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珍;吕品田;王凤红;王辰英
茵陈利胆颗粒由茵陈、黄芩、柴胡等中药组成,具有清热利湿、疏肝利胆之功效.主要针对饮食肥甘所伤或湿热入侵而致者,以湿热为主,即为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为主要临床表现者.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1.1.1 动物 豚鼠,雌雄各半,体重300~ 350 g,合格证号:(吉)2003 - 0001.由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动物实验中心提供.试验前先将动物放人实验室适应2~3d,自由进食进水,室内温度维持在22℃左右,湿度维持在55%左右,动物室每天保持12h照明.1.1.2 药品 茵陈利胆颗粒,由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药化室提供,批号:20060121.利胆止痛片,由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出品,批号:20051207.
作者:王刚;张殿文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了解高龄冠心病(CHD)患者的血浆脑钠肽(BNP)浓度的变化及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 、D-二聚体(D-D)的相关性.方法 97例高龄冠心病患者按临床类型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3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31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30例.检测各组的血浆BNP和hs-CRP、D-D水平,及心脏彩超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各组BNP的差异及BNP与hs-CRP、D-D、LVEF值的关系;并将AMI组分为合并2型糖尿病(T2DM)和无T2DM亚组,观察其BNP浓度差异.结果 AMI组血浆BNP、hs-CRP、D-D浓度明显高于UAP组(P <0.05),UAP组各项指标明显高于SAP组和对照组(P<0.05),SAP组与对照组各项指标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BNP与hs-CRP 、D-D浓度变化呈正相关,与LVEF呈负相关.亚组分析合并T2DM组各项指标浓度均高于无T2DM组.结论 不同临床类型高龄冠心病患者的血浆BNP浓度存在差异,提示BNP 、hs-CRP和D-D的水平反映心肌缺血的程度,联合分析有助于冠心病临床危险分层和预后判断.
作者:程庆荣;李结华;唐海沁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银杏叶片G(斯泰隆)对轻度认知障碍(MCI)记忆损害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MCI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空白对照组,服药1年,在治疗前、治疗半年期、一年期分别采用简易智能状态量表( MMSE)、逻辑记忆(LM)进行记忆功能评估.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连续治疗半年、一年MMSE、LM分值明显提高(P<0.01,或P<0.05);但治疗组半年期与一年期比较MMSE、LM分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半年期地点定向、延迟回忆分值明显提高(P<0.05,或P<0.01),治疗一年期地点定向记忆、注意力与计算力、延迟回忆分值明显提高(P<0.05,或P<0.01),但治疗半年期与治疗一年期各分因子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半年期和一年期的MMSE、LM净增值统计学亦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半年期、一年期时间定向记忆、延迟回忆、视空间记忆分值的净增值差异亦有显著性(P <0.05或P<0.01).结论 银杏叶片G(斯泰隆)能够较好地改善MCI患者的记忆功能.
作者:董振华;余忠海;李亚明;赵明星;肖世源 刊期: 2011年第23期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发展到一定程度,较易出现呼吸功能障碍或呼吸衰竭,发生呼衰时,氧分压( Pa02)和二氧化碳分压( PaC02)平衡失调,导致机体酸碱平衡失调、酸中毒、电解质紊乱,严重者甚至发生神经介质的改变,从而导致神经异常、意识神志发生改变,即发生肺性脑病.本文在常规呼衰治疗基础上,采用纳洛酮联合无创呼吸机对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治疗,取得满意的效果.
作者:曹启生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脂肪肝与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超重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在重庆市某高校在职教职工1 056名健康体检中,对教职工血脂异常、超重/肥胖、高血糖、高血压检出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并对脂肪肝检出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高校教职工脂肪肝检出297人,脂肪肝检出率28.1%.其血脂异常的检出率63.0%,超重/肥胖检出率61.9%,高血压检出率36.0%,脂肪肝检出者的血脂异常、超重/肥胖、高血压检出率均显著高于非脂肪肝检出者(P<0.01).脂肪肝检出者的BMI、SBP、DBP、TC、TG、HDL、LDL、FPG与非脂肪肝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排除其他混杂因素后,超重/肥胖、SBP、TG是脂肪肝的独立危险因素,HDL是脂肪肝的保护因素.结论 高校教职工脂肪肝检出率较高,应积极防治脂肪肝的危险因素,健康生活,合理膳食,加强体育锻炼,定期检测,以降低脂肪肝患病率.
