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某综合性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调查

毛惠珍;杨宝忠;赵兴;李晓琴;鞠光亚

关键词:医院感染, 感染率, 防控措施
摘要:目的 了解某综合医院院内感染发生情况,为做好医院感染监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回顾性调查方式,对该医院2007 - 2009年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该医院在2007 - 2009年期间共有住院患者50 604例,发生医院感染患者958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89%.医院感染的主要部位为上呼吸道感染占56.05%,下呼吸道感染占21.29%;其次是胃肠道感染和泌尿道感染,分别为6.99%和6.16%.医院感染致病菌中,革兰阴性杆菌占52.40%,革兰阳性球菌占34.59%,真菌占13.01%.结论该医院的医院感染发生率较低,主要为呼吸道感染,致病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应结合调查结果制定防控措施.
中国消毒学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干预防控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医院感染

    目的 实施护理干预措施,预防和控制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后感染.方法通过各环节护理预防措施和消毒措施,对全髋关节手术全程护理干预,以控制术后感染.结果经过严把消毒关和灭菌关,严格各种规章制度,强制执行规范的操作和消毒隔离措施,保持手术过程每个环节都在严格控制之下.经连续跟踪观察326例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全程,未发现1例术后感染.结论严格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防控无菌手术的术后感染.

    作者:孙红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不同采样方法对腹腔镜器械灭菌监测结果的影响

    目的 比较不同采样方法对腹腔镜器械灭菌监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采用活菌计数检测方法,对4种采样法比较腹腔镜器械灭菌效果.结果腹腔镜分离钳轴关节和咬合齿单独采用涂擦法采样,阳性率为2.78%,而单独采用冲洗法采样,细菌培养全部为阴性结果;采用浸泡+反复冲洗法采样,细菌培养阳性率为16.67%.经统计学x2检验,两组涂擦法采样结果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冲洗法与浸泡+反复冲洗法的监测结果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结论采用浸泡+反复冲洗法采样,监测结果能比较客观,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

    作者:杜合英;王琼娟;张晋昕;刘明华;李济宾;罗春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固原市医疗机构消毒效果监测

    目的 掌握医疗机构消毒灭菌工作质量,为进一步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2007 - 2009年辖区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手、物体表面、空气、消毒剂及消毒器械等的抽样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3年共采样1587份,平均总合格率为76.75%,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室内空气、消毒剂及消毒器械合格率分别为72.90%、78.13%、72.84%和86.05%;2007 -2009年合格率分别为74.68%、77.71%和79.92%.结论 固原市医疗机构消毒质量总体较差,尤其是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建议卫生监督机构应加大监督监测力度,严格执行消毒法规,提升消毒灭菌质量.

    作者:张兆宏;鲜锦绣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消毒性能研究

    目的 研究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的消毒相关性能.方法采用定量杀菌试验和肉汤稀释法以及动物试验方法,对单纯盐酸聚六亚甲基胍杀(抑)菌效果和毒性进行试验观察.结果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的MIC值为2 mg/L~50 mg/L,对白色念珠菌的MIC值为100 mg/L.用200mg/L盐酸聚六亚甲基双胍对悬液内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20 min,杀灭对数值均>5.00,对白色念珠菌作用30 min,杀灭对数均值>4.00.盐酸聚六亚甲基双胍对小鼠急性经口LD50>5 000 mg/kg,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结果为阴性.结论盐酸聚六亚甲基双胍对细菌繁殖体和真菌都具有较好的杀灭效果,且抑菌作用很强;属于无毒级物质,无致突变性.

    作者:陆龙喜;郑云燕;蔡德雷;林军明;许激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儿科轮状病毒性胃肠炎医院感染暴发及控制

    目的 了解医院儿科病房轮状病毒性胃肠炎暴发原因,为预防与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本医院儿科病房一起轮状病毒性胃肠炎医院感染病例进行调查.结果本医院儿科病房在2010年10月下旬的15日内连续发生8例小儿急性胃肠炎病例,经调查确诊为轮状病毒感染所致.本次医院感染轮状病毒是由病房收治1例患儿呕吐物和排泄物污染致同病房接触引起的医院感染暴发.经及时采取消毒隔离和积极治疗措施,有效控制了疫情发展.结论此次儿科轮状病毒消化道医院感染暴发是由病房内病人未及时隔离而造成的传播,经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控制了疫情.

    作者:李慧柳;吴碧清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措施

    目的 建立手术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提高手术室管理质量.方法通过查找原因,规范管理制度和加强培训的方法,实施预防控制措施.结果建立了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加强了手术室空气消毒与管理,规范了外科手清洗和消毒方法.经过监测,无菌器械和各项消毒指标均达到了规范要求.结论经过强化管理措施,本医院手术室感染管理工作走向了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提高了无菌物品质量和各项消毒指标的达标率.

