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心肌梗死的早期预警指标

韩慧萍;杨一;杨文

关键词:D-二聚体, 纤维蛋白原, 心肌梗死
摘要:老年心肌梗死症状不典型,临床上容易漏诊,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群的健康与生命,如何早期识别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已成为大家广泛关注的焦点。急性心肌梗死( AMI)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流供应急剧减少或中断导致相应心肌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其病理基础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同时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凝血和纤溶系统失调。D-二聚体( D-D)是交联纤维蛋白特异性降解产物,当体内有活动血栓时,D-D会特异性的升高。纤维蛋白原( FIB)是一种急性时相蛋白,参与凝血过程,是血栓的主要成分,因而血浆FIB水平也是反映体内血栓状态的一个指标。根据老年人病理、生理及老年AMI可在临床症状、心电图或心肌酶学等三方面表现不典型特点。本文主要针对DD及FIB在老年AMI的早期诊断价值作一综述。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高职护生养老机构就业意向

    目的:调查高职护理专业护生毕业后进入养老机构的就业意愿。方法使用自制问卷对中国医科大学高职学院2010级三年制护生进行调查。采用SPSS13.0分析软件中的χ2检验分析相关数据。结果就业意向分析:已经开设并学习过老年护理学的高年级高职护生( B组)愿意选择养老机构内就业的比例高于未开设老年护理学的低年级高职护生(A组)。结论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对老年护理工作及事业的关注与热爱程度已大幅提升。

    作者:穆晓云;吴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丁苯酞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脑组织BDNF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血管性痴呆( VD)模型大鼠脑内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及丁苯酞对其的影响。方法14~15月龄的健康 SD 大鼠60只,根据 Olsso n方法结扎双侧颈总动脉。假手术组分离但不结扎颈总动脉。将造模成功的 V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 MDG)、丁苯酞组( DBT)、假手术组( SOG),每组20只。 DBT组造模后第61天开始治疗,每天灌服丁苯酞12 mg/100 g; MDG 和 SOG 以等量消毒花生油灌胃;各组均给药1次/d,连续给药30 d后取各组大鼠脑组织,制电镜标本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电镜下假手术组未见明显病理变化;模型组可见神经细胞高度水肿,海马CA1区细胞数减少,胞间距离增大;DBT组皮质偶见小的软化灶,细胞数和形态接近正常对照组;与SOG组相比, MDG 组与 DBT组大鼠脑中 BDNF的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丁苯酞可明显改善VD大鼠的认知功能,显著上调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DNF)的表达,减轻脑缺血后脑组织的病理变化,具有确切的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赵俊;李昕;孙玉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全身振动训练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

    目的:比较振动训练(VT)与力量训练及柔韧训练(对照组)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40例2型糖尿病患者参与实验。评价基础状态下和每周3次训练,训练12 w后空腹血糖、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糖化血红蛋白(HbA1c)、股四头肌等长大转矩和耐力能力。结果训练后空腹血糖浓度不变。 VT组和力量训练组 OGTT曲线下面积和大葡萄糖浓度下降。 VT组的 HbA1c低于基础值,但其他两个干预组升高。结论 VT可能是2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有效和费时少的方法。

    作者:王成绩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芳香物质吸嗅改善认知功能的作用

    认知功能减退是老年人的常见症状,也是老年痴呆的主要表现。认知功能由多个认知域构成,包括定向力、注意力、记忆、计算、分析、综合、理解、判断、结构能力、执行能力等,如果其中某一个认知域发生障碍,就称为该认知域的障碍。如多个认知域发生障碍,则称为认知功能障碍〔1〕。目前芳香疗法改善认知功能疗效肯定、副作用低、使用方便和价格低廉。

    作者:窦云龙;高晓平;李光武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肺癌术后中老年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及影响因素

    目的:了解肺癌术后患者功能锻炼的依从性,分析影响其功能锻炼依从性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96例肺癌术后患者进行调查。结果肺癌患者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评分为(27.9±9.3)分,总体水平较低。肺癌患者术后锻炼依从性评分的影响因素有年龄、工作、是否与父母同住、是否与子女同住、长期居住地、体重指数、手术类型和手术时间( P<0.05)。结论患者术后锻炼依从性干预应考虑患者的疲乏、疼痛状态及其社会经济状况的差异等。

    作者:邱萍萍;李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血清炎性指标和肺功能与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病情分级的相关性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不同疾病时期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及CRP与外周白细胞计数(WBC)、肺功能变化的相关性。方法对比106例COPD 患者治疗前后 CRP 水平及 WBC 和1 s 用力呼气容积( FEV1)、FEV1/用力肺活量( FVC )%。结果COPD急性加重期CRP为(48.2±11.9)mg/L,缓解期为(13.3±5.9)mg/L。 CRP与肺功能指标呈负相关。结论 CRP可作为COPD急性期感染的敏感指标,也可反映COPD感染治疗效果评价指标,亦可对COPD严重程度分级有一定指导意义。

