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肝窦内皮细胞诱导T细胞免疫耐受

景亚青;刘义;韩菲;袁晶华;李克秋;李光

关键词:LSEC, T细胞耐受, 混合培养, 凋亡检测, 细胞因子
摘要:目的:探讨肝窦内皮细胞( LSEC)对T细胞的耐受作用。方法 CD3和CD28抗体活化的人T细胞和人LSEC混合培养,检测48 h时单独培养和混合培养T细胞的凋亡情况和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表达量及分泌量。结果和LSEC混合培养的T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单独培养的T细胞,混合培养的T细胞中IL-2的表达量没有发生明显变化, IL-4的表达量显著升高,IL-2/IL-4的值降低,IL-10的表达量增加。IL-2、IL-4和IL-10细胞因子分泌情况和表达量一致。结论LSEC 可通过降低T细胞数目和改变细胞因子分泌两种途径诱导T细胞产生耐受。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声脉冲辐射力成像在新版BI-RADS分级诊断乳腺肿瘤中的价值

    选取122例患者共124个肿块进行常规超声、声触诊组织量化( VTQ)、声触诊组织成像( VTI)检查及BI-RADS分级,得出肿块的剪切波速度值及平均光密度值,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绘制ROC曲线,比较VTQ、VTI及声脉冲辐射力成像( ARFI)与BI-RADS分级联合这三种方法的诊断价值,评价ARFI在新版 BI-RADS 分级中的意义。经病理证实,124个乳腺肿块中恶性病灶50个、良性病灶74个。 VTQ的ROC曲线下面积( AUC)为0.900,所对应的界值为3.49 m/s,VTI的平均光密度值的 AUC 为0.923,所对应的界值为202.20。恶性病灶VTQ≥3.49 m/s个数为38,<3.49 m/s个数为12。良性病灶VTQ≥3.49 m/s个数为3,<3.49 m/s个数为71(P=0.000)。恶性病灶平均光密度值≥202.20的个数为45,<202.25的个数为5。良性病变平均光密度值≥202.20的个数为7,<202.25的个数为67(P=0.000)。三者联合方法在诊断乳腺肿瘤的敏感度(92.0%)、特异度(93.2%)、阳性预测值(88.5%)、阴性预测值(94.5%)、准确率(92.7%)及约登指数(0.917)。声脉冲辐射力成像联合超声BI-RADS分级诊断乳腺肿瘤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杰;隋秀芳;王磊;叶磊;崔亚云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康柏西普治疗渗出性老年性黄斑变性疗效观察

    收集经荧光素钠眼底血管造影( FFA)、相干光断层扫描( OCT)检查确诊为渗出性老年性黄斑变性的25只眼为观察对象,所有患眼按3+PRN方案,接受10 mg/ml康柏西普0.05 ml玻璃体腔注射,行注射前后自身对照研究。采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治疗研究视力表检查佳矫正视力( BCVA),OCT检查测量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 CRT)。对比分析治疗前后患眼BCVA、CRT的变化,同时观察随访期间眼部与全身不良反应情况。治疗后1、2、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患眼平均BCVA较治疗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4.27、6.43、7.75、7.36,P<0.05);平均CRT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11.97、10.49、10.02、8.67, P <0.05)。随访期间未见与治疗相关的严重眼部并发症及全身不良反应。

