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叙事护理模式在急诊科护士焦虑、抑郁、职业倦怠干预中的应用

刘阳;郭新荣;刘丽;郭爱华

关键词:叙事护理, 焦虑, 抑郁, 职业倦怠
摘要:目的 探讨叙事护理模式在急诊科护士焦虑、抑郁、职业倦怠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吉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A、B疗区临床在岗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法将A、B疗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护士除接受护士长常规护理管理之外还要每天接受叙事护理专家叙事护理干预,为期3个月;对照组护士只接受护士长常规护理管理模式管理,为期3个月.干预前后分别采用焦虑、抑郁量表、职业倦怠量表对2组急诊科护士进行评价并比较.结果 干预后试验组较对照组,护士在焦虑、抑郁、职业倦怠方面状况明显得到不同程度的减轻,干预效果显著(P<0.05).结论 叙事护理模式可有效减轻急诊科护士焦虑、抑郁、职业倦怠状况,有助于激发其潜力,提高工作积极性,稳定护士队伍,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苏黄止咳胶囊联合综合干预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炎性因子及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苏黄止咳胶囊联合综合干预对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者炎性因子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11月收治的CVA患者74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予吸入用布地奈德,口服茶碱缓释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苏黄止咳胶囊,2组均连续治疗4周,并予综合干预措施.抽取治疗前后空腹静脉血,血细胞分析仪测定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免疫球蛋白抗体E(IgE);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细胞介素-5(IL-5)、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肺功能检测仪测定大呼气峰流速(PEF)、肺活量(FVC)、FEV1;生活质量评定量表进行生活质量评估.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EOS低于对照组,IgE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TGF-β1、TNF-α、IL-5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PEF、FVC、FEV1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心理、躯体、社会功能及物质生活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苏黄止咳胶囊联合综合干预可有效降低CVA患者气道炎症反应及气道高反应性,降低炎性因子水平,从而改善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张冬宏;吕淑慧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活血化瘀法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瘀血痹阻是不稳定型心绞痛的重要病机,临床常见血瘀证相兼气滞、寒凝、痰浊、气虚为病.活血化瘀法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有效治法,根据不同的兼证,在活血化瘀的基础上,常配合应用疏肝理气、温通散寒、通阳豁痰、补益心气的方法治疗,获效颇良.

    作者:刘秋芹;徐瑛蔚;尚聪慧;李运伦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白头翁与蛴螬不同配伍比例体外抗病毒作用研究

    目的 探究白头翁与蛴螬配伍体外抗病毒效果,筛选佳抗病毒配伍比例.方法 应用水提醇沉法分别得到白头翁与蛴螬水提醇沉液,用大孔树脂法吸附,得到水1部位,将白头翁与蛴螬按1:9、2:8、3:7、4:6、5:5、6:4、7:3、8:2、9:1分别配伍,做体外抗病毒实验.结果 白头翁与蛴螬配伍后整体抗EV-71效果优于抗呼吸道合胞病毒效果;其中,当白头翁:蛴螬=8:2时效果好,TI=68.594.结论当白头翁:蛴螬=8:2时效果好,TI=68.594,筛选方法佳.

    作者:颜娓娓;徐佳馨;王继锋;崔真真;史晨晓;周长征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柴胡疏肝散对代谢综合征大鼠抗动脉硬化的作用机制

    目的 观察柴胡疏肝散对代谢综合征大鼠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方法 采用高脂高糖高盐喂养方法建立大鼠代谢综合征模型(8周),造模成功后给予药物灌胃4周.实验第8周及12周检测各组大鼠的体质量、血脂、SBP、FBG、SOD、MDA、MMP-9、TIMP-1的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胸主动脉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在第8及12周的体质量、血脂、SBP、FBG、MMP-9、MDA的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SOD、TIMP-1水平明显降低(P<0.05),动脉硬化形成;与模型组比较,柴胡疏肝散组第12周的体质量、血脂、SBP、FBG、MMP-9、MDA的水平明显降低(P<0.05),SOD、TIMP-1水平明显升高(P<0.05),动脉硬化减轻.结论 柴胡疏肝散可能通过抑制MMP-9、MDA的表达和促进SOD、TIMP-1的表达从而延缓代谢综合征-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

