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剂量益气化瘀化痰养阴中药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结构及PPARγ的影响

陈文龙;曹文富;何英;高世娇

关键词:益气化瘀化痰养阴法, 肝纤维化,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摘要: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益气化瘀化痰养阴方药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结构及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PPARγ)表达的影响。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肝纤维化模型组、秋水仙碱组、益气化瘀化痰养阴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及高剂量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皮下注射CCl4+低蛋白高脂饮食+酒精饮料”的造模方法制备肝纤维化大鼠模型。正常组和模型组灌服生理盐水,其余各组分别灌服秋水仙碱及不同剂量的益气化瘀化痰养阴中药煎剂。12 w后处死大鼠,通过光镜和电镜观察各组肝脏病理学变化,并采用 RT-PCR及 Western 印迹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肝组织PPARγ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肝组织 PPARγ基因和蛋白表达明显减少( P<0.05);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肝组织内纤维化程度均有不同程度减轻;秋水仙碱组、益气化瘀化痰养阴中剂量及高剂量组大鼠肝组织 PPARγ基因和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5),其中以益气化瘀化痰养阴中、高剂量组明显;益气化瘀化痰养阴中剂量组及高剂量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中、高剂量益气化瘀化痰养阴中药可以减轻肝纤维化模型大鼠肝组织内纤维化程度,其机制可能与增加肝组织内PPARγ的表达有关。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三苦滴丸对实验性大鼠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三苦滴丸抗实验性大鼠心肌缺血的作用。方法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三苦滴丸高剂量组、三苦滴丸中剂量组、三苦滴丸低剂量组、阳性对照药组(复方丹参滴丸),采用连续3 d腹腔注射盐酸异丙肾上腺素,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动物模型。观察心肌缺血模型大鼠服药后心电图改变及血清肌钙蛋白、CK和CK-MB的含量。结果三苦滴丸可改善心肌缺血大鼠的心电图S-T段、减少心肌缺血发生率、其中三苦滴丸低剂量组效果较好,其总体作用优于丹参滴丸组;三苦滴丸对肌钙蛋白、CK、CK-MB指标均有较好的改善效果,且呈量效依赖关系,其中尤以SK高剂量组作用显著,其总体作用优于丹参滴丸组。结论三苦滴丸能有效的抗大鼠急性心肌缺血。

    作者:邹迪;隋殿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厚朴排气合剂治疗老年性便秘56例

    便秘会给老年人带来很多危害,比如肛裂、痔疮、多发性腹痛、直肠癌,甚至诱发和加重心脑血管疾病,造成猝死。临床上西医治疗往往能当时见效,停药后又出现便秘,症状反复。本文观察中药厚朴排气合剂对老年性便秘患者的治疗效果。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前瞻性筛选柳铁中心医院消化科门诊及住院部2011年12月至2012年11月间符合要求的患者112例,年龄50~92〔平均(65.83±15.47)〕岁,男83例,女29例。随机分为实验组56例,男38例,女18例,年龄50~87〔平均(68.08±12.68)〕岁;对照组56例,男45例,女11例,年龄52~92〔平均(62.58±17.73)〕岁。两组性别、年龄、便秘程度、病程、泻药使用情况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作者:龙海华;刘振鹏;梁秀兰;陈春林;张强;陈春妮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早期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

