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寒冷冬季要防的五官疾病

霍雨佳

关键词:寒冷, 冬季气候, 变态反应性鼻炎, 鼻出血, 空气湿度, 空气接触, 鼻衄, 血管网, 小血管, 气温低, 黏膜内, 冷空气, 动静脉, 不适感, 鼻中隔, 鼻黏膜, 特征, 人体, 降雪, 季节
摘要:冬季气候的特征是气温低、空气湿度小、多偏北风、冷空气活动频繁、降雪几率较大,而人体五官与空气接触的机会较多,因而容易罹病.[鼻出血]又称鼻衄,是由鼻腔黏膜内的小血管,尤其是鼻中隔前下方的动静脉血管网破裂引起的.冬季气候寒冷而干燥,鼻黏膜容易结痂,使人产生不适感,常常会用手挖鼻孔,从而导致鼻出血.此外,冬季是鼻炎的高发季节,其中的变态反应性鼻炎患者容易发生鼻衄.
食品与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蕨菜真是致癌菜吗?

    蕨菜,又名龙头菜、拳头菜、如意菜,被称为“山菜之王”,不仅口感清香,质感脆嫩,味道鲜美,还能养生保健.《本草纲目》记载,蕨根有滑肠通便、清热解毒、消脂降压、通经活络、降气化痰、帮助睡眠等功效.《诗经》中有“陟彼南山,言采其蕨”的句子,可见我国自古就有采食蕨菜的习惯.

    作者:梅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宝宝小课堂之坐动车出行全攻略

    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喜欢带着小宝宝出去旅行.与飞机、轮船相比,动车出行,既快捷又舒适.但也有一些家长担心,动车噪声大,对宝宝的听力不好;动车的运行速度快,容易致眩晕、耳鸣等等.那么,这些说法有没有道理呢?小宝宝出行到底适合不适合坐动车呢?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

    作者:高维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冰糖柚子蜜

    做法 1.柚子两头切开,然后用刀竖着去皮,皮切的越窄,刀数越多,果肉保留的就越多.2.柚子肉切成小块,柠檬去皮切成块,放入原汁机中榨汁.

    作者:文怡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美味的面

    人们习惯上把面条称为“面”,既简洁,又明快,实在是一种很值得称道的叫法,面这种食物是不简单的,其实更是非常丰盈的.我说的丰盈,除了面的渊源之外,更在于其品种和风味.可以说,面这种食物的渊源、品种和风味都有着许多别的美食难以相比的丰盈之韵味.

    作者:王吴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家庭用药的常见误区

    随着非处方药的普及和买药的便捷,一般人有个小毛病都自己买点药吃,随之而来的是安全问题,我国是不合理用药的重灾区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一半的患者不会正确用药.不经过药师和医生指导的家庭用药存在很多误区,不但增加了药品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的发生,危害公众身心健康,而且也造成了医药卫生资源的浪费,加重经济负担.

    作者:柳霖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胃肠病如何选用中成药

    中国人脾胃多不和,胃肠病是常见病,多发病,总发病率约占人口的20%左右,如不及时治疗,会长期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胃肠疾病患者来说,家中常备些中成药是有必要的,但要对症用药,如自己无法分辨,应去正规医院诊治.下面提供一些日常生活中选取中成药物治疗该类疾病的小常识,供大家参考.

    作者:邓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寒冷冬季要防的五官疾病

    冬季气候的特征是气温低、空气湿度小、多偏北风、冷空气活动频繁、降雪几率较大,而人体五官与空气接触的机会较多,因而容易罹病.[鼻出血]又称鼻衄,是由鼻腔黏膜内的小血管,尤其是鼻中隔前下方的动静脉血管网破裂引起的.冬季气候寒冷而干燥,鼻黏膜容易结痂,使人产生不适感,常常会用手挖鼻孔,从而导致鼻出血.此外,冬季是鼻炎的高发季节,其中的变态反应性鼻炎患者容易发生鼻衄.

    作者:霍雨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酥烤虾串

    做法1.西芹洗净后斜切成4厘米长的厚片,蒜切碎,鲜虾去除头和外壳,用刀从虾的背部片开1/2,去掉虾线.

    作者:文怡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中老年人须防咳嗽晕厥综合征

    张大伯今年71岁,有抽烟的嗜好,其烟龄少说也有50年了.平时他身体没啥大毛病,可近十多年来,每到冬春季节就犯咳嗽.前几天,他竟在剧烈咳嗽时突然晕倒,虽然一会儿就自己醒了过来,但却摔伤了.经过医生的详细检查,他被确诊为“咳嗽晕厥综合征”.

    作者:荣荣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孤独的美食家

    《孤独的美食家》是日本一档深夜美食剧,讲的是男主角五郎独自一人去各种餐厅品尝美食的故事.说故事其实也算不上,因为情节非常简单,主要内容都是五郎点菜和品尝食物的过程.他很享受这个过程,并且在无所顾忌地大快朵颐时,体会到前所未有的自由.美食剧的特点就是让观众看了之后产生食欲,欲罢不能.尤其是深夜播出的美食剧,简直就是为了摧残人的意志而存在的.美食这东西,说到底是让人很难抗拒的.只是,独自一人品尝的话,却又有种说不出的尴尬.