    作者:林黄果;刘淑玲;赵帅;陈伯钧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基于膝痹病的中医针推特色疗法研究进展

    基于膝痹病的针灸疗法、推拿疗法及相关特色疗法对膝痹病的治疗方法研究,发现大部分以临床疗效观察为主而鲜有病机、生理病理形态学变化相关研究.为此提出新的研究方向和思路,并且思考长圆针配合整脊手法治疗相结合应具有潜在的价值,以期提供一种更加快速、有效的临床治疗手段,丰富膝痹病的临床诊疗方案,缩短治疗周期、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贾利军;尹利华;侯小琴;陈小砖;曾凡球;尹绍凯;管宏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中医情志护理联合穴位按摩对消防官兵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中医情志护理联合穴位按摩对消防部队官兵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长春市市辖区在岗消防官兵100名(均为男性),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名.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穴位按摩和中医情志护理,于干预开始前和干预后1个月评估2组心理健康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在实施干预后,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情志护理联合穴位按摩可有效缓解消防官兵焦虑、抑郁的情绪,显著提高消防官兵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作者:曹阳;鲍金雷;孙淑清;董雪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穴位贴敷联合情志护理对乳腺癌化疗后胃肠道反应的影响

    目的 探讨穴位贴敷联合情志护理对乳腺癌化疗后胃肠道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肿瘤科收治的40例乳腺癌化疗后出现胃肠道反应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穴位贴敷及情志护理治疗.结果 治疗组呕吐控制总有效率85.0%,对照组45.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6 d内呕吐控制有效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学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对于情志偏颇具有良好纠正作用,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穴位贴敷联合情志护理对乳腺癌化疗后胃肠道反应效果明显,能疏通经络,调畅情志,降逆止呕.

    作者:姜美娴;李京;韩涛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吴门三黄汤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湿热痹阻证

    目的 探讨吴门三黄汤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湿热痹阻证的效果观察.方法 将73例类风湿关节炎湿热痹阻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服用甲氨蝶呤片,10 mg/次,每周1次,如果出现疼痛加重感加服美洛昔康片,7.5 mg/次.治疗组采用吴门三黄汤联合西药治疗: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吴门三黄汤,200 mL/次,2次/d.均7周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对比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实验室相关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79%;治疗组不良反应出现率2.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5%.2组治疗后晨僵时间、肿胀指数、压痛指数均显著低于治疗前,治疗组治疗后改善临床症状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各项实验室指标均低于治疗前(P<0.05),但治疗组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IL-1)、血尿酸(BUA)等指标改善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吴门三黄汤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湿热痹阻证病患,在西药治疗基础上,通过协同抑制炎症反应以及尿素的生成等,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梁国强;尤君怡;江国荣;马奇翰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N+1换药模式在居家老人3~4期压力性损伤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基于老年人3~4期压力性损伤患者出院后对换药的迫切需求,构建医院-家庭-医院换药的新模式,从而极大地改善居家压力性损伤患者的护理质量和生活质量.方法 对患者家属行进培训,教会清洁换药方法,老年患者行动不便,反复医院困难,指导患者居家采用新型敷料换药N次(2~5次),来院评估一次的新型模式.结果 65例患者均达到二期愈合或好转率为90%以上.结论采用N+1换药模式使居家老年人3~4期压力损伤患者得到了延续性护理,减少了患者往来医院的烦恼,降低了医疗费用,满足了患者及家庭对伤口专科护理的迫切要求.

