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智玉;阎德春
目的 调查老年初诊肺癌住院患者生活质量(QOL)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分析老年初诊肺癌患者QOL各维度间相关性、一般资料与各维度的相关性,同时对QOL影响因素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老年初诊肺癌患者总体健康状况与躯体因素、情绪功能和社会功能呈显著相关(P<0.05);年龄与躯体因素呈负相关、文化程度和身体状态与总体健康状况呈正相关.结论 老年初诊肺癌患者QOL取决于躯体功能、心理状况和社会环境,年龄、身体状态、经济状况和文化程度等也会影响其QOL.
作者:张辉 刊期: 2012年第05期
胃癌是世界上发病率居第三位的恶性肿瘤,预后及优化治疗方案与癌细胞浸润程度、淋巴结受累及腔外转移情况密切相关,准确的分期是制定胃癌综合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多层螺旋CT(MSCT)在胃癌术前分期评估中显示了越来越多的优势.本文评价MSCT对胃癌术前TNM分期的应用价值.
作者:陈军;陈岩;王贺雷;王庆锋;徐越超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动态监测创伤和感染所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大鼠血栓调节蛋白(TM)的表达变化,探讨TM在MODS早期器官损伤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实验在三峡大学医学院实验中心完成.将4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8只)、MODS模型组(32只),模型组又分为造模后6、12、24、48 h不同时相,每组8只.采用“二次打击”即眼球失血加腹腔注射脂多糖(LPS)制备MODS模型:大鼠左眼球取血2ml/100 g,在放血4h后予无菌腹腔注射LPS 5 mg/kg,正常对照组予以腹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造模完成后在不同的时相点搜集标本.光镜观察肺、肾、肝组织的形态结构变化;采用ELISA法检测MODS不同时相血清中TM的浓度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TM在MODS肺、肾、肝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正常对照组肺、肝、肾组织结构无改变;MODS各组肺、肾及肝组织损伤较重.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血清TM的阳性表达6h组有所增加(P<0.01),12 h达到高峰(P<0.01),随后24~48 h下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降低(P<0.01~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肺、肾及肝组织TM的阳性表达6h组有所增加,12 h达到高峰(P<0.01),随后24~48 h下降.结论 高表达的TM参与了MODS器官损伤的病理过程,可能作为早期组织器官损伤重要的监测指标.
作者:滕林;李俊明;余曼;方明;余静;袁玉荣;汤华;莫莉花;井景;刘先哲 刊期: 2012年第05期
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系外伤后3w以上出现症状的血肿,位于蛛网膜与硬脑膜之间,血肿外围有包膜形成,约占颅内血肿10%,硬膜下血肿25%[1].但机化者较少见,大多数病例以老年人为主.钻孔引流术为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传统方法,而对机化型则无效,一旦确诊为机化型均需开颅于术治疗.
作者:秦赢;王海峰;徐宁;付双林 刊期: 2012年第05期
急性脑梗死(ACI)后因缺血致血流动力学改变、组织损伤、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等都可以刺激炎性细胞,致使外周血白细胞增高.炎症机制是脑梗死后继发性脑损伤的重要机制之一,炎性细胞尤其是白细胞,通过不同途径促进继发性脑损伤[1],对脑卒中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本研究观察ACI患者早期外周血白细胞(WBC)计数、分类的变化,探讨其与临床近期疗效的关系.
作者:雷发珍;赵萍;葛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老年突发性耳聋早期综合治疗疗效.方法 选取病程在7d内的老年性突发性耳聋的患者66例(96耳),对照组72例(72耳).给予糖皮质激素,前列地尔,银杏物提取剂,甲钴胺,纤溶酶,高压氧综合治疗;14 d为1个疗程.结果 老年组治愈率13.64%,有效率59.09%,7d内显效为33.33%;对照组治愈率20.83%,有效率80.56%;7 d内显效为56.89%;不同病程和听力损失程度与疗效的关系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突发性耳聋要比其他年龄段患者疗效要差,并且显效时间要晚,疗程要长.
