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珍
目的:探讨用血液分析仪作血常规检测时由非小红细胞引起的上限区域干扰(upper region interference,URI)对血小板计数(BPC)结果的影响。方法:用血液分析仪作血小板参数分析,对出现URI报警但又不是小红细胞干扰的标本作显微镜计数,把两法结果作配对t检验。结果:仪器法结果为(66±17)×109/L,而显微镜计数法为(98±20)×10 9/L,两法结果差异有显著性(P<0.001);URI报警时除小红细胞干扰外,还有其他诸多因素;大血小板、血小板凝集块、冷球蛋白、衰老破坏的红细胞碎片等,其中常见的为大血小板。结论:对URI报警但非小红细胞干扰的BPC结果,一定要进行人工显微镜目测计数复检,否则会得到不可靠的结果。
作者:余道军;钟政荣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痢疾杆菌L型的诱导方法,比较原菌及L型的生物学性状。方法:用抗生素纸片法、胆盐、胆汁法分别诱导痢疾杆菌D15为L型,对原菌及L型菌的形态、染色、培养特性、生化反应及对药物的敏感性进行比较。结果:用抗生素纸片法、胆盐、胆汁法均可诱导痢疾杆菌D15为L型,稳定的L型在形态、染色、培养特性、生化反应等方面均与原菌有明显区别,回复株则与原菌基本相同。结论:痢疾杆菌在诸多因素作用下可发生L型变异,L型菌与原菌性状不同,临床诊断时应予注意。
作者:孙阳;李凤云;唐素兰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联合吸入沙丁胺醇及溴化异丙托品治疗婴幼儿哮喘的疗效。方法: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0例)用0.5%沙丁胺醇每次0.02 ml/ kg,0.025%溴化异丙托品0.04 ml/kg,生理盐水2 ml共同以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氧流量5~6 L/min,每天4次。对照组(70例)单用沙丁胺醇,剂量同治疗组。3天判断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69例,部分缓解11例。对照组完全缓解49例,部分缓解21例。治疗组较对照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联合吸入沙丁胺醇及溴化异丙托品比单纯吸入沙丁胺醇疗效更好。
作者:彭素娥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总结口腔颌面外科全麻术后窒息的预防及护理体会。方法:根据年龄、麻醉、手术方法的不同,对1 472例全麻下行各类口腔颌面部手术后患者实施针对性预防护理。结果:1 472例中19例发生术后窒息,其中2例死亡。窒息发生率1.29%,病死率0.14%。结论:重视和加强预见性护理,可有效降低口腔颌面外科全麻术后窒息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作者:王艳;陈利华;王英;卢保全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慢性肾功能不全是一综合征。目前,在慢性肾功能不全治疗中采用保守疗法(非透析治疗)保护健存肾单位,以延缓肾功能衰竭的进展,推迟患者采用透析治疗时间,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措施。前列腺素 E1(PGE1)主要作用是扩张血管和防止血小板凝集,调节肾血流量,抑制免疫反应。我院应用PGE1治疗26例慢性肾功能不全,疗效满意,现作报道。
作者:何衡杰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He-Ne激光对术后未愈创面的疗效。方法:采用25 mW He-Ne激光仪以扩束光斑法及光纤照射法,对68例术后创面长期不愈的患者进行治疗。结果:经1疗程治疗后愈合49例(72.06%),2疗程后愈合19例(27.94%)。总有效率100.00%。结论:He-Ne激光治疗是促进创面愈合的有效方法。
作者:陶真;韩福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为了解青少年HBsAg感染情况,进一步做好乙型肝炎预防接种工作,切实保护学生身体健康,笔者于1999年1月对某技校516名新生进行HBsAg检测和肝功能检测,并对HBsAg阴性者实施乙肝疫苗接种和接种后血清HBsAb随访检测。 1 资料与方法 1.1 检测对象 516名中,男323名,女193名;年龄15~18岁。用一次性注射器取空腹静脉血2 ml,迅速分离血清,测定HBsAg和肝功能。 1.2 试剂与疫苗 HBsAg和HBsAb用ELISA诊断试剂盒,珠海亚利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产品。乙肝疫苗酵母重组系深圳康泰生物制品有限公司产品,批号2980829-1。 1.3 免疫程序与接种方法 对HBsAg阴性的学生采用0、1、6个月分别注射乙肝疫苗5 μg,选上臂三角肌肌肉注射,半年后进行血清HBsAb检测。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χ2检验。