    目的:研究分析临床早期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纵隔淋巴结(MLN)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08年2月至2013年2月该院182例术前拟诊、术后病理确诊的早期周围型NSCLC患者。将已发生MLN转移( N2期)的82例患者记为观察组。未发生MLN转移( N0期)的1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发生MLN转移的单因素情况,并实施多因素 Logistic回归性分析,总结相应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观察组N2期的MLN转移率中,女性、吸烟史、咳嗽、胸痛、咯血、肿瘤家族史、结节大小0~2 cm、钙化、血管集束征等因素与之无显著相关性。男性占54.9%(45/82),消瘦占67.1%(55/82),既往肿瘤史占18.3%(15/82),结节大小2~3 cm者占79.3%(65/82),毛刺占53.7%(44/82),分叶占26.8%(22/82),胸膜皱缩占32.9%(27/82),边界清楚占23.2%(19/82),空泡征占9.8%(8/82),密度均匀占31.7%(26/8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0.0%(30/100),42.0%(42/100),7.0%(7/100),14.0%(14/100),31.0%(31/100),9.0%(9/100),11.0%(11/100),6.0%(6/100),2.0%(2/100),10.0%(10/100)(均P<0.05)。整理所得数据后发现,结节大小2~3 cm时发生MLN转移为<2 cm时的3.678倍;密度不均者是均匀者的5.857倍;胸膜皱缩者是非皱缩者的3.254倍;边界不清者是边界清楚者的8.257倍;有空泡征者是无空泡征者的7.122倍;消瘦者是无消瘦者的28.261倍。 Logistic回归性分析,消瘦和既往肿瘤史、结节大小2~3 cm、密度均匀、胸膜皱缩、边界清楚以及空泡征7个因素均为N2期发生MLN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对于早期周围型NSCLC,发生MLN转移的主要危险因素是结节大小>2 cm、密度不均、胸膜皱缩、边界不清、空泡征以及消瘦和含既往肿瘤史等,值得临床密切关注。

    作者:许川;梅宏;韩连奎;李震宇;刘波;刘迪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福州市养老机构老年人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福州市区养老机构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 SWB)及其社会支持状况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自编的背景信息表、纽芬兰大学幸福度量表( MUNSH)、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SSRS),对福州市区22家在省民政厅登记在册的社会养老机构中的272名老人进行调查。结果MUNSH总分为(25.65±11.81)分,正性因子平均分为(11.96±5.74)分,负性因子平均分为(10.31±6.84)分,显示老人 SWB 水平不容乐观。老年人社会支持总分(26.75±6.50)分,客观支持平均分为(5.56±2.90)分,主观支持平均分为(15.12±3.68)分,支持利用度平均分为(6.07±2.23)分,说明老年人的社会支持以主观支持为主。结论幸福度量表各维度与社会支持量表中的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显著相关,且与主观支持的相关性强。

    作者:林榕;宋继红;杨贵芳;彭云珍;李媛;罗丽琴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肛垫悬吊术联合痔瘘熏洗剂治疗急性嵌顿痔的疗效

    急性嵌顿痔是由于肛管、直肠黏膜下移,脱出肛门外不能回纳,局部血运障碍而出现组织水肿、缺血、坏死等临床表现。本病是临床较为常见的急症,如果得到不及时的治疗,可发生肠管坏死、严重感染、休克等〔1〕。手法复位、药物等保守治疗方法虽然能够一定程度上缓解症状,但是复发率高,难以完全治愈疾病〔2〕。近年来的研究主张,早期手术治疗可以提高急性嵌顿痔的临床疗效,减轻感染、坏死的发生,快速缓解症状〔3〕。本研究采用肛垫悬吊术联合痔瘘熏洗剂进行治疗,并观察其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

    作者:刘旭昌;郭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阿尔茨海默病发生机制的microRNA水平研究进展

    微小核糖核酸( miR)在脑组织中含量丰富,且对神经系统的发育和突触可塑性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1〕,有推测,人体组织细胞内的每一个生理过程几乎均受miR的调控,miR调控紊乱可能是人体多种疾病发生的潜在因素〔2〕。本文就miR与阿尔茨海默病( AD)的相关研究做一综述。1 miR的特征miR是真核生物体内长约22个核苷酸( nt)的单链小分子非编码RNA,先在秀丽隐杆线虫体内发现〔3〕。它广泛存在于动植物、病毒中,且在进化上高度保守,其通过与目标mRNA的互补配对在转录水平对基因表达进行负调控,可导致目标mRNA的降解或翻译抑制。miR基因通常位于基因间或内含子区域,首先在细胞核内转录产生初始RNA ( pri-miRNA )。 pri-miRNA在核糖核酸酶( RNase)Ⅲ家族酶Drosha和其辅助因子Pasha的作用下被处理成70nt 的带有茎环结构的 miR 前体(pre-miRNA),经核内小分子-结合蛋白(Ran-GTP)依赖的输出蛋白exportin-5转运到细胞质中。在细胞质中,另一个核酸酶Dicer将pre-miRNA剪切成约22个核苷酸长度的miR双链,通常其中一条被降解,另一条与Argonaute蛋白相结合,形成RNA诱导基因沉默复合物(RISC),该复合物与目标mRNA的3′端非编码区(3′UTR)结合,发挥对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当miR与mRNA不完全互补时,将导致翻译的抑制;当miR与mRNA完全互补时,则导致目标mRNA的降解〔4〕。

