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茜;邢玉凯;沙金燕;韩清凤
目的探讨不同种类氯通道阻断剂在不同激动剂引起的脑血管平滑肌收缩反应中的作用.方法记录离体兔脑椎基底动脉环收缩反应. 结果①氯通道阻断剂 DIDS、 Furosemide及NPPB均浓度依赖性抑制高K+及5-HT引起血管环收缩反应,DIDS、 Furosemide及NPPB对5-HT引起收缩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对KCl的作用;②在5-HT引起血管收缩反应中,给予SK&F96365引起血管大舒张的基础上,DIDS、 Furosemide及NPPB均可引起血管进一步舒张.结论氯通道可能参与了由高K+去极化和5-HT引起的兔脑椎基底动脉环收缩反应.
作者:丁岩;关永源;熊大志;贺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急性氧中毒又称惊厥型氧中毒或氧惊厥.尽管人们很早认识到这种疾病,而且其发病原因非常明确,但目前对其发病的具体机制仍不清楚,有关急性氧中毒研究的报道,以递质代谢失常[1]及药物预防[2]方面的居多.我们以往的研究发现,在氧惊厥过程中,某些神经肽,如精氨酸加压素(AVP)、内啡肽等的含量出现显著变化,外源性注射AVP有抗氧惊厥作用[3].但内源性AVP是否也能发挥这样的作用?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证据.本研究通过观察不同禁水时程对动物中枢及外周AVP水平及氧惊厥潜伏期的影响,初步探讨内源性AVP与氧惊厥的关系.
作者:孙学军;陈思文;周建;李铭鑫;王超群;李海军;陈建平;范子锋;陈翀;郭明珠;杨鹰;钱炳龙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牛磺酸 (Tau) 对溶血磷脂酸(LPA)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 增殖作用的影响.方法在培养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上,测定3H-胸腺嘧啶核苷(3H-TdR)参入和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MAPK)活性;硫代巴比妥酸盐(TBA)法测脂质过氧化终产物丙二醛(MDA)含量.结果 LPA (1×10-9~1×10-7 mol*L-1) 呈浓度依赖性增加VSMC 3H-TdR参入,5、10和20 mmol*L-1Tau及MAPK抑制剂PD098059预孵育后分别使LPA (1×10-7 mol*L-1) 诱导的3H-TdR参入较单独 LPA组减少15%、34%、48%和54%(P<0.05或P<0.01).LPA增加VSMC MAPK活性,5、10和20 mmol*L-1 Tau预孵育降低LPA(1×10-7 mol*L-1)刺激的MAPK活性,较单纯LPA孵育低14%、35%和44%( P<0.05或P<0.01).随着加入LPA的浓度增加,细胞MDA含量增加.与1×10-7 mol*L-1 LPA组比较,5、10和20 mmol*L-1 Tau预处理的细胞较LPA单独孵育组细胞MDA含量分别低18%、27%、45%(P<0.05或P<0.01),LPA诱导细胞MDA生成的作用不受PD098059预孵育的影响(P>0.05).结论 LPA呈浓度依赖性促进VSMC增殖和脂质过氧化,前者与其细胞内信号传导MAPK途径有关,Tau可有效拮抗LPA诱导的VSMC增殖、MAPK激活和脂质过氧化损伤,Tau的上述作用,可能是其发挥心血管细胞保护效应机制之一.
作者:牛大地;石彦荣;蒋宏峰;尚月婷;庞永政;伍期专;唐朝枢 刊期: 2002年第03期
PPAR即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是核受体超家族成员之一,它可以促进脂肪细胞分化,在脂肪代谢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对胰岛素增敏剂噻唑烷二酮(TZD)类药物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发现PPARγ是该类药物的主要功能受体,于是展开了对于PPAR与胰岛素抵抗之间关系的研究. TZD类药物激活PPARγ,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而在基因敲除的PPARγ+/-中,却发现胰岛素敏感性增加.所以,PPAR激活与改善胰岛素抵抗之间不是简单的正相关关系.对二者关系的进一步明确,对于以PPAR为靶点寻找更加有效安全的治疗Ⅱ型糖尿病药物具有关键意义.