作者:吴晓红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细菌L型早是由Kliseneberger-Nobel从念珠杆菌(streptobacillus moniliformis)培养物中发现的一种小菌落,命名为L1(以她工作的Lister研究所的第一个字母而定)。后来,Pirece和Sharp等研究发现,抗生素(如青霉素)、溶菌酶、动物血清等有诱导细菌为L型的作用。巨噬细胞中与中性粒细胞由于其中的溶菌酶的作用亦有诱导L型的作用。而细菌进入人体内,在抗生素、溶菌酶、抗体、补体等内外因素的作用下,使细菌的胞壁部分或全部缺陷诱导为L型,并在细胞内定居生长繁殖和长期存活,在一定的条件下可回复,使疾病反复发作。目前,妇产科疾病对细菌L型感染的潜在危险性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研究甚少,本文综合有关报道,探讨细菌及其L型感染与不孕症、流产、子宫异常出血、子宫颈及子宫内膜炎症和子宫肿瘤发生的关系,以便做好对妇产科感染性疾病的防治工作。 1 细菌及其L型感染与不孕症、流产的关系 细菌及其L型感染与不孕症的关系可能很密切,在426例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组织切片中,细菌L型感染率为83.1%(354例),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L型。在54例不孕症患者阴道分泌物培养中,细菌及其L型阳性率为48%。通过30对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和精液病原微生物培养,发现53.4%子宫内膜和43.3%精液L型阳性,其中7对夫妇为双阳性。常规精液检查6/30例精子活动率和活动力均低于正常。抗感染治疗后8例已妊娠,表明细菌L型感染与不孕症有明显关系[1,2]。吴爱武等[3]对22例溶脲脲原体培养阴性的精液进行细菌及其L型培养,金葡菌及其L型阳性率27.27%(6/22),培养金葡菌及其L型阳性精子固定后进行电镜扫描,可见有些精子头部和尾部有巨形体、圆球体附着,但很少见典型的金葡菌。用金葡菌及其L型感染小鼠,其受孕率为25%~50%(正常对照组100%)(P<0.01)。且感染组小鼠受孕时间也明显推迟[4]。
作者:赵发英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患者女性,30岁,已婚。因外阴溃烂1个月,疼痛10天,来我科就诊。发病初在外阴部出现两处约黄豆大的溃疡,不疼痛;近1个月来有劳累及感冒史,溃疡处感觉疼痛。查体:面、躯干未见皮疹,双侧小阴唇及会阴正下方3处溃疡,双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在3处溃疡面取分泌物作梅毒螺旋体暗视野显微镜检查为阳性。血清学检查: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阳性(滴度1∶16) ;梅毒螺旋体血细胞凝集试验(TPHA)阳性。细菌学检查:取分泌物涂片,革兰染色镜检,发现较单一的革兰阴性细长、无弯曲杆菌,在血平板培养基上经35℃培养18~24 h,可形成光滑、湿润、无色半透明菌落,生化鉴定该菌对葡萄糖、果糖、木糖、乳糖、蔗糖及麦芽糖等均不氧化分解,氧化酶阳性,硝酸盐还原反应阳性,在O-F培养基的表面产碱,故确定为产碱假单胞菌。药敏:采用K-B法,结果对复方磺胺甲口恶唑敏感,其次为头孢曲松、喹诺酮类药。
作者:姜敏;盛秀云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提高胰腺损伤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总结胰腺损伤28例,按美国创伤外科学会提出的胰腺损伤分级标准:Ⅰ级10例,Ⅱ级8例,Ⅲ级4例,Ⅳ级4例,Ⅴ级2例。均进行手术治疗。结果:术前诊断为胰腺损伤仅6例,占21.5%。治愈24例,死亡4例,病死率 14.3%。结论:对胰腺损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选择合理的术式,可降低其并发症和病死率。