    作者:吴越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联合生物电阻抗监测血容量在评估血透患者容量超负荷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联合生物电阻抗对相对血容量监测在评估血液透析患者容量超负荷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8月到2012年1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患者49例,临床评估均达到干体重,根据透后30 min 生物电阻抗测量结果分为两组,A组:达干体重组(34例),B组未达干体重组(15例)。对B组患者逐渐下调干体重,直至再次测量生物电阻抗结果达正常人群标准时,定为B′组(n=15)。在透析过程中同时应用在线血容量监测( BVM)监测患者相对血容量变化(ΔBV)。比较A、BΔBV/UF(%/L)、ΔBV/UFR(%· L-1· h-1)值,并应用ROC曲线分析计算ΔBV/UF、ΔBV/UFR在诊断容量超负荷时的曲线下面积,寻找诊断容量超负荷的较好指标。结果ΔBV、ΔBV/UF、ΔBV/UFR,B 组均低于A组(P<0.01)。 A组与B'组中比较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诊断容量超负荷时的曲线下面积为:ΔBV/UF(0.84,95%CI 0.70~0.93)>ΔBV/UFR(0.83,95%CI 0.69~0.92)。结论ΔBV/UF、ΔBV/UFR 是诊断血液透析患者容量超负荷的较好指标,在△BV/UF 低于4.53%/L 或△BV/UFR低于0.88%· L-1· h-1的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患者,提示存在容量超负荷,可以安全地下调干体重。

    作者:张慧然;徐金升;白亚玲;张俊霞;崔立文;俞啟瑶;张胜雷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化瘀填精方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

    目的:探讨化瘀填精方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 PO)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该中心收治的PO患者124例。以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83例)和对照组(41例),观察组依照中医辨证分型分为肾阳虚型组(43例)和肾阴虚型组(4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药物妊马雌酮联合甲羟孕酮等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中药化瘀填精方。治疗6个月后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各项机体指标水平情况、机体各处骨密度( BMD)水平及不同症状积分与患者腰椎侧位BMD及前臂BMD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前各组间在血碱性磷酸酶( ALP)、血钙(Ca)、血磷(P)、血肌酐(Cra)以及尿钙/肌酐Ca/Cr等指标水平方面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治疗后肾阳虚组和肾阴虚组在上述指标水平相比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治疗后肾阴虚组和肾阳虚组的血Ca水平为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肾阴虚组和肾阳虚组的血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在治疗后的血ALP、血肌酐Cr a及尿钙/肌酐Ca/Cr等方面对比,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各组在腰椎正位、侧位、髋部、前臂BMD水平等方面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治疗后各组机体各处BMD水平均有缓解,尤其是腰椎正、侧位 BMD水平和髋部BMD水平。其中治疗后肾阴虚组和肾阳虚组的腰椎侧位和前臂的 BMD水平均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Spearman相关分析可知,症状积分与腰椎侧位BMD呈显著正相关(r=0.846,P=0.023),症状积分与前臂BMD呈显著负相关(r=-0.772,P=0.011)。结论化瘀填精方治疗PO,可更好地改善患者症状,缓解 BMD水平,减少骨丢失情况,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张小玲;张诗军;徐成康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炎症性肠病患者可溶性髓系细胞表达触发受体-1与环氧化酶-2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研究炎症性肠病(IBD)患者肠黏膜可溶性髓系细胞表达触发受体(sTREM)-1与环氧化酶(COX)-2的表达,以及两者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内镜分级程度的关系。方法分别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和免疫组化方法对50例 IBD 患者和20例对照组肠黏膜中sTREM-1和COX-2的表达进行测定。结果50例 IBD 患者中,包括42例溃疡性结肠炎( UC)和8例克罗恩病( CD)患者。 UC 患者结肠黏膜中sTREM-1和COX-2的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增高( P<0.05),且 sTREM-1和 COX-2在 UC 不同的病情分级及不同内镜分级中表达中有显著差异( F=19.055,P<0.05;F=34.119,P<0.05.F=54.617,P<0.05;F=58.608,P<0.05)。 IBD 患者结肠黏膜中 sTREM-1和 COX-2的表达呈正相关(r=0.642,P<0.05);UC患者结肠黏膜中sTREM-1的表达水平与患者病情程度及内镜分级呈正相关(r=0.945,P<0.05;r=0.944,P<0.05),COX-2的表达水平与患者病情程度及内镜分级亦呈正相关(r=0.944,P<0.05;r=0.944,P<0.05)。 IBD患者肠黏膜中 sTREM-1和COX-2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TREM-1和COX-2参与了IBD的发病过程,并且可以反映UC的炎症活动情况。