    作者:戴琰琰;蒋正轩;廖荣丰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同型半胱氨酸对实验性结肠炎大鼠血栓调节蛋白和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 Hcy)对实验性结肠炎大鼠结肠黏膜中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 sTM)、蛋白C( PC)、游离蛋白S( fPS)水平及血栓调节蛋白( TM)、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 EPCR)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分为正常组:组1[生理盐水(NS)皮下注射+NS灌肠]、组2(Hcy皮下注射+NS灌肠);TNBS模型组:组1(NS皮下注射+TNBS灌肠)、组2(Hcy皮下注射+TNBS灌肠)。实验结束时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结肠黏膜中sTM、fPS、PC水平,采用RT-qPCR法检测大鼠结肠黏膜中 TM、EPCR mRNA 的表达水平。结果与TNBS模型组1相比, TNBS模型组2大鼠血浆及结肠Hcy水平均显著增高,大鼠结肠黏膜中sTM、PC和fPS水平降低(P<0.05),大鼠结肠黏膜中TM、EPCR 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 Hcy可以加重大鼠结肠炎症损伤,其机制可能是影响PC的抗炎与抗凝功能,引起肠道微循环血栓前状态。

    作者:陈义;丁少桢;梅俏;刘晓昌;胡静;韩玮;许建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64例骨转移为首发表现的胃癌预后分析

    目的:分析影响以骨转移为首发表现的胃癌患者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确诊的以骨转移为首发表现的64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Kaplan-meier法分析临床病理特征(性别、年龄、分化程度、骨转移灶数目、骨转移灶部位及是否有骨外转移、有无放疗、ECOG评分、骨相关事件、血清Ca2+和 ALP 以及肿瘤标志物 CEA 和 CA199)与总生存期( OS)的关系,同时采用多因素COX模型分析影响患者OS的独立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分化程度、骨转移灶数目、骨转移灶部位以及是否有骨外转移、初诊时ECOG评分以及肿瘤标志物CEA和CA199与胃癌骨转移患者的预后有关(P<0.05);而性别、年龄、有无放疗、有无骨相关事件、血清Ca2+和ALP与OS无相关性。多因素分析显示骨转移灶部位(OR=0.524,95% CI:0.275~0.996,P=0.049)、合并骨外转移(OR=2.343,95% CI:1.338~4.101,P=0.003)、初诊时ECOG评分(OR=2.914,95% CI:1.422~5.972,P=0.003)为影响 OS 的独立因素。全组患者中位生存期为6.13个月。结论在以骨转移为首发表现的胃癌中,骨转移灶部位及是否有骨外转移、初诊时ECOG评分可能为影响患者远期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

    作者:马典庆;何义富;罗会芹;闫滢;李慧;陈文菊;吴书胜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Tim 3对poly(I∶C)介导的小鼠Kupffer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探讨T细胞免疫球蛋白及黏蛋白家族-3( Tim 3)对poly( I ∶ C)活化的小鼠肝Kupffer细胞调节作用并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将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Tim 3转染小鼠肝Kupffer细胞,以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法验证Tim 3在小鼠肝Kupffer细胞的表达。通过ELISA法检测质粒pcDNA3.1-Tim 3,并使用Tim 3阻断型抗体和核转录因子kappa B(NF-κB)抑制性配体对 poly(I ∶ C)活化的小鼠肝Kupffer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介素-1β( IL-1β)、白介素-6(IL-6)]产生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NF-κB p65、IκBα蛋白表达。结果 Tim 3抑制小鼠肝Kupffer细胞分泌炎性因子 TNF-α、IL-6、IL-1β, Western blot 结果显示其降低小鼠肝Kupffer细胞NF-κB p65蛋白和提高IκBα蛋白表达。结论 Tim 3通过NF-κB通路参与了poly( I:C)诱导小鼠肝Kupffer细胞活化的调节。

    作者:牛坚;王月;王人颢;刘斌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腹部双能量能谱CT成像中混合能量模式与单能量模式重建图像的比较研究

    目的:通过比较双能量CT腹部能谱成像后,混合能量模式( Quality Check,140 kVp )与单能量模式( Mono,70 keV)重建图像的质量,选择适合临床应用的重建模式。方法应用双能量能谱CT(Discovery CT750HD),对60例受检者进行腹部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分别采用混合能量模式及单能模式进行重建。测量并比较肝脏、脾脏、胰腺及腹腔脂肪的CT值,计算各组织器官的信噪比、对比噪声比,并以评分方法比较两组图像质量。结果单能量重建组中各器官的SNR、CNR均高于混合能量组( P<0.05),单能量重建组主观评分明显高于混合能量组( P<0.001)。结论单能量模式重建图像显著优于常规混合能量模式重建图像,可在临床中常规运用。

