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万向锁定加压掌侧双柱接骨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

李建峰;赵民;赵亮;刘井达;王小磊;李大村

关键词:桡骨远端骨折, 骨折固定术, 内, 三柱理论, 锁定加压钢板
摘要:目的 总结万向锁定加压掌侧双柱接骨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临床效果.方法 对38例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采用掌侧入路,应用AO 2.4 mm 桡骨远端万向锁定加压掌侧双柱接骨板内固定.术后早期功能锻炼,观察疗效.结果 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18个月,骨折均愈合.根据Sarmiento改良的Garland & Werley标准进行功能评价:优24例,良11例,可3例,优良率为92.1%.结论 AO 2.4 mm桡骨远端万向锁定加压掌侧双柱接骨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符合三柱理论,内固定更加牢固,可早期功能锻炼,避免复位丢失,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有效方法.
临床骨科杂志相关文献
  • 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距骨颈骨折

    2007年2月~2011年10月,我科对21例距骨颈骨折患者采用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取得满意疗效.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 本组21例,男16例,女5例,年龄20~65岁.经X线检查或CT三维重建证实为距骨颈骨折.按Hawkins分型:Ⅰ型6例,Ⅱ型8例,Ⅲ型5例,Ⅳ型2例.左侧12例,右侧9例.均为闭合骨折.受伤至手术时间7~10 d.

    作者:聂涛;李志华;高泓一;文渊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经皮撬拨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植骨术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

    2008年5月~2011年10月,我科对6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采取经皮撬拨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植骨术,效果满意,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 本组6例(6足),均为男性,年龄28~61岁.均为闭合骨折.术前常规摄轴位、侧位X线片,CT扫描及三维重建.骨折按Sanders分型:Ⅱ型4例,Ⅲ型2例.手术时间为伤后7~10 d.

    作者:左向东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肱骨中下段骨折的研究进展

    肱骨中下段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骨折,致伤外力多为间接暴力或扭转暴力.因肱骨中下段解剖形状特殊,承受不同方向的应力导致骨折类型多样化,骨折线常累及干骺端,治疗较棘手.随着骨折治疗BO原则及微创理念的提出和各种内、外固定技术的发展,肱骨中下段骨折的治疗有所改进.笔者就近年来该类骨折的相关研究概况作一综述.

    作者:朱昌荣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介入结合经皮髓芯减压植骨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目的 探讨介入结合经皮髓芯减压植骨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32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36髋)行股骨头的供血动脉旋股内、外动脉和闭孔动脉造影,分别每支血管灌注溶栓、扩血管药物,治疗后行供血动脉造影检查;介入治疗后1周行股骨头经皮髓芯减压植骨.结果 术后血管造影显示,所有患者股骨头区血管计数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血管增粗、血管数目增多改变.32例均获随访,时间9~18个月.患髋疼痛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关节功能不同程度改善.疗效按Harris评分:优22例,良5例,可3例,差2例.结论 介入结合经皮髓芯减压植骨操作简单、安全,创伤小,并发症少,疗效肯定,是一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新方法.

    作者:陈勇喜;农新盛;黄超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肘部损伤三联征的手术治疗

    2010年10月~2011年9月,我科对4例肘部损伤三联征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取得了较满意效果,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 本组4例,均为男性,年龄20~45岁.均为高处坠落伤.肘关节外侧不稳定3例,内侧不稳定1例.均无神经血管损伤.桡骨头骨折按Mason分型:Ⅰ型1例,Ⅱ型3例.尺骨冠状突骨折按Regan-Morrey分型:Ⅰ型1例,Ⅱ型2例,Ⅲ型1例.1.2 术前准备 对肘关节脱位急诊行手法复位,做肘关节内外翻活动检查,评估肘关节稳定性,检查是否合并神经血管损伤,并予石膏临时固定.常规行X线检查和CT扫描三维重建,评估骨折类型.手术前使用消肿药物.

