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阻塞性肺病大鼠气道Clara细胞结构及分泌蛋白表达的变化

李现东;韩纪昌;李磊;贾宗岭;李红兵;吴雪雁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Clara细胞, 大鼠模型
摘要:目的:探讨烟草雾吸入诱导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气道Clara细胞及其分泌蛋白(CC10)表达的变化。方法采用自制的染毒箱,使大鼠吸入烟草雾制作COPD模型,对Clara细胞进行电镜及免疫组化观察,并测定大鼠气道阻力及呼吸系统总顺应性。结果 COPD大鼠终末及呼吸性细支气管Clara细胞数量减少,胞质内滑面内质网扩张;终末及呼吸性细支气管上皮细胞CC10表达减少;呼吸功能检查显示气道阻力增加、呼吸系统总顺应性下降;气道上皮细胞CC10阳性细胞百分率与气道阻力呈负相关。 COPD大鼠终末及呼吸性细支气管上皮细胞 Clara细胞数量减少,气道上皮细胞CC10表达减少,CC10阳性细胞百分率与气道阻力呈负相关、与动态顺应性呈正相关。结论 Clara细胞及 CC10表达减少,这可能与大鼠气道阻力增加及呼吸系统总顺应性下降有关。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重症医学科老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原菌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探讨重症医学科老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AP)的病原菌特点及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5~2013年重症医学科120例老年VAP患者的下呼吸道分泌物病原菌特点,分析各种病原菌对常见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120例VAP患者存活112例,死亡8例,其中有10例有混合感染。共检出病原菌182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136株(74.73%),主要有铜绿假单胞菌(23.08%)、肺炎克雷伯菌(17.03%)、大肠埃希菌(13.19%)、鲍氏不动杆菌(9.89%)等;革兰阳性菌30株(16.48%),主要有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球菌;真菌16株(8.79%),主要为白色念球菌。耐药结果:常见的革兰阴性菌对抗生素耐药性不同,但均对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头孢他啶有一定的敏感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球菌对庆大霉素、青霉素、环丙沙星、克林霉素均产生明显的耐药性,但对万古霉素、替拉考宁、利奈唑胺高度敏感。结论重症医学科老年 VAP 患者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不同病原菌对抗生素耐药不同,在治疗时要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明确病原菌类别和耐药性,合理选择抗生素。

    作者:孙先义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腹膜透析患者血液铁离子浓度变化与肾性贫血、微炎性反应的关系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患者血液铁离子浓度变化与肾性贫血、微炎性反应的关系。方法选取86例腹膜透析患者,根据血清铁离子浓度将其分为两组,血清铁(SI)≤10μmol/L患者为观察组,SI>10μmol/L 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清铁蛋白(SF)、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血红蛋白( Hb)、红细胞压积( Hct)、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白介素( IL)-6、与肿瘤坏死因子( TNF)-α及红细胞中丙二醛( MDA)等指标的差异。结果随着血液铁离子浓度的增加,TSAT、SF、Hb、Hct、微炎性反应指标(hsCRP、IL-6、TNF-α)、氧化应激指标(MDA)均明显增加(均 P<0.05);经 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SI与Hb呈正相关(OR=0.57,P<0.05),SF与hsCRP呈正相关(OR=0.68,P<0.05),MDA与hsCRP呈正相关(OR=0.87,P<0.05)。结论腹膜透析患者血液铁离子浓度的增加可达到改善肾性贫血程度的目的,但似乎也可通过氧化应激过程加剧了微炎性反应程度。

    作者:林艺;陈朝荣;江强;蔡潇阳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改良钻孔引流术治疗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38例

    慢性硬膜下血肿( CSDH )起病隐匿,多数有轻微头部外伤史,治疗方法不断改进〔1〕,本文观察采用改良钻孔引流术治疗CSDH患者疗效。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72例老年CSDH患者,均符合CSDH的诊断标准〔1〕。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患者34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29例,女5例,年龄63~85岁,平均(71.4±6.7)岁。有明确头部外伤史31例,其余3例无明确病因,病程24~62 d,平均(46.5±8.7)d。临床表现:头痛、头晕30例,一侧肢体肌力减低29例,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智力障碍18例,言语障碍5例,意识障碍3例。血肿位于左侧18例、右侧14例、双侧2例。血肿量80~190 ml,平均(104.1±20.7) ml。2008年6月至2012年6月患者38例作为研究组,其中男32例,女6例,年龄62~86岁,平均(72.1±5.9)岁。有明确头部外伤史35例,其余3例无明确病因,病程23~64 d,平均(45.9±9.1)d。临床表现:头痛、头晕33例,一侧肢体肌力减低30例,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智力障碍19例,言语障碍6例,意识障碍5例。血肿位于左侧19例、右侧16例、双侧3例。血肿量85~180 ml,平均(103.5±19.9) ml。两组术前临床状态近似,年龄、性别、血肿量无明显差异。

