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日益
轮滑,一个令爱好运动者心动的名词,一个在都市中悄悄蔓延的时尚,一个让大街小巷充满动感,让各种年龄的人们跃跃欲试的“精灵”,正在让更多的人爱上它,渴望成为驾驭它的主人.的确,轮滑不仅充满乐趣,而且有着良好的健身效果,何乐不为?
作者:谭思洁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慢性胃炎指不同病因引起的各种慢性胃黏膜炎性病变,是一种常见病,其发病率在各种胃病中居首位.慢性胃炎十分常见,约占接受胃镜检查病人的80%~90%,男性多于女性,随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增高.
作者:逸菲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咀嚼是人的正常生理活动,是牙齿及相关肌肉在神经系统控制下协调完成的生理活动,一般情况下能自知,能自控.针对食物,咀嚼完成切断、撕裂、研磨功能,是消化作用的第一道工序.磨牙却不然,虽然也是由牙齿与相关肌肉完成,但主人毫不自知,更谈不上自控,全是硬碰硬、牙对牙的研磨活动,从无食物介入.并且,磨牙多在夜间睡眠中进行,不但与消化无关,且对健康无益.夜间“吱吱”的响声,还带着几分恐怖,打搅他人美梦.
作者:李增烈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在我国宝岛台湾作家的美食文章中,常会提到一种名叫九层塔的植物,焦桐、刘克襄、舒国治等人的作品,莫不如此.之前我在美国电影《美味情缘》里看到过一个镜头:为了哄口味刁钻的小女孩吃饭,男厨子把切碎的九层塔细末撒在意大利面条上,顿时香味四溢.
作者:陶琦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冬季气候的特征是气温低、空气湿度小、多偏北风、冷空气活动频繁、降雪几率较大,而人体五官与空气接触的机会较多,因而容易罹病.[鼻出血]又称鼻衄,是由鼻腔黏膜内的小血管,尤其是鼻中隔前下方的动静脉血管网破裂引起的.冬季气候寒冷而干燥,鼻黏膜容易结痂,使人产生不适感,常常会用手挖鼻孔,从而导致鼻出血.此外,冬季是鼻炎的高发季节,其中的变态反应性鼻炎患者容易发生鼻衄.
作者:霍雨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复发性口腔溃疡又称为复发性口疮,是口腔黏膜的溃疡性损害,是一种常见病,具有周期性复发的规律.本病病因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内分泌紊乱、消化系统疾病、精神紧张、感染、滥用抗生素等因素有关.
作者:战雅莲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在民间,一直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小孩子吃鱼子会变笨”.其实,这是毫无科学根据的.小孩子吃鱼子不但无害,而且对他们健康成长,尤其是促进脑发育还大有好处呢!
作者:陈日益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喜欢带着小宝宝出去旅行.与飞机、轮船相比,动车出行,既快捷又舒适.但也有一些家长担心,动车噪声大,对宝宝的听力不好;动车的运行速度快,容易致眩晕、耳鸣等等.那么,这些说法有没有道理呢?小宝宝出行到底适合不适合坐动车呢?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
作者:高维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人们习惯上把面条称为“面”,既简洁,又明快,实在是一种很值得称道的叫法,面这种食物是不简单的,其实更是非常丰盈的.我说的丰盈,除了面的渊源之外,更在于其品种和风味.可以说,面这种食物的渊源、品种和风味都有着许多别的美食难以相比的丰盈之韵味.
作者:王吴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一个卖蒜的,遇着个卖蛋的,卖蒜的想用蒜换卖蛋的蛋,卖蛋的想用蛋换卖蒜的蒜,不知双方怎么换……”这个绕口令是说蛋和蒜同“柴米油盐酱醋茶”一样,是老百姓日常生活离不开的必需之物.蛋是一种特殊之物,很难精确地为其下个定义.它可以是食物,而孵出小鸡,那是神圣的生命.