作者:丁世英;申竹芳;谢明智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文章综述了抗早产药的药理学评价模型.其中包括大鼠已启动分娩过程的阻滞模型;延迟晚期妊娠大鼠分娩启动模型;脂多糖诱导小鼠早产的拮抗模型;白介素诱导小鼠早产的拮抗模型和15-甲基前列腺素F2α致小鼠流产的拮抗模型等.
作者:贺茜;邢玉凯;沙金燕;韩清凤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对心室肌细胞迟发性外向钾离子电流的影响.方法应用全细胞膜片钳制技术.结果灯盏花素以剂量依赖的方式增加Ik,0.01 g*L-1灯盏花素使Ik增大44.6%(0.01<P<0.05),0.02 g*L-1灯盏花素使Ik增大60.3%(P<0.01),灯盏花素此作用经冲洗可部分消退.结论灯盏花素能促进K+通道开放,促进K+外流.
作者:王丽娟;王勇;李金鸣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比较国产和进口阿那曲唑片在健康人体内的生物利用度和药代动力学. 方法二十名中国健康男性志愿者随机交叉单剂量口服2 mg国产和进口阿那曲唑片,用GC-ECD法测定血药浓度.血药浓度测定的线性范围为1.325~106 μg*L-1.低、中、高血药浓度(5.3、21.2、53.0 μg*L-1)提取回收率分别为76.8%、87.0%、78.7%.天内和天间精密度均小于9%.通过方差分析和双单侧t检验比较两种制剂的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t)、大血药浓度(Cmax)和达峰时(Tmax). 结果阿那曲唑的体内分布符合二室模型.国产和进口阿那曲唑的药动学参数Cmax分别为(36.5± 6.9) 和(35.6± 9.4) μg*L-1;Tmax分别为(1.56±0.41)和(1.53±0.49) h; AUC0-t分别为(1403.6±321.2)和(1371.6±329.4) μg*h*L-1,T1/2β分别为(42.57±10.15) 和(43.41±8.59) h.经t检验做等效性判断,说明两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结论两种制剂为生物等效,国产阿那曲唑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2.7±5.6)%.
作者:安富荣;崔岚;刘晓琰;王平全;祝德秋;曹惠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泼尼松龙葡聚糖前体药物的结肠定位释放机制.方法将前体药物分别与不同pH值缓冲液、含葡聚糖酶的缓冲液及含大肠杆菌的培养基于37℃水浴中一起孵育,采用HPLC法测定前体药物释放泼尼松龙的情况.结果前体药物在接近胃肠道下部pH值的缓冲液中,活性药物释放量多;葡聚糖酶及大肠杆菌均能明显促进活性药物的释放.结论泼尼松龙葡聚糖前体药物的结肠定位转释作用可能是前体药物到达结肠时,在其特殊pH环境、微生物及其分泌的酶的共同作用下释放出活性药物.
作者:周瑾;梅其柄;李平;周四元;程建峰 刊期: 2002年第03期
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是角膜移植失败的主要原因,寻找高效低毒的免疫抑制剂一直是临床面临的主要问题.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f., TWHf)有免疫抑制、抗炎、抗生育、抗肿瘤和抗菌作用,可用于治疗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过敏性疾病,皮肤性疾病,器官移植术后抑制免疫排斥反应[1],但由于其全身应用对造血系统、心、肝、肾及生殖系统毒副作用较大,阻碍了其广泛的临床应用.雷公藤单体研究发现,雷公藤内酯醇(triptolide, 又称T10、甲素)是TWHf的主要活性成分[2],目前虽有T10滴眼液对眼局部的刺激性和毒性反应研究的报道,但缺乏对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等方面的系统研究[3].本研究首次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同一浓度T10滴眼液不同时间房水中的浓度进行测定,并根据其浓度-时间曲线计算该滴眼液的药代动力学参数,为临床进一步应用该制剂提供合理的给药浓度和给药时间的依据.
作者:黄仲立;邓宏伟;李辰;陈建苏;侯励;狄静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异丙酚对PC12细胞膜流动性及[Ca2+]i的影响.方法以PC12细胞作为神经细胞模型,加入不同浓度的异丙酚,用荧光偏振法测定细胞膜微粘度η的动态变化,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检测[Ca2+]i随时间变化曲线.结果①异丙酚各剂量组的η值均降低,并呈现剂量依赖性;②30、100 mg*L-1的异丙酚在加药后20~30 s使[Ca2+]i短暂升高,[Ca2+]i 的峰值分别比加药前增加了119% 和140%,但在50 s内均恢复到加药前水平.结论异丙酚的全麻作用机制可能与细胞膜流动性增高有关.
