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邦武;于东风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颅内出血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 1999年12月~2000年11月共施行原位肝移植7例.结果6例获得成功,1例术后死于脑出血.结论肝移植术后脑出血的原因主要与受体凝血功能障碍、术中大量输血、术后高血压以及全身性感染有关,围手术期应密切监测凝血功能,减少术中出血,控制高血压,防治感染,头颅CT检查有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
作者:陈焕伟;甄作均;苏树英;许卓明;计勇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本院自1983年1月~1999年12月共行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4 830例,发现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259例.本文探讨ERCP对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的诊断及与胆胰疾病的关系.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259例,男性162例,女性97例,年龄25~81岁,平均年龄54.4岁.临床表现为消化道症状,嗳气、返酸、腹痛、腹泻、腹胀、恶心呕吐、呕血及便血,亦可有隐痛、烧灼样痛或背部放射性疼痛.大多数症状皆因并发症所致.259例中伴有胆道、胰腺疾病184例,其中慢性结石性胆囊炎30例,非结石性胆囊炎12例,胆囊结石、继发性胆总管结石91例,肝胆管结石22例,慢性复发性胰腺炎16例,肝门部胆管癌6例,胆道蛔虫4例,胆囊蛔虫、胆总管囊肿、胰头癌各1例.
作者:陈敏;李智华;周永碧;刘吉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血管新生是指原有的毛细血管或后毛细血管静脉新生血管的过程.1971年Forlkman首次证实[1]:实体瘤在缺乏血管新生的条件下仅能生长至2~3 cm.随后的研究又发现:肿瘤的生长有赖于血管新生.肿瘤组织中的新生血管不仅为瘤体提供氧份及营养物质,而且为肿瘤转移及血管浸润提供通道,故血管新生与肿瘤生长、转移密切相关.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为丰富血供实体肿瘤,其生物学特性包括高度血管浸润及转移倾向,并导致该疾病的预后不良.血管新生理论的建立,为进一步探讨HCC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找到了一条新思路.本文对近年来有关血管新生与HCC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
作者:朱立新;耿小平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肝癌破裂出血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1990~1999年收治的21例肝癌破裂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肝癌破裂出血在原发性肝癌和继发性肝癌中均可以发生.肝癌破裂并非均为自发性破裂.肝癌破裂绝大多数起病突然,症状体症明显,小部分病例症状体症可不明显或不典型.结论肝癌破裂出血如不积极救治,大多数迅速死亡.如能得到有效救治,部分患者可延缓生命.
作者:孙培龙;汪永录;刘须才;林万隆;王洪生;曹广东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研究肝细胞生长因子对慢性肝损伤时肝部分切除术后肝再生和肝功能的影响.方法本实验以四氯化碳和乙醇联合诱导慢性肝损伤模型,行30%肝部分切除术,术后10d,经腹腔注射肝细胞生长因子(分对照组、小剂量组、大剂量组),同时建立正常对照组.观察不同剂量肝细胞生长因子对肝再生,肝功能和肝储备功能的影响.结果①小剂量组与对照组的总蛋白、白蛋白、AST、ALT、总胆固醇、动脉血酮体比进行比较后,P>0.05,小剂量的肝细胞生长因子无明显改善肝功能的作用.②大剂量组与对照组的AST、ALT、总胆固醇、动脉血酮体比进行比较后,P<0.01,大剂量的肝细胞生长因子能显著改善肝功能.同时通过电镜和光镜观察,大剂量的肝细胞生长因子能促进肝再生.结论①正常肝脏,或伴有慢性肝损伤的肝脏行部分肝功除术后,肝功能及肝储备功能,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肝脏再生亦有障碍.②应用大剂量外源性肝细胞生长因子,维持一段时间,可明显改善肝功能和肝储备功能,促进肝细胞再生.
作者:朱洪;张炳彦;郭永章;张捷;李立;杨之斌;汤荣林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本文报道1996年3月、9月采用经胆囊颈管胆汁转流术一期修复肝外胆管整段缺损2例.术后随访3年,疗效满意,无胆道疾病症状出现,多次B超检查示吻合口无狭窄,近端胆道不扩张.本术式具有取材方便,只有一个吻合口,手术范围小.