    作者:徐伟光;殷利明;钟德泉;赵展;王文涛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曲美他嗪对心衰大鼠心脏功能和脂肪酸代谢的影响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对心衰大鼠心功能及心肌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腹主动脉缩窄法制备 SD大鼠心衰模型,心脏超声测定左室舒张期内径( LVD)和收缩期内径( LVS)、左室射血分数( LVEF)和短轴缩短率( FS);Real-Time PCR定量分析脑钠肽( BNP)、心钠肽( ANP)、尿钠肽受体(NPRC)mRNA表达水平。电镜观察心肌线粒体结构变化;放射免疫法检测游离脂肪酸(FFA)乳酸(LD)。结果曲美他嗪治疗组和模型组比较, LVS、LVD明显缩小,LVEF、FS升高; BNP、ANP、NPRC mRNA表达水平下调;线粒体结构明显改善; FFA、 LD水平降低。结论曲美他嗪能改善大鼠心衰模型心肌能量代谢,改善心功能。

    作者:陶志强;高想;姜卫东;唐艳芬;蒋凤荣;张锋莉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维持透析病人夜间低氧和肢体运动对死亡率的预测价值

    睡眠障碍,包括睡眠障碍性呼吸( SDB)和周期性肢体运动(PLMS)是终末期肾脏病( ERSD)病人常见现象〔1〕。 SDB 在ERSD病人的发生率远高于一般人群〔2〕。 PLMS在ERSD病人中发生率可达50%~70%〔3〕。 ESRD患者普遍存在睡眠障碍,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相关,可能导致死亡。 ESRD病人夜间低氧血症与左室肥厚、冠心病、高冠状动脉事件发生率相关〔4,5〕。近期一项研究,对透析病人采用睡眠问卷调查未证实睡眠呼吸暂停和死亡率之间存在关联〔6〕,而另一研究采用自报告睡眠质量计分显示透析病人伴有不良睡眠质量者死亡危险显著增加〔7〕。本研究采用多导睡眠记录仪,评价病人的睡眠参数,测定血B-型脑钠肽( BNP)和心脏肌钙蛋白-T水平,以观察睡眠障碍与ERSD病人死亡率之间的关系。

    作者:许玉良;陈振峰;陈喜梅;陈伟娜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合并致死性心律失常患者近期死亡的危险因素

    目的:研究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 STEMI)合并致死性心律失常( LA)患者近期死亡危险因素。方法选择从2010年7月至2013年7月在该院住院治疗的STEMI合并LA患者233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近期是否死亡(住院30 d内死亡)分成死亡组(n=101)和未死亡组( n=132)。对临床资料及治疗情况与近期死亡的关系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分析近期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死亡组年龄≥70岁、血糖≥7.8 mmol/L、血钠<130 mmol/L、有糖尿病史、有高血压病史、有心力衰竭史、心率≥100次/min、LVEF<40%、前壁AMI等因素所占的比例显著高于未死亡组(均P<0.05);死亡组未紧急血运重建及使用利尿剂的比例显著高于未死亡组(均P<0.05)。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70岁、前壁梗死、血糖≥7.8 mmol/L、血钠<130 mmol/L、LVEF<40%、无紧急血运重建以及使用利尿剂是患者近期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导致 STEMI合并 LA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主要有年龄≥70岁、前壁梗死、血糖≥7.8 mmol/L、血钠<130 mmol/L、LVEF<40%、无紧急血运重建以及使用利尿剂,临床治疗时应予以关注,并给予相应的处理。

    作者:杨梅;孔德岩;邢林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传统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早期老年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传统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早期老年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该院妇科收治的早期老年子宫内膜癌患者分为腹腔镜手术组和传统手术组,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切除数量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肛门排气时间、尿管留置时间、体温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并发症主要有淋巴囊肿、切口愈合不良、尿潴留、下肢静脉血栓、淋巴结转移,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对症处理及综合护理后,两组并发症均得到缓解。结论早期老年子宫内膜癌行腹腔镜手术具有疗效好、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及术后并发症少的特点。