    作者:韦炜;邓克学;赵英明;罗英姿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风险决策能力研究

    目的:探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风险决策能力,分析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个性行为和人格特征。方法选取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27例和健康对照者30例,通过风险概率明确的骰子博弈测试( GDT)评价患者的风险决策能力。通过“A型行为问卷”和“艾森克人格问卷”( EPQ)了解患者的A型行为和人格特征。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在GDT中,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更倾向于做出冒险的决定,其负反馈利用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Z =-3.903,P =0.000;UOF:Z =-2.664,P =0.008)。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中A型性格所占的比例和A型行为得分中CH、TH+CH得分值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H:t =3.06,P =0.003;TH +CH:Z =-2.621,P=0.009);TH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 EPQ测试中,青光眼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N、P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t=4.47,P=0.000;P:Z=-1.995,P=0.046)。结论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风险决策能力有损害,表现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在决策中更倾向于高风险选择,存在明显的A型行为和神经质、精神质倾向的人格特征。

    作者:朱兆锋;汪永;浦卉;马慧娟;汪凯;李寿玲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窄带成像技术联合放大内镜靶向活检在早期胃癌诊断中的价值

    回顾性分析67例行窄带成像技术联合放大内镜( NBI-ME)进行胃部病变检查的患者内镜资料。患者均经白光内镜检查疑为恶性病变者,后进一步行NBI-ME并靶向活检。终患者接受内镜下切除或手术切除,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比较两次活检结果在早期胃癌诊断中的诊断准确率。终诊断胃炎1例,低级别上皮瘤变8例,高级别上皮瘤变24例,早期胃癌34例。白光内镜活检及NBI-ME靶向活检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分别为48.28%、88.89%、53.73%及72.41%、77.78%、73.13%。 NBI-ME靶向活检诊断早期胃癌的敏感性及准确率明显高于白光内镜活检(P<0.05),两者特异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诊断阳性率与性别、年龄、病变位置、肉眼分型无关。故对于白光内镜下疑似恶性病变,需结合NBI-ME进行靶向活检病理检查,有助于提高早期胃癌的检出率。

    作者:江婷婷;王亚雷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及左心室整体心肌应变评价化疗对肺癌患者的心脏毒性

    目的: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I)技术分析化疗对肺癌患者左室心肌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追踪观察54例拟行化疗的肺癌患者,分别采集化疗前、化疗3个周期、化疗6个周期三个时点的常规超声心动图数值和3D-STI应变参数,应用后者获得左心室整体面积应变( GAS)、整体纵向应变( GLS )、整体圆周应变( GCS )、整体径向应变( GRS)等参数,对上述参数进行比较分析,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 ROC)曲线评价三维应变参数对诊断心脏毒性的应用价值。结果化疗6个周期组GAS、GLS、GCS明显低于化疗前组、化疗3个周期组(P <0.05),化疗3个周期组GAS、GLS明显低于化疗前组( P<0.05);ROC曲线显示,左心室GAS的曲线下面积为0.947,以-30.2%为截断值时,判断化疗药物对左室功能损害的特异性为91.2%,敏感性为85.0%。结论 GAS检出化疗药物对肺癌患者心脏毒性的特异性、敏感性较高,3D-STI可早期检测化疗药物对肺癌患者的心脏毒性损害,具有较高的临床参考价值。

    作者:陈娜;郑慧;周旺;李朝密;许芳芳;胡莉莉;陆友金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神经干细胞静脉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的修复作用

