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冉;左传宏;谢威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后患者抑郁症的发生情况、相关因素.方法:对112例急性脑梗死后患者进行临床观察,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其抑郁情绪状态,同时评定日常生活能力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本研究发现,急性脑梗死后患者抑郁症的发生率为69%,抑郁症的程度与日常生活能力之间有明显关联(P<0.05),而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无关联(P>0.05).同时研究还表明,皮层下脑梗死后患者的抑郁症发生率明显高于皮层脑梗死患者.结论:抑郁症在脑梗死患者中发生率较高.日常生活能力依赖程度越高,抑郁状态越明显.早诊断、早治疗,以便有利于患者的生活能力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丁家翠;汪银;刘亚丽;唐志红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比较糖皮质激素联合幽门螺杆菌(Hp)根除疗法与单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安庆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或住院幽门螺杆菌阳性的符合ITP诊断标准患者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糖皮质激素联合Hp根除疗法;对照组单用糖皮质激素;观察疗效6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联合幽门螺杆菌根除疗法对ITP的治疗效果显著,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作者:朱爱萍;方国全;张煌;鲁恒珍;郑华理;周帅跃;徐珍琴 刊期: 2013年第05期
阐述1例剖宫产术后迟发性羊水栓塞成功救治的体会.对某科成功救治的1例剖宫产术后迟发性羊水栓塞的产妇整个救治过程进行回顾、分析、总结.认为早发现、早诊断以及高效率的抢救是迟发性羊水栓塞患者救治成功的保证.
作者:张永分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研究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对老年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90例老年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为前瞻性研究的对象,在给予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后检测外周血甲状腺相关激素FT3、FT4及TSH水平,观察认知功能的变化.结果:患者外周血中FT3、FT4水平及MMSE总评分及定向力、记忆力、注意力和计算力、回忆能力、语言能力评分均呈现治疗后6个月>治疗后3个月>治疗前,TSH水平呈现治疗后6个月<治疗后3个月<治疗前.结论: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能够有效改善老年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的认知功能,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媛媛;祁明霞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靶器官损害(TOD)与动态血压监测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平均动脉压(MBP)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无创便携式动态血压监测仪对社区216例高血压病患者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根据MBP分为:Ⅰ组,MBP≥120mmHg,共108例;Ⅱ组,MBP<120mmHg,共108例.每组再以脉压(PP)分为三个亚组:A组,PP<60mmHg;B组,PP在60~80mmHg;C组,PP>80mmHg.比较各组TOD发生率的差异.结果:Ⅰ组的SBP、DBP、MBP均大于Ⅱ组(P<0.05);随SBP增加,TOD发生率逐步增加(P<0.05);而两组中相同亚组的TOD发生率无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病患者TOD与PP关系更为紧密.
作者:王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早产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对母婴的影响.方法:选取某医院住院分娩243例早产病例进行原因分析.结果:导致早产的原因主要为胎膜早破、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胎盘因素、子痫前期、胎位异常、多胎妊娠、胎儿窘迫、妊娠合并内科痰病等,而导致自然早产的主要原因为胎膜早破,导致医源性早产的主要原因为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胎盘因素、子痫前期、胎儿窘迫.结论:提高孕妇的保健意识,指导孕期保健,定期产检,早发现,早处理,是降低早产发生率的关键.
作者:刘梦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体外震波碎石(EWSL)术后复发性结石的治疗方法.方法:对收治的34例EWSL术后复发性结石患者,予以溶排石、再次EWSL、开放手术的治疗.结果:溶排石治疗成功6例,再次EWSL成功排出结石4例,24例因尿路不全性梗阻行手术治疗成功.结论:EWSL术后复发性结石34例经手术松解、排石,二次对EWSL治疗,术后经综合治疗,患者尿路通畅,无肾积水和结石、梗阻复发.
作者:曹新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公立医院改革的关键是回归公益性,着重解决当前看病难、看病责问题.内部控制是现代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组织目标管理的工具.本文认为公立医院应结合自身特点,建立以公益性为核心目标的内部控制,结合公立医院改革,优化内部控制环境,完善内部控制措施,为维护公立医院公益性提供有力保障.
作者:周家林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静脉穿刺中输液管调节器的适宜夹闭位置.方法:132例静脉输液患者随机分组,并分别将输液管调节器夹闭在不同的位置,通过观察静脉穿刺时的静脉回血情况,以确定适宜的夹闭位置.结果:输液管调节器夹闭10cm、20cm、30cm、40cm、50cm处的静脉即刻回血率分别是28%、59.3%、92%、96.3%、100%.结论:输液管调节器距过滤器越远静脉即刻回血率越高,在30cm以上处夹闭为宜.
作者:夏远俊;沈鸿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锁定钢板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33例,随访分析患者术后切口愈合,术后6个月疼痛感,对日常生活等影响并进行constant评分.结果: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6个月仍有疼痛3例,轻度疼痛8例;无疼痛22例,对日常生活有影响及轻度影响者4例,constant评分为92.7分.结论:锁定钢板治疗锁骨骨折可靠有效,对骨折愈合影响较小.
作者:陈冉;左传宏;谢威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探索人文护理在精神科创建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中的作用及其效果.方法:针对精神障碍患者的特征和需求,运用人文关怀理论,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实施人文护理模式.结果: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护理人员满意度亦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精神科运用人文关怀理论,实施人文关怀和人文管理的经验值得推广.