    作者:梁秋菊;王锦鸿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阿维A对正常人外周血树突细胞的影响

    目的:研究阿维A 对正常人外周血树突细胞( DCs)功能的影响。方法抽取健康人外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体外诱导培养 DCs。不同浓度阿维A(1 nmol/L和10 nmol/L)作用DCs 12 h,对照组只加培养基,流式细胞术(FCM)检测 DCs中 CD83及CD86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白介素(IL)-12表达水平。结果体外成功培养出 DCs,FCM 检测到1、10 nmol/L 阿维 A 作用 DCs 12 h 后, CD83表达率分别为(56.65±7.09)%、(63.82±5.81)%,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43.55±4.32)%〕(P<0.05);CD86表达率分别为(65.43±1.79)%、(73.73±2.10)%,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52.96±1.10)%〕(P<0.05)。 ELISA检测到1、10 nmol/L阿维A作用DCs 12 h后,DCs分泌到细胞培养液中的IL-12表达水平分别为(51.377±4.527)、(60.659±4.973)pg/ml,显著高于对照组〔(39.927±2.809)pg/ml〕(P<0.05)。结论阿维A可提高正常人外周血DCs表面标志CD83、CD86的表达率及细胞因子IL-12的分泌量,增强正常人外周血DCs的抗原提呈能力并可促进DCs向成熟方向分化,从而起到调控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作者:刘丽娟;张国强;温洁新;于亮;宣晓梅;李英涛;李艳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颅脑损伤病人康复治疗中应用康复指导性训练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康复指导性训练应用于颅脑损伤病人康复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颅脑损伤患者的实际情况于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成立了康复指导性训练小组,将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与护理,而研究组在常规治疗与护理的基础上由康复指导性训练小组实施康复指导性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出院后费用、肢体运动功能、意识状态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两组出院时与入院时GCS评分差值比较有明显差异(t=3.06,P<0.05)。在出院时两组日常生活能力 BI评分、肢体运动功能 FMA评分与入院时比较明显改善(均P<0.05),研究组改善更显著(P<0.05)。研究组继续治疗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t=3.08,P<0.05)。结论康复指导性训练在不增加住院费用、不增加住院时间的前提下,促进颅脑损伤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有利于患者意识水平恢复,能有效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颜凤华;方响琴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肝段切除与胆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肝内结石的疗效

    肝内胆管结石是一种常见的胆石症,我国成人发病率较高,约为16.1%。由于肝胆解剖结构的复杂性,常引起术后并发症及结石的残留〔1~3〕。因此,选择佳的手术方式对于提高手术成功率及减少并发症发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采用临床上常用的肝段切除和胆管切开取石术,对近年来我院临床上收治的肝内胆管结石症患者进行疗效对比。

    作者:谢曦;戚建芬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PTEN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磷酸酶与张力蛋白同源物( PTEN)在结肠癌组织、腺瘤组织和切缘黏膜组织中的表达与结肠癌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唐山市工人医院的86例结肠腺癌标本为腺癌组,60例结肠腺瘤标本为腺瘤组,60例结肠切缘为切缘黏膜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S-P法)检测三组中 PTEN 蛋白的表达。结果 PTEN 在腺癌组、腺瘤组、切缘黏膜组中表达阳性率依次升高(33.48%、68.33%、83.33%, P<0.0001)。腺癌中PTEN的高表达与分化好(P=0.0003)、无淋巴结转移(P<0.0001)、Ⅰ+Ⅱ期(P<0.0001)、肿瘤直径≤3 cm(P<0.0001)、浸润深度未达浆膜( P=0.0005)、Ki-67低表达( P<0.0001)相关。 PTEN 高表达患者的预后好。结论 PTEN 蛋白的低表达可能促进结肠癌的进展,检测PTEN蛋白的表达可能有助于判断结肠癌的预后。

    作者:张谷月;张志勇;王晔;吴晨鹏;张林;刘丽云;李华;云翔;沈福海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食管、管状胃侧侧吻合预防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和反流的效果

    随着管状吻合器的应用,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已显著降低。但随之而来的术后吻合口狭窄发生率却有明显的上升趋势。传统全胃代食管术后有60%~80%的患者发生胃、食管反流的主观症状〔1〕。多年来,国内外学者不断探索一种能同时减少吻合口狭窄及术后反流的吻合方法,而管状胃、食管侧侧吻合在减少上述两种并发症方面应该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2〕。本文拟探讨食管癌切除术中减少吻合口狭窄及反流的新方法。

