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惠;方明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序贯腔镜胆囊切除治疗高龄急性重症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该院普外科2011年6月至2013年8月的80例急性重症胆囊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给予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序贯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给予急性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观察两组的手术、临床表现以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入院调理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等手术指标明显少于对照组(均P<0.05)。试验组体温恢复时间、凝血功能恢复时间以及白细胞计数恢复时间等明显少于对照组(均P<0.05);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序贯腔镜胆囊切除治疗高龄急性重症胆囊炎疗效确切,安全有效,不良事件发生率低。
作者:陈政华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评估可溶性ST2(sST2)水平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预后判定的应用价值。方法符合美国心脏病学会(ACC) ACS患者102例,失访2例。测定外周血sST2、pro-BNP、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超敏肌钙蛋白( TNT)。研究随访6个月,通过门诊或电话随访患者病情变化及心脏事件。结果①各组间sST2、pro-BNP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P<0.01)。②sST2与血糖,总胆固醇(TC)及CK-MB峰值呈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 HDL)呈负相关。③随访期,心脏事件发生率与 sST2水平正相关。④sST2检测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略优于超敏 TNT、hs-CRP及pro-BNP。预测心力衰竭事件、ACS、心血管意外死亡敏感的生化指标分别是sST2,超敏TNT,sST2。结论 ACS患者sST2水平是预测 ACS患者预后的独立指标,不受年龄、肝肾功能、心肌酶谱水平、血糖、血脂、左室射血分数( LVEF)、血白细胞等的影响。综合监测sST2、超敏TNT,hs-CRP和pro-BNP,可提高评估ACS预后的敏感性及特异性。
作者:葛剑力;邵莉;滕丽莉;江华 刊期: 2014年第21期
挪威对老年人的人身照顾服务尤其重视,特别是为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预防和减少疾病而进行的康复活动(包括康复训练和治疗),和其他国家在针对老年病方面有着不同的医院管理体制。如有些地方设有专门的老年症急性门诊部和专门的老年病房针对那些患有急性或亚急性病症的老年患者,根据其临床症状给予优先治疗。也有的地方是先将老人安排在其他普通病房经过病症筛查后再转入专门的老年病房〔1〕。老年人康复一般可分为4种形式:①规模较大的综合类医院都设有专门的老年人康复科,对有康复需求的老人进行治疗、训练和护理,主要接收本院的住院老人和其他医院转院的老人;一般以治疗为主,训练为辅。②康复中心(住宿式),专门的康复活动机构,接收有康复需求的家庭养老的老人和来自没有康复条件的医院的住院老人,中心配有医生、护士和专门康复理疗师,可以为老年人提供治疗和训练和护理等综合性服务。③康复中心(日制),即每日09:00~16:00开放,主要接收家庭养老的老人,主要功能是在康复理疗师的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一般不配备医生。老年人应该选择哪种形式进行康复活动,一般由老人固定的主治医生提出推荐和评估后决定。④家庭康复,一般由政府有关部门派出具有康复专业技能的康复理疗师或护士定期上门对老年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的指导,并且可以配备简单的康复设备,但是不包括康复治疗。
作者:徐洁;李逢战;王贵生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了解回肠末端糜烂和(或)浅溃疡对小肠动力的影响。方法对162例胃镜及结肠镜检查正常(正常组)、57例除回肠末段糜烂和(或)浅溃疡外胃镜及结肠镜检查均正常〔回肠末端糜烂和(或)浅溃疡组〕者的胶囊内镜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年龄是否≥60岁、性别进行分组。结果①正常组:胶囊内镜通过胃的平均时间为(68±55)min,通过小肠的平均时间为(316±117)min,其中60岁以下组胃平均通过时间为(61±36)min,小肠平均通过时间为(291±98)min;60岁及以上组胃平均通过时间为(78±49)min,小肠平均通过时间为(354±114)min;两组胃平均通过时间无明显差异(P=0.21),两组小肠通过时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5);女性组胃平均通过时间为(66±42)min,小肠平均通过时间为(298±103)min;男性组胃平均通过时间为(68±54)min,小肠平均通过时间为(325±112)min,两组胃和小肠通过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32)。②回肠末端糜烂和(或)浅溃疡组:通过胃的平均时间为(59±42)min,通过小肠的平均时间为(251±102)min,同正常组比较胃平均通过时间无明显差异(P=0.35),小肠通过时间有统计学差异(P=0.026);结论60岁以上人群较60岁以下人群小肠通过时间明显延长,但胃通过时间无明显差异。回肠末端糜烂和(或)浅溃疡患者小肠通过时间,明显较正常人缩短,提示其可能与肠道排空速率有关。