作者:李琼;曾丹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银杏达莫注射液对2型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脏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表达的影响,从而探讨银杏达莫注射液对DN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取实验大鼠60只,以高热量饲料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建立DN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DN组和治疗组(每组各10只),观察各组大鼠一般情况及24 h蛋白尿、血糖、肾脏病理改变;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TGF-β1的表达.结果 糖尿病组表现为大量蛋白尿、肾组织病理损害、TGF-β1高表达,与正常组有显著差异;治疗组24 h尿蛋白与正常组相比显著增高,与DN组相比有显著降低,肾组织病理损害明显减轻,TGF-β1表达高于正常组,低于ND组,差异显著.结论 银杏达莫注射液可以通过降低TGF-β1表达对2型糖尿病DN大鼠肾脏起到保护作用,延缓DN发展.
作者:任凤云;郭丽双;冯华;王莞;张涛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蒺藜皂苷对D-半乳糖所致衰老小鼠皮肤形态结构的影响.方法 健康昆明种小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衰老模型组、蒺藜皂苷组和维生素E组,每组10只.经颈背部皮下注射5%D-半乳糖连续6w,建立小鼠亚急性衰老模型.给药组同时灌胃给予蒺藜皂苷和维生素E,正常对照组和衰老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纯净水.取材,光镜标本制备,染色,观察皮肤形态结构;TUNEL法检测皮肤组织凋亡细胞.结果 与衰老模型组相比,蒺藜皂苷组皮肤真皮层显著增厚,纤维成分增多,排列较紧密,皮肤形态学结构较接近正常对照组,皮肤组织凋亡细胞减少.结论 蒺藜皂苷可明显改善老化皮肤的形态结构,对皮肤具有一定的抗衰老作用.
作者:朱辛为;李质馨;徐冶;田洪艳;沈楠;王爽;温娜;陈为;窦肇华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氩氦刀联合多西他赛+顺铂(TP)方案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63例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2例,先行氩氦刀治疗,后给予TP方案化疗,对照组31例,行TP方案化疗.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71.9%和45.2%,1年生存率分别为62.5%和35.5%,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氩氦刀治疗后CD3+、CD4+和CD4 +/CD8+比值显著上升,CD8+效应细胞比例下降,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氩氦刀联合TP方案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具有疗效好、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小等优点,可作为失去手术机会或不能耐受手术的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蒋明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检测Claudin-1及上皮型黏附素(E-cad)在胃癌中的表达,探讨其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中的表达意义,以期为研究胃癌发生发展提供理论帮助.方法 本实验以96例胃癌标本作为研究对象,30例胃黏膜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Claudin-1和E-cad的表达及与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Claudin-1蛋白阳性表达主要定位于细胞质和细胞膜,E-cad蛋白阳性表达主要见于细胞膜.claudin-1和E-cad蛋白在胃癌中表达的阳性率明显低于正常胃黏膜.胃癌中Claudin-1和E-cad蛋白的表达与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和淋巴结转移情况密切相关.胃癌中Claudin-1和E-cad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Claudin-1和E-cad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下调,二者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联合检测Claudin-1和E-cad可能更有助于判断胃癌的预后.
作者:王海琴;佘晓玲;霍继荣;龙利民 刊期: 2011年第23期
我国流行病学调查,脑卒中的发病率为200/100万,每年死于此病的患者约为130万,存活者约75%致残.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必然导致患者出现各种情感障碍,包括抑郁、焦虑、淡漠、易怒等,其中以抑郁为多见,称为卒中后抑郁症(PSD)[1].PSD是指脑卒中后引发的抑郁症,属于继发性抑郁症的一种[2].国外有文献报道其发病率为18% ~79%,国内报道为31.34% ~ 61.74%,它不仅导致患者躯体症状的加重,同时还增加了患者及家庭精神负担,使其生活质量下降,各种医疗费用增加[1].