作者:郑士友;蒋昭林;JIANG Zhao-lin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纳络酮(naloxone)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急性脑梗死40例用纳络酮治疗2个疗程后与40例同样患者用复方丹参或维脑路通治疗对照,观察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用χ2或u检验。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5%,高于对照组的70%(P<0.05);治疗后血液流变学5项指标治疗组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1)。结论:纳络酮对急性脑梗死有明显疗效,是治疗本病的有效药物之一。
作者:汪建超;李宗琴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提高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成功率。认清三管关系后,分别分离钳夹,剪断胆囊管和胆囊动脉,电凝剥离胆囊。结果:52例中手术成功45例,效果满意。结论:术中应明确胆囊及其三角区解剖学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尽可能采取灵活、实用的操作方法,对完成手术十分必要。
作者:王金汉;赵怀辉;岳词义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增殖细胞核抗原(P CNA)的表达与肿瘤病理分级、临床分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5例膀胱移行细胞癌和11例正常膀胱组织PCNA的表达。结果:PCNA在膀胱癌及正常膀胱组织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1) ;随着膀胱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升高,PCNA阳性表达上升,Ⅰ级、Ⅱ级与Ⅲ级比较,PCNA 的阳性表达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T2~T4期PCNA的阳性表达显著高于Tis~T 1期(P<0.005);术后5年内无复发组PCNA的阳性表达显著低于术后5年内复发组( P<0.005)。结论:PCNA可作为膀胱癌恶性程度及预后判断的指标之一,可指导临床综合治疗。
作者:黄建康;李同度;陶仪声;胡永泉;姚敏;刘德纯 刊期: 2001年第04期
输尿管疾病;吻合术,外科
作者:朱启文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乳腺癌根治术的要求是将患侧乳房连同癌肿周围至少5cm宽的皮肤、乳腺周围脂肪组织、胸大肌、胸小肌和腋窝、锁骨下所有脂肪淋巴组织整块切除[1]。术后造成患者体形改变、术侧上肢功能障碍和心理障碍,需要对患者加强功能康复指导。现将护理体会作一总结。1 临床资料1999年1月~2000年1月,我院附属医院肿瘤外科对90例Ⅱ、Ⅲ期女性乳腺癌患者进行乳腺癌根治切除术,年龄28~81岁,平均58岁。左侧35例,右侧55例。Ⅱ期62例,Ⅲ期28例。住院时间平均21.6天。88例切口愈合良好,2例发生皮瓣坏死。
作者:杨秀木;祝改娣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分析绝经后阴道出血子宫内病变的声像图特征。方法:对疑有子宫内病变患者术前行腹部或阴道超声,多方位多切面扫查,术后与病理对照分析。结果:121例绝经后阴道出血82例为良性,39例为恶性。结论:超声能检出子宫内病变,可应用超声作为绝经后子宫出血的筛选手段。
作者:朱长梅;苏兰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由于晶体异常所致的继发性青光眼在临床上并不少见,部分病例早期易被忽视而延误治疗。因此,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十分重要,笔者现将此类病例的病因及治疗结果作一分析,现予报道。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91~1998年,我科共收治继发性青光眼47例47眼,占同期各类青光眼总数的8.25%(47/570)。男29例,女18例;年龄8~82岁。晶体膨胀性青光眼19 眼;晶体溶解性青光眼7眼;晶体异位性青光眼20眼;晶体过敏性青光眼1眼。1.2 临床表现晶体膨胀性青光眼19例均为老年性白内障膨胀期,发病急骤,眼压明显升高,前房浅,房角窄,晶体混浊膨胀,虹膜前膨隆。晶体溶解性青光眼7例均为老年性白内障过熟期,眼压明显升高,前房深,房角开放,在角膜后壁、房水、房角、虹膜及晶体表面可见灰白色具有彩色反光的斑点。