    作者:赵文波;尹兴川;宋红梅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鼻渊通窍颗粒联合西药治疗儿童慢性鼻-鼻窦炎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慢性鼻-鼻窦炎(CRS)的临床疗效及对上呼吸道与眶内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通过对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10月就诊收治的106例儿童CRS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治疗,对照组仅行西医方案治疗.观察2组治疗后1、3个月时的疗效及治疗期间上呼吸道感染、眶内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总有效率94.34%,高于对照组的79.25%(P<0.05),上呼吸道感染发生率3.77%,低于对照组的20.75%(P<0.05),眶内并发症发生率7.56%,低于对照组的26.42%(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CRS能明显提高疗效,控制上呼吸道与眶内并发症的发病率.

    作者:马少民;马海艳;梁续伟;孟宇青;栾玉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背景音乐对门诊局麻患者疼痛和焦虑的影响

    目的 观察在门诊局麻手外伤患者手术过程中播放背景音乐对患者疼痛和焦虑的影响.方法 将在门诊手术室行局麻手术的10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为音乐组和对照组,各50例,2组均给予术中常规护理,音乐组进入门诊手术室后播放背景音乐,比较2组血压、心率变化,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2组疼痛、焦虑和满意度情况.结果 对照组术中收缩压、心率高于音乐组,对照组患者焦虑情况高于音乐组,而满意度情况低于音乐组.结论 将患者置身于熟悉且旋律优美的音乐中,可缓解其负性心理,有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

    作者:牛亮;孙利京;唐婉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李中梓治泄9法在溃疡性结肠炎中运用

    《医宗必读》为明代李中梓所著,其中有关泄泻治法的论述,内容丰富完整,为后世医家治疗泄泻提供了充足的理论基础.对《医宗必读》泄泻篇治泄9法条文进行归类总结,发现李中梓对泄泻的治法颇有研究.溃疡性结肠炎临床上治愈难度大,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现代难治病之一.腹泻是其主要的症状之一,有效地改善腹泻症状是溃疡性结肠炎治疗的重要目标之一.在审证求因、审察病机、辨证论治的基础上,灵活应用《医宗必读》治泄9法进行治疗,均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任晓颖;周天羽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参景固本方抗衰老及调节血脂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参景固本方对D-半乳糖致亚急性衰老模型大鼠的影响.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参景固本方低、中、高剂量组及金匮肾气丸组,每组10只,全部大鼠(除正常对照组外)按125 mg/kg剂量颈背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建立衰老模型.以参景固本方与金匮肾气丸对比治疗,测定增重率、胸腺指数及脾脏指数,测定脑组织中MDA、T-SOD含量以及血脂变化.结果参景固本方组胸腺指数及脾脏指数均明显升高,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参景固本方中剂量组SOD活性明显升高(P<0.05),参景固本方高剂量组MDA含量降低,SOD活性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参景固本方中剂量组HDL-C含量显著降低(P<0.01),参景固本方高剂量组T-CHO含量明显升高(P<0.01),HDL-C含量显著降低(P<0.01).结论参景固本方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抗衰老作用,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改善血脂平衡的作用.

    作者:柴晶美;周丽雅;李欣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桂枝甘草汤对运动性贫血大鼠血浆总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血清铁的影响

