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精神科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及危险因素分析

赖成美;杨蕉

关键词:老年精神患者,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控制措施
摘要:目的 研究住院老年精神病患者医院感染实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通过目标性监测方法,对某医院住院老年精神科患者医院感染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 该医院精神科2010年度共有269例住院老年精神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1例、13例次,医院感染率为4.09%、例次感染率4.83%.感染部位以肺部感染为主,占81.82%.住院时间长、年龄大、原发基础病是构成医院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 该医院住院老年精神病患者医院感染以肺部感染为主,危险因素多,应提前采取控制措施.
中国消毒学杂志相关文献
  • 腔镜低温灭菌及质量监测

    目的 监测低温等离子灭菌器在腔镜灭菌中的应用.方法 通过物理、化学、生物三方面监测,得出腔镜低温灭菌的效果.结果 共监测426锅次观察培养均为阴性,合格率100%.结论 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技术运用于腔镜器械安全高效.

    作者:邹继红;陈苇;周鹤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复方含氯消毒液对口服摆药师手消毒效果的观察

    目的 探讨复方含氯消毒液对口服摆药师手消毒的效果.方法 试验组用复方含氯消毒液进行手消毒;对照组用普通洗手液进行手消毒.消毒前后采样进行细菌学检测.结果 复方含氯消毒液组未见细菌生长,效果优于普通洗手液组.结论 复方含氯消毒液具有皮肤消毒效果可靠、操作简便、不易挥发、无刺激性等优点,适合用于口服摆药师进行手消毒.

    作者:陈敬然;尹晓飞;刘顺良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泡镊筒和敷料缸清洗消毒架的设计与应用

    目的 设计制作泡镊筒和敷料缸清洗消毒架,以解决其自动清洗消毒问题.方法 根据泡镊筒和敷料缸大小形状设计图纸,用不锈钢材料制作清洗消毒架,并进行了实际使用观察.结果 自行设计制作的泡镊简敷料缸清洗架可与全自动清洗消毒机配合,不仅确保了泡镊简、敷料缸的清洗消毒质量,还明显节省了人力物力,提高了工作效率.结论 该清洗消毒架基本解决了泡镊筒和敷料缸自动清洗消毒问题,使用效果良好.

    作者:朱敏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锦州市各级医院使用中消毒液染菌量检测

    目的 掌握锦州市各级医院使用中消毒液状况,加强消毒液使用的管理,预防疾源性感染.方法 2011年4-11月对锦州市各级医院使用中消毒液现场采样进行染菌量测定.结果 26家医院共采样132份,总合格率为78.79%,其中民营医院消毒液染菌量合格率低,为68.18%.结论 锦州各级医院尤其民营医院存在院内感染的隐患,需进一步贯彻落实《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相关要求,加强消毒管理,降低医源性感染的风险.

    作者:张钊华;张丽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生活饮用水氯化消毒副产物分布的研究

    目的 研究饮用水中氯化消毒副产物的形成及其分布规律.方法 采用仪器法和化学分析法,对不同采样点水源水、出厂水和管网水进行氯化消毒副产物检测.结果 水源水、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中三卤甲烷检出率60.20%、有13.40%超标;卤乙酸的检出率50.05%,超标率为2.10%.丰水期的水中消毒副产物浓度高于枯水期,市县级水厂与乡镇水厂污染程度无差别.结论 某市氯化消毒的饮用水中三氯甲烷副产物检出率达50%以上,部分水中毒副产物含量超标,应改进水消毒工艺,加强水源保护.

    作者:李谦;刘天洁;范正轩;黄伟;梅玉琴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医院感染患病率调查与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住院患者感染患病情况,分析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制定有效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某医院2011年9月14日的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进行了调查.结果 实际调查住院患者796人,发生医院感染患者27例、30例次,医院感染现患率3.39%、例次现患率3.77%.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构成比为70.37%,其中上呼吸道为37.04%,下呼吸道为33.33%.日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40.70%,以治疗用药为主.医院感染主要危险因素是泌尿道和动静脉插管、免疫抑制剂和化疗的使用、手术等有创操作等.结论 该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不高,主要危险因素是各种置管和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应有针对性地加强防控措施.