    作者:韩娜娜;薛峰;王娟;李莉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中青年与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中青年与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收治的40例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例资料,并与42例老年患者的相应资料对比分析。结果缺血性脑卒中高危因素除高血压、心脏病、高血脂、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外,值得重视的还有吸烟、酗酒、控制体重和适当的运动方式,尤其饮酒在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可能是独立的影响因素( P<0.05)。结论临床工作中应充分了解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危险因素,加强预防,及时治疗,以改善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作者:崔瑞娜;王田蔚;祖艳颖;方乐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关于腰椎间盘退变过程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3的来源

    目的:检测各种腰椎间盘细胞能否自分泌产生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13。方法分离培养兔腰椎间盘的各种细胞,对培养的细胞进行鉴定,用120 kD 纤维黏连蛋白( Fn)-f进行细胞诱导,以PBS作为对照。用RT-PCR方法和免疫荧光方法检测各种细胞内 MMP-13的表达情况。结果经120 kD Fn-f诱导的实验组椎间盘软骨细胞能产生MMP-13,对照组和纤维环细胞实验组均不能产生MMP-13。结论椎间盘软骨终板细胞能够自分泌表达产生MMP-13。椎间盘纤维环细胞基本未见自分泌表达MMP-13。

    作者:胡宝山;许喜筠;郭元利;芮钢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老年性颈椎病非手术治疗方法研究进展

    目前颈椎病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包括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两大类。由于老年人年龄因素、病程较长及内科合并症较多等原因,在寻求治疗的过程中大多希望通过非手术治疗来解决问题。现就颈椎病的非手术治疗常用方法加以综述。

    作者:谢天琦;郭丽新;康治臣;李欣怡;丁伟;刘忠良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老年大学学员生命质量和死亡态度的关系

    目的:了解老年大学学员的生命质量和死亡态度的关系。方法运用SF-36和死亡态度描绘量表修订版进行调查。结果①老年大学学员的生命质量较好,生理功能(88.10±12.71)、社会功能(90.50±12.70)、生理职能(81.09±31.52)、情感职能(82.68±32.99)、总体健康(57.96±14.72)、心理健康(81.21±15.14)、躯体疼痛(77.21±20.28)、活力(75.20±15.91);②大部分老年大学学员持中立死亡态度;③性别和文化程度是影响生命质量和死亡态度的重要因素(P<0.05);④生命质量和死亡态度显著相关(P<0.05)。结论老年大学学员的死亡态度影响其生命质量,科学客观的死亡观有利于老人的身心健康。

    作者:许倩;王占坤;潘琳玲;吴兰花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益气温阳活血方含药血清对大鼠肥大心肌细胞原癌基因c-fos、c-myc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益气温阳活血方含药血清对肥大心肌细胞原癌基因c-fos、c-myc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血管紧张素( Ang)Ⅱ诱导肥大心肌细胞,Lowrys 法测心肌细胞蛋白质含量,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测量心肌细胞的体积,酶联免疫吸附( ELISA )法检测去甲肾上腺素( NE)、肾上腺素( AD)含量,Western印迹法检测 c-fos 及 c-myc 蛋白质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心肌细胞蛋白质含量〔(20.639±7.665)比(11.220±2.862)μg/5×105 cells〕、心肌细胞体积〔(2081.672±186.040)比(1090.009±169.542)μm3/单个胞〕、AD〔(16.376±4.949)比(3.782±0.854)ng/ml〕和NE〔(26.716±4.154)比(9.330±2.619)ng/ml〕及 c-fos 和 c-myc 蛋白质表达水平(4.110±0.803比2.113±0.559、3.357±0.849比1.975±0.508)明显升高(P<0.05);益气温阳活血方能够明显减少细胞蛋白质含量、心肌细胞体积、AD和NE含量,抑制c-fos和 c-myc蛋白质表达水平,与正常组比较(11.825±3.768比11.220±2.862;1052.684±187.432比1090.009±169.542;4.066±1.170比3.782±0.854;10.940±2.238比9.330±2.619;2.479±0.658比2.113±0.559;2.011±0.664比1.975±0.508),均无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益气温阳活血方可防止心肌细胞肥大,其机制与抑制c-fos、c-myc表达有关。

