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序贯腔镜胆囊切除治疗高龄急性重症胆囊炎的临床疗效

陈政华

关键词:经皮经肝胆囊穿刺, 急性重症胆囊炎, 序贯腔镜, 胆囊切除术
摘要:目的:探讨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序贯腔镜胆囊切除治疗高龄急性重症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该院普外科2011年6月至2013年8月的80例急性重症胆囊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给予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序贯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给予急性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观察两组的手术、临床表现以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入院调理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等手术指标明显少于对照组(均P<0.05)。试验组体温恢复时间、凝血功能恢复时间以及白细胞计数恢复时间等明显少于对照组(均P<0.05);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序贯腔镜胆囊切除治疗高龄急性重症胆囊炎疗效确切,安全有效,不良事件发生率低。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各年龄段老年骨科手术患者并发症分布及缓解率

    骨关节疾病,特别是股骨颈骨折、粗隆间骨折,髋、膝骨性关节炎、腰椎管狭窄症等,在老年患者高发〔1~4〕。评价骨科手术医疗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是有无并发症。老年患者全身功能衰退,术中、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可能性更大,其预防和处理尤为重要〔1,2,5~8〕。本文分析老年骨科疾病患者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状况。

    作者:韩建锋;张树泉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柴胡桂枝汤配合中药熏洗治疗不安腿综合征

    目的:探讨柴胡桂枝汤结合中药熏洗治疗不安腿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治疗组给予柴胡桂枝汤结合中药熏洗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普拉克索和维生素B1治疗。4 w为一个疗程,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应用国际不安腿综合征评估量表( IRLS)于治疗前及治疗后6 w进行病情估计,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评分情况,并记录两组患者治愈时间及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IRLS较治疗前均下降( P<0.05),相比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IRLS评分下降明显( P<0.05)。治疗组平均治愈有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P<0.05),复发率(7.50%)明显低于对照组(30.0%)(P<0.05),结论柴胡桂枝汤结合中药熏洗可有效缓解不安腿综合征的症状,且治疗时间短,复发率低。

    作者:王虹;应晓江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几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种类之一,尤其好发于存在严重骨质疏松的患者;此种骨折老年患者死亡率约为15%~20%〔1,2〕。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是内固定术〔3~5〕。动力髋螺钉(DHS)、Gamma 钉、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及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是临床常见的4种内固定方式,本研究比较以上4种方式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疗效。

    作者:魏巍;刘军;霍维玲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重度低钾血症致横纹肌溶解症1例

    低钾血症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其并发症横纹肌溶解症( RML)易发生延误诊断或漏诊,诊治不及时可能因代谢紊乱、骨筋膜室综合征、急性肾衰竭等影响预后,严重者可因多脏器衰竭而死亡。

    作者:余武;李敬会;徐剑刚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居家养老服务利用研究进展

    居家养老能降低照料成本,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更重要的是更能符合老年人的心理和情感需求。因此,许多国家都在致力于建立一个完善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本文综述了居家养老服务利用时常用的理论模型、研究方法和主要研究结论。

    作者:王莉莉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脂蛋白(a)与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的关系

    目的:探讨脂蛋白( a)水平与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的关系。方法经超声心动图检测253例患者心脏瓣膜情况,分为瓣膜钙化组与非瓣膜钙化组;比较两组间脂蛋白( a)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差异;按年龄分层比较两组间脂蛋白( a)的差异;进行多元 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瓣膜钙化组年龄与脂蛋白(a)显著高于非瓣膜钙化组(P 值分别为0.002和0.018);按年龄分层后老年患者中脂蛋白(a)显著高于非瓣膜钙化组(P =0.025),非老年患者两组间脂蛋白(a)未见显著差异。多元Logistic 回归分析示年龄与脂蛋白(a)是瓣膜钙化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脂蛋白(a)可能在退行性心脏瓣膜病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作者:张健瑜;黄裕立;苏亮;许顶立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及细胞免疫的水平及意义