作者:爨翁 刊期: 2014年第12期
锅塌鲷鱼锅塌是一种烹饪方式,需要一定的技巧,难度不在火候、调味和食材,在于翻勺.翻勺无外乎前、后、左、右,还有一种类似杂技的甩勺,一般用于表演,日常烹饪并不多见.普遍的就是由前向后的小翻勺,电视里的烹饪学校广告,打料酒烹火苗子,都属于小翻勺.南方厨师不用炒勺,而是用耳朵锅,耳朵锅不方便端起来翻勺,他们有另外一种技法,叫“杠锅沿儿”.
作者:张宸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张大伯今年71岁,有抽烟的嗜好,其烟龄少说也有50年了.平时他身体没啥大毛病,可近十多年来,每到冬春季节就犯咳嗽.前几天,他竟在剧烈咳嗽时突然晕倒,虽然一会儿就自己醒了过来,但却摔伤了.经过医生的详细检查,他被确诊为“咳嗽晕厥综合征”.
作者:荣荣 刊期: 2014年第12期
进入冬季,有些朋友会出现气血不足的征象,表现为手脚冰凉,周身乏力,皮肤干燥,毛发枯萎,指甲干裂,视物昏花,手足麻木,失眠多梦,健忘心悸,甚至精神恍惚等.中医认为,气属阳,血属阴,机体气血,各具阴阳之性,互为其根,维护机体健康,气血失调则阴阳不和而诸病蜂起.很多疾病是因气血不充实条达,正气虚,则邪气乘虚而人而发病.疾病引起机体的病理变化,也不外乎气血失调.因此,冬季养生一定要从补气益血开始.
作者:张盼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孤独的美食家》是日本一档深夜美食剧,讲的是男主角五郎独自一人去各种餐厅品尝美食的故事.说故事其实也算不上,因为情节非常简单,主要内容都是五郎点菜和品尝食物的过程.他很享受这个过程,并且在无所顾忌地大快朵颐时,体会到前所未有的自由.美食剧的特点就是让观众看了之后产生食欲,欲罢不能.尤其是深夜播出的美食剧,简直就是为了摧残人的意志而存在的.美食这东西,说到底是让人很难抗拒的.只是,独自一人品尝的话,却又有种说不出的尴尬.
作者:亦喜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历代养生家都认为,寒风刺骨、大雪封地的冬季,是滋补身体、保养肾气的佳时节.所以,肾虚的人适宜在冬季进补.不过补肾不能盲目,要对症下方.下面给大家介绍几种食疗方.
作者:王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近年来,东北农家的地道肉菜名声鹊起,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到东北乡村一饱口福.尤其是寒风一起,掩不住的肉香便愈发浓烈起来,和着飘飞的雪花,成为东北大平原上一道亮丽的风景.“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东北人性情豪爽、热情好客,倾其所有以飨宾朋是东北人一贯的传统.东北人待客,席间酒不可缺,肉不可少,酒是纯粮酿造的老白干,肉是自家制作的腊肉、坛肉、酱肉、虎皮肉、筒子肉……
作者:钱国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亚麻籽作为一种新食物资源,越来越多地进入人们的视野.不过,很多人对它还不是很了解.有文章指出,亚麻籽食用不当会有毒性.本文就将为您详细介绍亚麻籽的营养功效和食用方法.
作者:李红珠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做法 1.橡子凉粉放入开水中浸泡10分钟左右,捞出,备用.2.洋葱去皮切细丝,韭菜洗净,切成4厘米长的段,黄瓜对半切开后,切成1厘米厚的半圆片,橡子凉粉,切成4厘米长,1.5厘米厚的条,备用.
作者:文怡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在倡导低油低盐饮食的今天,很多消费者对腌制品,如酱菜、榨菜是避让三舍,唯恐自己摄盐过多.这种做法不无道理.我国膳食指南规定,健康成人一天食盐的摄入量应不超6克,现实却是我国很多家庭每日人均食盐摄入量能达到10克,甚至更多.
作者:王潍青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气候特点]冬至,在每年的阳历12月22日或23日,是我国一个非常重要的农历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过冬至节的习俗.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来了,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早制订出的一个.
作者:严苏纯 刊期: 201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