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良性肿瘤64例

李桂林

关键词:卵巢肿瘤, 腹腔镜术
摘要:目的:探讨卵巢良性肿瘤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64例均经细致的术前检查,对极有可能为卵巢良性肿瘤的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行单纯肿瘤剔除术48例,肿瘤套扎切除术6例,囊瘤内液抽吸无水乙醇蛋白质凝固术9例.结果:63例顺利实施腹腔镜手术,1例中转开腹;2例畸胎瘤患者术后发生化学性腹膜炎.手术时间40~150 min,术后住院4~5天.术后病理检查64例均为卵巢良性肿瘤.结论:对诊断为卵巢良性肿瘤的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恢复快,值得推广.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指压攒竹穴治疗呃逆37例

    呃逆是因迷走神经或膈神经受刺激引起的膈肌阵发性痉挛,为日常生活常见症状,一般多能在短时间内自然消失,不需治疗.少数正常人因饮食、不良情绪及某些脑部病变引起的呃逆为持续性,常影响说话和进食[1].笔者采用手法按压攒竹穴治疗持续性呃逆37例,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吴玉玲;程晋成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颅锥钻孔抽吸、尿激酶灌注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

    目的:探讨颅锥钻孔抽吸血肿加尿激酶灌注引流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对5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例进行颅锥钻孔加尿激酶灌注治疗.结果:总有效率为68%,术后第7天复查CT颅内血肿清除率为65%.结论:颅锥钻孔抽吸血肿加尿激酶灌注引流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疗效显著,操作简单,不需要贵重仪器,可以推广应用.

    作者:梁冰;车林海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组合切口额颞大骨瓣开颅救治广泛额颞部脑损伤

    目的:探讨组合切口额颞大骨瓣开颅术在救治广泛额颞部脑损伤中的应用.方法:对75例经CT扫描诊断的单侧额颞部广泛脑损伤有手术指征的患者随机采用额颞马蹄形切口普通骨瓣开颅(常规术式)和组合切口额颞大骨瓣开颅(组合术式).以格拉斯哥预后评分判定疗效,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组合术式组恢复良好率优于常规术式组(P<0.05);术中脑膨出发生率较常规术式组有所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昏迷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组合术式额颞大骨瓣开颅切口设计符合美容要求,减压充分、合理,能有效改善脑循环,显著改善广泛额颞部脑损伤患者的预后.

    作者:徐善水;孙克华;李真保;江晓春;戴易;林元浩;李振球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阿奇霉素与头孢呋辛治疗呼吸道感染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注射用阿奇霉素与头孢呋辛治疗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阿奇霉素组(23例)0.25 g,每天1次,静脉滴注,用5天;头孢呋辛组(18例)1.5 g,每天2次,静脉推注,共用5天.结果:阿奇霉素组和头孢呋辛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在细菌清除率和药物敏感性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注射用阿奇霉素是一种有效和安全的治疗呼吸道感染的抗生素.

    作者:熊肇军;许启霞;陈余清;刘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氟乙酰胺中毒血清肌酸磷酸激酶检测的临床意义

    笔者在抢救急性氟乙酰胺中毒过程中,发现所有重度中毒患者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PK)明显增高,且与中毒程度和预后有一定关系.本文就急性氟乙酰胺中毒患者CPK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作一探讨.

    作者:刘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艾滋病14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本地区艾滋病(AIDS)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点.方法:分析14例AIDS流行病学、临床特点和实验室检查.结果:AIDS患者14例中经血液传播11例(78.6%),经性传播1例(7.1%),不详2例(14.3%).临床表现为发热14例(100%),胸闷、呼吸困难9例(64.3%),消瘦8例(57.1%),肺部感染14例(100%),霉菌感染7例(50%),合并结核病3例(21.4%),WBC<4.0×109/L 5例(35.7%),L<0.20 6例(42.9%);X线胸片均为双肺中、下部弥漫性斑片状、纤维条索状阴影;抗-HIV抗体阳性14例(100%).结论:AIDS患者以发热、肺部感染、胸闷、呼吸困难、消瘦合并霉菌和结核感染为主要临床表现;应结合流行病学进一步检测抗-HIV抗体,防止误诊或漏诊.