    作者:李春陵;顾广富;罗建华;杨冬花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脂肪餐后甘油三酯的变化及其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老年糖尿病患者脂肪餐后甘油三酯( TG)的变化,及其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检测35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脂肪餐前和餐后2、4、6 h时血清TG表达水平,并采用超声检测空腹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IMT)及脂餐前后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FMD),同期选择35例门诊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老年糖尿病患者脂肪餐后2 h、4 h及6 h时的血清TG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餐前(P<0.05),且均明显高于同时间点对照组的血清TG表达水平(P<0.05),对照组脂肪餐后2、4 h明显高于餐前(P<0.05),但餐后6 h血清TG表达水平恢复至餐前水平;糖尿病组患者空腹状态时C-IMT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FMD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餐后4 h时 C-IMT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而 FMD较空腹均明显降低(P<0.05),且糖尿病组餐后4 h时FMD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ΔFMD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脂肪餐后血清TG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对血管内皮功能造成一定损害,可促进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变的发生。

    作者:刘悦;沈建国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针刺人迎联合放血疗法治疗脑梗死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针刺人迎穴联合放血疗法治疗脑梗死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患者57例,对照组28例,采用常规针刺,治疗组2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刺人迎穴和放血疗法。结果治疗1w与治疗前、治疗2w与1w后、治疗3w与2w后、治疗4w与3w后比较,两组自身各时段疼痛、肿胀评分均减少(均P<0.05);治疗组治疗1、2、3、4 w后疼痛、肿胀评分均较对照组减少(均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66%,对照组67.86%,差异显著(P<0.05)。结论常规针刺和加用针刺人迎穴联合放血疗法对脑梗死肩手综合征均有较好疗效,后者对疼痛和肿胀的改善优于前者,且起效更快。

    作者:侯加运;樊莉;孙燕;刘新蕊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载脂蛋白E与脑梗死的关系

    随着饮食结构的变化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脑梗死的发病率呈越来越高、越来越年轻化趋势。脑梗死病因较多,除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高血脂、吸烟及饮酒等因素外,有学者认为其发病可能与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有关。 AopE是血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因多态性与种族、地域、环境等因素有关。本文通过检测400例吉林省汉族脑梗死患者AopE的基因多态性以揭示其与脑梗死的关系。

    作者:李爱丽;赵欣;赵丽丽;韩英博;姚建华;王彦红;王思鉴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抢救重症老年呼吸衰竭患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目的:研究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抢救重症呼吸衰竭老年患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在该院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重症呼吸衰竭老年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机械通气的方法不同将纳入者分为接受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的观察组和持续有创机械通气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呼吸及血气相关指标、应激反应程度。结果(1)治疗情况:观察组撤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再插管率、死亡率、PaO2/FiO2恢复正常时间、胸片征象消失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呼吸及血气相关指标:观察组患者的pH值、PaO2、SaO2明显高于对照组,PaCO2、RR、HR值明显低于对照组;(3)应激反应:观察组患者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肾素以及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结论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有助于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恢复、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肺泡氧合情况、缓解应激反应,是呼吸衰竭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

    作者:李翠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核苷类似物联合治疗HBeAg阴性慢性乙肝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 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临床上更有效、更安全、更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将100例入组患者随机分为5组,每组20例,恩替卡韦+阿德福韦组(A组),拉米夫定+阿尔德福韦组(B 组),恩替卡韦组(C组),拉米夫定组(D 组),阿德福韦组(E组),5组治疗疗程均为96 w。抗病毒治疗第4、12、24、48、96周时五组治疗分别检测肝功能、肌酐、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HBV DNA 水平,每半年做1次腹部彩超检测。结果在治疗4、24、96 w结束时,谷丙转氨酶( ALT)水平及复常率无统计学意义。4、24、48、96 w时,五组药物中D组的HBV DNA复常率低,而A组及E组高,B组及C组疗效次之,但各组间统计学差异不显著。4 w时D组HBV DNA下降水平低,而A组及E组患者高(P<0.05)。治疗4、48、96 w时的血肌酐水平组间比较及各组治疗前后的血肌酐水平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五组患者其48、96 w的CK-MB水平与基线水平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肝组织学指标的观察中看到,三组单药的组织学改善情况无明显差异,以 E组改善病例数居多,而A组及B组治疗后可以进一步改善肝脏组织学情况。 CK-MB水平升高患者在 A 组及 B 组各为1例,C组有4例因出现病毒学反弹、耐药而退出继续治疗。结论对于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核苷类似物治疗的患者来说联合治疗更优于单药治疗。

