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BPPV患者的手法复位治疗与非手法复位治疗疗效比较

杨彩虹;黄永望;何磊;王明辉

关键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 管石复位法(CRP), 强迫体位训练, 预后
摘要: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头部运动到某一特定位置时诱发的短暂性眩晕,是具有自限性的前庭周围性疾病,占所有眩晕患者的17% ~42%[1-3].目前成熟的BPPV嵴顶结石症和管结石症的病理学说奠定了管石解脱法及管石复位法的基础.鉴于老年患者合并疾病较多,患者本身对疾病及手法复位治疗产生眩晕的恐惧,一些患者放弃手法复位而采用非手法复位治疗.本文拟比较手法复位与非手法复位治疗老年BPPV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两者在临床工作中的实际应用.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发生于结核性胸膜炎抗痨过程中的类赫反应

    目的 探讨结核性胸膜炎抗痨过程中发生类赫反应(PR)的频率、临床特点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病历资料的回顾性列队研究.结果 符合条件的527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抗痨后80例发生PR(15%),发生PR的时间是抗痨后(54±38)d.发热(36%)和呼吸困难(30%)是PR的常见症状.80例PR误诊为耐药结核26例(33%),肺炎12例(15%)和肺癌7例(9%).发生PR的危险因素是:年龄较年轻、低蛋白血症,以及胸液中白细胞总数较低、淋巴细胞比例较低和中性粒细胞比例较高(P<0.05).结论 在结核性胸膜炎患者抗痨中出现PR不是不常见的现象,且易误诊,因此,医生对在结核性胸膜炎患者抗痨过程中发生PR的可能情况必须高度重视.

    作者:胡良安;傅玉;张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两种麻醉方法在老年患者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应用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连续硬膜外麻醉与全麻在老年患者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确诊的100例阑尾炎患者,按意愿随机进行分组,连续硬膜外麻醉(以下简称连硬)下免气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组(简称观察组),全麻下气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组(简称对照组),每组50例,记录不同麻醉方法的平均起效时间、术后并发症、排气时间.依据术后采用止痛药物情况及住院费用进行卫生经济学评价,采用生活质量量表进行生活质量评定.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长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平面控制在T6以下,术中未见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等情况发生,术后随访无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两组治疗成本-效果分析结果显示,对照组较观察组升高明显,有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后,两组患者各项功能性指标均较手术前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观察组较之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结论 连硬免气腹麻醉方法术后对患者生理功能影响小,麻醉平面易于控制,术中平稳,对老年患者安全可靠,且费用低,具卫生经济学效应.

    作者:李霞;胡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在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是一种干细胞,一般取自健康正常分娩或剖官产孕妇的脐静脉,再用胰酶消化法分离培养.因为其能无限次传代(理论上),易于实验操作,近年来经常用于各种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实验的研究.1糖尿病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发生机制1.1 高糖引起HUVECs损伤中的发生机制1.1.1 高浓度葡萄糖对HUVECs活力和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研究发现[1],用高浓度葡萄糖培养HUVECs,其白细胞黏附分子的表达可增加,并可诱导内皮细胞和单核细胞黏附.且蛋白激酶C途径是高糖诱导的血管细胞黏附分子(VCAM-1)、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表达增加直接有效的途径.所以抑制以上途径有可能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我们可以认为,如果使用新的或现有的治疗糖尿病的药物降低血糖的同时并可减少ICAM-1、VCAM-1表达增加的药物,也许对减少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率是条有益的途径[2].

    作者:杨芳;李强翔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动脉血乳酸及早期乳酸清除率在老年脓毒症治疗中预后判断的应用

    目的 研究动脉血乳酸水平及早期乳酸清除率与老年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纳入研究共70例老年脓毒症患者.根据血乳酸水平将70例患者分为乳酸正常组(血乳酸≤2.0 mmol/L)及乳酸升高组(血乳酸>2.0 mmol/L).比较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休克例数、MODS发生例数、APACHEⅡ评分分值、需行机械通气例数以及病死例数.计算全部患者早期乳酸清除率.根据所得早期乳酸清除率将70例患者分为高乳酸清除率组(早期乳酸清除率≥10%)及低乳酸清除率组(早期乳酸清除率<10%).比较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休克例数、MODS发生例数、APACHEⅡ评分分值、需行机械通气例数以及病死例数.结果 乳酸正常组休克发生率、MODS发生率、机械通气率及病死率明显低于乳酸升高组(均P<0.01),APACHEⅡ得分低于乳酸升高组(P<0.01).高乳酸清除率组休克发生率、MODS发生率、APACHEⅡ得分、机械通气率及病死率明显低于低乳酸清除率组(均P<0.01).结论 动脉血乳酸可较好反应老年脓毒症患者当前机体组织灌注状态,提示预后;早期乳酸清除率可动态反应血乳酸变化趋势,判断治疗效果及预后.