作者:徐良;徐永强;刘登文;江华山;赵少勇;陈历恒;郭久君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研究肝癌围手术期中乙肝病毒的存在情况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肝癌的血清HBVM及术前术后血清HBV DNA;随机化分组,围手术期给予拉米夫定,进行定量HBV DNA检测.结果肝癌中HBsAg及HBcAb的阳性率高于一般人群;术后的HBV DNA阳性率比术前高.对照组的HBV DNA量,在术后1、2周内较术前增高具显著性差异;实验组中术后1、2周内HBV DNA量较术前量降低亦有显著性差异,并低于安全治愈阈值.讨论要加强肝癌围手术期治疗时对HBV的防范.应用拉米夫定可以预防和治疗肝癌围手术期乙肝病毒的活跃.
作者:王辉;陈涛;熊茂明;区庆嘉;刘晓平;王捷 刊期: 2001年第01期
1990年1月~1995年2月本院采用经皮胆镜胆囊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287例,平均随访时间7.8年,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106例,女181例,年龄37~89岁,平均49.8岁.病程3个月~21年,平均67.8个月.其中伴发高血压病31例,冠心病27例,慢性肺气肿18例,糖尿病21例,消化性溃疡2例.B超测定胆囊单发结石162例,2枚结石74例,3枚结石51例.大结石<1 cm者80例,1~2 cm 147例,2~3 cm 51例,>3 cm 9例.经B超及口服胆囊造影剂示胆囊收缩功能50%者252例,30%~50%35例.
作者:王明俊 刊期: 2001年第01期
Liu CL…//Am J Gastroenterol 2000,95:218原发性肝癌是一种进展迅速的恶性肿瘤,在亚洲,患者多伴有肝硬化,由于就诊时病情已属晚期及肝硬化的存在,使得多数肝癌患者丧失了手术机会.故对多数患者而言,非手术治疗将比手术治疗更为重要.遗憾的是,至今仍未发现对晚期肝癌的有效治疗药物.目前已证实肝癌细胞可表达雌激素受体,并认为雌激素对该肿瘤的生长有调节作用.三苯氧胺为睢激素受体的封闭剂.据报道,在回顾性非随机的研究中,三苯氧胺有延长手术患者生存期的作用,但亦有报道持反对意见,故需对三苯氧胺的确切疗效进行前瞻性的随机双盲实验.(朱立新译耿小平校))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病毒学和人类基因组学等学科的发展,以及这些基础研究向肝癌研究领域的渗透,肝癌基础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人们对肝癌发病机制的认识更加深入,基因诊断及基因治疗手段也正在逐步向临床过渡.
作者:殷正丰;杨甲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原发性肝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球每年约发生26万例,其中42%在中国.根据卫生部的统计资料,近20年来我国每年约有11万人死于该病,在部分城市中占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二位,部分农村居第一位.在原发性肝癌的各种治疗方法中,手术切除的疗效已得到公认.小肝癌切除后5年生存率可达50~60%;大肝癌也达到30%.但是,原发性肝癌(主要是肝细胞癌)的高转移和高复发特性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有报道经过根治性切除的肝癌病人,五年复发率高达60%,并且复发时间主要集中在术后2年左右.因此,深入研究肝细胞癌转移、复发机制和积极探索有效的抗复发治疗措施是当前原发性肝癌诊治中的重点和难点.
作者:仇毓东;丁义涛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本院自1998年开始为326例胆囊结石患者施行LC手术,术中发现胆总管直径大于9 mm者18例,对其中15例成功地进行了纤维胆道镜检查,有10例合并胆总管结石并经纤维胆道镜取结石,无1例并发症,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326例LC手术,术前各种检查均未提示有胆总管结石的迹象,胆总管直径均≤9 mm.术中发现胆总管直径>9 mm者18例,细11 mm,粗14mm,选择性地对其中胆囊管较粗、胆道镜能进入胆总管的15例进行检查,其中女11例,男4例,年龄31~68岁,平均55.8岁,发现结石者10例,结石大7mm×5 mm.另3例因胆囊管细胆道镜不能插入而中转进腹.