    作者:邢亚威;杨大运;刘春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老年肺癌患者血清P53抗体、VEGF、TGF-β1水平

    目的:探讨老年肺癌患者血清P53抗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转化生长因子( TGF)-β1水平对肺癌诊断的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 ELISA)法检测肺癌患者血清 P53抗体、VEGF、TGF-β1水平。结果老年肺癌患者血清 P53抗体(17.84±8.73) ng/L、VEGF (416.7±162.8)ng/L、TGF-β1(68.74±17.91)ng/L水平分别比正常对照组(5.43±1.90)ng/L、(34.3±12.4)ng/L、(20.44±6.58)ng/L显著升高(均P<0.001)。老年肺癌患者血清P53抗体水平、VEGF水平、TGF-β1水平与肿瘤大小、淋巴转移、远端转移、TNM分期有关。结论老年肺癌患者血清P53抗体、VEGF、TGF-β1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测定血清P53抗体、VEGF、TGF-β1水平对肺癌的早期诊断、分期、治疗和预后可提供重要的临床依据。

    作者:吴翠翠;张雪琦;马宏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敲低hnRNP H基因对子宫内膜癌细胞侵袭转移的影响

    目的:探讨敲低核不均一性核糖核蛋白H( hnRNP H)基因对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侵袭转移的影响。方法将hnRNP H siRNA转染至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利用实时定量PCR、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对照组、阴性对照组、siRNA组),确定 siRNA 沉默效率( hnRNP H mR-NA、蛋白表达)、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蛋白(E-钙黏着蛋白E-cadherin、神经型钙黏附蛋白N-cadherin)、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7表达情况,划痕实验及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的改变。结果对照组E-cadherin表达少,而转染组E-cadherin表达明显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N-cadherin、MMP-2及MMP-7表达显著高于转染组(P<0.05)。结论沉默hnRNP H基因能抑制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上皮间质转化,有效抑制子宫内膜癌细胞转移和侵袭。

    作者:赵向寨;吕欣;王璟;田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芬太尼与5-氟尿嘧啶联合应用对MCF-7乳腺癌细胞增殖与细胞周期的影响

    目的:研究芬太尼与5-氟尿嘧啶( FU)联合应用对人乳腺癌细胞( MCF-7)增殖与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药物作用24、48、72 h后噻唑蓝( MTT)法测定MCF-7乳腺癌细胞的增殖抑制情况,选取48 h,通过流式细胞技术( FCM)检测细胞周期情况。结果增殖抑制情况:芬太尼单独应用时,与未处理组相比,均引起平均增殖抑制率(IR)增加(P<0.05);三种浓度的芬太尼与5-FU联合应用作用48、72 h时,均具有协同作用(P<0.05);平均IR随着其中芬太尼浓度增加依次增加。细胞周期影响:单独应用芬太尼处理时,G0/G1期细胞比例随着芬太尼浓度的增加依次增加(P<0.05),S期比例依次降低(P<0.05),增殖指数(PI)亦依次降低。联合用药时,G0/G1期细胞比例随其中芬太尼浓度的增加依次增加(P<0.05), S期、G2/M期细胞、PI随芬太尼浓度的增加依次降低(P<0.05);三种浓度芬太尼与5-FU联合应用,在对 G2/M期细胞比例和 PI减少方面均具有协同作用(P<0.05)。结论一定浓度的芬太尼、5-FU及联合应用对MCF-7乳腺癌细胞有增殖抑制作用,两药联合应用,既抑制了 G0/G1期到 S期的转化,又抑制了S期向G2/M期的转化,可显示出协同作用。并且对增殖抑制和细胞周期的影响也与芬太尼的浓度有一定的剂量-时间依赖关系。

