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剑力;邵莉;滕丽莉;江华
目的:探讨蛹虫草小分子肽对人胚肺成纤维细胞MRC-5过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百草枯诱导建立细胞氧化损伤模型,用四唑蓝快速比色法( 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检测细胞培养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Px)活性及丙二醛( MDA)含量。结果蛹虫草小分子肽可明显提高细胞存活率,提高 SOD、GSH-Px活性,降低 MDA含量。结论蛹虫草小分子肽对百草枯诱导的MRC-5过氧化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逄利;王少坤;凡文博;张楠;侯玥;徐大海;吴扬 刊期: 2014年第21期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肝细胞癌( HCC)的发生率高〔1〕。在我国,HCC在确诊的消化道肿瘤中,发生率高达50%以上。目前其治疗主要以手术切除病变肝组织为主〔2〕。但是,随着病情的发展,健全的肝组织越来越少,通过手术便无法治疗。此时临床上常采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TACE)进行姑息治疗,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3〕。但是TACE不足之处在于只能缓解症状,而患者治疗后发生复发或者转移的病例并不少见。甲苯磺酸索拉非尼对巴塞罗那肝癌诊断标准中的B和C级HCC治疗效果显著〔4〕。甲苯磺酸索拉非尼是一种抑制剂,主要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内血管生成来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甲苯磺酸索拉非尼联合传统的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比单独使用这两种方法对晚期肝癌患者有更明显的疗效;但是,由于该实验还处于Ⅱ期临床实验中,故相关数据还不够完善〔5〕。本实验拟观察经联合治疗和单纯TACE治疗的HCC患者的生存时间和不良反应。
作者:张北光;刘颖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了解回肠末端糜烂和(或)浅溃疡对小肠动力的影响。方法对162例胃镜及结肠镜检查正常(正常组)、57例除回肠末段糜烂和(或)浅溃疡外胃镜及结肠镜检查均正常〔回肠末端糜烂和(或)浅溃疡组〕者的胶囊内镜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年龄是否≥60岁、性别进行分组。结果①正常组:胶囊内镜通过胃的平均时间为(68±55)min,通过小肠的平均时间为(316±117)min,其中60岁以下组胃平均通过时间为(61±36)min,小肠平均通过时间为(291±98)min;60岁及以上组胃平均通过时间为(78±49)min,小肠平均通过时间为(354±114)min;两组胃平均通过时间无明显差异(P=0.21),两组小肠通过时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5);女性组胃平均通过时间为(66±42)min,小肠平均通过时间为(298±103)min;男性组胃平均通过时间为(68±54)min,小肠平均通过时间为(325±112)min,两组胃和小肠通过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32)。②回肠末端糜烂和(或)浅溃疡组:通过胃的平均时间为(59±42)min,通过小肠的平均时间为(251±102)min,同正常组比较胃平均通过时间无明显差异(P=0.35),小肠通过时间有统计学差异(P=0.026);结论60岁以上人群较60岁以下人群小肠通过时间明显延长,但胃通过时间无明显差异。回肠末端糜烂和(或)浅溃疡患者小肠通过时间,明显较正常人缩短,提示其可能与肠道排空速率有关。
作者:尤鹏;冯桂建;王雪梅;刘玉兰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评估可溶性ST2(sST2)水平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预后判定的应用价值。方法符合美国心脏病学会(ACC) ACS患者102例,失访2例。测定外周血sST2、pro-BNP、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超敏肌钙蛋白( TNT)。研究随访6个月,通过门诊或电话随访患者病情变化及心脏事件。结果①各组间sST2、pro-BNP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P<0.01)。②sST2与血糖,总胆固醇(TC)及CK-MB峰值呈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 HDL)呈负相关。③随访期,心脏事件发生率与 sST2水平正相关。④sST2检测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略优于超敏 TNT、hs-CRP及pro-BNP。预测心力衰竭事件、ACS、心血管意外死亡敏感的生化指标分别是sST2,超敏TNT,sST2。结论 ACS患者sST2水平是预测 ACS患者预后的独立指标,不受年龄、肝肾功能、心肌酶谱水平、血糖、血脂、左室射血分数( LVEF)、血白细胞等的影响。综合监测sST2、超敏TNT,hs-CRP和pro-BNP,可提高评估ACS预后的敏感性及特异性。