作者:李文军;彭本刚;全世明;雷蕙嘉;刘建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辐射诱导胸腺瘤形成的影响,探讨辐射损伤的防治,为预防辐射诱发肿瘤的发生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按照Kaplan经典方法,取(13±2)g雌性C57B1/6小鼠,每次照射剂量1.75 Gy,每周1次,共4次,制备小鼠胸腺瘤动物模型.无菌取乳鼠股骨骨髓,分离、培养、DAPI标记MSCs,取1.0 × 106个MSCs经尾静脉注入模型小鼠,每周1次,共2次.末次照射后6个月杀鼠取胸腺,10%甲醛固定、包埋、切片、HE染色,病理学检测胸腺结构,判断胸腺瘤的形成情况,计算胸腺瘤发生率.结果 镜下观察可见假照射组C57BL/6小鼠胸腺组织结构正常,皮髓质结构清晰,淋巴细胞形态规则,呈圆形或卵圆形.辐射诱导模型组C57BL/6小鼠无正常胸腺结构,未见正常淋巴细胞,淋巴样肿瘤细胞弥漫分布,胞核大,深染,呈典型的淋巴瘤特征性细胞.MSCs注射组可见小鼠胸腺结构,未见淋巴瘤特征性细胞.模型组C57BL/6小鼠胸腺瘤的发生率为72.73%,MSCs注射组的发生率为20%.结论 辐射诱导C57BL/6小鼠胸腺瘤模型建立成功;MSCs可降低辐射诱导C57BL/6小鼠胸腺瘤的发生率.
作者:姚月良;陈玉丙;韩志龙;王铁君;葛立本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两种用药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对照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2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176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埃索美拉唑、阿莫两林及呋喃唑酮治疗,对照组应用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及克拉霉素治疗,疗程1 w,疗程结束4 w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Hp根除率,记录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停药4 w后,观察组患者的痊愈率为62.5%,总有效率为95.5%,对照组分别为61.4%、94.3%,两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Hp根除率为89.8%,对照组为90.9%,两组Hp根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6例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4例,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食欲减退,因症状轻微,均未给予特殊处理,患者能耐受,未停止治疗,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两种用药方案治疗Hp相关性十二指肠溃疡,临床愈合率及Hp根除率均较高,患者依从性良好,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青美;谢宝强 刊期: 2012年第05期
化疗、放疗、手术是临床治疗肿瘤的三大手段,为提高肿瘤治愈率,常联合应用.然而,放化疗不但杀伤肿瘤细胞,同时也对机体正常组织和细胞有杀伤作用.近年来,放化疗对心血管的损伤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作者:张丽英;吴绥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衰的患者应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的优点.方法 以肺部感染控制窗为切人点建立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方法.比较58例序贯组和对照组有创通气时间、机械通气总时间、1 w以内再插管率、ICU(RICU)入住时间、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率和序贯组治疗前后动脉血气指标、呼吸频率、心率、血压的变化.结果序贯组有创通气时间、再插管率,ICU(RICU)入住时间、VAP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通气组(P<0.05);序贯组治疗前后动脉血pH、PaO2均明显提高,PaCO2则显著降低(P<0.01),序贯组无创通气治疗后的pH、PaO2、PaCO2、心率、收缩压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采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衰较常规有创通气方式更优越.
作者:周宏胜;范家亮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甲钴胺与法舒地尔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NP)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我院收治的DNP患者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给予甲钴胺,联合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法舒地尔,均以2w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变化、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治疗后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的MCV、SCV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联合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总有效率为87.5%(42/48),对照组为70.8%(34/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 甲钴胺与法舒地尔联合治疗DNP可以发挥各自优势,起到叠加、协同作用,提高疗效,且有很好的安全性.