    目的:探讨针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血清细胞因子及细胞免疫的水平及意义。方法选择116例老年 COPD患者作为病例组,按照病程分期急性加重期组(54例)和稳定期组(62例),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老年人60例作为对照组,流式细胞术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相关指标,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 TNF)-α、白介素( IL)-6和IL-1β水平。结果 COPD患者CD3+、CD4+和 CD4+/CD8+明显低于对照组,急性加重组老年患者上述指标也明显低于稳定组,而COPD患者CD8+、TNF-α、IL-6和IL-1β水平高于对照组,急性加重组CD8+也高于稳定组(P<0.05);COPD患者CD3+和CD4+/CD8+均与血清TNF-α、IL-6、IL-1β呈负相关(P<0.05)。结论老年COPD患者出现T淋巴细胞亚群和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异常,且二者相互作用,共同参与COPD的发生发展。

    作者:韩利红;张国俊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萍乡市高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的:探讨萍乡市高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接受治疗的存活期>3年的非小细胞肺癌高龄患者38例设为观察组,并将同期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存活期在1年之内的非小细胞肺癌高龄患者38例设为对照组。应用肿瘤患者生活质量核心问卷 QLQ-C30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全面的调查评估。结果观察组患者认知功能、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及社会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认知功能、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及社会功能评分( P<0.01)。观察组患者疼痛、失眠、食欲下降、呼吸困难、疲劳、腹泻、恶心呕吐、便秘评分低于对照组( P<0.01),生活质量问卷整体质量分高于对照组,经济困难条目分低于对照组( P<0.01)。结论萍乡市高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存活期较长的人群生活质量功能以及生活质量症状显著优于存活期较短的人群,患者随着生存期的延长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作者:占志强;彭济勇;鲁志兵;邱娟;李艳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Bach1克隆构建及其对肝癌细胞药物敏感性的影响

    目的: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BI-EGFP-Bach1,并检测其表达及对血红素氧化物(HO-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Bach1基因与质粒pBI-EGFP连接构成重组质粒,RT-PCR法检测重组载体及HO-1在SMMC7721细胞中的表达情况,MTT检测细胞活性。结果 NheⅠ和 MluⅠ双酶切以及PCR表明重组质粒pBI-EGFP-Bach1构建成功;RT-PCR显示转染重组Bach1 mRNA表达显著升高,同时 HO-1的表达降低;MTT检测未转染组的IC50为0.15μg/ml,转染组的IC50为0.21μg/ml。结论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BI-EGFP-Bach1,转染后Bach1能够在SMMC-7721细胞中表达并抑制了HO-1;MTT验证重组质粒能提高癌细胞对长春新碱( VCR)敏感性。

    作者:时英英;杨靖;时学秀;单杰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FOXA2在肝细胞癌中的临床意义及其与E-cadherin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检测FOXA2在肝细胞癌( HCC)中的临床意义及其与E-cadherin的相关性分析。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78例原发性HCC及对应癌旁组织中FOXA2和E-cadherin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FOXA2蛋白表达与HCC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以及其与E-cad-herin蛋白表达相关性。结果 FOXA2和E-cadherin蛋白在HC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4.9%(35/78)和52.6%(41/78),而对应癌旁组织中两者表达率为71.8%(56/78)和74.4%(58/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631,P=0.001;χ2=7.989,P=0.005)。 HCC 组织中 FOXA2与 E-cadherin蛋白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715,P=0.015)。 FOXA2蛋白表达与肿瘤数目(χ2=5.552,P=0.018)、血管侵犯(χ2=9.329,P=0.002)和 TNM 分期(χ2=6.479,P=0.011)有关。结论 HCC组织中FOXA2蛋白表达缺失并与恶性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另外FOXA2与E-cadherin蛋白表达显著正相关,提示FOXA2缺失可能促进EMT从而导致肿瘤进展。