    作者:胡碧江;陈建南;陈文腾;丁毅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老年喉部分切除术后喉腔留置高膨胀止血海绵预防喉狭窄

    目前喉癌的手术治疗以喉部分切除术为主,约占60%~80%.虽然喉部分切除术保留了喉的发声功能,而对呼吸和吞咽功能的完整保留尚有一定的难度.从某种角度来说,顺利经口进食和拔除气管套管经鼻呼吸是两个呈反比的曲线,两者在很多情况下不可兼得.而喉功能保全一般是指喉的发声、呼吸(拔除气管套管)、吞咽(没有误吸)三者缺一不可,尤以喉癌术后喉狭窄而导致的拔管困难为多见.临床上喉癌术后放置T型管、钛金属网支架等预防及治疗喉狭窄,但其可刺激肉芽形成,尤其是老年患者黏膜修复功能较差,更易形成瘢痕,降低拔管率.

    作者:李文静;刘学识博杰;许承弼;杨娜;王托;鞠洋;辛丁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

    大部分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到医院就诊时已属于癌症晚期,且患者中老年人居多,手术切除往往不是佳选择[1].作为保守治疗,化疗是治疗老年晚期NSCLC的主要手段之一,它在延长患者生命、缓解患者痛苦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有一定的作用.我院采用单纯吉西他滨静脉滴注与吉西他滨联合顺铂静脉滴注两种治疗方法对老年晚期NSCLC患者予以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和副作用.

    作者:杨杨;路燕燕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老年慢性肾功不全代偿期患者肾脏血流动力学变化

    肾脏是衰老影响明显和功能减退快的器官之一,40岁时肾脏发育达顶峰,以后肾脏体积开始缩小,到了80岁肾小球滤过率下降30%~ 40%,在应激或不良药物的作用下极易发生肾功能不全.而老年人因肌肉重量减轻,以及认知功能障碍等多方面的因素,其肾功能的检测方法和对结果的评价有特殊性.本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老年慢性肾功能不全代偿期肾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探讨老年人慢性肾功能不全评估中肾叶间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的临床意义.

    作者:崔万善;张明子;吴雨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重症肌无力术后早期危象的预测因素

    重症肌无力(MG)严重的临床表现即病变累及呼吸肌引起的肌无力危象[1].肌无力危象致死率高,需给予机械通气等呼吸支持治疗及重症监护[2].目前,在MG的综合治疗方案中,胸腺切除术仍占有重要地位[3,4].胸腺切除术的远期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肌无力危象的诱发因素多为之前研究关注热点.但对胸腺切除术后肌无力危象预测因素的分析却报道较少,且争论较大.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02年7月至2012年7月在我科行胸腺切除术的MG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探索影响术后肌无力危象发生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工作中防治术后肌无力危象提供依据.

    作者:牛耀东;王铁栓;赵松;丁理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运动疗法在糖尿病防治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步行运动疗法在糖尿病(DM)防治中的作用.方法 DM患者及DM高危人群均将走路步数增加20%,于运动治疗后不同时间点对受试人群的生命体征、体力因素、血液生化指标以及生活方式等进行检测.结果 与运动治疗前相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两组受试人群血糖、收缩压逐渐降低,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肺活量及闭目单足站立时间均明显增加(均P <0.05),DM高危人群血液中胆固醇含量明显降低(P<0.05),而DM患者胆固醇含量未见明显差别(P>0.05).两组受试对象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舒张压、静息心率、身高、体重、体重指数、身体脂肪率、腰臀比及握力等在运动介入治疗前后均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 走路运动疗法在DM防治中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姜山;游庆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ERCP术后感染的病因病原学分析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CRP)在诊断和治疗胰腺、肝胆管疾病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临床上检查胆管、胰腺常用的辅助检查手段[1],并且还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2].但是临床观察显示,ERCP术后存在一定的并发症[3],常见的术后并发症为胆管炎和胰腺炎[4].本研究旨在探讨ERCP术后发生感染的主要病因,为临床提供相应的指导.