    作者:董新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多态性在血管性认知障碍发病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eNOS)基因多态性在血管性认知障碍( VCI)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146例 VCI患者( VCI组),16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应用PCR-RFLP技术测定eNOS基因894G/T位点及4b/4a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分布,并进一步经高血压分层,分析各基因型与VCI之间的关系。结果两组间eNOS基因894G/T位点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高血压分层后,在高血压(+)的亚组中,这种差异同样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 eNOS基因4b/4a位点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NOS 基因894G/T位点多态性与 VCI和高血压存在相关性,T等位基因可能是其易感基因。eNOS基因894G/T位点多态性可能是通过影响高血压而间接影响认知功能。

    作者:张秀丽;王雁;隋爱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PDCD5与P53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 NSCLC)患者血清中 PDCD5及 P53蛋白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择肺疾病患者20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 )测定患者血清中 PDCD5及 P53蛋白的表达。结果男性患者血清 PDCD5蛋白平均值为(131.18±110.12)ng/ml,女性患者血清PDCD5蛋白平均值为(296.78±243.91)n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640,P<0.05)。按肺部良性及恶性病变,分为肺癌未化疗组、肺部良性病变组,肺癌未化疗组患者血清 PDCD5蛋白平均值为(168.22±146.42) ng/ml,肺部良性病变组 PDCD5蛋白平均值为(255.67±194.84)n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731,P<0.05);肺癌未化疗患者血清P53蛋白平均值为(349.07±426.34)ng/ml,肺部良性病变组患者血清P53蛋白平均值为(919.73±902.09)n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481,P<0.05)。将肺癌患者分为吸烟组、不吸烟组,肺鳞癌、肺腺癌组,肺癌化疗前患者、肺癌化疗后患者,肺癌I~Ⅱ期患者、肺癌Ⅲ~Ⅳ期患者,肺癌远处淋巴结转移患者、肺癌远处淋巴结未转移患者,血清 PD-CD5、P53含量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SCLC患者血清中PDCD5蛋白可能与抑制肺癌细胞生长、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有关,与性别有关。NSCLC患者血清中PDCD5与P53蛋白的表达,与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吸烟、肺癌的病理类型、化学治疗与否可能无关,并可能成为 NSCLC治疗的新的方向。

    作者:李海燕;刘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化瘀通络解毒颗粒对肝纤维化大鼠肝脏PDGFB、α-SMA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化瘀通络解毒颗粒对肝纤维化大鼠肝脏肝组织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B),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的影响及其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四氯化碳( CCl4)复合因素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予化瘀通络解毒颗粒进行干预,造模8 w 后取肝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评价PDGFB、α-SMA的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及治疗组动物肝组织中出现不同程度的肝纤维化病变,PDGFB、α-SMA表达水平升高,其中模型组升高明显。化瘀通络解毒颗粒组各项指标与模型组相比均有明显改善(均 P<0.05)。结论化瘀通络解毒颗粒显著降低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PDGFB、α-SMA的表达,其抗肝纤维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及肝脏胶原合成有关。

    作者:白静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化瘀填精方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

    目的:探讨化瘀填精方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 PO)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该中心收治的PO患者124例。以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83例)和对照组(41例),观察组依照中医辨证分型分为肾阳虚型组(43例)和肾阴虚型组(4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药物妊马雌酮联合甲羟孕酮等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中药化瘀填精方。治疗6个月后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各项机体指标水平情况、机体各处骨密度( BMD)水平及不同症状积分与患者腰椎侧位BMD及前臂BMD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前各组间在血碱性磷酸酶( ALP)、血钙(Ca)、血磷(P)、血肌酐(Cra)以及尿钙/肌酐Ca/Cr等指标水平方面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治疗后肾阳虚组和肾阴虚组在上述指标水平相比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治疗后肾阴虚组和肾阳虚组的血Ca水平为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肾阴虚组和肾阳虚组的血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在治疗后的血ALP、血肌酐Cr a及尿钙/肌酐Ca/Cr等方面对比,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各组在腰椎正位、侧位、髋部、前臂BMD水平等方面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治疗后各组机体各处BMD水平均有缓解,尤其是腰椎正、侧位 BMD水平和髋部BMD水平。其中治疗后肾阴虚组和肾阳虚组的腰椎侧位和前臂的 BMD水平均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Spearman相关分析可知,症状积分与腰椎侧位BMD呈显著正相关(r=0.846,P=0.023),症状积分与前臂BMD呈显著负相关(r=-0.772,P=0.011)。结论化瘀填精方治疗PO,可更好地改善患者症状,缓解 BMD水平,减少骨丢失情况,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张小玲;张诗军;徐成康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经导管射频去肾交感神经术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研究进展

