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北辰
宋代饮茶,较之唐代,其流传更广,普及程度更深,在制茶品饮方面更为讲究。在宋代,随着贡茶制度的形成,团饼茶的制作更加精细,饰面出现龙凤花纹,这就是所谓的龙团凤饼。据《宣和北苑贡茶录》记载“:太平兴国初,特制龙凤模,遣使北苑造团茶,以别庶饮,龙凤茶盖始于此。”北苑为设在福建建安(今福建建瓯)的贡茶园。自宋代开始随着气候的变化,茶业重心逐渐南移,福建、岭南茶业相继兴起。
作者:宋权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在《西游记》中,孙悟空管理蟠桃园时,仙女前来摘桃,孙悟空口念咒语,对众仙女施出“定身法”,将其定在桃树之下……
作者:吕斌 刊期: 2015年第03期
饼之溯源在古代,“饼”是面食的通称,所以“汤饼”非饼而是煮面片,唐代称之为“馎饦”,是把面团揉搓如大指许,二寸一断,著水盆中浸,以手向盆旁捋之极薄,然后下开水锅煮。煮面片是面条的前身。
作者:江南 刊期: 2015年第03期
春节刚过,犹记得某年春晚赵丽蓉老师的小品《打工奇遇》:黑心老板端出了一份要价八十元名为“群英荟萃”的菜肴,其中包含了白萝卜、青萝卜、水萝卜、胡萝卜等各种萝卜,面对如此天价的“宫廷萝卜”,赵老师戏称其为“萝卜开会”。当然这是小品的搞笑设计,但无论如何搭配,萝卜的营养确是不容忽视。
作者:青言 刊期: 2015年第03期
早春乍暖还寒。刚刚经历的过年这段时期,朋友亲戚间的聚餐,过量酒肉的摄入,让身体不堪重负,清淡饮食成了春风中的一道风景。
作者:王潍青 刊期: 2015年第03期
俗语讲“:三月不减肥,四月徒伤悲,五月路人雷。”正值开春时节,万物更新,刚刚从春节的“大鱼大肉”中跳出来,您不觉得该调整一下吗?我以为,要想肠胃轻松,饮食就得来点“素”。
作者:王思露 刊期: 2015年第03期
党参能补中益气、养血生津,而且滋补的效果比较平和,相比人参,党参更适合需要进补但脾胃虚弱的人群。红枣和桂圆除了能让这道茶的口感更好,还能补血益气和安神,一般这道茶喝几天,就能感觉到身体的变化,连气色都跟着变好了。
作者:文怡 刊期: 2015年第03期
欢欢喜喜过大年。春节期间,亲朋各种聚会应接不暇,尽情享受各种美食,肆意开怀大吃之后,不少人因为无节制的饮食出现了上火、消化不良,甚至胃肠疾病等。隆顺榕提醒您,节后饮食更需要合理搭配,为自身制定健康饮食计划。
作者:张盼 刊期: 2015年第03期
海带和黑木耳是我们常见的两种食物,把它们放在一起,能起到难得的养生保健功效。
作者:刘广宇 刊期: 2015年第03期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这是宋朝诗人辛弃疾描写荠菜的一首小诗,把荠菜超乎寻常的生命力,完美地展现了出来。在北方一望无垠的麦田里,每到农历二月底三月初,荠菜就绽开了美丽的白色小花,送出一阵阵清香,让人流连忘返,产生强烈的饮食欲望。
作者:王岩 刊期: 2015年第03期
气象条件对人眼生理功能和某些眼疾都有影响。例如,人的视功能对低气压和缺氧就十分敏感,当人从平原来到高原,色觉、中央视觉、周围视觉、暗适应及眼内压都会有所改变,视觉运动反应会迅速减慢,视野变窄。又如,在北方的冬季,人们在冰雪中呆久了,则容易患上雪盲症,主要病因是由于太阳光中的紫外线由雪地反射到人眼的角膜上,引起角膜损伤。
作者:霍雨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现在的生活水平较过去有了很大提高,吃饱喝好已经不再是人们在饮食上的单一追求,而讲究吃得营养、喝得健康逐渐成了饮食的新理念。红葡萄酒正是因为具备了这样的功能,从而引领了现代人饮酒的新时尚。
作者:丁虹 刊期: 2015年第03期
“健身跑”是指持续一定时间、较慢速度的跑步,它被视为“有氧代谢运动之王”,因其健身效果明显而风行全球。
作者:谭思洁 刊期: 2015年第03期
桃花盛开的季节,在天津滨海品尝蚶子别有一番情趣。我总结了一句顺口溜:“桃花三月鲜,不比桃花蚶。把酒渔家坐,快乐似神仙。”
作者:刘翠波 刊期: 2015年第03期
长期高血压易致青光眼青光眼是全球第二大失明病因,主要是因为眼压过高所致。美国《眼科研究与视力学》杂志刊登一项新研究发现,长期高血压会增加罹患青光眼的风险。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彤彤今年8岁,读小学三年级。她平时学习认真努力,成绩在班里一直名列前茅。为了给彤彤增加营养,听人说把葡萄糖加到牛奶里或冲开水让孩子喝很好,妈妈便特地到超市买来葡萄糖粉给彤彤经常服用。殊不知,妈妈这种做法往往会成为“好心办坏事”--对孩子身体健康没有好处。
作者:陈日益 刊期: 2015年第03期
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是指妇女从生育年龄过渡到老年阶段(大约45~55岁之间),因卵巢功能减退给机体带来的一系列改变。主要症状是由于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引起的心血管症状、精神症状及新陈代谢障碍,如高血压、面色潮红、眩晕、耳鸣、眼花、失眠、记忆力减退、焦虑、抑郁、神经过敏、易激动、情绪不稳、关节肌肉疼痛、月经紊乱等等。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怎样去掉羊肉的膻味?问:烹饪羊肉时有什么妙招能去除羊膻味呢?答:烹饪羊肉有一些小诀窍,可以在去除异味的同时,还能保持羊肉的营养美味。例如在萝卜上钻上几个洞,与羊肉同煮,滚开后将羊肉捞出即可,因为打洞的萝卜可将羊膻味吸除。炖羊肉时,放入几片干橘皮,沸煮一段时间后,把橘皮捞出来,再另放几片干橘皮继续煮,不但可以有效地去除羊肉的膻味,还能有橘皮的鲜香,做出的羊肉很可口。另外,如果放入一些绿豆、料酒、米醋等,也可去除膻味,做出的羊肉风味也很独特。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三月天气渐渐转暖,万物开始复苏,人们的户外活动也相对多了起来。此时气候变化幅度较大,是疾病易发的时节,户外活动时应随气候变化增减衣物,以免受寒。在饮食方面应以清淡为主,可选用粳米、糯米、鸡蛋、牛奶、豆浆、蜂蜜、莲子、银耳、山药、大枣、鱼类等食物,同时食用一些应季蔬菜和水果。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应季食材及其养生方。
作者:战雅莲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站桩是我国古代养生术的一种,《黄帝内经》中就有“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蔽天地……”的记载。起初这种方法只是被当作练拳的基本功。后人将其演变为一种动静相兼,内外温养,用于防病治病、健身延年的功法--站桩养生功。
作者:宋骞 刊期: 201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