作者:尤鹏;冯桂建;王雪梅;刘玉兰 刊期: 2014年第21期
居家养老能降低照料成本,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更重要的是更能符合老年人的心理和情感需求。因此,许多国家都在致力于建立一个完善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本文综述了居家养老服务利用时常用的理论模型、研究方法和主要研究结论。
作者:王莉莉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乌司他丁对细菌脂多糖( LPS)干预的内皮祖细胞( EPCs)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外周静脉血单个核细胞,鉴定为正在分化EPCs。接种等量EPCs到96孔培养板,随机分成4组:空白对照组、LPS(100 ng/ml)孵育组、乌司他丁-1组、-2组、-3组(相应采用100、200、400 IU/ml乌司他丁),应用 MTT比色法观察其增殖、迁移功能。结果 LPS可使 EPCs的增殖能力显著降低( P<0.05),加入乌司他丁后其增殖OD值均有提高(P均<0.05),且呈剂量依赖关系。与空白对照组比较,EPCs迁移OD值在与 LPS共孵育后明显降低(P均<0.05),与乌司他丁作用后,EPCs迁移能力较LPS组明显改善,亦呈剂量依赖关系。结论乌司他丁可改善LPS对 EPCs的损伤,提示其有可能改善G-杆菌所致脓毒症的预后。
作者:徐敏;鲍芳;乔鲁军 刊期: 2014年第21期
帕金森病(PD)多发病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病理改变主要是中脑黑质致密部多巴胺(DA)神经元发生退行性死亡,并导致纹状体中DA 递质含量减少,其主要临床特征为静止性震颤、肌强直、动作迟缓及减少、姿势平衡障碍等。PD 的病因主要与老龄化、遗传和环境等综合因素有关,其发病机制仍未十分清楚〔1,2〕。活跃的脑神经元细胞在代谢过程中需要大量能源,可见,神经元正常代谢活动需要建立在脑线粒体完整形态结构和稳定的功能的基础之上,实验证明在PD 和其他神经退行性疾病中都可观察到线粒体异常现象〔3〕。Schapira 等〔4〕首次在PD 患者黑质中发现线粒体复合物Ⅰ缺陷,学者们围绕PD的脑线粒体发病机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一些相关基因蛋白不仅与线粒体的内稳态、正常功能紧密相关,还和PD 发病紧密相关,如:PTEN-induced putative kinase(PINKl)、Parkin、DJ-1、核突触蛋白(α-Synuclein)、富亮氨酸重复激酶2(LRRK2)等〔5〕。本文旨在阐明脑线粒体在PD 发病中的作用机制。
作者:杨智明;李煦照;卢芳;刘树民 刊期: 2014年第21期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肝细胞癌( HCC)的发生率高〔1〕。在我国,HCC在确诊的消化道肿瘤中,发生率高达50%以上。目前其治疗主要以手术切除病变肝组织为主〔2〕。但是,随着病情的发展,健全的肝组织越来越少,通过手术便无法治疗。此时临床上常采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TACE)进行姑息治疗,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3〕。但是TACE不足之处在于只能缓解症状,而患者治疗后发生复发或者转移的病例并不少见。甲苯磺酸索拉非尼对巴塞罗那肝癌诊断标准中的B和C级HCC治疗效果显著〔4〕。甲苯磺酸索拉非尼是一种抑制剂,主要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内血管生成来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甲苯磺酸索拉非尼联合传统的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比单独使用这两种方法对晚期肝癌患者有更明显的疗效;但是,由于该实验还处于Ⅱ期临床实验中,故相关数据还不够完善〔5〕。本实验拟观察经联合治疗和单纯TACE治疗的HCC患者的生存时间和不良反应。
作者:张北光;刘颖 刊期: 2014年第21期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应用三维超声断层成像( TUI )技术观察老年女性在静息、大 Valsalva 和缩肛时的肛提肌形态,评估女性盆腔器官脱垂(POP)与肛提肌-尿道间隙(LUG)的关系。方法51例老年女性(26例POP组,25例对照组),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查,采集盆底三维容积数据,启用TUI分析。观察肛提肌在静息、大Valsalva和缩肛时的形态改变并测量LUG。结果 TUI技术可在多个连续的平行平面上显示肛提肌的形态,POP组静息、大Valsalva及缩肛状态下的LUG较对照组大(P<0.01)。结论 TUI成像可在连续断层的切面上清晰显示耻骨直肠肌的形态,LUG可作为评价盆腔器官脱垂的重要指标。
作者:刘晖;叶真;陈树强;刘新秀;甘玲;许翔;曾锦树 刊期: 2014年第21期