    目的 探讨桂枝甘草汤对运动性贫血大鼠血浆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血清铁浓度的影响.方法 取25只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ontrol组)、乙酰苯肼组(APH组)、运动性贫血组(APH+S组)、桂枝甘草汤1组(APH+S+GGD 1组)、2组(APH+S+GGD 2组).除Control组注射生理盐水外,其余各组大鼠均注射2%乙酰苯肼(APH),其中APH+S、APH+S+GGD 1组和APH+S+GGD 2组大鼠进行每日力竭游泳运动,同时这3组大鼠分别灌胃生理盐水、0.018 g/mL和0.036 g/mL的桂枝甘草汤水煎剂.在给药后第15天取眼后静脉丛血进行全血分析检测;利用血浆总SOD和血清铁试剂盒进行血浆总SOD活性与血清铁浓度检测.结果全血分析结果显示,APH+S+GGD 1组和APH+S+GGD 2组大鼠红细胞计数(RBC)明显高于APH、APH+S组(P<0.05);APH+S+GGD 2组大鼠红细胞平均体积(MCV)明显低于APH和APH+S组(P<0.05);血浆总SOD活性与测试结果中的液体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呈负相关,从液体中SOD活性可得出血浆总SOD活性结果为:APH+S+GGD 1组和APH+S+GGD 2组大鼠血浆总SOD活性明显低于APH+S组(P<0.05);血清铁检测结果发现,APH+S+GGD 1组大鼠血清铁浓度明显高于APH组(P<0.05);APH+S+GGD 1组和APH+S+GGD 2组大鼠血清铁浓度明显高于APH+S组(P<0.05).结论桂枝甘草汤可以明显改善运动性贫血所致的红细胞减少;同时,可明显缓解运动性贫血大鼠的血浆总SOD活性代偿性增高以及降低运动性贫血大鼠血清铁浓度,说明桂枝甘草汤可以通过改善血红蛋白携氧能力以及抗氧化保护红细胞来改善运动性贫血大鼠的健康状态.同时,为桂枝甘草汤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傅梦薇;韩宜臻;彭煜;张乐怡;赵宇晗;胡秀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全脊柱内镜下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围术期系统护理

    目的 分析全脊柱内镜下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围术期系统护理.方法 收集2015年1月-2017年2月在我院骨科收治并确诊为腰椎管狭窄症的患者80例,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2例,观察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围术期系统护理.结果 术后2组腰部VAS、下肢VAS和ODI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引流量、下地活动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等术后相关指标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的满意率为64.3%,观察组为84.2%,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全脊柱内镜下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给予围术期系统护理可明显改善术后疗效,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裴艳玲;肖玲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中药蜡疗止痛技术治疗风寒湿痹型骨痹及对血清IL-37、IFN-γ、CD-62p、CD-41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中药蜡疗止痛技术治疗风寒湿痹型类风湿膝关节炎(骨痹)的临床疗效,并观察中药蜡疗对血清IL-37、IFN-γ、CD-62p、CD-41表达的的影响.方法 将2015年2月-2017年9月在我院骨科治疗的符合观察标准的研究病例100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2组均采取中西医结合药物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采用中药蜡疗止痛疗法.比较2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改善情况、中医症状评分改善状况、基础血清生化学指标水平变化、特异性血清指标IL-37、IFN-γ、CD-62p、CD-41的水平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80%,显著高于对照组52%(P<0.05);观察组中医症状评分降低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基础血清生化学指标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下降更明显(P<0.05);2组血清IL-37、IFN-γ、CD-62p、CD-41水平明显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下降更明显(P<0.05);2组血清IL-37、IFN-γ水平与中医症状评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 中药蜡疗能显著改善症状,提高类风湿膝关节炎治疗的临床疗效与预后;血清学指标IL-37、IFN-γ、CD-62p、CD-41可以用来预测风寒湿痹型类风湿膝关节炎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可以根据检测结果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并作为评估风寒湿痹型类风湿膝关节炎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生化指标.

    作者:李妍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全髋关节置换患者延续性护理需求的调查

    目的 调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出院后对护理内容、方式的需求,作为患者出院后实施延续性护理的可靠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的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延续性护理调查表对122例患者在出院前1天进行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对延续性护理需求超过80%的分别是禁忌动作内容、居家护理技巧、康复功能锻炼、血栓相关知识、缓解疼痛的方法,得分均在4.23分以上;患者对延续性护理方式需求超过60%的分别是微信平台、电话随访.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对延续性护理的需求内容和方式呈多样性,护士应针对患者的情况,制定有针对性、个体化的延续性护理服务和回访方式,促进患者肢体功能康复,减少并发症,减少住院次数,减轻患者与家属的经济负担.