    作者:亦喜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误吞异物,“土办法”没一个靠谱

    食道异物是耳鼻喉科常见的急诊,常见卡在食道的异物主要有鱼刺、鱼骨、鸡骨、假牙、硬币等.不要以为小小的东西卡在食道不是什么大事,以为吞进肚子或用民间“土方法”就能自行解决.武警广东省总队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研究所李靖医师提醒,异物卡喉以后采用吞馒头、吃香蕉、用手抠喉、喝醋等“土方法”,只会引起异物从咽喉落入食道.在食道卡异物时,如果未能尽早就诊,异物容易引起病人食道感染或侵蚀临近血管,甚至在短时间内死亡,因此不能轻视.

    作者:张良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小小蜜饯,竟比咸菜咸

    在倡导低油低盐饮食的今天,很多消费者对腌制品,如酱菜、榨菜是避让三舍,唯恐自己摄盐过多.这种做法不无道理.我国膳食指南规定,健康成人一天食盐的摄入量应不超6克,现实却是我国很多家庭每日人均食盐摄入量能达到10克,甚至更多.

    作者:王潍青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白雪皑皑品肉香

    近年来,东北农家的地道肉菜名声鹊起,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到东北乡村一饱口福.尤其是寒风一起,掩不住的肉香便愈发浓烈起来,和着飘飞的雪花,成为东北大平原上一道亮丽的风景.“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东北人性情豪爽、热情好客,倾其所有以飨宾朋是东北人一贯的传统.东北人待客,席间酒不可缺,肉不可少,酒是纯粮酿造的老白干,肉是自家制作的腊肉、坛肉、酱肉、虎皮肉、筒子肉……

    作者:钱国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香气四溢的九层塔

    在我国宝岛台湾作家的美食文章中,常会提到一种名叫九层塔的植物,焦桐、刘克襄、舒国治等人的作品,莫不如此.之前我在美国电影《美味情缘》里看到过一个镜头:为了哄口味刁钻的小女孩吃饭,男厨子把切碎的九层塔细末撒在意大利面条上,顿时香味四溢.

    作者:陶琦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四看食品标签

    许多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主要看生产日期及保质期,认为食品在保质期内就可以放心购买了.殊不知,在食品外包装上,除了生产日期、保质期外还有很多信息,比如配料表及营养成分表,这里大有学问.建议大家一定养成阅读食品标签的习惯,明明白白选购食品.

    作者:张怀珠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伊斯坦布尔的石头汤

    置身繁华热闹的伊斯坦布尔,别具特色的中东风情扑面而来.土耳其烤肉串诱人食欲,奶酪炖蔬菜蘑菇软嫩鲜香,香煎比目鱼、鲜烤鲈鱼更是鲜美可口.美食当前,我感兴趣的是当地有名的石头汤.伊斯坦布尔街头,卖石头汤的虽然大多是路边摊,却很干净整齐.长条餐桌上,铺着具有民族风情的桌布.一排石头汤像整装待发的士兵,静静地列队等待人们品尝.石头汤大的特色,是把焦黄喷香的面包当成盖子,盖在罐口上.土耳其人非常实在,这个面包硕大而饱满,也许因为面包太大了,下面的罐子显得很小,整个罐子显得有点头重脚轻.

    作者:夏爱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黄金种子”亚麻籽

    亚麻籽作为一种新食物资源,越来越多地进入人们的视野.不过,很多人对它还不是很了解.有文章指出,亚麻籽食用不当会有毒性.本文就将为您详细介绍亚麻籽的营养功效和食用方法.

    作者:李红珠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冬季养生补气益血

    进入冬季,有些朋友会出现气血不足的征象,表现为手脚冰凉,周身乏力,皮肤干燥,毛发枯萎,指甲干裂,视物昏花,手足麻木,失眠多梦,健忘心悸,甚至精神恍惚等.中医认为,气属阳,血属阴,机体气血,各具阴阳之性,互为其根,维护机体健康,气血失调则阴阳不和而诸病蜂起.很多疾病是因气血不充实条达,正气虚,则邪气乘虚而人而发病.疾病引起机体的病理变化,也不外乎气血失调.因此,冬季养生一定要从补气益血开始.

    作者:张盼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英国的下午茶文化

    从饮茶文化的发源来讲,早喝茶的民族,理应是一向以茶文化著称的古代中国.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将下午茶发展为一种既定习俗的文化方式,则是英国人.1662年,茶在英国的命运发生了转变.英国国王查尔斯二世与葡萄牙的凯瑟琳公主结婚,这位英国的新王后在结婚以前就是一个忠实的饮茶爱好者,嫁到英国时带了一箱中国茶叶作为嫁妆.

    作者:宋骞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菌临天下——松露

    有一种食材,被称为“餐桌上的钻石”,也是“世界珍味之王”,它在国际饮食界享有至尊的荣誉,却刚刚被中国人所认识,它就是——松露.松露,单从名字就可以大概推测与松树有关,确实如此,松露是一种食用真菌,多长在松树、栎树、橡树下,因此得名.与许多菌类一样,松露不进行光合作用,它深埋在树下30厘米处,菌根与树根融为一体,从树木中吸取它所需要的营养.

    作者:杨玉慧 刊期: 2014年第12期

食品与健康杂志

食品与健康杂志

主管: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天津市科学技术期刊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