    制备阴性对照病毒转染的传代神经干细胞( NSCs ),同期制作大鼠脊髓损伤模型,随机分为实验组、假手术组、空白组,并对其进行术后行为学评分。3d后取实验组再次手术,尾静脉输注已用阴性对照病毒标记的大鼠NSCs浓缩液。于1周和6周时对假手术组、实验组大鼠行10%福尔马林灌注,以固定的大鼠脊髓段落,福尔马林浸泡存放去除的脊髓段1 d,石蜡包埋后切片。获得大量尚未分化、悬浮生长的NSCs球。完成NSCs的传代。实验组的行为学评分结果比假手术组分值高。实验组大鼠脊髓损伤区脊髓空洞体积较假手术组小。初步证明注射NSCs液的大鼠恢复速度高于假手术组和空白组,NSCs移植能够减小脊髓损伤处的空洞体积和促进血管生长,从而促进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的恢复。

    作者:杜宁;陈志;申才良;张峰;宋旆文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肝窦内皮细胞诱导T细胞免疫耐受

    目的:探讨肝窦内皮细胞( LSEC)对T细胞的耐受作用。方法 CD3和CD28抗体活化的人T细胞和人LSEC混合培养,检测48 h时单独培养和混合培养T细胞的凋亡情况和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表达量及分泌量。结果和LSEC混合培养的T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单独培养的T细胞,混合培养的T细胞中IL-2的表达量没有发生明显变化, IL-4的表达量显著升高,IL-2/IL-4的值降低,IL-10的表达量增加。IL-2、IL-4和IL-10细胞因子分泌情况和表达量一致。结论LSEC 可通过降低T细胞数目和改变细胞因子分泌两种途径诱导T细胞产生耐受。

    作者:景亚青;刘义;韩菲;袁晶华;李克秋;李光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尸体与活体供肾移植术前微量淋巴细胞毒交叉配型结果及与肾移植效果的关系

    回顾性分析同期完成的尸体与活体供肾移植术前微量淋巴细胞毒( CDC)交叉配型实验检测结果与术后临床效果的内在关系。尸体供肾移植组术前CDC检测结果相对于活体供肾移植组显著增高(P<0.05),术后受者死亡/肾丢失、排斥反应/延迟恢复发生率,尸体供肾移植组显著高于活体供肾移植组( P <0.05)。移植后在出现受者死亡/肾丢失、排斥反应/延迟恢复以及肺部感染这些不良事件时,尸体供肾移植组CDC检测结果在9%以上或者活体供肾移植组在4%以上的占比均显著高于未发生临床不良事件,两种不同来源的肾脏移植都应尽可能的选择术前CDC检测结果偏低的受者进行移植。

    作者:钟涛;廖贵益;许伟;程越;胡海亮;张循善;卞茂红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大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分离培养及CM-DiI标记后的传代示踪

    目的:建立大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ADSCs )体外分离培养和细胞标记的方法,探讨CM-DiI标记ADSCs在体外传代示踪的可行性。方法无菌切取SD大鼠腹股沟脂肪组织,运用酶原消化并差速贴壁的方法获取原代细胞并进行传代培养。观察细胞形态,对第3代ADSCs进行细胞表型鉴定和成骨成脂分化能力鉴定。采用 CM-DiI标记第3代ADSCs并进行传代培养,荧光显微镜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荧光标记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标记率。结果 AD-SCs呈长梭形、漩涡样生长,传代后细胞生长增殖速度加快。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 CD29、CD90阳性表达, CD34、CD45、CD31阴性表达。茜素红和油红O染色显示ADSCs具有成骨成脂分化潜能。 CM-DiI标记的红色荧光存在于细胞膜和细胞质,不存在于细胞核,传代培养后荧光有所衰减,第3、6、9代的荧光标记率分别为97.09%、66.21%和37.86%。结论大鼠ADSCs的生长增殖能力强,具有多向分化潜能,采用CM-DiI标记ADSCs简单易行且示踪效果良好,可为后期体内实验提供依据。