作者:葛剑力;邵莉;滕丽莉;江华 刊期: 2014年第21期
急性肺损伤( ALI )是重症监护病房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1〕。硫化氢( H2 S)由胱硫醚-γ-裂解酶( CSE)和胱硫醚-β-合成酶( CBS)以L-半胱氨酸为底物合成〔2〕,具有扩张血管的活性,对于维持机体的生理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H2 S在炎症反应、信号转导、能量代谢、细胞增殖与凋亡、氧化还原状态等方面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3〕。同时,由于炎症反应加剧、细胞凋亡增多、自由基损伤是ALI发生的重要机制〔4,5〕,故H2 S在ALI发病机制中的作用逐渐受到关注。本文从炎症反应、细胞凋亡等方面综述H2 S在ALI中的作用与机制。
作者:韩波;张立民;李曙光;牛春雨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序贯腔镜胆囊切除治疗高龄急性重症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该院普外科2011年6月至2013年8月的80例急性重症胆囊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给予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序贯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给予急性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观察两组的手术、临床表现以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入院调理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等手术指标明显少于对照组(均P<0.05)。试验组体温恢复时间、凝血功能恢复时间以及白细胞计数恢复时间等明显少于对照组(均P<0.05);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序贯腔镜胆囊切除治疗高龄急性重症胆囊炎疗效确切,安全有效,不良事件发生率低。
作者:陈政华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前,我国至少有2340多万老年人独守空巢〔1〕。本研究旨在了解西部民族地区空巢老人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作者:陈玉凤;熊健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中晚期肝癌患者行自体DC-CIK细胞联合替吉奥治疗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采集48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加入细胞因子定向诱导DC及CIK,8 d后将扩增的DC及CIK细胞以静脉回输的方式,对患者进行自体DC-CIK细胞输注治疗,同时联合口服替吉奥治疗。结果自体DC-CIK联合替吉奥治疗12 w后CR0例 PR 10例,SD 22例,PD 16例,总有效率( RR)为20.8%,疾病控制率( DCR)为66.7%。患者免疫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结论自体免疫细胞联合替吉奥治疗中晚期肝癌疗效尚可,副作用小,安全性好。
作者:梁倩影;刘先领 刊期: 2014年第21期
肺动脉高压( PH)是严重威胁身心健康的常见疾病。超声心动图是筛查PH的重要方法,同时能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目前公认的反映患者预后的超声指标有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 TAPSE)、左室偏心指数( EI)、Tei指数等。6 min步行距离试验(6MWT)是评价PH患者运动耐量重要的检查方法,首次住院的6MWT与预后有明显的相关性,也是评价治疗是否有效的关键方法。本研究应用超声心动图指标研究PH患者的右室功能变化,并结合6MWT 探讨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
作者:徐晶;谭羽莹;徐国良;徐卉 刊期: 2014年第21期
根据有关资料统计显示,老年患者当中,食管癌死亡率仅次于胃癌,全球每年死于食管癌患者约为32万人,是老年人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急性呼吸衰竭是造成食管癌患者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分析研究其危险因素有这重要的临床意义〔1〕。本文回顾分析我院2009年2月至2013年7月间收治的食管癌患者共192例,现对其分析结果进行临床评价。
