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鑫;高大胜;史晓俊;卜军;张宁汝;宋业年;冯慧勤
目的:探讨子宫颈癌介入治疗的护理要点。方法:对21例子宫颈癌术前进行介入治疗及子宫动脉栓塞病例的护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1例均顺利完成预定治疗目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超选择子宫动脉介入治疗是子宫颈癌术前重要的辅助方法,介入治疗的护理是保证疗效的重要手段。
作者:冯瑞芳;王震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分析绝经后阴道出血子宫内病变的声像图特征。方法:对疑有子宫内病变患者术前行腹部或阴道超声,多方位多切面扫查,术后与病理对照分析。结果:121例绝经后阴道出血82例为良性,39例为恶性。结论:超声能检出子宫内病变,可应用超声作为绝经后子宫出血的筛选手段。
作者:朱长梅;苏兰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He-Ne激光对术后未愈创面的疗效。方法:采用25 mW He-Ne激光仪以扩束光斑法及光纤照射法,对68例术后创面长期不愈的患者进行治疗。结果:经1疗程治疗后愈合49例(72.06%),2疗程后愈合19例(27.94%)。总有效率100.00%。结论:He-Ne激光治疗是促进创面愈合的有效方法。
作者:陶真;韩福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小儿膈疝的诊断与治疗经验。方法:经腹部修补膈疝12例,经胸或胸腹联合手术24例。结果:35例治愈,1例死亡,病死率2.78%。结论:小儿膈疝一经确诊应尽早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相对简单,具有损伤小、并发症少等特点,并且安全。
作者:徐勉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早期气管内冲洗治疗胎粪吸入综合征(MAS)的疗效。方法:采用早期气管内冲洗治疗21例MAS,监测冲洗前后的血气、血氧饱和度、胸片的变化。结果:经过1次冲洗后19例血气、血氧饱和度均正常,术后6 h胸片均示改善,2例无效而行机械通气治疗。结论:气管内冲洗能迅速有效地改善血气,并可能减少MAS患儿使用呼吸机的机会。
作者:陈诚;张玄龄;许茂超;朱运军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了解沙眼衣原体在泌尿生殖道感染的情况。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中的IgM抗体。结果:130例患者检出沙眼衣原体总阳性率为30.00%,其中男25.56%,女40 .00%。结论:沙眼衣原体是泌尿生殖道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应注意检查与防治。
作者:李凤云;张明霞;冯锡才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总结20例普胸手术围手术期不输血经验。方法:采用胸壁较小切口,不切断肋骨进胸,延长肋间切口以利暴露,止血应彻底。术后需禁食的患者,留置十二指肠营养管,早期管饲流质。围手术期不输血。结果:术后恢复满意,无吻合口瘘及切口感染等。手术前后血红蛋白无明显变化。结论:在良好的手术操作基础上,减少术中、术后出血,围手术期不输血是安全可行的,且不影响手术质量。
作者:刘以尧;王海涛;周晓;陈义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提高胰腺损伤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总结胰腺损伤28例,按美国创伤外科学会提出的胰腺损伤分级标准:Ⅰ级10例,Ⅱ级8例,Ⅲ级4例,Ⅳ级4例,Ⅴ级2例。均进行手术治疗。结果:术前诊断为胰腺损伤仅6例,占21.5%。治愈24例,死亡4例,病死率 14.3%。结论:对胰腺损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选择合理的术式,可降低其并发症和病死率。
作者:郑士友;蒋昭林;JIANG Zhao-lin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连续硬膜外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适应证和疗效相关因素。方法:经腰(骶)部穿刺,1%利多卡因连续硬膜外腔阻滞法。结果:随访151例,随访8~31个月,优良83例(55.0%),疼痛明显改善,以中央型和腰痛为主的椎间盘突出较为有效。结论:本封闭法疗效与椎间盘突出部位、类型有关,可适用于疼痛严重的椎间盘突出。
作者:彭家声;张晓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儿童肘内翻畸形是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常见的并发症,文献报道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并发肘内翻发生率高达30%~50%[1]。其治疗方法也很多,如肱骨髁上楔形截骨后钢板内固定、“∩”形钉固定、“M”型钉固定、克氏针固定、记忆钢钉固定等。笔者应用楔形截骨后克氏针交叉内固定的方法治疗小儿肘内翻27例。认为此术式方法简便,固定牢靠,效果好。兹作报道。
作者:孙贤法 刊期: 2001年第04期
重症颅脑损伤和颅内病变,病情复杂多变,脑疝是其严重的并发症之一。预防和早期发现脑疝是抢救患者生命、减少后遗症的关键。现就脑疝的早期观察和护理作一总结。
作者:王雪珍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用血液分析仪作血常规检测时由非小红细胞引起的上限区域干扰(upper region interference,URI)对血小板计数(BPC)结果的影响。方法:用血液分析仪作血小板参数分析,对出现URI报警但又不是小红细胞干扰的标本作显微镜计数,把两法结果作配对t检验。结果:仪器法结果为(66±17)×109/L,而显微镜计数法为(98±20)×10 9/L,两法结果差异有显著性(P<0.001);URI报警时除小红细胞干扰外,还有其他诸多因素;大血小板、血小板凝集块、冷球蛋白、衰老破坏的红细胞碎片等,其中常见的为大血小板。结论:对URI报警但非小红细胞干扰的BPC结果,一定要进行人工显微镜目测计数复检,否则会得到不可靠的结果。