    作者:高永平;魏建;郑雅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老年急性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诊治及围术期管理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颈椎增生、退变及颈椎病等颈椎疾患的人口比例有所增加,由于脊髓周围的储备空间减少或消失,在此基础上发生的颈椎过伸伤时引发的颈髓损伤的老年病例逐年增多.本文对76例老年急性颈髓过伸性损伤病例进行分析,比较手术与非手术治疗、伤后不同手术时机手术患者的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并对围术期管理提出指导方法,同时针对老龄人口预防此类损伤给予建议.

    作者:陈晶;邹小丽;刘影;齐迎梅;朱庆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适形放疗联合吉非替尼同步治疗局部晚期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

    国内外一般以70岁为界,将≥70岁的肺癌患者称为老年肺癌患者.ⅢA和ⅢB期的老年肺癌患者术后死亡率较年轻患者明显提高,故局部晚期老年肺癌治疗一般以内科放化疗为主.传统的化疗以长春瑞滨、紫杉醇类、吉西他滨等第三代化疗药物联合铂类方案为主,缺乏特异性,副反应较大.联合放化疗毒性反应明显,部分患者难以接受.近年来靶向治疗显示出可喜的成果,在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疗效,提高了无进展生存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EG-FRI-TKI由于疗效明显且副反应较轻,在老年肺癌全身治疗中已经推广,但老年NSCLC靶向联合胸部放疗的报道很少,本研究采用吉非替尼联合适形放疗治疗局部晚期老年NSCLC患者,取得一定的疗效.

    作者:蔡勇;白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中老年健康体检者肿瘤标志物的检测

    由于受到环境污染、不良生活方式及人口老龄化的影响,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肿瘤标志物检测作为早期发现肿瘤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对4 310例健康体检者常规肿瘤标志物进行分析.1 对象与方法1.1 检测对象 2009 ~ 2010年度部队例行健康体检人员,共4 310人,其中男性3 590人,女性720人,年龄41~ 92岁,平均63.9岁.男性检测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CA125、CA199、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女性检测AFP、CEA、CA125、CA199.排除已确诊恶性肿瘤患者.

    作者:杨星;任庆余;洪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治疗前乳酸脱氢酶、神经元烯醇化酶水平与小细胞肺癌预后的相关性

    目的 分析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前神经元烯醇化酶(NSE)、乳酸脱氢酶(LDH)水平与其预后的关联性.方法 回顾性调查该院2006年10月至2012年12月住院的105例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病历资料,记录病人治疗前临床特征和NSE、LDH水平,分析其对总生存的影响.结果治疗前分期、PS评分、NSE水平、LDH水平与小细胞肺癌总生存显著相关(P<0.05).NSE,LDH与总生存的关联效应仅存在于局限期.结论 NSE和LDH是评估小细胞肺癌预后的理想生物标记物,尤其对于局限期病变.

    作者:王伟力;周春宇;张国云;孙成英;刘晓岚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种植材料表面飞秒激光掺银改性的抗菌性

    目的 比较不同蒸镀银量对牙龈卟啉单胞菌黏附和生长的影响,探讨飞秒激光掺银改性技术在种植材料表面改性中的应用.方法采用钛合金Ti-6A1-4V圆片,蒸镀掺银与飞秒激光技术联合应用改性钛合金表面,飞秒激光掺杂金属银的含量随蒸镀银的厚度增加而增加.样品依激光蒸镀银厚度分为7组,分别命名为Ag-Ti-0 nm,Ag-Ti-25 nm,Ag-Ti-100 nm,Ag-Ti-200 nm,Ag-Ti-300 nm,Ag-Ti-400 nm和Ag-Ti-500 nm组.观察培养基表面菌落的形态和数量,测定各组在第1、3天、5天和7天时的吸光度值.结果 各组培养基表面菌落形态有差别,菌落的数量随着蒸镀银层厚度增加而逐渐减少,在Ag-Ti-500nm组几乎没有肉眼可见的菌落.在不同的时间点,各组的A值均随着掺银层厚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说明抗菌能力随着掺银量的增加而增强.结论 飞秒激光掺银改性的种植材料表面具有抗菌性,抗菌能力随着镀银层厚度的增加而增强.