    作者:王美婷;张鑫;王首亚;任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复用器械清洗消毒质量监测

    目的 了解医院器械清洗消毒质量状况,根据发现的问题采取相应对策.方法 每年从各类清洗消毒后的复用器械中随机抽样500件采用目测、放大镜下检测、白纱布擦拭和隐血试验方法进行检测.结果 2008-2010年连续3年目测合格率为94.4%~100%;放大镜下目测合格率为93.2%~ 100%;白纱布擦拭合格率为91.2%~98.6%;隐血试验合格率为88.0%~97.6%.结论 该医院复用器械清洗质量总体较高,且呈逐年上升趋势.

    作者:王雪慧;翁小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平顶山市直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监测

    为了解平顶山市直医疗机构的消毒灭菌工作状况,强化对医疗机构消毒灭菌效果质量监督,加大对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监测的力度,我们于2007-2011年对医院消毒工作质量进行了监测.

    作者:张锦娟;邢东民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致基金课题论文作者

    作者: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驻马店市自备井水消毒效果的调查

    目的 了解驻马店市生活饮用水自备井水的卫生状况,研究引起细菌污染的因素,提出水体消毒与改水措施.方法 采用现场调查及抽检水样的方法,检测自备井水消毒前后的水质情况,进行细菌检测.结果 2002-2007年自备井水细菌总数合格率为76.98%,总大肠菌群合格率为49.6%.结论 驻马店市生活饮用水自备井水的卫生状况较差,应加强水消毒管理,保证饮用水安全.

    作者:王振岗;黄永志;张庭喜;李晓勇;刘凯;郑宏建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标准预防在医院洗衣房工作流程中的实践

    医院洗衣房承担着全院患者、工作人员和医疗业务重复使用的布类物品下收、洗涤消毒、整烫、下送工作.患者用后织物常被其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污染,带有大量病原微生物,当回收、洗涤消毒、发放不严格按规范化操作,会成为医源性传播和医院感染的隐患[1].标准预防为认定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需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黏膜,凡接触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2].我们按照标准预防原则对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洗衣房工作流程进行了规范化管理,收到良好效果.

    作者:李媛媛;李世阳;何琨;张福清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压力蒸汽灭菌的生物监测效果和影响因素

    目的 探讨压力蒸汽灭菌的监测方法和影响检测效果的因素.方法 采用嗜热脂肪杆菌芽孢菌片试培养,将菌片试管放于标准生物监测包中心部位,监测包置于灭菌器底层排气口上方和进气口2个监测点,经一个灭菌周期、取出监测包中的菌片试管送微生物室培养.结果 1号灭菌器排气口监测点48次监测,1次不合格,合格率97%.进气口监测点合格率100%.2号灭菌器排气口、进气口监测点合格率均为100%.结论 医院供应室应高度重视,完善监测措施,规范生物监测,确保所供应的无菌物品绝对安全合格,确保消毒灭菌质量.

    作者:秦光先;李良庆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肿瘤内科医院感染调查及其防控对策

    目的 了解医院肿瘤内科病房医院感染情况与危险因素,探讨有效防控措施.方法 通过前瞻性调查,对2010年全年入住某医院肿瘤内科的患者医院感染进行了监测,分析感染危险因素.结果 该医院肿瘤内科全年共入住3 449例肿瘤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108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3.13%.呼吸道感染居首位,其次是消化道和皮肤感染.引发肿瘤病人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是中心静脉置管、深静脉留置通道以及气管插管.结论 住院肿瘤病人医院感染主要表现为呼吸道感染,侵入性操作是发生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应有针对性地加强防控措施.

    作者:王靖;杨爱芝;赵应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某教学医院ICU医院感染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研究教学医院ICU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及前瞻性监测,对某教学医院综合性ICU 2004-2010年所有住院患者医院感染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 该综合ICU在调查期间共收治住院患者2 060例,发生医院感染662例、913例次,医院感染发生率为32.14%、感染例次率为44.32%.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构成比为64.35%;其次为泌尿道感染,构成比为10.37%.患者病情,基础病、住院时间、机械通气等侵入性操作构成医院感染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该教学医院综合ICU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危险因素明确,应有针对性地加强防控措施.