    作者:王海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两种外科手消毒方法效果监测

    目的 比较两种外科手消毒方法的消毒效果及其不良反应.方法采用现场手消毒试验方法,对两种手消毒方法的消毒效果进行了检测,同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经对100人次术前手消毒试验,两组消毒方法的消毒效果均达到国家规定标准.A组外科手消毒液对手部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结论两组手消毒方法的消毒效果均符合要求,但A组外科手消毒液操作流程简单、消毒作用迅速,不良反应较轻.

    作者:杨惠娥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医院耐药菌感染监测报告

    目的 了解医院耐药菌感染流行情况,制定耐药菌感染控制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和细菌检验鉴定技术,对2008-2010年本医院住院病人耐药菌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该医院连续3年从医院感染患者标本中共检出致病菌531株,其中耐药菌株为173株,占32.58%;耐药菌构成比以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比较高,分别为53.33% 、48.94%和41.56%.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率高,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呈广泛耐药;肠球菌中部分菌株耐万古霉素.结论该医院医院感染致病菌中耐药菌比例较高,必须提高感染标本送检率和药敏试验率,合理使用抗生素和采取有效消毒隔离措施.

    作者:徐遂转;魏春玲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铁路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疗废物处置现状及其对策

    目的 了解济南铁路疾控医疗废物处置现状,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采用问卷调查与现场实地察看相结合的形式,调查医疗废物的收集、运送、贮存、处置情况;医疗废物管理组织和制度;具体操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安全防护等情况.结果济南铁路疾控平均每月产生医疗废物约为50 kg,主要为感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及化学性废物,由济南市指定的公司统一终末处置.在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运送、暂存、处置等环节基本达到《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要求,但仍存在分类不清晰、消毒环节矫枉过正、贮存清运环节控制不严格、部分工作人员防护意识淡薄等问题.结论建立健全有效的组织管理体系,加大培训教育的力度,严格废弃物的分类和收集要求;强化监督管理,使医疗废物处理真正规范化、制度化.

    作者:马瑜;丁金焕;刘肖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稳定性二氧化氯对设备表面快速消毒的研究

    目的 研究一种稳定型复方二氧化氯消毒剂,用于微生物污染的设备表面快速消毒.方法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和模拟现场消毒试验的方法进行了观察.结果以浓度150 mg/L二氧化氯溶液对悬液中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作用15 min,杀灭率为100%.以浓度为30 mg/L二氧化氯溶液对悬液中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6 min,杀灭率均达到100%.用浓度为150 mg/L该消毒剂溶液浸泡作用10 min,对污染在金属管材上的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杀灭对数值为3.5以上.该消毒剂在本试验浓度下浸泡72 h,对铜、铝、碳钢、不锈钢等金属材料有轻度腐蚀.结论该稳定型二氧化氯消毒剂对细菌繁殖体和细菌芽孢均有较强杀灭效果,对金属管材表面污染的细菌芽孢具有快速消毒作用.

    作者:陈乐如;王忠灿;谭伟龙;谭维国;曹勇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加强基层医院消毒供应室物品的清洗和消毒工作

    医院消毒供应室负责医院临床使用后医疗用品的回收、清洗、消毒与灭菌,并保证灭菌后物品的供应.为保证无菌物品的供应和无菌质量,卫生部专门颁布《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和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规范》,为规范消毒供应室工作提供了法规依据.消毒供应室管理,除按规范操作外,还必须科学地进行质量控制,以确保无菌物品的质量.本医院属于基层单位,没有引进大量的先进的清洗设备,但我们依照医院消毒供应室新的规范,对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采用手工清洗方法,在严格要求和严格管理条件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张秀燕;朱勇德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PCDA管理循环在消毒供应中心带教中的应用

    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医疗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医院感染重点科室,是一个技术性及专业性很强的特殊科室.因此,消毒供应中心经常会接受该专业的学生实习,并且要求在2周内达到实习大纲要求,如何科学、合理、有效安排教学是实现实习大纲的关键.

    作者:蔡碧芳;陈春喜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酸碱度对三氯羟基二苯醚复方消毒剂杀灭微生物效果的影响研究

    目的 观察酸碱度对三氯羟基二苯醚复方消毒剂杀灭微生物效果的影响.方法应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方法,观察pH值对三氯羟基二苯醚复方消毒剂杀灭脊髓灰质炎病毒和大肠杆菌效果的影响.结果三种消毒剂A、B、C中三氯羟基二苯醚和乙醇含量相同,pH值分别为3.23,4.32和5.10.A、B、C等三种消毒剂均作用1min,对悬液内脊髓灰质炎病毒的灭活对数值依次分别为>4.0、1.92和1.75.A和B消毒剂的5倍稀释液作用1 min,对悬液内大肠杆菌平均杀灭对数值分别为7.12和2.04;消毒剂C原液作用1 min,对大肠杆菌平均杀灭对数值为2.00.结论pH值对三氯羟基二苯醚复方消毒剂杀灭微生物的效果有明显影响,pH值增加,杀菌效果下降.