骨关节疾病,特别是股骨颈骨折、粗隆间骨折,髋、膝骨性关节炎、腰椎管狭窄症等,在老年患者高发〔1~4〕。评价骨科手术医疗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是有无并发症。老年患者全身功能衰退,术中、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可能性更大,其预防和处理尤为重要〔1,2,5~8〕。本文分析老年骨科疾病患者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状况。
作者:韩建锋;张树泉 刊期: 2014年第21期
急性心肌梗死( AMI )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心血管急症之一,严重威胁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1〕。及时、有效的开通梗死血管以挽救濒死的心肌细胞,实现梗死冠脉再通,以迅速恢复再灌注,防止梗死面积的扩大,缩小心肌缺血范围,大限度的改善患者心脏功能及其治疗预后是目前临床治疗AMI的关键〔2〕。由于老年AMI患者特殊的病理、生理变化且常合并多种疾病或并发症,对溶栓治疗的危险性增加,因此临床上亟需一种能有效地开通梗死相关动脉,及时灌注缺血心肌,迅速改善左心室功能,降低心血管事件再发率的治疗手段。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溶栓治疗( PCI )术可直接开通梗死相关动脉,挽救濒死心肌,成为再灌注临床治疗的首选〔3〕。本研究旨在探讨PCI术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李梓华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无效率的多因素分析。方法试验组选择0~4.5 h内发病给予溶栓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7例,对照组选择与试验组同期发病的0~4.5 h内未予溶栓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试验组给予溶栓治疗外其余治疗与对照组一致。评定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4 h、7 d、30 d、90 d的NIHSS评分。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 NIHSS 评分治疗前无差别( P=0.17),治疗后各时间点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无效率多因素回归分析试验组为大面积脑梗死(OR=22.709,95%CI 5.019~102.743, P=0.000)及早期症状改善(OR=0.065,95%CI 0.012~0.364,P=0.002),对照组为大面积脑梗死(OR=0.273,95%CI 0.083~0.904,P=0.034)及基线NIHSS评分(OR=0.866,95%CI 0.083~0.904,P=0.041)。结论 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和安全性确切,大面积脑梗死、早期症状改善为静脉溶栓治疗疗效的独立预测因素。
作者:陈春燕;陆学胜;孙晓江 刊期: 2014年第21期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可以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存。在全球范围内,膀胱癌发病率排在恶性肿瘤的第11位,在我国,膀胱癌发病率低于西方国家,但近些年来的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严重威胁着患者的健康〔1〕。尽管当前在膀胱癌的治疗上有了很成熟的治疗方案,但对于其复发和转移仍无好的方法,人们一直在寻找治疗膀胱癌的新方法。10多年前,Reya 等〔2〕提出的肿瘤干细胞( CSCs )学说中提示肿瘤干细胞是维持肿瘤生长、复发以及转移的根源所在,为探索肿瘤治疗的新途径提供了依据。随着对干细胞研究的深入,干细胞在临床应用上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膀胱癌干细胞( BCSCs )是一类膀胱组织中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特殊细胞,被认为是膀胱癌发生的启动细胞,可以诱发肿瘤的形成, BCSCs 的研究在了解膀胱癌的发病机制及诊疗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以为新的诊疗思路提供依据,而膀胱癌的特异性标志物是BCSCs研究的关键之一。不同组织来源的干细胞表达不同的标志物,但有些表面标志物却在不同的干细胞中均有表达。当前研究的CSCs分子标志物并不是特异性的标志物而仅仅是相关的标志物。目前国内外BCSCs标志物的研究较少,本文着重对用于BCSCs的标志物进行综述,以期进一步加深对BCSCs的认识,为膀胱癌新的诊疗方案提供帮助。
作者:王海明;石爱平;许宁 刊期: 2014年第21期
核转录因子( NF)-κB广泛存在于神经系统中,包括星形胶质细胞( AC)、小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能诱导多种细胞因子、黏附分子和炎性介质的表达〔1〕。脑缺血后,NF-κB与AC的活化增殖密切相关,是参与脑损伤后炎症反应的重要信号调控因子〔2〕,被许多专家认为是炎症反应的中心环节,在脑缺血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