    作者:杨轩;曾光;丁诤;曹仲清;聂智兴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磁力导航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多段闭合骨折

    2007年6月~2010年4月,我科应用磁力导航带锁髓内钉治疗12例股骨干多段骨折,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本组12例,男9例,女3例,年龄18~54岁.左侧7例,右侧5例.合并骨盆骨折1例,合并脾破裂1例.伤后至就诊时间30 min~12 h.

    作者:聂立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胸腰椎肿瘤全脊椎切除术方法探讨

    目的 探讨胸腰椎肿瘤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对7例胸腰椎肿瘤患者行一期后路入径全脊椎分块切除与重建治疗.结果 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均获随访,时间6~24个月.术后疼痛症状缓解,神经功能障碍改善,1例发生重建移位,无不良并发症,无肿瘤复发或死亡.结论 一期后路入径全脊椎分块切除与重建是治疗胸腰椎肿瘤的有效外科手段.

    作者:何晓斌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UPASSⅡ脊柱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UPASSⅡ脊柱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Magerl A型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 选择18例单纯性胸腰椎骨折(无神经功能损害)患者进行UPASSⅡ脊柱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记录围手术期参数(指标),对术前和术后的脊柱后凸角度和椎体高度等影像学指标进行评估.结果 手术时间为54~95 (64±8.2) min,术中出血为37~90(45±16) ml.无神经损伤及其它并发症发生.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15(8.4±2.1)个月.术前Cobb角度为6.9°~19.5° (13.5°±3.9°),术后为2.0°~8.7° (5.1°±2.8°),末次随访时为3.6°~10.1°(7.2°±2.4°),平均丢失2.1°±0.9°,脊柱后凸畸形平均纠正6.3°±2.2°.术前椎体高度为37%~72 %(57.8%±10.9%),术后即刻为76.5%~100%(91.7%±6.9%),末次随访时为68%~97% (88.2%±7.4%).VAS评分:术前为7~10(8.9±0.9)分,术后1周为1~5(2.5±1.7)分,末次随访时为0~3(1.8±1.0)分.结论 UPASSⅡ脊柱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可用于治疗Magerl A型、脊柱载荷评分≤6分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安全性好,操作相对简单,手术效果满意等特点.

    作者:潘宏;曹燕庆;陶岳峰;江兵;郑毅;章小军;江中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寰枕后膜解剖结构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观察寰枕后膜的解剖结构特点及其与椎动脉的解剖结构关系,探讨寰枕后膜挛缩对椎动脉供血不足的可能解剖学机制.方法 观察10具头颈部标本寰枕后膜的形态及其椎动脉第3段的解剖关系.结果 寰枕后膜与椎动脉第3段解剖关系紧密,在椎动脉行于寰椎椎动脉沟内时覆盖其上,双侧椎动脉在离开椎动脉沟进入枕骨大孔入颅时行走于寰枕后膜内,寰枕后膜对其有明显限制作用.结论 寰枕后膜对该段椎动脉有明显的限制固定作用,寰枕后膜病变、头颈部旋转运动时有引起椎动脉供血不足的解剖学基础,但需要更多解剖观察、实验验证及影像学支持.

    作者:文朝;潘会琴;古安武;熊卜贵;尚如国;曾云云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后内侧短弧形入路内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撕脱骨折

    2009年4月~2011年9月,我们对10例后交叉韧带撕脱骨折患者采用腘窝后内侧短弧形切口入路内固定治疗,效果良好,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本组10 例,男6例,女4例,年龄18~72岁.左膝8例,右膝2例.合并腓骨颈骨折1 例,合并多发肋骨骨折1例,合并股骨髁骨折1例.手术均在受伤后1周内进行.患者术前均常规摄膝关节正、侧位X线片,并行CT三维重建,以明确显示骨折块的大小及移位情况.

    作者:夏睿;孔荣;方诗元;李守民;禹德万;朱晨;马锐祥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关节镜下双线四点固定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双线四点固定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5例胫骨髁间棘骨折患者采用关节镜下双线四点固定治疗.结果 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24个月.所有患者于术后6~12周骨折愈合,无骨折再移位及感染发生;术后Lachman实验、前后抽屉试验均呈阴性.Lysholm 评分术后6个月为86~95分,术后12个月90~97分.结论 关节镜下复位、双线四点固定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疗效确切,适应证广,对关节影响小,临床效果较好.