    作者:周虹;郭杏;李丹;高小春;熊爱兵;谭美云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人参皂苷Rk3对肝癌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研究人参皂苷Rk3对肝癌HepG2细胞凋亡影响。方法体内实验采用HepG2细胞裸鼠腋部皮下接种,制备荷瘤鼠肝癌模型,分为生理盐水组、人参皂苷Rk3(25、50、100 mg/kg)组和5-氟尿嘧啶(5-Fu,20 mg/kg)组;体外实验分为正常组、人参皂苷Rk3(20、40、80μmol/L)组和5-Fu (50μg/ml)组;MTT法检测HepG2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HepG2细胞凋亡;RT-PCR法检测HepG2细胞中Bax、Bcl-2,cleaved-Caspase-3、DR4和 DR5 mRNA 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HepG2细胞中 Bax、Bcl-2、cleaved-Caspase-3、DR4和DR5蛋白表达。结果人参皂苷Rk3(100 mg/kg)够明显抑制瘤体重量( P<0.05);人参皂苷Rk3(20、40、80μmol/L )能明显抑制HepG2细胞增殖,诱导HepG2细胞凋亡;人参皂苷Rk3(20、40、80μmol/L)能显著增加Bax、cleved-Caspase-3、DR4和DR5蛋白和mRNA的表达,降低Bcl-2蛋白和mR-NA 的表达( P <0.05)。结论人参皂苷 Rk3可能通过DR4、DR5诱导HepG2细胞凋亡。

    作者:范洁;张磊;王啸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足底压力中心不对称性适宜计算方式的探讨

    探讨脑卒中患者步行时不同足底压力中心( COP)时空参数对称性比的适宜计算方式。选取33例脑卒中患者进行步态测试,使用3种方法计算COP时空参数的对称性比,并分析对称性比与步速的相关性。计算方式影响对称性比与步速的相关性,为了更加客观地反映步速与不对称性的相关性,对于单、双支撑期COP时空参数,可分别选用患侧除以健侧相应参数、两者中的较小值除以较大值计算对称性比,必要时根据散点图选择适宜计算方式或进行亚组分析。

    作者:刘丽玲;倪朝民;岳童;刘孟;刘郑;陈进;王丽;许凤娟;曾林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人EBI3蛋白及其突变体的表达及定位研究

    目的:研究人EB病毒诱导的基因3(EBI3)及其突变体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表达及定位差异及其原因。方法基于NCBI 数据库中人EBI3氨基酸的序列分析,利用分子克隆技术构建人EBI3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EBI3-FLAG、单独包含氨基端或羧基端Ⅲ型纤连蛋白(FN3)结构域的缺失突变体的表达质粒pcDNA3.1-EBI3(1~135)-FLAG 和 pcDNA3.1-EBI3(125~230)-FLAG 以及第210位天冬氨酸(Asp)点突变体Asp210的表达质粒pcDNA3.1-EBI3-D210AFLAG; Western blot 方法检测EBI3及其突变体在HEK 293T 细胞中的表达;免疫荧光实验观察人EBI3及各突变体在 COS7细胞中的定位。结果成功构建了下游携带FLAG 标签的人EBI3及其突变体的真核表达质粒;Western blot 结果显示重组蛋白均能在HEK 293T 细胞中稳定表达;经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EBI3及其缺失突变体在COS7细胞的表达位置发生明显变化。结论人EBI3及其突变体真核表达质粒均能在HEK 293T、COS7细胞中成功表达;人EBI3缺失突变体在COS7细胞中的定位发生明显变化,氨基端结构域可能在EBI3蛋白的正确定位中发挥重要作用;EBI3蛋白的第210位Asp 的突变影响了其在细胞内的定位。

    作者:邢雪梅;耿慧武;潘林鑫;刘泽宇;姚亮;邓欢欢;刘晓颖;范礼斌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直接贴壁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骨髓内皮祖细胞