作者:楼洋;陈献国;施亚明;周志有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对宁夏社区脑卒中患者用益气活血和化痰通络治疗,观察不同中医方法对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神经功能修复的影响,并对其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选择社区脑卒中患者2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基础治疗+针灸组)、益气活血组、化痰通络组;分别以补阳还五汤和化痰通络汤为方药,制备中药颗粒,每疗程为1个月,治疗3个疗程;治疗前(T0)、治疗后1个月(T1)和6个月(T6)应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改良巴氏指数(BI)和功能综合评定量表(FCA)评定神经功能,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益气活血组和化痰通络组较对照组疗效增强(P<0.05)。化痰通络组和益气活血组T1和T6的 NDS降低、FCA增高均较对照组明显;益气活血组T1和T6、化痰通络组T1 BI增高。益气活血组T1和T6的NDS降低、BI和FCA增高较化痰通络汤组明显。各组患者 T1和 T6较 T0、益气活血组 T6较 T1的 NDS 降低、BI和 FCA 增高( P<0.01,P<0.05)。结论基础的社区康复有助于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中医化痰通络和益气活血治疗均可促进修复、改善神经功能,但益气活血治法在促进脑卒中后遗症期神经修复方面的优势更为明显。
作者:刘敬霞;李建生;牛阳;杜小利;楚国庆;王孟妍;周玉蓉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灵芝孢子粉对癫痫大鼠脑组织病理变化、Cu2+、Zn2+含量的影响。方法将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用药组。癫痫模型建成后用常规HE染色检测脑组织病理变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检测脑组织Cu2+、Zn2+含量。结果模型组神经细胞有不同程度的变性、坏死,胞核固缩、深染、水肿;脑组织Cu2+含量明显降低,而Zn2+含量却明显升高(P<0.05)。结论灵芝孢子粉能减轻神经细胞的变性、坏死,调节微量元素含量,发挥了其保护神经元的作用。
作者:李晶;于海波;于海涛;王淑秋;王伟群;贾琳琳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回顾性研究老年胸骨骨髓炎围手术期治疗以及创面修复的个性化手术方案的选择,评估治疗效果。方法总结2008年4月至2013年4月老年胸骨骨髓炎25例,男10例,女15例,年龄60~76〔平均(67.4±4.2)〕岁,围术期全面评估病人局部创面及全身状况、进行控制血糖及血压、改善营养状况等围术期治疗,根据创面情况,13例应用胸大肌肌瓣移植、6例应用腹直肌肌瓣移植、3例胸大肌及腹直肌肌瓣联合移植,其中8例辅助使用负压吸引手术治疗,3例清创后单纯使用负压吸引技术治疗,并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25例老年胸骨骨髓炎经治疗后治愈,随访1年无复发。结论老年胸骨骨髓炎,经进行全面评估,程序化的围术期治疗及个性化的手术方案选择,可以得到较好治愈率。
作者:田彭;周业平 刊期: 2014年第21期
挪威对老年人的人身照顾服务尤其重视,特别是为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预防和减少疾病而进行的康复活动(包括康复训练和治疗),和其他国家在针对老年病方面有着不同的医院管理体制。如有些地方设有专门的老年症急性门诊部和专门的老年病房针对那些患有急性或亚急性病症的老年患者,根据其临床症状给予优先治疗。也有的地方是先将老人安排在其他普通病房经过病症筛查后再转入专门的老年病房〔1〕。老年人康复一般可分为4种形式:①规模较大的综合类医院都设有专门的老年人康复科,对有康复需求的老人进行治疗、训练和护理,主要接收本院的住院老人和其他医院转院的老人;一般以治疗为主,训练为辅。②康复中心(住宿式),专门的康复活动机构,接收有康复需求的家庭养老的老人和来自没有康复条件的医院的住院老人,中心配有医生、护士和专门康复理疗师,可以为老年人提供治疗和训练和护理等综合性服务。③康复中心(日制),即每日09:00~16:00开放,主要接收家庭养老的老人,主要功能是在康复理疗师的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一般不配备医生。老年人应该选择哪种形式进行康复活动,一般由老人固定的主治医生提出推荐和评估后决定。④家庭康复,一般由政府有关部门派出具有康复专业技能的康复理疗师或护士定期上门对老年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的指导,并且可以配备简单的康复设备,但是不包括康复治疗。
作者:徐洁;李逢战;王贵生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更年期妇女血清雌二醇(E2)和卵泡刺激素(FSH)水平的表达与骨密度(BM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该院进行体检的200例更年期妇女,测定血清E2、FSH水平与腰椎、总髋部、股骨近端 BMD,比较围绝经妇女与绝经妇女血清 E2和FSH水平表达差异,并分析其与BMD的相关性。结果绝经前组年龄明显小于绝经组,血清 E2水平高于绝经组,而 FSH 水平低于绝经组( P<0.05);绝经前组BMD高于绝经组(P<0.05);年龄、E2、FSH、绝经年龄、绝经时间与 BMD 具有相关性(P<0.05),血清 E2与腰椎、髂骨、股骨上段BMD具有直线正相关性(r1=0.126,r2=0.328,r3=0.415,P<0.05),FSH 水平与腰椎、髂骨、股骨上段 BMD 具有直线负相关性(r1=-0.115,r2=-0.223,r3=-0.486,P<0.05)。结论更年期妇女血清E2水平减低,而FSH水平增高,血清E2和FSH水平与绝经前后妇女的BMD具有相关性,可作为预测BMD的客观指标。