作者:谢宝强;周青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γ-谷氨酰转肽酶(GGT)与2型糖尿病(T2DM)以及胰岛素抵抗(IR)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104例T2DM患者和74例正常人,检测身高、体重、血压、GGT及其他生化指标,比较两组间所测指标的差异性,并分析IR与各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经Pearson相关分析,体重指数(BMI)、SBP、DBP、空腹血糖(FPG)、空腹C肽、尿酸(UA)、GGT、甘油三酯(TG)与胰岛素抵抗指数(IRI)呈正相关,其中GGT与IRI显著相关(r=0.369,P<0.01),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血压、BMI、GGT与IR密切相关.结论 在排除其他肝病的影响因素后,GGT可以作为IR的独立预测指标,GGT有可能成为T2DM发生危险因素的预测指标.
作者:马静静;逄曙光;王聪聪;李静;赵鑫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社会支持对原发性青光眼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以及相应的应对方式.方法 入选2008年6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眼科门诊就诊的原发性青光眼患者159例,对入选患者进行家庭支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和精神症状评分,根据家庭支持评分进行分组和对比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得分在3 ~15分,平均(11.98±2.16)分,其中家庭支持得分≥10分者96例,占60.4%;<10分者63例,占39.6%.根据得分情况分为高支持组(n=96)和低支持组(n=63).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如年龄、性别、文化水平、患病情况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社会高支持组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社会低支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精神症状评分方面,除敌对外,社会低支持组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社会高支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会支持对于原发性青光眼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精神症状有显著的影响,加强社会支持和心理干预可以改善青光眼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俊;李海灵;马淙;徐晨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研究显示冠心病发展过程中可能有炎性介质参与[1].白细胞介素(IL)-8、-18和-20是重要的炎性介质,三者对炎性发展具有明显促进作用.本文通过检测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中IL-8、-18及-20表达,探讨其与冠心病不同类型及不同病变程度的关系.
作者:田恒松 刊期: 2012年第05期
股骨头缺血坏死(osteonerc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是骨科常见的疾病之一,是由于不同病因破坏了股骨头的血液供应而引起软骨下变性、坏死,继而造成股骨头塌陷,终导致髋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对于老年患者来说绝大多数终都需要行全髋关节置换来改善髋关节功能.近年来在该病的发病率、诊断以及治疗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全世界现有股骨头坏死患者2 000多万例,其中我国有500万~750万例,在北欧一些国家和俄罗斯,股骨头坏死已占骨伤科疾病的近30%.老年患者的坏死率逐步升高.该病多发生于壮年,若不及时治疗,70%患者股骨头将塌陷,日本每年有2500~3 000例新发病例,美国为1.5万~2万,而我国为10万~20万[1].一项6 958例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股骨头坏死常见于广大农村、林区和矿山,这些地区的发病率占总发病率的70%以上,股骨头坏死已取代了髋关节结核的位置,居髋关节疾病的首位[2].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病率未见明确报道,股骨头坏死中非创伤性所占发病比例逐年增长,近年来已占半数以上.
作者:韩金宝;毕郑钢 刊期: 2012年第05期
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原称光辐射疗法(Photoradiation Therapy,PRT)、光化学疗法(Photochemical Therapy,PCT),是利用光学动力反应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的一种新技术,原理是通过光照激发体内被肿瘤组织选择性摄取的光敏剂,由此产生单态氧等细胞毒性因子,进而破坏肿瘤的治疗方法.早在1895年Finsen和Raab等开始涉及光动力学;1903年Jesionek和Tappeiner通过伊红致敏肿瘤,达到肿瘤细胞破坏的目的;1976年Kelly和Snell应用光敏剂(血卟啉衍生物hematoporphyrinderivative,HpD)治疗膀胱癌取得成功,从而开创了光敏疗法.近年来,由于光敏疗法优点甚多,故广泛用于多器官肿瘤治疗,包括皮肤癌、消化系统癌变、鼻咽癌、喉癌、宫颈癌、支气管肺癌、泌尿系统癌变等,取得了一定的疗效[1,2].PDT在消化系统中可用于治疗食道癌、胃肠癌、胆管癌以及各种非肿瘤病变,如Barrett食管(BE)等.本文就BE在老年人群中的发病特点及近年来应用PDT治疗BE食管的机制及研究所取得的成果作简要介绍.
