复正常,不影响治疗,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培哚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或氢氯噻嗪治疗均可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但培哚普利联合氨氯地平能更好地改善患者昼夜血压节律,对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更佳。
作者:李娟;李晓端;韩萍;马宝玉;张勇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观察鹿茸对离体蟾蜍心肌收缩的保护作用。方法40只蟾蜍随机分为低钙组和高钙组,每一组又分为鹿茸前加维拉帕米组和鹿茸后加维拉帕米组。采用斯氏法制备离体蛙心灌流标本,应用B-420 F生物机能实验系统记录离体蟾蜍心肌收缩曲线,并进行心肌收缩力的统计学分析。结果在低钙条件下,灌流鹿茸冻干粉溶液后心肌收缩力明显增加( P<0.05);在高钙条件下,灌流鹿茸冻干粉溶液后心肌收缩力明显减弱(P<0.05),且鹿茸的这种作用在低钙和高钙条件下可部分被维拉帕米(7.27 mg/L)阻断(P<0.01)。结论鹿茸对离体蟾蜍心肌收缩力有双向调节保护作用,这种作用可能部分与心肌细胞膜上钙离子通道有关。
作者:王珂萌;傅雷;孙艺平;张冬梅;赵心宇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联合健康教育对老年肺癌患者生存质量和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老年肺癌患者11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措施,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联合健康教育,应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评价患者焦虑情况,采用抑郁自评量表( SDS)评价患者抑郁情况,并应用生存质量评分来评价患者生存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SDS评分和SAS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研究组SDS评分和SAS评分均显著优于干预前,且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SDS评分和SAS评分无显著变化(P>0.05);干预后研究组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躯体功能、认知功能以及整体功能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联合健康教育对老年肺癌患者具有较好效果,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李玉华;陈立章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分析活血生骨汤治疗中老年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其中观察组给予活血生骨汤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健骨生丸治疗,观察记录患者治疗前后 Harris评分及实验室检查情况,评价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71.43%)(P<0.05);两组治疗后Harris积分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后疼痛积分、功能积分和Harris总分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两组治疗前后髋关节临床分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后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和血细胞比容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 P<0.05);观察组治疗后全血黏度高切、血浆黏度和血细胞比容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 P<0.05);两组治疗期间无不良反应。结论在短期临床观察期间,活血生骨汤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有较好的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血液流变学、改善微循环有关。
作者:赵宝祥;孙丙银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在老年桥本甲状腺炎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桥本甲状腺炎患者41例为观察组,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抗原(TGA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28.760,P<0.001);观察组血清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22.040,P<0.001)。观察组血清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CP)-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8.103,P<0.001)。观察组 MCP-1与TPOAb(t=0.526,P<0.001)及TGAb(t=0.559,P<0.001)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MCP-1检测有助于辅助桥本甲状腺炎诊断及评估病情。
作者:汤佳珍;杨治芳;刘峰;甘华侠;黄海华;刘建英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研究番茄红素对高脂血症大鼠主动脉的保护作用。方法64只SD成年雄性大鼠按体重和总胆固醇(TC)水平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氟伐他汀钠10 mg? kg-1? d-1、番茄红素4.4、11、22、44、110 mg? kg-1? d-1共8个剂量组;对照组喂基础饲料,其余饲高脂饲料;第2、3周,对照组和模型组行1%羧甲基纤维素钠( CMC-Na)灌胃,其余以1%CMC-Na 为溶剂按确定剂量灌胃。实验期间,采尾血检测 TC、甘油三酯( 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丙二醛( MDA),并计算动脉硬化指数( AI)及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 AIP)。光镜下观察主动脉弓病理变化,并以番茄红素各剂量组血液各项指标与模型组差值的绝对数进行曲线拟合分析。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各干预组血清TC、TG、LDL-C、MDA、AI、AIP降低,SOD活性增强;主动脉弓管壁泡沫细胞堆积减轻;番茄红素44 mg? kg-1? d-1组大鼠血清LDL-C、MDA分别为(0.73±0.04)mmol/L、(3.14±0.06)nmol/ml,改善程度强于氟伐他汀钠组。经曲线拟合得到5个曲线方程。结论番茄红素可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脂,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减轻主动脉病变,剂量为44 mg? kg-1? d-1时其作用强于氟伐他汀钠;采用拟合曲线方程可初步了解在4.4~110 mg? kg-1? d-1剂量范围的番茄红素对高脂血症大鼠血液各指标改变均有影响。