作者:俞梅珍 刊期: 2014年第21期
老年膝关节炎是临床中十分的老年多发性疾病之一,是一种以关节软骨变性、破坏以及骨质增生为临床特征的一种慢性关节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膝关节疼痛、肿胀或膝关节积液等,晚期则会导致膝关节变形,功能受限,甚至导致患者出现膝关节行走障碍等,对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较为严重的消极影响〔1〕。本文拟深入探讨玻璃酸钠联合曲安奈德对中老年膝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作者:路莹;车明学;张震宇;韩忠孝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由护士主导的认知干预模式对脑卒中后非痴呆认知障碍( CIND)患者临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60例 CIND 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的康复训练和必要的药物治疗,实验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还接受由护士提供的强化认知训练,持续12 w。于实验后6及12 w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实验后6及12 w,实验组认知功能( MoC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Barthel指数)得分较对照组升高显著(P<0.01);实验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得分逐渐降低,但两组实验后12 w差异显著(P<0.05),6 w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护士主导的强化认知干预明显提高了卒中后CIND 患者的认知功能和ADL 能力,对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作者:冯俏;金奕;周官恩;王春梅 刊期: 2014年第21期
老年性痴呆,又称阿尔茨海默病( AD )主要表现为渐进性记忆障碍、语言及认知功能障碍、人格改变等神经精神症状,严重者可影响生活、职业与社交功能〔1,2〕。目前该病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阐明,但临床病理解剖发现该病特征性病理改变为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形成的神经细胞内神经元纤维和β淀粉样蛋白沉积形成的细胞外老年斑缠结、神经元丢失伴胶质细胞增生等〔3〕。目前除采用药物治疗外,康复训练治疗在患者的疾病环节和功能恢复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4〕。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认为转化生长因子( TGF)-β1在老年性痴呆患者功能恢复方面存在一定的影响,本文通过探索TGF-β1在老年性痴呆康复训练中的表达和意义,旨在为老年性痴呆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陈阳;郑柳明;韦英海 刊期: 2014年第21期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增殖性肿瘤( MDS/MPN)表现为既有血细胞的增殖,又有血细胞病态造血。 MDS伴有环形铁粒幼细胞增多(RARS),同时伴有血小板(PLT)增多,即MDS-RARS-T 归入 MDS/MPN 不能分类( MDS/MPN-U )中, MDS-RARS-T患者白细胞( WBC )、PLT多正常,但有少数患者PLT可增多,有的可≥600×109 L-1。 MDS-RARS-T患者临床表现类似特发性PLT增多症( ET ),可发生血栓或其他并发症。本研究旨在观察MDS-RARS-T患者临床及形态学。
作者:邢江涛;张玉娜;陶朝欣;郝士卿;孙洁;朱芸 刊期: 2014年第21期
核转录因子( NF)-κB广泛存在于神经系统中,包括星形胶质细胞( AC)、小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能诱导多种细胞因子、黏附分子和炎性介质的表达〔1〕。脑缺血后,NF-κB与AC的活化增殖密切相关,是参与脑损伤后炎症反应的重要信号调控因子〔2〕,被许多专家认为是炎症反应的中心环节,在脑缺血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
作者:徐思思;张雪竹;刘金凤;孙金平;张莹 刊期: 2014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