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椎间盘镜下与开放式中空螺钉内固定治疗齿状突骨折的对照研究

林斌;郭林新;练克俭;郭延杰;陈梓锋;郭志民;刘庆军;李扬

关键词:椎间盘镜, 齿状突骨折, 骨折固定术, 内, 中空螺钉
摘要:目的比较椎间盘镜下与开放式中空螺钉内固定治疗齿状突骨折的优缺点.方法对8例采用椎间盘镜下中空螺钉内固定(椎间盘镜组)与14例开放式中空螺钉内固定(开放手术组)治疗的齿状突骨折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的手术切口大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术后骨折愈合时间、愈合率以及颈椎的活动度.结果椎间盘镜组的手术切口平均1.62 cm、手术时间75 min、出血量20.5 ml,均小于开放手术组(P<0.05).两组的骨折愈合率、颈椎活动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椎间盘镜下直接中空螺钉内固定术创伤较小,手术操作方便,能简化手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
临床骨科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患者髋部骨折手术的麻醉体会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老年人髋部骨折的发病率越来越高,2002年1~7月我院行60岁以上髋部骨折手术391例,现就其麻醉方面的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张宝玲;张崇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分期微创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

    目的介绍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分期微创治疗经验.方法采用急性期临时使用石膏、跟骨牵引或外固定支架,待伤口稳定后采用微创技术,应用非扩髓交锁髓内钉或经皮插入钢板技术治疗胫腓骨开放粉碎性骨折72例.Gustilo分类Ⅰ度22例、Ⅱ度39例、ⅢA度11例.近端9例、中段41例、远端22例.结果72例患者均得到随访,伤口愈合情况良好,骨折无延迟愈合、畸形愈合,平均临床愈合时间为15周.根据Johner-Wruhs评分优良率89%.结论胫腓骨开放骨折可采用分阶段治疗,早期以软组织处理为主,二期以骨折微创内固定、关节功能锻炼为主.

    作者:龚伟华;孙月华;朱振安;史定伟;唐坚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形状记忆锯齿臂环抱锁骨接骨板治疗锁骨中段骨折

    2001年3月~2004年4月,我院采取锯齿臂环抱锁骨接骨板治疗锁骨严重粉碎性骨折移位或骨不连68例,获得满意疗效.

    作者:许健华;顾小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干C型骨折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MIPPO)治疗胫骨干C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间接复位和MIPPO治疗12例胫骨C型骨折.结果平均随访9个月,临床愈合时间3~5个月,无畸形愈合、感染、钢板断裂.采用Johner-Wruhs评分标准,结果:优9例,良3例.结论对于胫骨干C型复杂骨折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是一种较好的方法,可以减少骨折端血供的破坏,促进骨折的愈合,减少并发症.

    作者:姜雪峰;张云庆;周枫;周正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胸腰椎骨折内固定失败21例分析

    目的寻求预防胸腰椎骨折内固定失败的措施.方法对21例胸腰椎骨折内固定失败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脊柱内固定失败的原因多为技术因素. 结论在基层医院提高医师的技术素养是避免脊柱内固定失败的主要措施.

    作者:李智勇;唐尚权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双侧股骨干骨折

    2000年2月~2003年6月,我院对11例双侧股骨干骨折同时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袁林;徐良;梅学良;刘强;李光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术后感染和骨吸收的处理

    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术后感染及骨吸收的治疗方法.方法股骨干骨折交锁髓内钉固定术后感染及骨吸收13例,术后感染平均14.5个月.第一期拔除髓内钉、彻底清创、外固定支架固定,第二期植骨、抗感染;术后膝关节功能锻炼.结果随访平均4.2年.1年后骨折和感染均治愈,随访期内均无复发.结论合理的二期手术,是治疗交锁髓内钉固定股骨干骨折术后感染及骨吸收的可行方法.