    Peet等〔1〕曾采用隔上内脏神经切除术治疗严重高血压,取得一定效果,但此方法创伤大、并发症多,常导致体位性低血压、性功能障碍、膀胱括约肌功能不良等,使其临床应用受限。Krum等〔2〕首次采用经导管射频消融去肾交感神经术( RDN)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由于该方法安全有效、创伤小,已成为顽固性高血压治疗研究的热点。本文简要介绍RDN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机制、方法及临床研究现状。

    作者:汤学超;杨曙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定喘止哮颗粒对支气管哮喘动物模型血清IFN-γ、IL-4、IL-5的影响

    目的:研究定喘止哮颗粒对支气管哮喘动物模型血清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4、IL-5的影响。方法通过10%卵蛋白肌肉注射、超声雾化吸入致敏建立支气管哮喘大鼠模型。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药氨茶碱0.025 g/kg组,定喘止哮颗粒4、2、1 g/kg三个剂量组。观察各组动物血液中IL-4、IL-5、IFN-γ含量变化情况。结果定喘止哮颗粒4、2 g/kg两个剂量组均能明显抑制豚鼠血清中增高的 IL-4、IL-5含量;4 g/kg剂量组能明显升高豚鼠血清中减低的INF-γ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 P<0.05或P<0.01)。结论定喘止哮颗粒可以使INF-γ水平明显升高,IL-4、IL-5水平明显降低,可能通过调节Th1/Th2细胞之间功能平衡,从而达到减轻气道炎症反应的作用。

    作者:仕丽;李晓红;王檀;于秀华;张丽秀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阿叶酸片对老年高血压患者中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叶酸片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Hcy)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 H型高血压患者200例,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每天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 mg,1次/d,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叶酸片口服,每天一次,每次0.8 mg,疗程均为6个月。治疗前后分别测量患者舒张压( DBP)、收缩压( SBP)、心率、血浆Hcy水平,治疗期间连续随访记录不良反应和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病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后SBP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SBP、DBP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SBP、DBP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治疗后SBP和DBP的T/P比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治疗前Hcy水平〔(18.8±6.4)μmol/L〕与治疗后Hcy水平〔(13.3±9.7)μmol/L〕差异显著(t=5.378,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Hcy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82,P<0.05)。结论叶酸片降低Hcy水平效果显著,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可以有效减缓动脉硬化的进展;有效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疗效优于单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

    作者:汪小燕;杨大来;朱雪梅;余晓英;宋杰;于丽丽;廉炜;黄颖睿;杨艳;战玲;赵春艳;杨姗姗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肛垫悬吊术联合痔瘘熏洗剂治疗急性嵌顿痔的疗效

    急性嵌顿痔是由于肛管、直肠黏膜下移,脱出肛门外不能回纳,局部血运障碍而出现组织水肿、缺血、坏死等临床表现。本病是临床较为常见的急症,如果得到不及时的治疗,可发生肠管坏死、严重感染、休克等〔1〕。手法复位、药物等保守治疗方法虽然能够一定程度上缓解症状,但是复发率高,难以完全治愈疾病〔2〕。近年来的研究主张,早期手术治疗可以提高急性嵌顿痔的临床疗效,减轻感染、坏死的发生,快速缓解症状〔3〕。本研究采用肛垫悬吊术联合痔瘘熏洗剂进行治疗,并观察其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

    作者:刘旭昌;郭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心肌肌钙蛋白及N-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在老年慢性肾脏病中的变化及与预后的相关性

    目的:观察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肌钙蛋白T(cTnT)及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在慢性肾脏病老年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93例3~4期老年慢性肾脏病患者和3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采用双抗光电化学法测定受检者血清cTnI、cTnT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NT-proBNP水平,并进行组间比较;同时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分析cTnI、cTnT及NT-proBNP水平与慢性肾脏病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193例患者平均随访(49.7±5.9)个月,47例(24.4%)出现ESRD,23例(11.9%)死亡。慢性肾脏病组血清 cTnT、cTnI和NT-proB-N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 cTnI阳性组平均年龄大于阴性组(P<0.05),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患病率高于阴性组(P<0.05);cTnT阳性组尿素氮、血肌酐水平高于阴性组( P<0.05),GFR及白蛋白水平低于阴性组( P<0.05),蛋白尿、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及 ESRD 患病率及死亡率均高于阴性组(P<0.05);NT-proBNP高浓度组年龄大于低浓度组(P<0.05),尿素氮及血肌酐水平高于低浓度组(P<0.05),GFR及白蛋白水平低于低浓度组( P<0.05),蛋白尿、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及 ESRD患病率及死亡率均高于低浓度组( P<0.05)。 cTnT及 NT-proBNP是评估慢性肾脏病患者ESRD及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HR=2.41、2.87,P<0.05;HR=2.15、2.94,P<0.05)。结论老年3~4期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 cTnT、cTnI和NT-proBNP水平均升高,其中cTnT及NT-proBNP可以作为评价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丁雪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