作者:余道军;钟政荣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特点。方法:106例患者,经内科保守治疗17例,胸穿抽气45例,胸腔闭式引流13 例,手术治疗31例。结果:治愈87例,好转14例,死亡5例,病死率4.7%。复发32例,复发率30 .2%。自发性气胸青年组好发在夏季和冬季,病因以特发性气胸、肺大泡为常见;中老年组好发于7~9月份,以阻塞性肺气肿常见。结论:对3次以上复发性气胸、胸腔闭式引流无效或肺部有明确病灶者应积极手术治疗。
作者:桑颖;王秀丽;丁航宇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伴有晕厥的心律失常即晕厥性心律失常(syncopic arrhythmia,SA)是常见的临床急症之一。如果能及时正确诊断和合理救治,患者可转危为安。本文介绍其临床特点、急救方法及体会。
作者:王好伦;王治海;王瑞庭;江鹏;于友国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病毒性心肌炎是一种多发病,也是中青年常见病之一。我院采用心先安治疗,临床上取得较为满意效果,兹作报道。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997~1999年,我院收治病毒性心肌炎188例。男122例,女66例;年龄16~41岁。(1)重度(30例):有胸闷、心悸、气喘(甚至不易平卧),伴有Ⅱ°、Ⅲ°房室传导阻滞及心律失常,唇绀,颈静脉怒张,两肺可闻及干湿性罗音,肝脏肿大,两下肢明显指凹性水肿,柯萨奇病毒分离阳性,心肌酶谱学和心电图明显改变。(2)中度(11 4例):有胸闷、心悸、气短,伴有Ⅰ°房室传导阻滞及心律失常,两下肺可闻及少许干湿性罗音,肝脏肋下刚触及,两下肢轻度指凹性水肿,柯萨奇病毒分离阳性,心肌酶谱学及心电图明显改变。(3)轻度(44例):有胸闷、心悸,运动后加重,柯萨奇病毒分离阳性,心肌酶谱学及ST有轻度改变。本文Ⅰ°、Ⅱ°、Ⅲ°房室传导阻滞32例,房颤及各种期前收缩131例。(1)心先安治疗组(9 4例) :男70例,女24例;年龄16~39岁。重度6例,中度70例,轻度18例。Ⅰ°、Ⅱ°房室传导阻滞8例,房颤及各种期前收缩21例。(2)联合治疗组(94例):男52例,女42例;年龄17~41 岁。重度24例,中度44例,轻度26例。Ⅰ°、Ⅱ°房室传导阻滞23例,Ⅲ°传导阻滞1例,房颤及各种期前收缩110例。
作者:任启文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现状,以便制定和实施更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采取综合性和目标性监测,对收治患者监测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21 189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共4 019例,感染率为3.3%,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术后切口次之。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占优势。近几年通过监测和控制,医院感染发病率有显著下降趋势。结论:为预防医院感染的内、外源性感染的发生,必须采用强有力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和控制对策。
作者:王翠兰;卓和平;董泽润;李成云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休克期切痂植皮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依据休克期切痂植皮的临床指标,对11例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在休克期行切痂植皮。结果:11例全部平稳渡过休克期,仅1例特重度烧伤患者后期因重度营养不良伴感染,自动出院,余10例整个治疗过程平稳,感染及并发症明显减轻,创面愈合时间缩短。结论: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在休克期行切痂植皮是可行的,且疗效肯定。
作者:徐东卫;袁振奋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为提高原发性肝癌治疗效果,1995年12月~1998年1月,我院与安徽医科大学肿瘤研究所合作,应用榄香烯乳联合化疗药物作肝动脉灌注、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结果较单独使用化疗药物(MAP)灌注、栓塞疗效明显提高。
作者:张震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特殊及非典型表现。方法:对具有特殊及非典型表现的28例MM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例均结合骨髓、血液等检查而确诊。MM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可累及多个系统、器官,表现可不典型而易误诊或漏诊。结论:对MM不典型表现进行综合分析、鉴别,提高对该病的认识,避免误诊或漏诊。
作者:贾平;吴晓莉;纪淑仪 刊期: 2001年第04期
近年来,由于导管技术和导引穿刺技术的发展,临床已采用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治疗肝癌。此种方法,不要求全麻,不经腹腔,创面小,术后恢复快。1998~1999年,笔者参与132例肝癌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治疗。现将护理体会作一报道
作者:陈忠兰 刊期: 200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