    作者:蒋莉;任哲;武雪冰;饶林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综合医院手足口病预防控制管理

    本医院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作为传染病定点医院承担着本地传染病监测与重症病例的救治工作.2010年度春夏季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共收治手足口病312例,其中有72例住院治疗,还出现3例重症病例.经过临床积极救治和实施严格的医院感染管理和消毒隔离措施,在整个收治病人期间无一例院内感染发生.

    作者:李小雷;张瑞芳;王占国;杜凤芹;齐亚利;张微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管腔型化学PCD在压力蒸汽灭菌批量监测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管腔型灭菌过程挑战装置在压力蒸汽灭菌批量监测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化学指示剂管腔型灭菌过程挑战装置对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包批量监测.结果经过30锅次的灭菌过程验证,此管腔型化学PCD对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批量监测结果与同锅次灭菌物品包内的生物监测结果一致,达标率均为100%.结论管腔型化学PCD灭菌过程挑战装置可以作为压力蒸汽灭菌批量监测手段,通过PCD灭菌后指示条的颜色变化,可以直接了解该批次灭菌物品包内的灭菌效果,观察灭菌效果很方便,快速决定灭菌物品放行.

    作者:徐国凤;周海林;吕宝丽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昌平区托幼机构消毒质量监测结果

    目的 了解掌握托幼机构消毒质量监测中发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为全区托幼机构预防各类传染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昌平区托幼机构2006 - 2009年消毒质量监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年共采样3 944件,合格3 373件,平均总合格率为85.52%,2006 - 2009年合格率分别为77.88%、93.30%、88.27%和83.38%.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合格率分别为90.26%、88.47%、72.07%.1-4季度合格率分别为93.86%、80.83%、83.16%、88.09%.结论昌平区托幼机构消毒工作总体质量不高,儿童用餐饮具及工作人员手的消毒应引起高度重视,春夏季应加强托幼机构消毒工作.

    作者:曹志贤;吕京静;郑朝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监测

    目的 了解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北京某三级甲等医院2009年3月至11月住院病人临床送检标本检出的302株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分布与抗菌药物耐药状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在调查期间该医院从医院感染病人标本中检出的6种耐药菌分别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ESBL+肺炎克雷伯、ESBL+大肠爱希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共计867株,其中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构成比为34.83%.该菌株有89.16%来自痰标本,其次是尿液,占4.20%;其主要来自ICU病人标本和呼吸病房病人标本.该菌株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高度耐药和多重耐药,对亚胺培南耐药率高达94.98%.结论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主要分布于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病人,呈现出多重耐药趋势.

    作者:宋志香;薛文英;胡凤军;李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消毒产品生产企业的规范化建设

    目的 建设规范化的消毒产品生产企业,以确保产品质量.方法通过规范硬件建设和管理制度的建立以及现场采样评价方法,对本企业规范化建设进行了评估.结果本企业新建或改建厂房布局和设备等硬件建设基本符合相关规范管理要求,获得相关部门验收通过并得到生产许可,所有上市产品均获得国家卫生部卫生许可批件.洁净车间内空气中细菌总数、悬浮粒子浓度、微小气候以及操作台表面和操作人员手细菌总数等指标均达到了相关规范要求.结论经过生产厂房、车间和环境重新规划和改建,制定出新的生产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GMP车间达到了规范要求,其洁净度完全符合30万级洁净标准.

    作者:陈焕菊;朱汉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医院重点部门环境卫生学监测结果

    目的 了解医院重点部门环境卫生质量,为加强医院卫生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通过现场采样和细菌定量检测方法,对本医院手术室、新生儿室、重症监护室等8个重点部位室内环境空气和物体表面卫生质量进行了检测和评价.结果本医院重点部位室内空气卫生质量平均合格率为82.18%,工作人员手卫生质量平均合格率为87.8%,物品表面卫生质量平均合格率为89.65%,使用中消毒剂卫生质量全部合格.结论本医院室内环境卫生质量总体比较低,不同监测对象之间差异不明显,应当加强医院环境卫生管理.

    作者:毛燕飞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住院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

    目的 了解住院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情况及危险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本医院住院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及危险因素进行调查.结果在调查的时间点该医院住院肿瘤患者共237例,发生27例合并感染(含医院获得性感染和社区获得性感染),总感染率为11.39%;其中医院获得性感染8例,医院感染现患率为3.38%;社区获得性感染19例,社区感染率为8.02%.肿瘤病人并发感染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占总感染人数的77.78%.放化疗的肿瘤病人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约占40%,手术治疗的肿瘤病人预防性用药比例达到70%以上.结论肿瘤病人合并感染的比例较高,但医院内获得感染远低于社区获得感染,应积极开展社区干预,提高肿瘤放化疗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薛菊兰;王靖;张昱;黄祥菊;吴爱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中国消毒学杂志

中国消毒学杂志

主管:消毒与灭菌

主办:军事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