作者:祁玉波 刊期: 2001年第01期
脾结核为少见病,近年来随着结核病的回升,脾结核的文献报道也有增加,由于一般的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不足,加之脾结核目前无很好的临床诊断方法,误诊率很高,本文收集近12年来的国内文献[1~10],共有脾结核40例,加上作者经治的2例共42例,就脾结核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作临床分析.
作者:赖万强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评价对无法切除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实施经化疗泵植入术行肝动脉介入治疗的疗效.方法 28例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均行化疗泵植入术.术中及术后经泵注入肝动脉化疗药物,其中20例行碘油栓塞.术后观察病情变化,并定期复查AFP定量、B超或CT检查以评价疗效.结果所有患者临床上均有不同程度的症状减轻,81%患者术后2周~1月复查AFP明显下降,64%患者肿瘤缩小明显,术后半年、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82%、64%、43%,尤以巨块型行栓塞者疗效好.结论化疗泵植入术与常规股动脉穿刺插管术比较具有安全可靠、选择性强、给药简便及并发症少等优点,对晚期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是可行的,疗效是可靠的.
作者:张丽丽;毕玉华;滕木俭;刘瑞鸣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对肝癌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0只小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10只.每只小鼠于左腋窝皮下注射小鼠肝癌细胞株细胞.A组为实验组,皮下接种肿瘤24 h后予奥曲肽(100 ug@kg-1@d-1)腹腔注射,连用14 d;B组为对照组,予以相同容积的无菌生理盐水腹腔注射,连用14 d.14d后处死小白鼠,检测肿瘤大小、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结果皮下接种7 d天及14 d天后A组皮下肿瘤的体积均明显小于B组(P<0.05,P<0.01).A组VEGF表达明显低于B组,并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Ridit检验,P<0.05);A组MVD亦较B组为低,但统计学差异无显著性(P=0.075).结论生长抑素对小白鼠肝癌移植瘤具有抑制作用,对肿瘤VEGF的抑制作可能为其机理之一,对肿瘤组织血管形成的抑制作用亦可能为其原因.
作者:孙培龙;汪永录;林万隆;郭伟剑;刘须才;马晓明;陈汉 刊期: 2001年第01期
肝癌是我国的高发癌,目前已是我国第二位的肿瘤死亡原因,发展快,预后差,术后易复发转移,围绕肝癌的发病机制和治疗,研究者们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果,但同时也面临一系列期待解决的难题.
作者:沈锋;傅晓辉 刊期: 2001年第01期
Jarnagin WR…//Ann Surg 2000,231:762肝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手术是目前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但手术后近2/3的患者将出现残肝肿瘤复发,仅1/3的患者手术后可获长期生存.据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体内的免疫抑制现象.提高患者的免疫能力,将有助于预防肿瘤复发乃至消灭手术后残留的微小肿瘤病灶.实验证实,细胞因子的转基因治疗在提高机体免疫状态的同时能抑制实体肿瘤的生长发展,其中以白介素-12(IL-12)的作用较为引人注目.(朱立新译耿小平校)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胃手术后与胆石症的发生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统计表明胃切除术后或迷走神经切除术后胆石症的发病率约16%~42%.作者就本院自1992年1月~2000年1月所处理的23例胃手术后发生胆石症患者进行分析.
作者:涂永久;林大富;冷建军;高传文;解放军第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胆汁中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表达水平与大鼠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关系.方法将大鼠分为单纯胆汁外引流组、同种同基因肝移植组和同种异基因肝移植组,后二组行原位肝移植加胆汁外引流,用E LISA法检测未移植时及移植后2、4、7 d胆汁中sICAM-1表达水平.结果同种异基因肝移植组大鼠胆汁中sICAM-1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同种同基因肝移植组,且其水平升高与移植术后时间变化呈正相关.结论检测移植肝组织中sICAM-1的表达水平升高,有助于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诊断,并可动态监测其严重程度.
作者:傅宇阳;何晓顺;陈剑琳;赵继宗;陈规划;黄洁夫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生长抑素类似物已应用临床十余年,疗效确切,耐受性好.国内外新研究发现,奥曲肽(Octreotide)能够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并已将其初步应用于肿瘤治疗领域,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效果.本文就生长抑素类似物奥曲肽在肝癌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王涌;彭承宏 刊期: 2001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