作者:盛国庆;张晋蓉;戴体俊;蒲小平;李长龄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多糖是生物体内普遍存在的一大类生物大分子,具有广泛的生理功能,对免疫系统,能促进细胞因子的生成,激活MΦ、NK细胞和T、B淋巴细胞;激活补体系统;促进抗体产生等.多糖通过与淋巴细胞表面CR3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影响细胞内[Ca2+]i、cAMP、cGMP、NO和PGE2等第二信使的决定,并可促进细胞因子基因的表达.多糖的活性与单核组成、相对分子质量、高级结构、糖甙键类型等有关.
作者:陈洪亮;李伯涛;张家祥;李德发;常碧影;徐龙涛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灌胃给予二苯乙烯类化合物E1对实验性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NIDDM)大鼠的降糖作用.方法通过尾静脉注射小剂量链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来损伤大鼠胰岛细胞造成其糖耐量异常,继而喂以高糖-高脂饲料来诱发动物肥胖形成的Ⅱ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结果灌胃给予二苯乙烯类化合物E1 能明显降低NIDDM大鼠空腹血糖、葡萄糖耐量实验(OGTT)各时间点的血糖值;二苯乙烯类化合物E1. 0.1 mmol*L-1及0.001 mmol*L-1对βTC3细胞无刺激其分泌胰岛素作用.结论二苯乙烯类化合物E1的降糖作用并非通过刺激胰岛素的分泌,而可能是通过增加胰岛素作用效率.
作者:赵贵卿;吴祖泽;袁丽珍;李军林;唐仲雄;韩媛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乙醇(ethanol)对豚鼠离体心房肌生理特性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豚鼠左右离体心房测定ethanol对其自动节律、收缩力、功能不应期、静息后增强效应和正阶梯现象的影响.结果 ethanol(12.5, 25.0, 50.0, 100.0, 200.0 mmol*L-1)明显降低豚鼠离体右心房肌的收缩力,同时减慢心率;ethanol(12.5, 25.0, 50.0, 100.0, 200.0 mmol*L-1)抑制豚鼠离体左心房肌的收缩力,明显抑制左心房静息后增强效应;高浓度ethanol(100 mmol*L-1、200 mmol*L-1)延长左心房的功能不应期,并且抑制左心房正阶梯现象.结论 ethanol具有降低心房自律性、抑制心房肌收缩力、抑制左心房静息后增强效应、延长左心房功能不应期和抑制左心房正阶梯现象的作用,其负性变频和负性变力作用可能与抑制心肌细胞内贮钙的释放有关.
作者:胡浩;臧伟进;于晓江;张凤杰;孙强;张春虹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茶中多酚类物质EGCG介导鼻咽癌细胞凋亡的机制以及对EB病毒潜伏膜蛋白(LMP1)诱导凋亡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已建立的受四环素调控的LMP1表达的鼻咽癌细胞系(pTet-on-LMP1 HNE2),经0.6 mg*L-1 Dox 和 100 mg*L-1EGCG处理24 h后,抽提RNA,分别与含有细胞凋亡相关基因为主的Atlas apoptosis cDNA expression array膜杂交.结果 EGCG上调或下调某些与鼻咽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 结论 EGCG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是多个基因及多条信号转导通路作用的结果,并对LMP1诱导鼻咽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有一定的干预作用.
作者:赵燕;唐发清;曾亮;胡智;唐敏;曹亚 刊期: 2002年第03期
芦根(Rhizoma phragmitis)是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 Trin)的地下根茎.传统中医药认为芦根具有养阴、清热、利尿、退黄疸和解毒等功用,对维持体液平衡,清除体内毒物起一定作用[1].研究发现P-Poly分子量20 000,由葡萄糖,木糖、阿拉伯糖残基构成并含有β(1→3)苷键的支链.具有很强的抗氧化功能,对化学毒品的肝损伤起到良好的保护和增进健康的作用[2,3].