    作者:陈俊任;杨定华;孙艳华;韩庆;张敏杰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窦性心率震荡参考值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目的:探索地理因素对中国健康人窦性心率震荡参考值的影响,并建立预测方程,为统一该参考值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SPSS16.0软件对收集整理的47个市(县)级医院和有关科研单位的4152例健康人窦性心率震荡参考值与海拔,年平均气温,年平均风速等7项地理因素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然后用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健康人窦性心率震荡参考值与地理因素指标的关系。应用 GIS软件拟合出中国健康人震荡斜率参考值的空间趋势分布图。结果窦性心率震荡定量化指标震荡斜率与海拔和年平均风速等地理因素指标均有显著相关性,并得出了相应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拟合出中国健康人震荡斜率参考值的空间趋势分布图。结论窦性心率震荡参考值的建立应考虑地理因素的影响,空间趋势分布图的制作将更方便临床医生的诊断。

    作者:姜吉琳;葛淼;何进伟;周文华;努尔阿米娜?艾海提;许金辉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表面活性物相关蛋白D水平与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相关性

    目的:初步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血清表面活性物相关蛋白D( SP-D)水平与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同步收集2011年1~10月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组)患者30例,COPD稳定期(COPD组)患者35例和健康对照者(对照组)25例空腹静脉血,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测定血清SP-D的浓度,并对COPD患者进行肺功能检查及用圣乔治呼吸问卷( SGRQ)对所有受试者进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AECOPD组血清SP-D及SGRQ分值均显著高于COPD组和对照组(P<0.05),COPD组上述指标均较对照组高(P<0.05)。 AECOPD组和COPD组患者血清SP-D均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大用力肺活量(FVC)和FEV1%呈负相关,血清SP-D均与SGRQ分值呈正相关。结论血清SP-D可作为判断COPD急性加重期的指标;可能与COPD患者的肺功能损伤及生活质量下降有关;SGRQ是评价COPD患者生活质量有效、敏感、可行的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符琴;王成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老年胸骨骨髓炎的临床治疗

    目的:回顾性研究老年胸骨骨髓炎围手术期治疗以及创面修复的个性化手术方案的选择,评估治疗效果。方法总结2008年4月至2013年4月老年胸骨骨髓炎25例,男10例,女15例,年龄60~76〔平均(67.4±4.2)〕岁,围术期全面评估病人局部创面及全身状况、进行控制血糖及血压、改善营养状况等围术期治疗,根据创面情况,13例应用胸大肌肌瓣移植、6例应用腹直肌肌瓣移植、3例胸大肌及腹直肌肌瓣联合移植,其中8例辅助使用负压吸引手术治疗,3例清创后单纯使用负压吸引技术治疗,并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25例老年胸骨骨髓炎经治疗后治愈,随访1年无复发。结论老年胸骨骨髓炎,经进行全面评估,程序化的围术期治疗及个性化的手术方案选择,可以得到较好治愈率。

    作者:田彭;周业平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正常糖耐量2型糖尿病一级亲属的内皮功能改变及其危险因素

    目的:探讨正常糖耐量2型糖尿病一级亲属(FDR)内皮功能改变和危险因素。方法 FDR(B组)66例分非肥胖亚组(B1)36例和肥胖亚组(B2)30例,与糖耐量正常的非糖尿病亲属(NFDR,A组)76例其中非肥胖亚组(A1)39例和肥胖亚组(A2)37例作比较,作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及胰岛素释放试验,检测0 min 、10 min、20 min、30 min、60 min、120 min血糖、免疫活性胰岛素,同时检测空腹血脂、游离脂肪酸( FFA)、脂联素( APN)、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血内皮素( SET),留取晨尿测定尿内皮素( UET)与微量白蛋白( MUA),并观察血压、身高和体重,测定肱动脉休息时、加压及服用硝酸甘油后的内径变化。结果校正性别、年龄后,MUA、hs-CRP、UET、SET、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EDD)和内皮非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EID) B组与A组比较无差异(P>0.05);UET和SET B2亚组与B1亚组比较有差异(P<0.01);hs-CRP A2亚组与A1亚组以及B2亚组与B1亚组比较有差异(P<0.05或P<0.01);MUA B2亚组与B1亚组及B1亚组与A1亚组比较有差异(P<0.05或P<0.01)。进一步校正性别、年龄和腰围指数后,SET B2亚组与A2亚组比较有差异(P<0.05),MUA B2亚组与B1亚组及 B1亚组与 A1亚组比较有差异(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以内皮指标为因变量能进入方程的有肥胖、血压、脂代谢、血糖、胰岛素抵抗及胰岛功能等指标。结论 FDR出现了大血管内皮功能改变;糖尿病遗传背景为内皮功能改变的独立因素,合并肥胖和(或)其他代谢性因素不容忽视。

