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Watson-Jones入路全髋置换术20例体会

张焱祥;巴正国;余国庆;喻峰;王华轶;邱建雄

关键词:关节成形术, 置换, 髋
摘要:2003年9月~2006年7月,我科行全髋置换术20例,均采用Watson-Jones入路,效果较好.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 本组20例,男13例,女7例,年龄54~76岁.左侧14例,右侧6例,股骨颈骨折15例,股骨头缺血坏死5例.
临床骨科杂志相关文献
  • 近折段顺行进针治疗腓骨中上段骨折

    2003年6月~2006年8月,我科采用从腓骨小头处顺行进针治疗腓骨中上段骨折25例,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燕宏伟;闫跃学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穿高跟鞋对中青年女性腰椎生理曲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穿高跟鞋对中青年女性腰椎生理曲度的影响.方法 对20例健康中青年女性志愿者在穿不同高度的高跟鞋后,摄立位腰椎X线侧位片,测量腰椎曲线指数(LCI)、腰椎前凸度(Cobb角)和骶骨倾斜角(SSA),并对其进行2 km行走试验调查腰背不适情况.结果 高鞋跟组的LCI、Cobb角、SSA明显高于低鞋跟组(P<0.05).2 km行走试验后腰背不适情况,60%发生在7 cm以上鞋跟组.结论 穿高跟鞋可使腰椎生理曲度增大,易引发腰痛.

    作者:郭金明;张国权;阿布米力提·阿里木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前后路联合一期手术治疗腰椎结核

    目的 探讨前后路联合一期手术治疗腰椎结核的疗效.方法 采用后路椎弓根钉固定同时前路病灶清除及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结核患者19例.术前Frankel分级:C级3例,D级11例.结果 随访16~78个月,植骨块均骨性融合,局部无复发.神经功能C级1例恢复至D级,余均恢复至E级.结论 一期联合前后路手术,可确保脊柱局部的稳定性,促进骨性融合和病灶愈合,有利于早期适度活动,但手术创伤及时间增加.

    作者:刘时璋;徐洪海;常彦海;弓立群;李勇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过伸性颈脊髓损伤外科干预时机及早期手术适应证

    目的 探讨过伸性颈脊髓损伤的外科干预时机及早期手术的适应证选择.方法 107例过伸性颈脊髓损伤,根据治疗方式和接受手术时间的不同分成4组:非手术治疗组(21例)、1~7 d手术组(37例)、8~14 d手术组(37例)、14 d以后手术组(9例),比较4组间治疗前后的ASIA评分改变.结果 3例死亡,104例获得12~28个月随访,脊髓神经功能按ASIA 运动评分,平均增长值:手术组均高于非手术治疗组(P<0.05), 1~7 d手术组(41.85±13.91)高于8~14 d手术组(35.01±13.01)(P<0.05),8~14 d手术组(35.01±13.01)高于14 d以后手术组(26.91±10.05)(P<0.05).结论 过伸性颈脊髓损伤的手术治疗应在伤后7 d内进行,尽早手术减压是大限度恢复神经功能的关键.凡MRI提示颈脊髓损伤、间盘损伤、突出者,早期手术可避免因颈椎不稳造成神经的继发性损伤,保证其远期疗效.

    作者:方加虎;贾连顺;周许辉;陈雄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普通加压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

    2000~2005年,我院采用普通加压钢板和松质骨螺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任意平;李路平;张平华;任生富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复杂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

    目的 探讨采用不同手术入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的疗效.方法 手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26例,手术入路采用K-L切口6例,髂腹股沟4例,扩大的髂股1例,前后联合15例.结果 26例随访12~48个月,根据Matta的复位标准:解剖复位19例,良3例,差4例,复位优良率为22/26, 根据HHS疗效标准:解剖复位者疗效优良率为16/19,复位良者1/3,复位差者1/4.结论 髋臼骨折的复位质量是决定临床手术疗效的关键,正确选择切口、注意术中复位顺序、正确放置钢板和置入螺钉,是提高复位质量的关键.

    作者:高金亮;孙刚;李明;张元凯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人工骨生物材料的研究进展

    在骨科领域,由于严重创伤、骨肿瘤、骨髓炎等多种原因所致的骨缺损十分常见,采取何种材料、以何种方式进行骨移植术,一直是人类几个世纪以来不断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作者:陈东;张鹏;刘国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皮肤牵张带治疗骨筋膜室综合征减张切口

    2005~2006年,我科使用皮肤牵张带闭合骨筋膜室综合征减张切口12例,疗效满意.

    作者:张海军;郭克斌;魏君虎;卢翔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计算机导航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近十年来,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骨科手术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计算机辅助骨科手术, 亦称为计算机手术导航.该技术是将空间导航技术、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与医学影像技术及机器人技术的结合.

    作者:胡松峰;童培建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的手术效果.方法 对35例(79个椎体)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采用PKP治疗,对其临床效果进行评价及随访.结果 骨水泥渗漏率达15.19%,但均无明显神经、血管损伤或压迫症状.35例原有胸腰背部疼痛均在术后第2天即明显减轻,随访3个月~3年,疼痛缓解明显,无复发.结论 PKP治疗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可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作者:郑杰;张冬生;杨永宏;戴兴芹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解剖钢板治疗股骨髁及髁上粉碎性骨折

    1998年5月~2005年9月,笔者收治81例成人股骨远端骨折患者,对其中26例股骨髁及髁上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股骨髁解剖支持钢板内固定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田建洪;冉光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经皮穿刺空心钉张力带固定选择性治疗髌骨骨折

    2000年1月~2005年1月,我们采用经皮穿刺空心拉力螺丝钉+钢丝张力带微创技术治疗62例髌骨骨折,治疗效果良好,骨折全部愈合,功能恢复满意.