    作者:夏荣刚;陶海荣;张长青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掌指骨髁部骨折微型髁接骨板内固定的疗效

    目的探讨AO微型髁接骨板螺钉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髁部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8例23处掌指骨髁部骨折,采用AO微型髁接骨板螺钉进行内固定治疗,并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术后随访3~15个月,平均9.2个月,用TAM评定标准评价疗效,优良率为86.96%.无骨不连发生.结论对于掌指骨髁部骨折,可选用AO微型髁接骨板螺钉内固定,其疗效优良.

    作者:李文壮;蔡湘波;薛岩丰;罗胜明;李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应用外固定架治疗骨折不愈合

    目的探讨外固定架治疗骨折不愈合的有效方法和疗效.方法自行研制可调式单臂或半环型外固定架,根据骨折部位、稳定程度和皮肤软组织情况决定针数、针距及外固定架类型.临床应用43例,其中合并骨髓炎13例.单纯骨折不愈合病例均予髓内、外植骨;合并骨髓炎则予以冲洗及皮瓣移植控制感染,二期行植骨手术.结果1次手术治愈32例,2次手术治愈10例,截肢1例.移植皮瓣13例,皮瓣全部成活12例,部分坏死1例.结论早期稳定的外固定架配合髓内外植骨是治疗骨折不愈合的有效方法,部分合并感染者在治疗感染的同时,保持骨折端良好的对合和持久稳定,不植骨亦可达到愈合目的.

    作者:林欣;潘海涛;麻松;胡宝岩;宋磊;邢汝鹏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重建型交锁髓内钉治疗复杂股骨骨折

    目的探讨重建型交锁髓内钉治疗复杂股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掌握手术方法及注意事项.方法对18例复杂股骨骨折采用重建型交锁髓内钉固定,闭合或开放穿钉.结果 18例经6~19个月的随访,愈合时间4.5~10个月,平均6.5个月,优良率达94%,无相关并发症.结论颈干交锁,将整个固定系统与股骨头颈干构成一相对完整牢固的整体,可早期负重,功能锻炼,有利骨折愈合,重建型交锁髓内钉是治疗复杂股骨骨折的理想方法.

    作者:周枫;杨惠光;张云庆;周正明;顾家烨;孙惠清;李骁伟;邓雄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THA)的疗效. 方法采用THA治疗 58例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分析其疗效及并发症.结果经2.5~6年(平均4.3年)随访,按Harris评分标准:优良率93.1%(54/58);术后并发症主要为深静脉栓塞6例(10.3%),异位骨化3 例.结论 THA适应证取决于患者手术耐受性、患者的预期寿命及社会生活需求,年龄不宜作为影响手术选择的决定性因素.

    作者:蔡春元;杨国敬;潘可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可吸收螺钉治疗后交叉韧带止点骨折

    2000年9月~2003年9月,笔者应用可吸收螺钉治疗后交叉韧带止点骨折17例,效果满意.

    作者:徐阿炳;杨波;王斌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重症膝关节病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表面置换术(TKA)治疗重症膝关节病的疗效.方法采用TKA共治疗21例24膝,其中晚期骨性关节炎15例17膝,类风湿关节炎4例5膝,全膝关节结核2例2膝.按TKA原则施术,重建膝关节负重力线,截骨达到伸屈间隙相等,维护软组织平衡,保持髌骨中置位,获取膝关节充分活动度.结果平均随访2.5年,膝关节平均活动度由术前的58°(30°~100°)改善到96°(60°~120°),疼痛、跛行明显改善,无感染.结论对疼痛、畸形、明显影响功能、年龄在60岁以上的重症膝关节病患者选择TKA治疗,疗效满意.

    作者:张云强;陈艺新;赵滨;贾湘谦;栾波;肖杰;薛向东;宋开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足部逆行血管蒂皮瓣修复前足皮肤缺损

    目的探讨足逆行血管蒂皮瓣修复前足皮肤缺损的效果.方法足底内侧皮瓣以足底内侧动脉浅支为蒂逆行转移,足踝背皮瓣以足背动脉分支第一或第二跖背动脉为蒂逆行转移.转移皮瓣均行浅静脉及皮神经吻合修复.结果转移皮瓣全部成活.其中1例未行浅静脉吻合术后出现静脉危象,经减张及药物治疗后存活.术后1年随访皮瓣感觉功能恢复.结论足部逆行血管蒂皮瓣转移修复前足皮肤缺损,具有手术简捷、创伤小、功用好、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李隆慧;韩国华;李铎;孔祥飞;郑良国;丁明;邵长胜;扈全德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经尺骨鹰嘴截骨复位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关节内粉碎骨折