    作者:吕以培;黄文萍;车红英;张素华;黄中莹;陈建西;杨丕坚;李舒敏;卢伟波;罗文意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膀胱癌干细胞标记物的研究进展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可以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存。在全球范围内,膀胱癌发病率排在恶性肿瘤的第11位,在我国,膀胱癌发病率低于西方国家,但近些年来的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严重威胁着患者的健康〔1〕。尽管当前在膀胱癌的治疗上有了很成熟的治疗方案,但对于其复发和转移仍无好的方法,人们一直在寻找治疗膀胱癌的新方法。10多年前,Reya 等〔2〕提出的肿瘤干细胞( CSCs )学说中提示肿瘤干细胞是维持肿瘤生长、复发以及转移的根源所在,为探索肿瘤治疗的新途径提供了依据。随着对干细胞研究的深入,干细胞在临床应用上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膀胱癌干细胞( BCSCs )是一类膀胱组织中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特殊细胞,被认为是膀胱癌发生的启动细胞,可以诱发肿瘤的形成, BCSCs 的研究在了解膀胱癌的发病机制及诊疗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以为新的诊疗思路提供依据,而膀胱癌的特异性标志物是BCSCs研究的关键之一。不同组织来源的干细胞表达不同的标志物,但有些表面标志物却在不同的干细胞中均有表达。当前研究的CSCs分子标志物并不是特异性的标志物而仅仅是相关的标志物。目前国内外BCSCs标志物的研究较少,本文着重对用于BCSCs的标志物进行综述,以期进一步加深对BCSCs的认识,为膀胱癌新的诊疗方案提供帮助。

    作者:王海明;石爱平;许宁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中国老年学杂志》被国内数家数据库、检索性期刊检索机构收录情况

    《中国老年学杂志》被评为第二届北方期刊优秀期刊,吉林省双十佳期刊,以国家重大课题和省部级课题研究成果为主要报道内容的基础研究栏目被评为吉林省学术期刊名栏,被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研究课题组列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北大图书馆?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列为中文核心期刊,并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解放军医学图书馆数据库及中国数字图书馆示范工程超星数字图书馆收录及列为统计源期刊,并被《中国医学文摘?老年学分册》、《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分册》、《中国生物学文摘》、《中文科技资料目录》(中草药)、《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等检索性期刊摘录。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异氟烷和异丙酚对老年非心脏手术后早期认知的影响

    目的:探讨异氟烷和异丙酚两种不同的全身麻醉方法对非心脏手术的老年患者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80例择期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异氟烷组(Ⅰ组)和异丙酚组(Ⅱ组),每组40例。分别于术前1 d(T1)、术后1 d(T2)和术后5 d(T3)使用简易智能量表( MMSE)评估患者认知功能情况。在T1、T2和T3时间点抽取患者外周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检测患者血清Aβ和Tau蛋白浓度,依据T1时间点有无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将患者分为POCD组和非POCD组,分析Aβ和Tau蛋白与老年患者 POCD发生的关系。结果与T1相比,T2Ⅰ组MMSE评分显著降低(P<0.05),T3恢复至T1水平;而Ⅱ组T1、T2和 T3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 T1相比,T2Ⅰ组A和Tau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T3恢复至T1水平;而II组T1、T2和T3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1Ⅰ组有14例发生POCD (35%),Ⅱ组有6例发生POCD(15%);与T1相比,T2 POCD组Aβ和Tau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T3恢复至T1水平;而非POCD组 T1、T2和T3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与异氟烷全身麻醉相比,异丙酚全身麻醉对老年非心脏手术患者术后早期认知的影响较小,可减少老年患者POCD的发生;同时老年非心脏手术患者POCD的发生可能与Aβ和Tau蛋白浓度升高相关。