    作者:王海艳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3种术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对比

    高血压脑出血( HICH)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目前临床上主要采取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治疗方式的预后效果优劣并未得出明确结论,临床上对手术治疗的佳时机、术式选择等均存在一定争议〔1〕。本文对比分析大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小骨窗血肿显微清除术和钻颅置管血肿清除术治疗HICH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

    作者:杨勇灵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肝细胞肝癌NTS的表达与炎症微环境形成和肿瘤上皮间质转化及预后的关系

    目的:探讨肝细胞肝癌(HCC)中神经降压素(NTS)的表达与炎症微环境形成和肝瘤上皮间质转化(EMT)及预后的相关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8月至2013年10月来该院通过部分肝切除术确诊为HCC患者78例,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资料,包括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IHC)检测的肝癌及对应癌旁正常组织NTS,几种炎症因子和EMT相关蛋白白细胞介素(IL)-8、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上皮细胞钙黏蛋白(E-Cadherin)、β-连环蛋白(β-Catenin)和波形蛋白(Vimentin)的水平,且比较分析各因素对患者预后的影响(OS总生存时间)。结果 HCC 患者中 NTS的表达阳性率是19.23%,NTS阳性的标本中有86.67%(13/15)表达IL-8,而NTS阴性的标本中仅有47.62%(30/63)表达IL-8,且NTS与IL-8表达存在正相关关系(Rs=0.296, P=0.006);NTS和IL-8表达均阳性的肝癌样本中,EMT相关蛋白、膜E-Cadherin丢失表达,而细胞质中β-Catenin和Vi-mentin增加积累。经过相关性分析发现,HCC患者组织中的E-Cadherin和β-Catenin表达与IL-8表达水平存在正相关;NTS和 IL-8对患者的生存期存在重要影响,NTS阳性组和IL-8阳性组患者生存期均短于阴性组(P<0.001)。结论 HCC患者存在NTS/IL-8炎症通路的异常活化,NTS的表达与炎症微环境形成能促进肿瘤上皮间质转化及对患者预后产生不良影响。

    作者:李凯;杨锁萍;丁为民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冠状动脉病变特点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病变特点与冠心病( CHD)危险因素及其聚集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分析,收集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心血管内科住院进行冠状动脉造影者600例,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用冠状动脉造影图像处理系统进行测量,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冠状动脉狭窄≥50%者分为CHD组,无狭窄或狭窄<50%者为非CHD组,根据病变损害的程度进行评分。根据管腔受累内径50%~75%、≥76%者定为轻、中度以上狭窄。根据冠状动脉主要血管受累支数定为单支、双支以上病变。结果(1)CHD组中年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肌肝(CREA)、总胆红素(TBIL)、尿酸(UA)、空腹血糖(FBG)的平均水平与非CHD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CHD组男性、高龄(≥60岁)、高血压、糖尿病、吸烟、血脂异常者比例均明显高于非CHD组(均P<0.01)。(2)随着伴发危险因素数目的增加,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率也明显增加(P<0.05)。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与狭窄程度及回旋支(LCX)血管病变受累明显增加(P<0.05),左前降支(LAD)、右冠状动脉(RCA)、左主干(LM)病变与危险因素数目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经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患者的年龄、SBP、TC、TG、LDL-C、UA、FBG水平呈明显正相关( r=0.169~0.107,P=0.002~0.047),与HDL-C、TBIL呈负相关( r=-0.136~-0.600,P=0.012~0.000),与性别、DBP、CREA无相关性。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与患者的年龄、DBP、SBP、LDL-C、UA、FBG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136~0.261,P=0.012~0.000),与 HDL-C、TBIL呈负相关(r=-0.124~-0.279,P=0.022~0.000),与性别、TC、CREA、TG无相关性。结论(1) CHD患病率随着年龄、吸烟率、SBP、DBP、FBG、TC、TG、LDL-C平均水平的增高而上升。(2)冠状动脉病变与病人的年龄、吸烟、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有密切关系。(3)伴发危险因素数目越多,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越高,而且危险因素的聚集可致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加重和范围扩大。

    作者:王贵亮;崔兰 刊期: 2014年第17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