    作者:翟云雷;于海洋;崔西龙;焦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两种手术入路治疗成人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肱三头肌-肘肌瓣与肱三头肌舌形瓣入路治疗成人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手术治疗56例成人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患者,其中肱三头肌-肘肌瓣入路组(A组)35例,肱三头肌舌形瓣入路组(B组)21例,两组均采用双重建钢板内固定.分别从手术时间、手术失血量、手术暴露、术后开始功能锻练时间及术后肘关节功能评分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56例均获随访,时间8~24个月,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失血量、术后功能锻炼开始时间比较A组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肘关节功能Cassebaum系统评分优良率A组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成人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肱三头肌-肘肌瓣入路较肱三头肌舌形瓣入路手术时间短、手术失血量少、术后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疗效较舌形瓣入路更好.

    作者:彭方成;王贤月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带锁髓内钉辅以锁定钢板加植骨治疗股骨干骨折钢板固定术后骨不连

    目的 评价带锁髓内钉辅以锁定钢板加植骨治疗股骨干骨折钢板固定术后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3例股骨干骨折钢板螺钉内固定术后不愈合的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带锁髓内钉辅助侧方锁定钢板内固定加植骨治疗.结果 33例均获随访,时间6~18个月.患者骨折均愈合.结论 采用带锁髓内钉辅以锁定钢板加植骨治疗股骨干骨折钢板固定术后骨不连,固定稳定、可靠,骨折愈合率高,术后膝关节可早期功能锻炼,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张宁;董桂贤;李煜;尚红涛;刘玉民;于桂泳;李明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椎弓根钉加Cage融合器治疗腰椎滑脱症

    2005年1月~2011年3月,我们采用椎板减压复位经椎弓根内固定并椎体间融合治疗20例腰椎滑脱症患者,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 本组20例,男15例,女5例,年龄30~69岁.病变部位:L4~5滑脱16例,L5~S1滑脱4例.滑脱程度按Meyerding法[1]分级:Ⅰ度6例,Ⅱ度10例,Ⅲ度4例.患者术前均经非手术治疗6个月以上.症状体征:持续性腰腿痛、下肢放射痛或麻木14例,间隙性跛行17例,会阴部麻木或大小便功能障碍9例,直腿抬高试验阳性14例.过伸、过屈位X线检查均显示腰椎失稳滑移.CT、MRI示滑脱部位均有不同程度的椎间小关节增生内聚,伴有椎管狭窄、黄韧带增厚钙化.

    作者:桑建新;吴强;秦本刚;刘世兴;宋朝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经后侧入路支持钢板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骨折

    目的 探讨经膝关节后侧入路支持钢板固定治疗单纯胫骨平台后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6例单纯胫骨平台后侧骨折患者经膝关节后侧切口暴露骨折后直视下复位,支持钢板固定.术后对患者骨折愈合情况、功能恢复程度和治疗结果 满意度定期随访.结果 16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2~24个月.术后1年时行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优10例,良4例,中2例.结论 膝关节后侧入路能够充分暴露单纯胫骨平台后侧骨折,骨折容易达到解剖复位,支持钢板固定稳定可靠,但术中要熟悉腘窝区解剖结构.正确掌握手术适应证,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胡孙君;陈舰;陈杰;俞光荣;张世民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复拇畸形1例