    作者:王志学;雷燕;王利军;张晓侠;李汝泓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术前营养支持对慢性放射性肠炎并肠梗阻患者手术效果的影响

    慢性放射性肠炎是腹盆腔或腹膜后恶性肿瘤接受放射治疗后所引起的肠道并发症,可于放疗后数月至数年在肠壁纤维性改变的诱导下发生于肠道内,其属于进行性加重性疾病〔1〕。由于胃肠道生理结构改变,本病患者多合并不同程度的肠梗阻,在反复肠梗阻、长期放疗及患者进食能力与肠道吸收能力降低的情况下,患者普遍出现营养不良。外科手术是慢性放射性肠炎并肠梗阻的佳治疗方案,而术前营养状况优劣直接影响手术顺利进行与否,故合理给予营养支持是围术期的关键〔2〕。本研究通过分析慢性放射性肠炎并肠梗阻患者术前营养支持的效果,旨在探讨适合患者的佳营养支持方案。

    作者:赵丽艳;张荣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中国老年学杂志》郑重声明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定喘止哮颗粒对支气管哮喘动物模型血清IFN-γ、IL-4、IL-5的影响

    目的:研究定喘止哮颗粒对支气管哮喘动物模型血清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4、IL-5的影响。方法通过10%卵蛋白肌肉注射、超声雾化吸入致敏建立支气管哮喘大鼠模型。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药氨茶碱0.025 g/kg组,定喘止哮颗粒4、2、1 g/kg三个剂量组。观察各组动物血液中IL-4、IL-5、IFN-γ含量变化情况。结果定喘止哮颗粒4、2 g/kg两个剂量组均能明显抑制豚鼠血清中增高的 IL-4、IL-5含量;4 g/kg剂量组能明显升高豚鼠血清中减低的INF-γ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 P<0.05或P<0.01)。结论定喘止哮颗粒可以使INF-γ水平明显升高,IL-4、IL-5水平明显降低,可能通过调节Th1/Th2细胞之间功能平衡,从而达到减轻气道炎症反应的作用。

    作者:仕丽;李晓红;王檀;于秀华;张丽秀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鹅去氧胆酸对高果糖喂养大鼠肾脏脂质合成和分解代谢的影响

    目的:通过观察高果糖喂养大鼠肾组织中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SREBP)-1c、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SCD)-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PPAR)-α及酰基辅酶A氧化酶( ACO)的变化,探讨其对脂质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的影响并观察鹅去氧胆酸( CDCA)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8只大鼠分为对照组,高果糖组及CDCA组,每组16只,8、16 w时分批处死,检测各组大鼠的肾功能、空腹血糖( FPG)、血脂及24 h尿微量白蛋白(UMA);检测大鼠肾皮质甘油三酯(TG)含量;SREBP-1c、SCD-1、 PPAR-α及 ACO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分析技术及Western印迹法。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果糖组大鼠左肾重/体重,血中TG和极低密度脂蛋白( VLDL)水平明显升高,24 hUMA增加,肾组织中TG水平明显增高,且随时间延长而加重(P<0.05);SREBP-1c和SCD-1基因及蛋白表达明显增加,且随时间延长其表达更多(P<0.01);PPAR-α和ACO基因及蛋白表达明显减少,且随时间延长其表达更少(P<0.01)。 CDCA组上述指标明显改善(P<0.05)。结论高果糖饮食喂养可导致大鼠高 TG血症、高VLDL血症、高尿酸血症和UMA水平增加,可引起大鼠肾皮质TG蓄积。高果糖促使肾组织脂质合成代谢增强,分解代谢减弱,进而导致肾脏损伤。 CDCA可下调SREBP-1c和SCD-1基因及蛋白表达,上调PPAR-α和ACO基因及蛋白表达,减少脂质合成,促进脂质分解,减轻肾损伤。