作者:黄弋冰;刘晓燕;唐荣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示范工程预防各种护理问题、并发症的发生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1年1~12月心脏瓣膜手术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加强对患者术前、术后的护理指导及有效实施护理措施,2010年1~12月心脏瓣膜手术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精神焦虑、术后低氧血症、肺不张、营养摄入不足、引流管不畅、患者舒适度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发生精神焦虑、术后低氧血症、肺不张、患者卧位不适减少,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营养摄入不足、引流管不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优质护理,帮助患者接受疾病,减少或去除恐惧心理,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达到有效的预防或减少各种护理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方修娥;施熠婷;侯苗苗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普米克令舒(布地奈德混悬液)和万托林联合雾化吸入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吸氧、抗感染、静脉氨茶碱及对症治疗,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33例给予普米克令舒1mg和万托林雾化液1m1联合雾化吸入治疗,2次/d,对照组32例给予万托林雾化液1m1雾化吸入治疗,2次/d,地塞米松10mg静脉滴注,对两组患者用药7~10d后的临床疗效、血气分析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变化情况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相比PaO2、PaCO2、FEV1%均有显者改善(P<0.01),两组间各对应指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90.9%,对照组为68.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米克令舒和万托林联合雾化吸入能够改善AECOPD患者肺功能,迅速缓解病情,是治疗AECOPD的有效选择.
作者:李旭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在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46例,24例接受肠内营养+肠外营养治疗,22例接受全肠外营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的差异.结果:肠内+肠外营养经济,可降低肠道功能紊乱的发生,对胰腺炎治疗效果明确.比全肠外营养症状体征改善明显,生化指标恢复及住院时间显著缩短,住院费用明显减少.结论:EN+PN是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的重要手段,合适的肠内+肠外营养能有效降低SAP患者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和病死率,治疗费用明显减少,缩短了住院天数,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史华明;王惟;吴龙 刊期: 2013年第05期
随着医改的逐步深入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提高,医疗人才短缺问题十分突出,加强人才培养是公立医院实现“盘活”现有人才、引进优秀人才、保障医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医院进行人才培养,要坚持科学的原则,选择合适的人才培养模式,处理好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整体和部分之间的关系.
作者:王怀红;赵顺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改良式早产儿吸入氧浓度调节方法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需要吸氧的早产儿55例,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5例),两组均用脉搏血氧仪监测,按照目标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调节吸入氧浓度(FiO2),稳定半小时后进行血气分析.观察组采用“改进的方法”调节FiO2,每次FiO2变化为0.01;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调节FiO2,每次FiO2变化为0.05.测定动脉血氧分压(PaO2),比较两组患儿氧疗调节成功率和调节失败率.结果:观察组氧疗调节成功率(81.3%)显著高于对照组(6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pO2大于90rnmHg的发生率(8.9%)显著低于对照组(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po2小于50mmHg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式早产儿吸入氧浓度方法能减少引起氧损伤或氧中毒的发生.
作者:李云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双歧三联活菌片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10例小儿腹泻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05例患者采用双歧三联活菌片治疗,对照组105例患者采用常规对症治疗,治疗时间均为7天,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中显效74例,有效27例,总有效率96.19%;对照组显效62例,有效29例,总有效率86.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各临床症状改善,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腹泻采用双歧三联活菌片效果比较显著,既能缓解临床症状,患儿也比较容易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文胜利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临床应用清洁干燥暴露脐带残端以及联合应用3%过氧化氢与0.5%碘伏消毒脐带及脐周,对比其护理效果并进行分析.方法:将20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两组分娩过程中脐带结扎方法相同,均在出生后次日晨(出生时间>12小时)解除脐带护理敷料.观察组采用清洁干燥暴露法护理脐带,对照组联合应用0.5%碘伏与3%过氧化氢消毒脐部.比较两组新生儿脐周皮肤红肿感染情况、脐带残端脱落时间及脐部愈合时间.结果:两组均无脐带感染情况,而观察组脐带残端轻度感染,脐部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观察组采取脐带清洁干燥暴露法操作简便,缩短脐带残端愈合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怡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总结胆石症合并巨脾型晚期血吸虫(晚血)、重度脾功能亢进(脾亢)患者外科手术治疗的经验与体会.方法:对10例胆石症合并巨脾型晚血、重度脾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例急诊行胆囊切除术,1例行胆囊造瘘术,5例同期行脾切除+责门周围血管离断+胆囊切除术,2例同期行脾切除+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外引流术,10例患者围手术期均输注血浆或红细胞悬液,全部治愈.结论:胆石症合并巨脾型晚血、重度脾亢患者手术治疗是可行的,但要做好充分的围手术期准备,尤其是充足的血源,如何减少出血是手术的关键.
作者:吴年贵;金磊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儿科轮状病毒肠炎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6例轮状病毒肠炎住院患儿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55例作为观察组,按临床路径接受个体化治疗护理.41例为对照组,给予传统的治疗护理方式.对两组住院日、住院费用、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比较,观察组患儿住院日、住院费用、患儿家长满意度,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科轮状病毒肠炎治疗护理中引入临床路径管理,可以减少平均住院日和住院费用,增加患儿家长的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徐红霞;姚君 刊期: 201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