    目的探讨肱骨远端关节内粉碎性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 10例肱骨远端关节内粉碎骨折,采用肘关节后侧正中入路,尺骨鹰嘴截骨;骨折复位后,用重建钢板和1/3管型钢板分别放置于肱骨远端的后外侧和内侧固定;尺神经常规前置皮下,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随访20~61个月,骨折全部愈合,骨折愈合时间10~16周.肘关节平均活动度110.0 °(95°~140°).Mayo评分良好9例,可1例.一过性尺神经麻痹1例,术后1个月恢复,无桡神经损伤病例.结论采用尺骨鹰嘴截骨、关节面解剖复位、双钢板固定和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的方法治疗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临床疗效良好.

    作者:安智全;曾炳芳;于晓雯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器及植骨治疗锁骨骨折术后骨不连

    我们对12例成人锁骨骨折骨不连患者应用镍钛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固定及植骨治疗,效果较好.

    作者:姚正凯;燕中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臀肌筋膜挛缩症手术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探讨臀肌筋膜挛缩症手术并发症的原因及预防方法. 方法分析356例臀肌筋膜挛缩症手术治疗后31例出现并发症的原因,并提出预防手术并发症的措施. 结果再次手术的原因主要为松解不彻底,其次为松解过度等.31例经6个月~7年的随访,效果满意. 结论初次手术术前应有充分的准备,对松解的侧重点应有足够的认识,既要松解彻底但又不能过度.二次手术前要做详细检查,判断其原因,作出手术计划.

    作者:张健平;冯宗权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MED术穿刺靶点定位分析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椎间盘镜手术穿刺靶点定位的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将L5~S1棘突间隙作为穿刺靶点参考平面的体表标志,并类推出其它间隙平面.穿刺后用C臂X线机(或摄片)确认.对双间隙突出需同时施术者,则应预先用两根定位针同时定位,依施术先后,选择拔出或保留其中1根,完成1个节段手术后,再将先拔出的待术节段定位针重新置入.结果 287例患者,共施术294节腰椎间隙,1次穿刺准确率98%以上.结论以棘突间隙作为判断靶点体表标志的方法,准确率高,熟悉、掌握穿刺靶点的定位,能缩短手术过程,减少长时间俯卧对患者呼吸的干扰,减少射线量.

    作者:廖中东;扬子坤;王兵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单纯远侧桡尺关节脱位诊治体会

    单纯远侧桡尺关节脱位比较常见,但文献报道较少,如果对这类损伤认识不足,往往会导致诊断及治疗失误,势必造成患者慢性持续的腕痛、手和前臂活动受限及桡尺远侧关节不稳.近年来,我们采用手法复位长臂石膏固定治疗单纯远侧桡尺关节脱位,取得满意效果.笔者总结了1998年1月~2003年12月治疗的128例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谭宗奎;陈庄洪;黄继锋;蔡贤华;刘曦明;徐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经皮钢丝环扎术在胫骨螺旋形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经皮钢丝环扎术治疗胫骨螺旋形骨折的方法和疗效. 方法采用经皮钢丝环扎术治疗胫骨螺旋形骨折62例.经皮钢丝环扎后行穿针石膏固定12例、支架外固定34例、经皮梅花针髓内固定16例.结果 62例均获随访,时间6个月~4年,骨折全部愈合.环扎处无感染及骨髓炎发生.膝、踝关节无功能障碍,无成角及短缩畸形.51例已于门诊取出钢丝,无神经、血管损伤及再骨折发生. 结论经皮钢丝环扎术是一种治疗胫骨螺旋形骨折的辅助内固定方法.

    作者:王桂春;陆建忠;魏华;葛夫贵 刊期: 2005年第01期

临床骨科杂志

临床骨科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安徽医科大学,安徽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