    作者:王瑞;周延民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卡维地洛联合依那普利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心衰的临床疗效

    风湿性心脏病是由于风湿性炎症破坏心脏瓣膜的一种病症,常会使患者表现为心律失常和心功能出现衰竭的症状.卡维地洛在心脏病心力衰竭治疗中使用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血流情况,增大患者的存活率[1].依那普利是一种具有极高特异性的血管收缩转换酶抑制剂,能够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Ⅱ的形成而扩张小动脉,减轻患者心脏的后负荷,加大冠脉运血量,降低了心肌的氧耗,使左室心肌重构发生逆转[2].本文就我院在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临床采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卡维地洛联合依那普利治疗,就其疗效进行临床评价.

    作者:彭孟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Mda7基因增强放射线抑制前列腺癌PC-3细胞生长的作用

    目的 检测Mda7基因联合放射线抑制前列腺癌PC-3细胞生长的作用.方法 PC-3细胞接受不同剂量X-射线照射,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pcDNA-Mda7质粒转染PC-3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集落形成法检测细胞生长;pcDNA-Mda7质粒与X-射线联合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PC-3细胞凋亡率随X-射线照射剂量升高而增高,在10 Gy及以上剂量照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cD-NA-Mda7质粒转染PC-3细胞,细胞凋亡率明显增高(P <0.001),集落形成百分数明显降低(P<0.001);pcDNA-Mda7质粒与X-射线联合应用效果明显好于单纯照射组和单纯转染组(P<0.01).结论 PC-3细胞具有辐射抗性,pcDNA-Mda7质粒转染可以显著抑制PC-3细胞生长,pcDNA-Mda7质粒与X-射线联合应用效果好于单纯照射和单纯基因作用.

    作者:殷振娥;何淑梅;刘永哲;金顺子;吴丛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老年肿瘤性钙质沉着症1例

    肿瘤性钙质沉着症(TC)是一种少见的良性病变,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老年人少见,以关节周围软组织内的钙磷沉着形成肿块为特征,主要见于大关节周围,如髋关节、肩关节及肘关节.近日我科收治老年TC患者1例,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女,61岁,发现双侧臀部软组织肿物4年于2012年7月9日入院.患者自诉4年前拍骨盆X线片时无意间发现双侧臀部外侧高密度影,对应部位可触及一软组织肿物,约手指甲盖大小,无疼痛,无搏动性,质韧,活动度可,此后肿物缓慢增大至鹌鹑蛋大小,期间未给予任何治疗.入院后查体见双侧臀部均可触及一肿物,呈椭圆形长条状,大小约4 cm×2 cm,局部皮肤皮温、皮色正常,无浅静脉怒张,无疤痕及窦道形成,肿块触之质韧,呈颗粒感、活动度可,边界清楚,无波动感,压痛阴性.余肢体未见明显异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作者:赵巍;杨晨;冯卫;程志鹏;丁雷;刘建国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高脂血症对脑缺血大鼠模型脑皮质MMP-2表达和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目的 探讨高脂血症病理条件对脑缺血大鼠脑皮质MMP-2和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 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MCAO),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脑皮质缺血边缘区MMP-2、Bcl-2和Bax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及假手术组相比,MMP-2在单纯脑缺血组、高脂血症组和复合脑缺血组的表达显著增多(P<0.05);与高脂血症及高脂血症假手术相比,复合脑缺血组的MMP-2的表达也是明显增多的(P<0.05),且MMP-2在复合脑缺血7d组的表达显著高于在单纯脑缺血组的表达.Bcl-2、Bax在伴有脑缺血模型各时间点均有高表达,复合脑缺血组和单纯脑缺血组与相应假手术组组内比较,差异显著(P<0.05);复合脑缺血组与单纯脑缺血组比较,表达下降,缺血后3、7d组间差异显著(P<0.05);Bcl-2/Bax比值升高,在缺血后7d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高脂血症的病理基础条件下,MMP-2表达的增加可能对脑缺血后神经元有修复和保护作用.

    作者:张振强;宋军营;贾亚泉;李澎涛;潘彦舒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子宫颈癌的高分辨率MR征象与病理分期的相关性

    磁共振成像(MRI)是目前子宫颈癌术前分期的主要影像检查方法,在子宫颈癌术前分期中的价值已得到广泛认可,但在分期的准确性方面仍有不足[1].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HRMRI)采用薄层、小FOV成像.提高了肿瘤对邻近组织侵犯显示的准确性,目前在直肠癌的诊断中取得了一定的进展[2].本文研究子宫颈癌的高分辨率MRI征象与术后病理的关系,为子宫颈癌的术前准确分期提供依据.

    作者:何鲜辉;张霖;蔡尚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