作者:李虹彦;马洪喜;张志茹;王玉梅;刘璐;安力彬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研究Notch1和Notch3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NSCLC发生的关系.方法 选取术后病理证实的NSCLC患者42例,同时取12例正常肺组织标本作为对照.所有标本收集后立即放入液氮中保存.通过RT-PCR方法,检测NSCLC及正常肺组织标本中Notch1和Notch3的表达.结果 Notch1 mRNA在NSCLC中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肺组织(P<0.05);Notch1 mRNA在鳞癌与腺癌中阳性表达率无显著差异(P>0.05);Notch1 mRNA在有淋巴结转移的NSCLC组织中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P<0.05).Notch3 mRNA在NSCLC中阳性表达率略高于正常肺组织,差异不显著(P>0.05);Notch3 mRNA在鳞癌与腺癌中阳性表达率无显著差异(P>0.05);Notch3 mRNA在有无淋巴结转移的NSCLC组织中阳性表达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Notch1在NSCLC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Notch3在其中作用不确切.
作者:杨波;盛辉;苑春莉;蒋荣娜;辛维娜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80例,根据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分为无颈动脉硬化组23例、颈动脉粥样硬化稳定斑块组25例、颈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性斑块32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连续监测72 h血糖,计算平均血糖水平(MBG)及标准差(SD)、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变异系数(CV),并记录年龄、性别、病程、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lc)及一般生化指标.结果 颈动脉粥样硬化两组与无颈动脉硬化组比较,病程、收缩压、脉压差、TC、LDL-C、HbA1c有显著差异(P<0.05).颈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组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稳定斑块组比较,病程有显著差异(P<0.05),MBG、SD、MAGE、CV随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逐渐增高(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增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风险,需重视动态血糖监测.
作者:邵红;谢立凯;吕丹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通过测定 Th1 细胞因子 IFN-γ 、TNF-α和Th2 细胞因子IL-4 、IL-10分析在干扰素α治疗慢性丙型肝炎(CHC)时诱发甲状腺功能低下后Th1/Th2表达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13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在干扰素治疗不同时间甲状腺激素水平及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内IFN-γ、TNF-α、IL-4 、IL-10 mRNA表达水平的相对含量,并与26例青年丙型肝炎患者、15例老年男性患者和20例同期正常体检患者的血清甲状腺激素作对照研究.结果 老年女性组干扰素治疗12 w时与治疗前比较,甲状腺激素减低,TSH升高,T3 、T4 、FT3、FT4降低,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Th1类细胞因子IFN-γ和TNF-α的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5),Th2类细胞因子IL-4和IL-10的表达水平无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 干扰素α可能通过调节Th1 /Th2平衡导致CHC患者甲状腺功能低下.
作者:李素清;刘平;高杨;刘金霞;马小彬 刊期: 2011年第23期
血管性痴呆( vascular dementia,VD)是老年性痴呆中常见的类型之一,其发病率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AD).VD是因脑血管疾病所致的智能及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高级神经活动智能障碍,特别是认知功能障碍,包括学习、记忆、思维等障碍以及失语、失用、失认等神经心理学症状、体征.据报道[1],约25%的脑卒中患者伴有程度不等的智能障碍.近年来的研究普遍认为脑动脉硬化导致的脑血流下降是引起VD的主要因素.本文观察了尼莫地平联合阿米三嗪萝巴新片治疗VD的临床疗效.
作者:房莉;张馨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原花青素(PC)对链脲佐菌素(STZ)损伤大鼠胰岛素瘤细胞(INS-1)的保护作用.方法 INS-1细胞培养24 h后,以链脲佐菌素(STZ)损伤细胞,将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STZ组、PC保护组(PC +STZ),PC保护组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PC干预12h后,用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存活率,用放免法检测培养细胞上清液胰岛素分泌量的变化,用比色法测定培养细胞上清液丙二醛( 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PC可以减少STZ对INS-1细胞的损伤,PC保护组的INS-1细胞存活率增加(P<0.01);与STZ组比较,PC保护组促进了INS-1细胞的胰岛素分泌(P<0.01),降低了INS-1细胞的MDA含量(P<0.01),增强了T-AOC的活性(P<0.01).结论 原花青素对STZ损伤INS-1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MDA生成,提高T-AOC能力有关.