    作者:李扬;郭志民;洪加源;姚剑飞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空心加压螺钉微创治疗股骨颈/转子间骨折

    目的 探讨空心加压螺钉微创治疗股骨颈/转子间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对84例股骨颈/转子间骨折行闭合复位,经皮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结果 84例随访8个月~4年.根据Sanders髋关节临床功能评定:优56例,良23例,差5例,优良率94.05%.结论 对于股骨颈骨折及股骨转子间Ⅰ、Ⅱ型骨折,闭合复位经皮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是一种良好的治疗方法.

    作者:苏兴平;杨卫斌;王志礼;张勇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游离胸脐皮瓣与单侧外固定支架联合应用修复小腿严重创伤

    目的 探讨应用吻合血管游离胸脐皮瓣与单侧外固定支架联合修复小腿严重创伤的疗效.方法 应用单侧外固定架固定胫骨骨折,重建肢体血运,延期应用吻合血管的游离胸脐皮瓣修复小腿软组织缺损17例.结果 17例经2年~3年4个月随访,全部骨折均愈合.无感染发生,2 例皮瓣出现小面积组织坏死,经换药后治愈,其余皮瓣成活良好.结论 应用游离胸脐皮瓣与单侧外固定支架联合应用修复小腿严重创伤是有效的方法.

    作者:邱海胜;谢秉局;潘展鹏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同种皮质骨融合支架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目的 研究同种皮质骨融合支架行后路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2例腰椎滑脱患者,用同种皮质骨融合支架行后路椎体间融合加内固定术.根据手术前后的椎间隙高度的变化和JOA评分,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12例均获得随访,时间3~6个月,术后椎间隙高度明显恢复,无神经系统并发症,无融合支架脱出,切口无感染,JOA评分术后改善率为93.5%.结论 该手术保留的骨性终板有利于防止植入物陷入椎体,能有效地维持椎间隙高度.术中无须取自体骨,且植骨面积大化,有利于融合,植骨内固定一次完成.同种皮质骨融合支架置入牢固,具有骨传导和骨诱导作用,手术操作简单,是一种良好的椎间融合材料.

    作者:申才良;唐天驷;杨惠林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退行性下颈椎不稳致交感型颈椎病的手术治疗

    目的 探讨退行性下颈椎不稳在交感型颈椎病中的作用及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25例退行性下颈椎不稳患者采用颈椎前路椎间盘摘除自体髂骨植骨融合钛钢板内固定术.结果 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2~57个月,采用于泽生等的判定方法:优15例,良7例,中2例,差1例.结论 颈椎不稳定是交感型颈椎病的重要因素,颈椎间盘退变突出是不稳的基础,手术治疗退行性颈椎不稳所致的交感型颈椎病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刘汝专;潘汉升;唐晓菊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可膨胀式自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并发症原因分析及防治

    目的 探讨可膨胀式自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的并发症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采用可膨胀式自锁髓内钉治疗43例胫骨干骨折.结果 43例随访3~18个月.术中出现肺栓塞1例;术后出现钉体折断1例,膨胀失效1例,感染2例,骨折延期愈合2例,膝关节活动障碍1例.结论 可膨胀式自锁髓内钉是治疗胫骨干骨折的一个良好的固定方法,通过对其并发症原因的了解,可以预防和明显降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林蔚;刘云健;吴凌峰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解剖钢板经皮内固定治疗胫骨远段粉碎性骨折

    目的 探讨解剖钢板经皮内固定治疗胫骨远段粉碎性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 对14例胫骨远段骨折采用解剖钢板经皮内固定治疗.结果 14例术后随访5~24个月,按Johner-Wruhs评价标准,优10例,良2例,可1例,差1例.结论 解剖钢板经皮内固定是治疗胫骨远段粉碎性骨折较理想的方法.

    作者:吴宁;梁朝革;张亚东;王奕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L1 椎体爆裂骨折术后并发胰腺损伤1例

    1 病例资料患者, 女,52岁.2006年8月30日因高处坠落伤后出现腰痛、活动受限、双下肢麻木无力急诊入院.查体:腹胀,腹软,轻压痛,无反跳痛,胸腰段后突畸形,压痛,活动受限,双下肢感觉减退,肌力Ⅲ级.

    作者:袁瑞斌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经颈椎前路一体化颈椎钢板融合器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目的 探讨一体化颈椎钢板融合器(PCB)在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经颈椎前路PCB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25例,根据症状改善情况、影像学资料及采用JOA评分系统评定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25例随访6~20个月,所有患者术后未发生植骨坍塌,植骨挤出、压入椎管或椎间隙等植骨部位相关的并发症,供骨部位未发生血肿或感染,1例发生1枚螺钉松动.JOA评分:术前6~10分,平均8.7分;术后2周10~15分,平均14.8分;末次随访12~17分,平均15.7分;改善率为73.2% .参照Chiles et al疗效评定标准:优6例,良15例,可3例,差1例.结论 PCB可提供即刻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和良好的植骨融合环境.

    作者:王正明;张根福;鲍丰;赖震;吴汝平;丁必成 刊期: 2007年第04期

临床骨科杂志

临床骨科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安徽医科大学,安徽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