作者:于凡;马洪喜;徐红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体育锻炼类型与老年人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安康市6个社区的60 ~70岁离退休老年人,随机将被试分为4组,从事不同类型体育锻炼,为期12w在试验前后均使用SCL90量表测验其心理健康水平,对测验分数使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试验前后非规律组SCL90各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其余三组的SCL90部分指标出现显著性差异,其中集体型体育锻炼对于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这五个因素影响显著,有配合的体育活动能对老年人人际关系敏感,偏执问题起到明显的改善作用.结论 参加集体型的体育锻炼项目比起单独进行体育锻炼对于老年人心理健康的促进效果更加明显.总体来说,集群性较高、需要配合的体育锻炼项目比集群性低、不需要配合的体育锻炼项目对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的改善效果更加显著.
作者:吕仙利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慢病管理对老年2型糖尿病(T2DM)伴发焦虑患者在焦虑、糖代谢及主观幸福感方面的影响.方法 采用糖化血红蛋白(HbAlc)、特质焦虑量表(TAI)、纽芬兰纪念大学主观幸福感量表(MUNSH)对60例T2DM伴发焦虑患者进行测评,并随机分成对照组、干预组各30例.所有患者原有药物治疗方案不变,对照组不施加任何干预措施,干预组给予为期6个月的慢病管理治疗.结果 6个月后,干预组HbAlc水平、TAI得分明显下降,MUNSH得分明显提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则无明显变化.干预组HbAlc水平、TAI、MUNSH得分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 慢病管理可以明显改善老年T2DM伴发焦虑患者糖代谢及焦虑,提高主观幸福感.
作者:王智玉;阎德春 刊期: 2012年第05期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累及下肢动脉导致动脉狭窄或闭塞而引起肢体缺血症状的慢性疾病,患者多为高龄,且多合并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以及不同程度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治疗上较为棘手.我院血管外科于2005年4月至2010年4月,采用7种复合(杂交)手术方式处理32例高龄、多节段、复杂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高涌;聂中林;余朝文;陈世远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瑞舒伐他汀对异丙肾上腺素(isoproterenol,Iso)诱导心肌肥厚大鼠心肌组织PPARγ和NF-kB表达的影响及其抑制心肌肥厚,改善心功能的机制.方法 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瑞舒伐他汀组和卡托普利组,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各组背部皮下注射Iso建立心肌肥厚模型.模型制备成功后,瑞舒伐他汀组灌胃给予瑞舒伐他汀4mg· kg-1·d-1,卡托普利组灌胃给予卡托普利50mg· kg-1 ·d-1,其余两组灌胃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4w末,分别测定各组大鼠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舒张末压(LVEDP)、左室压力上升及下降大速率(±dp/dt max);测定大鼠体重(BW)、心脏重量(HW)及左心室重量(LVW),计算心脏重量指数(HWI)及左心室重量指数(LVWI);应用病理学方法观察心肌组织形态学改变;Western印迹法测定心肌组织PPARγ和NF-kB亚基p65蛋白表达.结果 模型组大鼠LVEDP、HWI、LVWI 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LVSP和±dp/dt max明显降低(P<0.01);模型组PPARγ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p65表达明显升高(P<0.01);瑞舒伐他汀组和卡托普利组PPARγ表达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p65表达明显降低(P<0.01);瑞舒伐他汀组和卡托普利组比较,上述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抑制心肌肥厚,改善心功能,其机制与增加PPARγ表达,降低p65表达有关.
作者:李萍;江珊 刊期: 201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