作者:黄益德;胡敏予 刊期: 2015年第19期
高脂血症是指脂肪代谢或转运异常所致的血浆中1种或多种脂质高于正常的疾病,其临床发病率高,常分为高胆固醇( TC)血症、高甘油三脂( TG)血症和混合型高脂血症(即同时表现高TG和高TC血症)〔1〕,是导致多种重大疾病如心脑血管病、肥胖和严重糖尿病等的重要危险因素。高脂血症动物模型的建立对于高脂血症发病机制及相关药物的筛选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已建立的模型大致可分为饮食诱导、自发及基因修饰等,本文以此分类进行综述。
作者:王颖;于学慧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麦冬多糖( MDG)-1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内皮祖细胞与缺血修饰白蛋白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Wistar大鼠34只,其中心肌缺血再灌注造模成功19只随机分成两组,阴性对照组9只,予以混合饲料和纯净水饲养;治疗组10只,在阴性对照组的饲养基础上,按每天剂量为20 mg/kg MDG-1进行灌胃;正常对照组10只,为未造模的正常大鼠,予以混合饲料和纯净水饲养,由大鼠自行饮食。饲养1 w后麻醉状态下抽取心室血进行镜下内皮祖细胞计数;抽取耳缘静脉血采用白蛋白钴结合(ACB)试验法测定缺血修饰白蛋白;抽完血后处死大鼠,镜下观察心肌梗死区心肌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血中内皮祖细胞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经 MDG-1治疗后大鼠血中内皮祖细胞水平较未经MDG-1治疗大鼠明显升高(P<0.05);②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血中缺血修饰白蛋白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MDG-1治疗后的大鼠血中缺血修饰白蛋白水平阴性对照组明显降低( P<0.05);③治疗组和正常对照组镜下心肌细胞明显好于阴性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心肌梗死区心肌细胞排列紊乱,可见大量胶原纤维形成;治疗组心肌梗死区心肌细胞排列有序,几乎与正常对照组心肌走形一致。结论 MDG-1能够明显提高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内皮祖细胞水平,降低缺血修饰白蛋白表达,促进血管内皮损伤的修复,改善心肌,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霞 刊期: 2015年第19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脑苷肌肽对脑梗死老年患者血清中S100B蛋白(S100B)、基质金属蛋白酶(MMP)-7和 MMP-8水平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将103例老年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1)和研究组(n=52),对照组患者入院后实施脑梗死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脑苷肌肽注射液,治疗14 d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 NIHSS)、生活能力评分、血清 S100B、MMP-7和 MMP-8变化。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4.471,P=0.034)。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生活能力评分、血清S100B、MMP-7和MMP-8含量降低(P<0.05),且研究组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脑苷肌肽治疗脑梗死老年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且能有效抑制血清 S100B、MMP-7和MMP-8高表达引发的神经细胞损伤,提高患者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达鹏;刘建刚 刊期: 2015年第19期
大小便失禁是指不由自主的尿液或粪便泄漏。因大小便失禁带有社会耻辱感,所以大小便失禁患者及其家庭照顾者往往会采取各种措施来隐瞒大小便失禁〔1,2〕。有研究表明,它可通过初级卫生保健预防和治疗〔3〕,但目前仍然存在漏报和漏诊的情况。本文综述了老年痴呆和大小便失禁之间的关系及其初级卫生保健研究进展。
作者:罗艳;王瑶;Ja nPaterson;邹健;王婧;王媛媛;Lily Dongxia Xiao;何国平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破骨样细胞中骨保护素( OPG)和 NF-κB配体受体( RANKL)表达情况。方法单独培养骨髓单核细胞前体,用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M-CSF)和维生素D诱导其转化为破骨样细胞,在0、5、10、15 d用光镜观察和TRAP染色(抗酒石酸染色)评估破骨样细胞的转化程度,用RT-PCR检测OPG和RANKL的表达情况;然后构建主动脉中膜平滑肌细胞( SMC)与骨髓单核细胞前体共培养的模型,用维生素 C 和β-磷酸甘油诱导SMC转化为成骨样细胞,并在0、5、10、15 d用同样方法再次检测共培养中破骨样细胞转化的情况,以及两种细胞中OPG和 RANKL的表达情况。结果不管是单独培养、还是共培养,破骨样细胞中始终没有OPG和RANKL的表达。结论破骨样细胞的转化可能主要受成骨样细胞分泌的OPG和RANKL调控,本身并没有分泌OPG和RANKL进行自身调节的机制存在。
作者:聂斌;管思明;张韶英;方欣;周韶琼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观察老年前列腺供血动脉的来源、走行和进入前列腺的位置为治疗前列腺疾病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选用25具不同年龄段的防腐固定老年尸体进行解剖,观察前列腺供血动脉的来源、支数和走行。结果前列腺供血动脉来源广泛,走行复杂,主要的起源动脉和支数为:膀胱下动脉77支、直肠下动脉23支、膀胱上动脉22支、阴部内动脉16支。进入前列腺的位置以2~5或7~10点居多,有129支,占84.87%(129/152)。结论对于前列腺手术的患者,要充分考虑前列腺动脉的分布情况和变异特点,减少出血。
作者:闫文升;康洁;姚玉英;于新龙;张宏;王磊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PICC)为老年肿瘤患者建立了可靠的静脉通路,为化疗药物的输注、营养支持治疗的实施、抢救药物的应用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既减弱了化疗药物对外周静脉的损伤又减轻了患者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但由于老年肿瘤患者免疫功能低下,且PICC导管留置时间较长,易发生院内感染。据报道,美国每年院内血流感染约超过20万例,其中90%与中心静脉导管有关〔1〕。本文现有针对性地将老年肿瘤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 CVC-RI)的危险因素及集束化干预措施护理进展进行分析。