作者:张国升;凡明月;彭代银;方方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研究总丹酚酸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方法采用跳台法和断头法,观察总丹酚酸对缺血再灌注小鼠学习记忆功能障碍的作用和耐缺氧能力的影响.采用化学法,观察总丹酚酸对缺血再灌注小鼠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的(SOD)活性,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的含量.结果总丹酚酸改善缺血再灌注引起的学习记忆障碍,缩短被动回避反应时间,减少错误次数,延长潜伏期,延长断头后呼吸持续时间.总丹酚酸亦增强缺血再灌注小鼠脑组织SOD的活性,降低MDA含量,增加GSH的含量.结论总丹酚酸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总丹酚酸抗氧化作用有关.
作者:任德成;杜冠华;张均田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是体内蛋白质与糖在无酶条件下发生反应后的产物.大量实验表明:AGEs与糖尿病、血管性疾病、衰老以及肾脏疾病等多种疾病密切相关.在这些疾病的发展过程中,AGEs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方面,AGEs直接参与疾病的发生,影响细胞和组织功能,另外,它还通过与特异受体结合,来介导一系列病理反应.该文从AGEs的产生过程、作用机制以及病理意义等方面作一综述.
作者:孙缅恩;杜冠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了解广防己肾脏毒性作用的毒理学特点.方法分别给予正常大鼠1、5和10 g*kg-1广防己,观察其对肾脏形态和功能的影响.结果给予1 g*kg-1广防己8 wk,大鼠肾脏形态和功能无改变.给予5g*kg-1广防己4 wk,大鼠24 h尿蛋白增多并出现肾小管细胞变性、间质水肿等改变,但BUN和Scr正常.给予10 g*kg-1广防己4 wk,大鼠BUN和Scr均显著升高,小管细胞变性更明显,并有肾间质轻度纤维化.结论长期应用药典剂量广防己不造成明显的肾脏损害,而较大剂量和较长时间应用则可致明显的肾功能异常.
作者:叶志斌;陆国才;于光;郭志勇;崔若兰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内皮素-1(ET-1)对牛脑血管平滑肌细胞(CSMC)内源性ClC-3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培养的CSMC,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方法分析CSMC ClC-3通道表达.结果①牛脑基底动脉、大脑中动脉、微动脉均有ClC-3蛋白表达,分子量约105 ku,以微动脉表达丰富,基底动脉表达少;②培养的CSMC有内源性ClC-3蛋白表达,分子量约95 ku;③ET-1能增加CSMC ClC-3蛋白表达;④nifedipine 、SK&F96365能减少ET-1作用,环匹阿尼酸(cyclopiazonic acid,CPA)浓度依赖性促进ClC-3蛋白表达,并能增强ET-1作用.结论脑血管平滑肌细胞存在内源性ClC-3,ET-1可增强ClC-3表达,减少或增加胞浆内Ca2+浓度均可影响ET-1的作用.
作者:陈临溪;关永源;贺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乙胺噻嗪抗心律失常作用是否与抑制慢反应心肌细胞有关.方法在体外培养大白鼠乳鼠心室肌细胞,采用显微镜直接观察和细胞内动作电位记录方法,研究乙胺噻嗪对这种慢反应心肌细胞的自律性、传导性和动作电位时程等电生理参数的影响.结果 0.1~5.0 μmol*L-1 剂量依赖性抑制细胞自发性搏动频率,大抑制率为 52%,半效抑制浓度为 0.17 μmol*L-1;乙胺噻嗪作用心肌细胞后15~30 min,对搏动频率的抑制作用开始达稳态;2.5 μmol*L-1乙胺噻嗪负性频率作用达稳态时,部分对抗了 2 mmol*L-1氯化钙和 1 μmol*L-1异丙肾上腺素的正性频率作用,完全对抗了 0.2 mg*L-1乌头碱的正性频率作用;0.3、0.9、2.5 μmol*L-1 乙胺噻嗪剂量依赖性抑制细胞动作电位参数APA、OS、Vmax、SP4和MDP,剂量依赖性延长动作电位周期长度SCL,0.9、2.5 μmol*L-1 略延长APD90.结论乙胺噻嗪对慢反应心肌细胞的自律性和传导有明显抑制作用、略延长动作电位时程,乙胺噻嗪对慢反应心肌细胞自律性的抑制可能与抑制Ca2+和Na+,特别是Na+的作用有关.
作者:刘义;刘婉珠;王维信 刊期: 200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