    作者:王海燕;王书会;刘艳;王一瑶;李颖霞;孙羽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优化流程法对氧气湿化瓶消毒保存的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两种不同的消毒包装方法对氧气湿化瓶的消毒效果和保存期限影响,选择一个佳消毒包装方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方法 采用棉拭涂抹采样和细菌定量检测方法,对集中清洗消毒包装常规流程法和集中消毒包装优化流程法消毒保存氧气湿化瓶的效果进行了对比观察.结果 经优化流程法消毒干燥后的氧气湿化瓶消毒合格率100%,保存7d后的氧气湿化瓶保持良好率98.3%.经常规流程法消毒干燥后的氧气湿化瓶消毒平均合格率为95%,保存7d后的氧气湿化瓶保持良好率平均为75%.结论 优化流程法对氧气湿化瓶的消毒和保存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流程法,前者消毒效果有保证,保存期限长.

    作者:宋志燕;方筱妹;吕玉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实习护生医院感染知识调查

    目的 了解护生医院感染知识情况,以便明确培训重点.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本医院108名刚毕业护生进入临床实习前就医院感染相关知识进行了考察.结果 结果显示,有61.1%的护生未接受过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对常规医院感染基本知识和防控措施知晓率均比较低.结论 刚毕业的护生基本未接受过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对医院感染基本知识和常规防控措施基本不了解,需要加强护生医院感染基础培训.

    作者:陈殷钰;金秀敏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新生儿病房的消毒管理

    随着儿科学的发展,新生儿学已成为一个专门的学科.特别是围生医学的出现,使新生儿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明显下降.但近10年来,新生儿医院内获得性感染有明显增加的趋势.究其原因,除了医院内广泛大剂量应用广谱抗菌药物,使一些原本为条件致病菌或致病力很低的细菌过量繁殖外,创伤性检查与治疗及来自医院环境中的危险因素都对新生儿的生命构成威胁.病原微生物可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飞沫、空气中的浮游菌尘、输液等途径而传播,尤其是医务人员不注意无菌操作,就会在围产期通过接生、检查等操作中将病原微生物带给新生儿.消毒灭菌和隔离技术是切断微生物传播,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手段,也是护理管理的重要内容.预防医院感染不仅是为了保护新生儿的健康,同时也是防止医护人员遭受病原微生物的危害.

    作者:费春楠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的持续改进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体现在确保临床使用后医疗用品和诊疗器械安全回收、彻底清洗、有效的消毒与灭菌和保障供应及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每天从各临床科室回收的各种诊疗、护理器械,均属高危污染医用器械,清洗不彻底、包装不规范,不仅会影响到消毒与灭菌效果,还可能会给工作人员带来感染的危险.因此,沂水中心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对使用后医疗器械从回收、清洗、消毒、灭菌、储存、下送等处理过程,引入全面持续质量改进措施,确保了物品供应和质量100%合格.

    作者:江芝萍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医院社会化洗涤污染织物收集转运过程中医院感染质量控制

    目的 加强社会化洗涤污染织物收集转运过程的医院感染质量管理,预防污染织物引起的院内感染.方法 深入了解医院病房污染织物收集暂存、病区工作人员与社会化洗涤公司人员交接过程中存在的感染控制问题,对污染织物收集、转运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对污染织物分类、收集、转运过程,医院感染危害点进行控制,加强感染科、护理部、总务科协同监督及考核.结果 对污染织物实施规范管理,可减少因污染织物收集转运不当造成二次污染.结论 加强医院社会化洗涤污染织物收集转运过程的监管,对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陈晓婷;梁建生;邓斌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老年精神科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研究住院老年精神病患者医院感染实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通过目标性监测方法,对某医院住院老年精神科患者医院感染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 该医院精神科2010年度共有269例住院老年精神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1例、13例次,医院感染率为4.09%、例次感染率4.83%.感染部位以肺部感染为主,占81.82%.住院时间长、年龄大、原发基础病是构成医院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 该医院住院老年精神病患者医院感染以肺部感染为主,危险因素多,应提前采取控制措施.

    作者:赖成美;杨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中国消毒学杂志

中国消毒学杂志

主管:消毒与灭菌

主办:军事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