作者:刘欣敏;高岚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分析不同级别结直肠癌患者血清中肿瘤标志物含量表达与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的关系。方法收集86例结直肠癌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者的外周血,应用化学发光法检测患者血清游离肿瘤标志物 CEA、CA19-9、CA125、CA153含量表达。结果结直肠癌患者血清中CEA、CA19-9、CA125、CA153等糖链类抗原含量明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 P<0.01),且与结直肠癌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呈正相关( r=0.762)。结论检测结直肠癌患者血清中游离肿瘤标志物含量表达有助于结直肠癌的筛查,并在结直肠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判断肿瘤恶性程度及预后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郭惠玲;孙鹏达;张辉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腹针对老年性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和腹针组,每组各60例。西药组给予枸橼酸莫沙必利和乳果糖口服液治疗,腹针组给予腹针疗法(引气归元、腹四关、调脾气、天枢)针刺,两组患者连续治疗4 w,并在治疗后1、3个月进行随访。治疗前后采用西医症状积分表、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4 w后,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且腹针组优于西药组(P<0.05);生活质量方面,两组患者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活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精神健康(MH)等8个维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腹针组BP、GH、VT 3个维度改善优于西药组(P<0.05)。在随访过程中,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改善,且腹针组优于西药组(P<0.05)。结论腹针疗法能够有效缓解老年性便秘型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且具有较好的远期疗效。
作者:李湘力;蔡敬宙;林泳;王升旭;符文彬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法舒地尔治疗高龄舒张性左心衰竭相关性肺动脉高压的疗效。方法选择老年舒张性左心衰竭相关性肺动脉高压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不使用钙离子拮抗剂,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法舒地尔静脉滴注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肺动脉压、6 min 步行距离、心率、心排指数等指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治疗前肺动脉舒张压(DPAP)、肺动脉收缩压(SPAP)、肺动脉平均压(MPAP)、中心静脉压(CVP)均有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后 DPAP、SPAP、MPAP、CVP 分别为(24.96±4.12)mmHg、(53.32±6.14)mmHg、(33.15±3.67)mmHg、(22.76±3.05)cmH2O,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治疗前动脉血氧分压(PaO2)均有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后PaO2为(91.14±7.45)mmHg,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均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心率(HR)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治疗前6 min 步行距离、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有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后6 min 步行距离、LVEF分别为(408.86±7.32)m、(40.73±3.67)%,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法舒地尔治疗高龄舒张性左心衰竭相关性肺动脉高压临床效果好,对心脏影响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宁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比较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ACG)和慢性闭角型青光眼(CACG)眼压降低后的眼解剖参数差异。方法均行眼科 A 超检查,比较AACG组57例(患眼57个),CACG 组43例(患眼43个)的一般资料、炎性指标和 A 超检查结果。结果两组炎性指标包括 C 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白细胞介素(IL)-6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AACG组中央角膜厚度(CCT)明显高于CACG组(t=3.874,P<0.01),而眼轴长度(AL)显著低于CACG组(t=3.532,P<0.01)。结论 AACG患者的 CCT明显高很可能由急性眼压升高所致角膜水肿所致。
作者:王静;梁亮 刊期: 2015年第19期
老年脑血管病的发病率非常高,且呈逐年升高的趋势。本研究旨在探讨中、老年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1对象和方法1.1对象2009年10月至2012年10月我院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中、老年患者共120例。诊断标准: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或磁共振成像( MRI)证实均为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其中老年(≥60岁)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中年(40~59岁)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平均年龄(78.35±12.13)岁,其中男37例,女23例。对照组平均年龄(52.71±9.34)岁,其中男35例,女25例。两组年龄( t=12.973)有统计学差异,性别构成(χ2=0.139)无统计学差异。两组于入院时均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 NIHSS)及日常生活能力( ADL)评分以评估病情,无统计学差异( t=0.919、1.611,P>0.05)。见表1。
作者:刘艳艳;陈丽 刊期: 2015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