    作者:黄珈珈;徐凤珍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甘油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出血96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甘油氯化钠注射液在急性脑出血治疗中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的疗效.方法:应用甘油氯化钠注射液与甘露醇在临床方面作比较.结果:甘油氯化钠注射液与甘露醇在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有相似作用,但甘油氯化钠无肾功能变化、血尿等副作用.结论:急性脑出血、高颅压应用甘油氯化钠注射液,安全、有效,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颍;刘文成;杜鸿昌;田洪光;支泽;郭林红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良性肿瘤64例

    目的:探讨卵巢良性肿瘤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64例均经细致的术前检查,对极有可能为卵巢良性肿瘤的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行单纯肿瘤剔除术48例,肿瘤套扎切除术6例,囊瘤内液抽吸无水乙醇蛋白质凝固术9例.结果:63例顺利实施腹腔镜手术,1例中转开腹;2例畸胎瘤患者术后发生化学性腹膜炎.手术时间40~150 min,术后住院4~5天.术后病理检查64例均为卵巢良性肿瘤.结论:对诊断为卵巢良性肿瘤的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恢复快,值得推广.

    作者:李桂林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骨栓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

    髌骨骨折可分为四个基本类型,即横断、粉碎、纵形和撕脱型.横断者包括斜行,约占所有髌骨骨折的2/3[1].1998年5月~2001年11月,笔者采用骨栓治疗单纯髌骨横断骨折37例,获得满意效果.

    作者:杨小祥;钱塘;朱玉金;桑宏飞;冷震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人工流产术中镇痛效果的评价

    目的:探讨人工流产术中两种不同镇痛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盐酸利多卡因于子宫颈旁注射麻醉为A组,以2%盐酸利多卡因棉签行子宫颈管黏膜麻醉为B组,对两组在用药后子宫颈自然扩张程度及受术者术中的反应给予评定.结果:A组在镇痛效果及子宫颈自然扩张率明显优于B组(P<0.005),且A组中无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P<0.01).结论:两种镇痛方法对子宫颈自然扩张均有一定作用,但A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B组,方法同样简单,可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陶思娥;孙祥熙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心肺复苏失败后静脉溶栓抢救心跳呼吸骤停成功1例

    患者男性,51岁,既往体健.2002年4月21日凌晨2时突感心前区不适,随即呼吸、心跳停止,约10 min后即送来我院急诊室.心电图示一直线,立即建立静脉通道,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胸外心脏按压,肾上腺素1、3、5、7 mg静脉推注,纳洛酮、肾上腺皮质激素、碳酸氢钠等,持续约30 min,心电图仍为一直线.与家属谈话,拟准备静脉溶栓,在取得家属同意后,选择尿激酶静脉溶栓.5%葡萄糖液250 ml加尿激酶150万u静脉滴注,30 min内滴完;同时,心肺复苏继续进行,40 min后心电图显示为窦性心率,Ⅱ、Ⅲ、aVF导联显示ST段向上抬高约0.3 mV,血压维持在90~110/50~70 mmHg,转急诊病房.

    作者:伍德生;汪建超;吴晓飞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先天性阑尾重复畸形(附2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目的:阐明阑尾重复畸形的各种类型.方法:结合文献对本病的临床表现、病理形态特点及分类进行探讨.结果:先天性阑尾重复畸形分为双(多)阑尾畸形、阑尾部分重复畸形、袢状阑尾、双(结)盲肠双阑尾畸形.结论:重复阑尾极易引起感染,发生急性炎症、化脓、坏疽、穿孔.大多数病例必须通过手术和病理检查获得诊断.

    作者:陆磊;秦悦农;陆萍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与HBV-M检测比较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免疫标志物的乙型肝炎(乙肝)患者血清HBV DNA阳性率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PCR方法检测乙肝患者血清HBV DNA,用ELISA方法检测乙肝五项标志物即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结果:212例HBsAg,HBeAg,HBcAb均阳性的标本HBV DNA也全部阳性,阳性率为100%;158例HBsAg,HBeAb,HBcAb均阳性的标本,HBV DNA 62例阳性,阳性率为39.2%;HBsAg,HBcAb阳性标本55例,其中30例HBV DNA阳性,阳性率为54.5%;三抗体HBsAb、HBeAb、HBcAb阳性标本40例,其中5例HBV DNA阳性,阳性率为12.5%.结论:PCR方法更灵敏.只有检测HBV DNA才能确证HBV的真实感染和复制情况.