    作者:胡志娟;任路平;王超;李芳;董春霞;李刚;刘冰;宋光耀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化瘀通络解毒颗粒对肝纤维化大鼠肝脏PDGFB、α-SMA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化瘀通络解毒颗粒对肝纤维化大鼠肝脏肝组织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B),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的影响及其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四氯化碳( CCl4)复合因素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予化瘀通络解毒颗粒进行干预,造模8 w 后取肝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评价PDGFB、α-SMA的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及治疗组动物肝组织中出现不同程度的肝纤维化病变,PDGFB、α-SMA表达水平升高,其中模型组升高明显。化瘀通络解毒颗粒组各项指标与模型组相比均有明显改善(均 P<0.05)。结论化瘀通络解毒颗粒显著降低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PDGFB、α-SMA的表达,其抗肝纤维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及肝脏胶原合成有关。

    作者:白静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老年男性代谢综合征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各代谢指标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代谢综合征( MS)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IMT)与各代谢组分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老年男性 MS患者98例为研究组,无MS的一般体检者98例为对照组,超声检测颈动脉IMT,收集其余各项检查结果并分析。结果研究组BMI、腰围、臀围、腰臀比、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空腹血糖、IMT显著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 IMT与 BMI(r=0.789,P<0.001)、收缩压(r=0.695,P<0.001)、HDL-C(r=-0.752,P<0.001)存在显著相关性,与其他指标无显著相关性。 IMT、BMI和HDL-C是影响MS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老年男性MS患者的颈动脉IMT明显增加并与代谢指标存在相关性,提示各种危险因素相互作用,共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

    作者:朱敏洁;梁兴伦;李琛;周文锐;陈缵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尼可地尔对老年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心脏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尼可地尔对老年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的心脏保护作用。方法老年年龄(65~85岁)NSTEMI住院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抗血小板+抗凝+血管紧张转换酶抑制剂( ACEI)+他汀类+单硝酸异山梨酯〕,尼可地尔治疗组(抗血小板+抗凝+ACEI+他汀类+尼可地尔)各50例。通过监测不同时间的心电图、心肌酶、肌钙蛋白I( cTnI)、脑钠肽( BNP)、心脏彩超等指标评价尼可地尔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7、14 d心电图ST段恢复至基线常规组为27例、33例,尼可地尔组为40例、46例,两组差异虽不显著( P>0.05),但尼可地尔组有较好优势;两组肌酸激酶( CK)、肌酸激酶同工酶( CK-MB)、cTnI治疗后各时间段均逐步恢复至正常,但尼可地尔组cTnI在第7、14天时指标下降程度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尼可地尔组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E/A升高,BNP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但两组之间比较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尼可地尔可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功能,对老年NSTEMI有明显心肌保护作用,可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

    作者:邓翠云;董明慧;孙世博;吴易航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PTEN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磷酸酶与张力蛋白同源物( PTEN)在结肠癌组织、腺瘤组织和切缘黏膜组织中的表达与结肠癌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唐山市工人医院的86例结肠腺癌标本为腺癌组,60例结肠腺瘤标本为腺瘤组,60例结肠切缘为切缘黏膜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S-P法)检测三组中 PTEN 蛋白的表达。结果 PTEN 在腺癌组、腺瘤组、切缘黏膜组中表达阳性率依次升高(33.48%、68.33%、83.33%, P<0.0001)。腺癌中PTEN的高表达与分化好(P=0.0003)、无淋巴结转移(P<0.0001)、Ⅰ+Ⅱ期(P<0.0001)、肿瘤直径≤3 cm(P<0.0001)、浸润深度未达浆膜( P=0.0005)、Ki-67低表达( P<0.0001)相关。 PTEN 高表达患者的预后好。结论 PTEN 蛋白的低表达可能促进结肠癌的进展,检测PTEN蛋白的表达可能有助于判断结肠癌的预后。

    作者:张谷月;张志勇;王晔;吴晨鹏;张林;刘丽云;李华;云翔;沈福海 刊期: 2014年第12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