    取90 g SPF级SD大鼠的双后肢骨髓,分别使用直接贴壁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得大鼠骨髓单个核细胞,用内皮培养体系EGM-2培养基进行定向诱导分化7~14 d获得大鼠内皮祖细胞。免疫荧光染色和细胞功能学鉴定内皮祖细胞,观察内皮祖细胞出现的时间和数量, CCK-8法鉴定细胞的增殖能力。与密度梯度离心法相比,直接贴壁法在内皮祖细胞出现的时间、数量和增殖能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因此,相对于密度梯度离心法,直接贴壁法培养出的内皮祖细胞分化时间更短、数量更多且增殖能力更强。

    作者:方晓;王康康;高维陆;张辉;尹宗生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α-硫辛酸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心肌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目的:探讨α-硫辛酸(α-LA )对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患者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研究对象为59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常规药物治疗组和α-LA组。常规药物组29例给予抗栓、调脂、扩管药物治疗;α-LA组30例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α-LA(600 mg/d,IVD,疗程3d)。2组在用药前0 h、用药后24 h和72 h各采取静脉血4~5 ml,采用 ELISA 法测定血清乙醛脱氢酶2(ALDH2)活性,硫代苯巴比妥酸法测定血清丙二醛(MDA)水平,微量酶标法测定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含量,LVEF通过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结果①两组在用药前0 h的血清ALDH2活性、MDA及LDH水平、LVEF值无显著差异;②两组在用药24 h 和72 h后血清ALDH2活性水平较用药前0 h明显上升(P<0.01),MDA较用药前0 h显著下降(P<0.01);LDH水平在用药72 h较24 h显著下降(P<0.01),LVEF值72 h和1周后均有明显升高(P<0.05);③与常规治疗组比较,α-LA组在用药24 h及72 h后血清ALDH2活性均显著上升(P<0.01),MDA水平显著下降(P<0.05),LDH亦显著下降(P<0.01),LVEF值1周后升高更显著( P<0.05)。结论α-LA 上调 ACS 患者的ALDH2活性,减少过氧化终产物MDA的生成,减轻心肌组织缺血及缺血再灌注后的氧化损伤( LDH水平回降)。

    作者:杨翠翠;丁旵东;操全霞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肝硬化腹水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研究肝硬化腹水患者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SBP)的多种危险因素,为临床早期诊断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肝硬化腹水患者184例,其中78例并发SBP(SBP组),106例未并发SBP(非SBP组),收集相关临床资料,对可能影响SBP发生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SBP病史、血清总胆红素水平、Child-pugh评分、凝血酶原时间、血钠水平、合并肝性脑病6个因素在两组患者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将有意义的单因素进一步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SBP病史、血清总胆红素水平、血钠水平是肝硬化腹水并发SBP的独立高危因素。结论 SBP病史、血清总胆红素水平、血钠水平是肝硬化腹水患者并发SBP的独立危险因素,对有这些高危因素的肝硬化腹水患者,应高度警惕SBP的发生。

    作者:张毅;孔德润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精神分裂症患者疼痛共情能力的研究

    目的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疼痛共情能力。方法选取4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42例对照者,采用中文版人际反应指针量表(IRI-C)以及疼痛共情范式比较两组共情特质和疼痛共情能力。结果在IRI-C 上,患者组观点采择、想象力、同情性关心及IRI-C 总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组判断疼痛图片的正确率低于对照组,判断疼痛和中性图片的反应时长于对照组,对疼痛图片评级得分低于对照组;患者组想象力、IRI-C 总分与对疼痛评级呈正相关性;疼痛判断任务的正确率与阴性症状得分呈负相关性、与IRI-C 总分呈正相关性。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疼痛共情能力存在缺陷。

    作者:柏晓蒙;朱春燕;董毅;何孔亮;陈新贵;汪凯 刊期: 2016年第11期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安徽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