晶体异位性青光眼20例均为外伤后晶体脱位引起,其中晶体不全脱位10例,脱位于前房内4例,脱位于玻璃体内6例。晶体过敏性青光眼1例,右眼晶体自发破裂,前房内有多量渗出,角膜后壁有成团的沉着物。所有病例眼压在5.33~9.33 kPa,视力光感至0.3不等。1.3 治疗方法所有病例均先采用药物治疗,晶体膨胀性青光眼19例行晶体摘除7例,晶体摘除联合小梁切除12例,其中Ⅰ期植入人工晶体14例。晶体溶解性青光眼7 例均行晶体囊内摘除。晶体异位性青光眼20例有6例保守治疗,14例行晶体摘除联合小梁切除。晶体过敏性青光眼1例保守治疗。1.4 结果眼压控制在正常水平者41例,占87.23%,未控制者6例,占12. 77%;视力提高38例占80.85%,视力下降7例,占14.89%;视力丧失2例占4.26%(见表1)。其中晶体异位性青光眼眼压控制16例,视力提高仅13例。
作者:李新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我科自1996年以来,采用CT定位,钻颅血肿抽吸治疗重症脑出血患者36例,疗效显著,并与内科常规治疗的32例重症脑出血患者比较,现作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治疗组36例,男20例,女16例;年龄50~76岁。患者均经头颅CT证实为脑实质出血,按多田氏公式计算,出血量均在40 ml以上,其中大量135 ml ,平均65 ml,破入脑室14例,合并脑疝10例。对照组32例,男18例,女14例;年龄48 ~78岁。出血量30~120 ml,平均60 ml,其中破入脑室12例,合并脑疝10例。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常规给予20%甘露醇脱水降颅压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钻颅抽吸:治疗组36例患者均选自发病24 h后,根据头颅CT三维立体定向,确定血肿中心为穿刺靶点,选择点尽量避开多血管区及颅内功能区。常规皮肤消毒,铺洞巾,局麻下用骨锥钻透颅骨,持血肿穿刺针到血肿中心,进行血肿抽吸,首次抽吸一般不超过血肿总量的60%,术后放置引流管,12 h后再行抽吸,若血肿粘稠不易抽出,可注入尿激酶1~2 万u,关闭6~8 h后再行抽吸,以后每天1次,连续3~5天,待引流管无血性液体流出,即可拔管。
作者:李庆春;段晓燕;朱瑞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特点。方法:106例患者,经内科保守治疗17例,胸穿抽气45例,胸腔闭式引流13 例,手术治疗31例。结果:治愈87例,好转14例,死亡5例,病死率4.7%。复发32例,复发率30 .2%。自发性气胸青年组好发在夏季和冬季,病因以特发性气胸、肺大泡为常见;中老年组好发于7~9月份,以阻塞性肺气肿常见。结论:对3次以上复发性气胸、胸腔闭式引流无效或肺部有明确病灶者应积极手术治疗。
作者:桑颖;王秀丽;丁航宇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了解抗精子抗体(AsAb)及其类型与不育(孕)症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AsAb,支原体采用培养法,衣原体用金标法。结果:120例不育症精液和36例不孕症子宫颈粘液AsAb总阳性率为26.28%;其中精液阳性率为20.83%,子宫颈粘液阳性率为44.40%,男女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抗体类型中,IgM型男性阳性率2.50%,女性为8.33%(P>0.05);IgG 型男性阳性率6.67%,女性为36.11%(P<0.005);IgA型男性阳性率12.50%,女性为30. 56%(P<0.05)。精液中IgM和IgA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但IgG与IgA和IgM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子宫颈粘液中IgM分别与IgA和IgG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 < 0.05和P<0.01),但IgG与IgA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同时进行支原体、衣原体检测,感染与否和AsAb(+)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精液和子宫颈粘液AsAb是不育(孕)症的重要原因,以IgG和IgA型为主;支原体和衣原体感染对产生AsAb无显著影响。
作者:吴学兵;焦瑞宝;韦金娥 刊期: 200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