    作者:李程;姜连英;姜晓薇;赵琪珩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黄芪注射液结合个体化延续管理对急诊高血压肾病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黄芪注射液结合个体化延续管理对急诊高血压肾病患者的防治作用及健康教育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急诊科收治的高血压肾病患者82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且采用个体化延续管理.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压、肾功能指标、氧化应激指标及血小板参数的变化;比较并分析2组护理干预后健康教育结果.结果 治疗后2组收缩压、舒张压、血清Scr、Cys-C及24 h尿蛋白量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组血清MDA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2组SOD、NO及NOS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后2组PCT、PDW、MPV及PLCR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依从性、疾病知晓度、生活方式改善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黄芪注射液结合个体化延续管理可有效控制急诊高血压肾病患者的血压,改善其肾功能、血小板参数及氧化应激指标,提升健康水平.

    作者:郭玲;赵新民;姚晓琴;郭瑄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针刺预处理对大鼠缺血心肌线粒体通透孔开放的调节

    目的 研究电针心俞预处理对大鼠缺血心肌线粒体通透孔开放的调节.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针刺心俞预处理组(实验组)及缺血预处理组(对照组),采用活体大鼠心左冠脉前降支结扎法复制MIRI模型.空白组:造模前固定30 min不针刺,1次/d,连续15 d.模型组:造模前同空白组,MIRI造模.实验组:造膜前15 d开始针刺,1次/d,30 min/次,共15 d.对照组:造模前同空白组,造模行冠脉结扎前先阻断血流5 min,再灌流5 min,连续3次,共30 min缺血预处理.心肌缺血造模成功后即刻、24、48 h检测心肌细胞mPTP开放程度及对Bal-2、Caspase-3表达的影响.结果 模型组激光共聚焦显微镜(LSCM)观察心肌线粒体绿色荧光对比空白组明显减弱,表明其mPTP活性显著减低(P<0.01).与模型组比,对照组与实验组即刻组LSCM观察示,心肌线粒体荧光强度明显减低,但对照组与实验组即刻组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24、48 h组与对照组及实验组即刻组对照LSCM观察线粒体荧光强度有增强(P<0.05或P<0.01).实验组与对照组均可减轻MIRI损伤;且可能实验组24 h组为佳治疗方案.实验组可下调Caspase-3、上调Bal-2.结论 电针心俞预处理对缺血后不同时间心肌的保护作用存在差异,并且治疗作用随时间的改变呈增强-峰值-减弱趋势.电针心俞预处理对心肌MIRI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MIRI过程中心肌mPTP的开放,减少线粒体凋亡,减轻心肌损伤有关.

    作者:宋春华;丁续;王保叶;付嘉明;徐红飞;公维志;董勤建;李晓艳;郭丹丹;金艳红;闫珺;亢连茹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2种不同经皮穿刺置钉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中的疗效对比

    目的 比较导航引导下经皮穿刺普通螺钉植入术与常规经皮穿刺空心螺钉植入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自2012年1月-2016年12月间本医疗组收治并且手术方案采用经皮穿刺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60例,分为导航下经皮穿刺普通螺钉植入术组(导航组)37例和常规经皮穿刺空心螺钉植入术组(常规组)23例.比较2组VAS评分、JOA评分、功能残障指数评分(ODI)、术中术者辐射暴露量、置钉准确率、住院天数、医疗花费等指标.结果 导航组的术中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辐射暴露量、穿刺次数、住院天数、医疗花费以及置钉情况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导航引导下经皮穿刺技术和常规C臂引导下经皮穿刺技术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方面都能取得相当的短期临床疗效,并且三维导航引导下经皮穿刺技术具有精准、安全、加速术后康复、降低医疗花费等优点,该技术将可能成为微创置钉的首选方案之一.

    作者:程学良;曲扬;董荣鹏;赵建武 刊期: 2018年第03期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吉林省教育厅

主办:长春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