作者:赵丽;陈红梅;蔺美玲;刘世雄;李中平;王志强;张小郁;郑天珍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属微血管病变,早期出现足细胞损伤,进一步发展为蛋白尿,加速糖尿病肾病的进展[1].羟苯磺酸钙是一种微血管保护剂,是目前公认较理想治疗微血管病变的药物[2].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能明显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蛋白量,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效果较好[3].本文就我院采用羟苯磺酸钙联合贝那普利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治疗,并观察其对患者蛋白尿的影响.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94例,诊断均符合1999年 WTO制定的相关诊断标准,排除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及其他疾病所致的肾脏损害、自身免疫功能低下、酮症酸中毒、感染、心力衰竭等.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47例,男25例,女22例,年龄24 ~ 65[平均(45.6±12.3)]岁;对照组47例,男27例,女25例,年龄26 ~ 68[平均(44.8±11.5)]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毛艳卿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rhG-CSF)在防治肺癌化疗后骨髓抑制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对本院肺癌患者进行病例选择,采集其中的68例符合条件的患者按照化疗后骨髓抑制程度分为5个等级,用重组rhG-CSF进行治疗,比较前后WBC的变化情况,观察其效果,并隔日查血常规1次,同时观察其不良反应.结果 rhG-CSF可有效的防治肺癌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反应,使WBC的数目明显升高.并且其有效率高,不良作用少.结论 rhG-CSF对于病人化疗后WBC减少症的疗效确切,且无明显毒副作用,有利于化疗周期的继续进行,可作为肺癌治疗中的辅助药物.
作者:赵利红;汪海岩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影响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生存期的临床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2006年6月至今在我院进行血液透析的59例老年患者设为老年组,选择同期51例非老年血液透析患者设为非老年组,对两组患者的诊治资料进行分析,统计两组患者的生存时间、透析期间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透析前的血红蛋白水平、血清白蛋白水平、每周透析时间等,分析上述因素与患者生存时间的关系.结果 两组患者1~3年期生存率、5年期生存率情况显示,老年组均明显低于非老年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患者生存时间小于1年的患者18例,其中严重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为77.78%,41例生存期大于1年的患者严重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为41.46%,两者比较差异明显;老年患者中,每周透析时间比较,生存期小于3年患者的平均每周透析时间为(11.2±1.2)h;生存期大于3年的患者为(15.3±2.1)h;老年组患者生存期小于3年的患者透析前血红蛋白平均水平为(39.7 ±5.3)g/L、血清白蛋白水平为(25.2 ±3.4)g/L,生存期>3年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为(64.2±6.1) g/L、血清白蛋白水平为(33.6±3.8) g/L;上述所有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严重并发症、营养不良、透析时间等是导致老年透析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作者:高苹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在糖尿病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95例糖尿病患者按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正常蛋白尿组29例(UAER <20μg/min),微量蛋白尿组(UAER 20~199μg/min)34例和大量蛋白尿组(UAER≥200μg/min)32例.测定各组Cys-C、血清肌酐(Scr)、肌酐清除率(Ccr)、UAER.结果 随着UAER排泄率的增加,Cys-C、Scr明显增加,Ccr逐渐下降;UAER、Scr、Cys-c与Ccr均为负相关,但以Cys-C与Ccr相关性强(r=-0.81,P=0.030).结论 Cys-C对糖尿病肾病具有早期诊断价值,其增高的程度可以反映肾功能受损程度,相关性优于UAER和Scr,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马耘 刊期: 2011年第23期
Bell麻痹是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所致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属于常见的周围神经疾病之一.国内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该病发病率高达49.77万/年[1].治疗本病多采用激素、维生素等药物,但仍有部分患者恢复不佳.我科采用盐酸沙格雷酯治疗Bell麻痹,疗效较佳.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取在我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的患者,入选标准:①符合《The Massachusetts Jeneral Hospital Handbook of Neurology》 Bell麻痹诊断标准[2];②初次急性发病;③病程≤5d;④无中枢神经系统、后颅凹、耳的症状和体征;⑤排除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如GBS等.入组的59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30例)对治疗组(29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及入组时面神经瘫痪程度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 方法 对照组予泼尼松、维生素B1和弥可保口服.由带状疱疹引起者,加用阿昔洛韦抗病毒治疗,疗程28 d.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盐酸沙格雷酯0.1,3次/d.
作者:肖迎春;周宜灿;庄晓芸 刊期: 2011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