    员摇病例资料摇摇患者,男,员愿岁.出生后发现右拇指近指间关节桡侧多出员指,随年龄生长,于圆园园苑年缘月源日来院就诊.局部检查:右拇指指间关节桡侧多指,大小为园郾愿糟皂伊员郾缘糟皂,有单独的指甲,无活动,感觉存在,血运良好.主拇指略小于健侧,拇指末节尺偏,远指间关节主动活动障碍,被动活动园毅耀圆缘毅.拇长屈肌及拇长伸肌腱肌力正常,载线片显示右拇指近节远端桡侧骨性笋状突起,约园郾缘糟皂伊员郾员糟皂(图员).入院诊断:右拇指近节多指畸形.术前设计截骨范围见图员.于圆园园苑年缘月苑日在指神经阻滞麻醉下行右拇指近节远端桡侧骨性笋状突起切除术.向近侧沉降骨突关节面,再造关节面,复位远指间关节,用员枚覬园郾愿皂皂克氏针自桡侧远端固定截骨和关节(图圆),修复侧副韧带,用复指屈肌腱加强主拇指伸肌腱,缝合伤口.术后对掌位手套形石膏托固定远周.术后愿周,载线片显示骨已愈合,拔除克氏针(图猿),进行功能锻炼、理疗.术后远个月时随访远端指间关节屈曲园毅耀怨园毅,近端指间关节屈曲园毅耀员员园毅,拇长屈肌及拇长伸肌腱肌力正常,关节活动良好.

    作者:张胜强;李鹏;孙娜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动力加压钢板螺钉治疗成人股骨干骨折56例体会

    2004年8月~2010年3月,我科采用动力加压钢板螺钉固定治疗56例股骨干骨折患者,均取得满意疗效.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 本组56例,男32例,女24例,年龄20~62(40±20)岁.上1/3骨折11例,中1/3骨折33例,下1/3骨折12例,受伤至手术时间3~7(5±2)d.

    作者:仇仲庭;康亚新;李向东;尹建永;何彩会;王慧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改良的前外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

    目的 探讨改良的前外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6例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行改良的前外侧入路手术治疗.结果 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2~34个月.骨折愈合时间8~14周.无切口感染,无内固定松动、断裂,无膝关节内、外翻畸形和骨折再移位,无腓总神经损伤.1例后外侧粉碎骨折脱位者,行走后疼痛和活动受限,其余均达解剖复位.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价:优10例,良5例,可1例.结论 改良的前外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作者:陈红卫;赵钢生;张根福;潘俊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关节镜手术治疗老年性严重退行性髌骨外侧高压症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外侧支持带松解加清理术治疗老年性严重退行性髌骨外侧高压症的方法 及疗效.方法 对59例髌骨外侧高压合并髌股关节软骨退变严重的老年患者行关节镜下清理术的同时用射频刀松解外侧支持带.45例切开外侧支持带纤维,不切断股外侧肌(有限松解组);14例切开外侧支持带纤维并切断股外侧肌(完全松解组).分别观察术后1、2年疼痛及上下楼改变情况和患者术后2年主观满意情况,术后股四头肌肌力恢复时间,手术前及手术后1、2年的Lysholm 评分.结果 59例患者症状均改善,Lysholm评分:术前平均64.2分±6.5分,术后2年提高到平均82.8分±4.6分(P<0.05).有限松解组平均提高18.5分±6.2分,完全松解组平均提高20.3分±8.2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限松解组患者肌力恢复时间为6.5个月,完全松解组肌力恢复时间为9.1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主观满意率为91.5%.结论 对老年患者伴有髌股关节软骨退变严重的髌骨外侧高压症行关节镜下外侧支持带松解加清理术,能有效改善大部分患者的症状,使用外侧支持带有限松解术后恢复较快.

    作者:林建宁;孙笑非;阮狄克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Quadrant通道下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采用Quadrant通道下微创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Quadrant通道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22例退变性腰椎滑脱.滑脱部位:L4~5 14例,L5~S1 8例.术前腰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为6.2分±3.1分.结果 手术时间92~178 min,术中出血量221~419 ml,住院时间为7~16 d.术后7 d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即刻X线片示滑脱椎体均复位.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2~36个月.均已达到骨性融合.末次随访时VAS为1.4分±2.2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按Nakai评定标准:优18例,良4例.X线片检查未见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的松动、断裂或移位.结论 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的情况下,采用Quadrant可扩张通道下技术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近期疗效确定,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方法.

    作者:滕海军;王亮;郭志良;范丽静;张大海;刘超 刊期: 2012年第05期

临床骨科杂志

临床骨科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安徽医科大学,安徽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