    作者:崔琢;王淑民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65例2型糖尿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者为27.2%;年龄、糖尿病病程、体重指数、高血压、空腹血清C肽、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清尿酸8个因素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有关.结论:为减少并发冠心病,2型糖尿病患者除注意控制常见的冠心病危险因素外,亦应注意控制高胰岛素血症、高甘油三脂血症、高尿酸血症.

    作者:周勇;孙虹云;席倩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单侧多功能外固定器治疗四肢长骨干骨折36例

    单侧多功能外固定器是治疗长管状骨骨折较为理想的器械,目前被广泛应用于临床.1997~2002年,我科应用该外固定器治疗长骨干骨折取得较满意效果,现作报道.

    作者:洪德胜;周涛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幽门螺杆菌L型及其致病性

    目的:对幽门螺杆菌L型的生物学特性与致病性进行研究.方法:在体外用羧苄西林诱导幽门螺杆菌形成L型以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分别取幽门螺杆菌原菌与L型感染实验小鼠以测定其生物学特牲与致病性.取136份胃癌与30份慢性胃炎患者标本进行组织学检查和细菌分离.结果:体外诱导的L型与原菌在特性上差别很大,但仍能以免疫酶染色与PCR法识别.实验动物感染,在体内的L型呈圆球体,大多在胃与十二指肠黏膜引起间质性炎症,一只脾脏并见有恶性病变.临床胃癌标本检查见L型亦呈圆球体状,77.3%患者幽门螺杆菌抗原阳性.慢性胃炎胃液分离,除见有幽门螺杆菌外,并有多种细菌和L型存在.结论:幽门螺杆菌L型形态多变,其中以圆球体多见于病变部位,且导致间质性和肿瘤的形成.但与慢性胃炎的关系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黄谷良;林特夫;贾继辉;叶和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早期直肠癌经肛门局部切除16例

    1993年1月~2000年10月,我科经肛门局部切除治疗早期直肠癌16例,效果满意,现作报道.

    作者:张敬彬;陈祥;刘小华;王启才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五河县农村儿童蛲虫感染及其相关因素调查

    目的:探讨蛲虫感染及其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以透明胶纸法调查五河县农村13岁以下的儿童蛲虫感染情况,同时对其卫生习惯、父母文化程度及职业、家庭经济状况和家庭子女数等因素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受检儿童蛲虫感染率为46.63%,男性为44.62%,女性为48.50%,两性别间差异无显著性.不同年龄组中,5~10岁为感染高峰.蛲虫感染与饭前不洗手、冬季不洗澡、用牙齿咬切指甲、常吃零食、不良玩耍习惯等因素密切相关.父母文化程度、职业、家庭子女数对儿童的感染率也有很大影响.结论:农村儿童蛲虫感染率较高,与不良卫生习惯、父母文化程度、职业及家庭子女数等因素密切相关.

    作者:王雪梅;胡守锋;夏惠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比索洛尔治疗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β受体阻滞剂比索洛尔(bisoprolol)治疗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按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为Ⅲ~Ⅳ级的冠心病住院患者37例,经洋地黄、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常规治疗病情达相对稳定状态后分为治疗组17例和对照组20例(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同时加用比索洛尔1.25 mg/d,每2周增加1.25 mg,大量5 mg/d,疗程12周.两组于治疗前后均做超声心动图和Holter检查.结果:两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均显著缩小(P<0.01),左室射血分数(EF)显著增加(P<0.01);心率明显减慢(P<0.01).治疗后两组相应指标比较:治疗组LVEDD和LVESD显著缩小(P<0.01),EF显著增加(P<0.01);心率明显减慢(P<0.01),室性期前收缩数显著减少(P<0.05).结论:β受体阻滞剂比索洛尔可减小已发生重构的心室容积,提高EF值;减慢心率,降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

    作者:冯燕娴;余强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医学院校学生失眠症状及其相关因素探讨

    目的:探讨医学院校学生失眠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生活经历调查表(LES)、Zung氏焦虑(SAS)及抑郁(SDS)自评量表,对失眠组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测评.结果:失眠组EPQ中N分高于对照组,E分低于对照组(P<0.001),失眠组遭遇不同应激性事件、焦虑和抑郁者人数均较对照组多(P<0.005).结论:医学院校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失眠症状,加强心理咨询、心理疏导,调整性格行为,可有效提高睡眠效率.

    作者:齐玉龙;翟长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蚌埠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