作者:徐思思;张雪竹;刘金凤;孙金平;张莹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腺瘤样结肠息肉( APC)易感基因截短表达水平在大肠腺瘤及大肠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34例大肠癌病理标本作为大肠癌组、28例大肠腺瘤标本作为大肠腺瘤组及同期正常大肠组织标本15例作为正常组。3组分别采用蛋白截短检测技术,比较APC基因蛋白截短表达差异。结果正常组APC蛋白截短(+)为0%,大肠腺瘤组42.86%,大肠癌组47.06%,大肠腺瘤组和大肠癌组差异不显著( P>0.05);正常组与大肠腺瘤、大肠癌组差异显著(χ2=8.917、 P=0.003,χ2=10.481、 P=0.001);管状腺瘤组织的 APC 蛋白截短(+)(75.00%),显著高于绒毛腺瘤组织(20.00%)和混合腺瘤组织(16.67%)(P<0.05)。结论 APC蛋白截短(+)表达在不同大肠组织中表达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在大肠肿瘤的早期阶段APC蛋白截短(+)表达就存在差异,对早期诊断大肠肿瘤病变具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杨春;杨宝;李恒;樊海燕;杨银学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老年胃癌患者凝血指标、血小板计数的变化与肿瘤侵犯深度、分期及淋巴结、血行转移的关系,在临床预测和判断老年胃癌患者病情进展和转移情况中的评价。方法筛选接受治疗的老年胃癌患者156例作为研究组,另筛选健康体检者52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常规凝血指标,研究组内不同肿瘤侵犯深度、不同肿瘤分化等级以及转移患者与未转移患者凝血指标、血小板计数( PLT)。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纤维蛋白原(FIB)和抗凝血酶-Ⅲ(AT-Ⅲ)、PL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肿瘤侵犯深度方面,各组间数据显示随着肿瘤侵犯深度增加,患者FIB、AT-Ⅲ、PLT水平也呈现升高趋势(P<0.05);在肿瘤分期方面,各组间数据显示随着胃癌分期的增加,FIB和 PLT也随着相应增长;在肿瘤转移方面,研究组发生转移与无转移患者同对照组比较 PT缩短(P<0.05),有转移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转移组FIB、AT-Ⅲ和PLT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老年胃癌患者存在凝血指标、PLT计数异常,且与肿瘤分期、侵犯深度、淋巴结或血行转移相关性较大,术前常规凝血指标检测有助于预测老年胃癌患者的病情进展和转移情况。
作者:马伟达;王树生;金正贤;鲍乐峰;唐君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仙茅多糖( COP)对阿霉素( ADM)诱导小鼠中毒性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用ADM建立小鼠心肌损伤模型。测定血清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谷草转氨酶(GOT)和一氧化氮合酶(N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丙二醛(MDA)含量、心肌SOD、MDA等生化指标,并观察心肌结构变化。结果 ADM可致血清CK、LDH、GOT和 NOS活力升高( P<0.01),同时血清和心肌SOD活力下降而MDA含量升高(P<0.01)。 COP能降低血清CK、LDH、GOT和NOS活力(P<0.05或 P<0.01),增加心肌SOD活力和降低MDA含量(P<0.05或P<0.01)。光镜也证实了COP的保护作用。结论 COP对ADM引起的心肌损伤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作用有关。
作者:姚佳;彭梅;胡江义;肖雄;唐健波;杨娟 刊期: 2014年第21期
急性肺损伤( ALI )是重症监护病房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1〕。硫化氢( H2 S)由胱硫醚-γ-裂解酶( CSE)和胱硫醚-β-合成酶( CBS)以L-半胱氨酸为底物合成〔2〕,具有扩张血管的活性,对于维持机体的生理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H2 S在炎症反应、信号转导、能量代谢、细胞增殖与凋亡、氧化还原状态等方面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3〕。同时,由于炎症反应加剧、细胞凋亡增多、自由基损伤是ALI发生的重要机制〔4,5〕,故H2 S在ALI发病机制中的作用逐渐受到关注。本文从炎症反应、细胞凋亡等方面综述H2 S在ALI中的作用与机制。
作者:韩波;张立民;李曙光;牛春雨 刊期: 2014年第21期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增殖性肿瘤( MDS/MPN)表现为既有血细胞的增殖,又有血细胞病态造血。 MDS伴有环形铁粒幼细胞增多(RARS),同时伴有血小板(PLT)增多,即MDS-RARS-T 归入 MDS/MPN 不能分类( MDS/MPN-U )中, MDS-RARS-T患者白细胞( WBC )、PLT多正常,但有少数患者PLT可增多,有的可≥600×109 L-1。 MDS-RARS-T患者临床表现类似特发性PLT增多症( ET ),可发生血栓或其他并发症。本研究旨在观察MDS-RARS-T患者临床及形态学。
作者:邢江涛;张玉娜;陶朝欣;郝士卿;孙洁;朱芸 刊期: 2014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