    作者:王海滨;孟尽海;邹丽丽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某职业队列人群中老年肺癌患者分布特征10年变化趋势

    目的:通过了解某职业队列人群肺癌患者分布特征10年变化趋势,为确定肺癌高危人群、制定肺癌的预防控制及诊疗措施提供基础数据与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2001~2010年间该职业队列人群ICD-10分类标准编码为肺癌的住院患者完整的病案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描述该职业队列人群中老年肺癌患者分布特征10年变化趋势。结果10年该职工医院男性肺癌患者明显高于女性(2.26~22.67)∶1。61岁~年龄段肺癌患者所占比例大(45.84%);71岁以上肺癌患者构成比与年份存在正相关(rs=0.758,P<0.001),平均增长速度为3.19%。各职业组肺癌患者以采矿工人组及冶炼工人组所占比例大(占62.13%),其中冶炼工人组肺癌患者构成比例与年份存在正相关(rs=0.551,P<0.001),平均增长速度为3.19%。结论肺癌病死率高,疾病负担重,男性61岁以上及从事采矿、冶炼工作者是肺癌发生的高危人群,应加强该人群的健康教育与防护;冶炼工人肺癌患者逐年增多,应改善该人群的作业环境及加强职业防护,切实提高该人群生命健康质量。

    作者:鲍俊屹;白亚娜;尚慧;胡晓斌;马国煜;任晓卫;刘龙飞;张苗;苟发香;时海英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特征与危险因素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特征与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纳入150例脑梗死患者,其中无并发症者12例,合并糖尿病者30例,合并高血压者76例,合并糖尿病和高血压者32例;血脂异常者77例,血脂正常者73例。将150例患者按照是否合并糖尿病、高血压以及高血脂进行分组。比较各组之间颈动脉斑块检出率、斑块稳定性、内-中膜厚度( IMT)、平均斑块数和斑块积分的差异,再依据是否检出颈动脉斑块分为两个亚组,比较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的差异。结果与其余三组比较,无并发症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显著降低,稳定斑块率显著升高( P<0.05或P<0.01),而其余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脂正常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显著低于血脂异常组,而稳定斑块率显著高于血脂异常组( P<0.01)。无并发症组IMT、平均斑块数和斑块积分均显著小于其余三组,合并高血压组以及合并糖尿病组上述指标均显著小于合并高血压和糖尿病组(P<0.01)。血脂正常组IMT、平均斑块数和斑块积分均显著低于血脂异常组(P<0.01)。未检出斑块组血压、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显著低于检出斑块组(P<0.01)。结论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以及加重其程度和不稳定性的重要危险因素,对于合并相关危险因素的患者,应加强颈动脉超声的检查,以及时监测颈动脉斑块的形成和变化,良好地控制脑梗死的发生与进展,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丁洁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老年人的自传体后悔事件:时间分布、性质及内容

    自传体记忆是关于个人所经历的生活事件的记忆,是自我记忆系统的核心部分〔1〕。自传体记忆包括两大类:个人语义记忆和个人情景记忆,后者又被称之为自传体事件记忆,实际研究中考察的也多是这类关于个人所经历的事件的记忆。后悔在日常生活中是伴随决策行为而产生的一种强烈的负性情绪体验〔2〕,当人们意识到“如果做出一个不同的决定,可能会得到一个更好的结果”之后,就会体验到消极的后悔情绪。后悔的产生是基于现实结果与可比较的、更加理想的反事实结果之间的比较,其结果是产生负性情绪体验。后悔体验在短期内可以改变人们的决策方向及审慎性,长时间的沉浸则会降低对生活的满意度,严重影响到人们的身心健康〔3〕。自传体记忆和情绪之间有密切联系,带有不同情绪类型及强度的自传体记忆会表现出不同特点;而自传体记忆的特点也会影响情绪感受〔4〕。本研究拟从自传体记忆的角度出发来考察老年人后悔情绪的时间分布、性质以及内容。

    作者:陈晓惠;方明 刊期: 2014年第21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