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辉;孔令贵;邢汉飞;杜宝青
目的:探讨早期连续性肾替代治疗(CRRT)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相关性肾损害的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40例 SAP 合并急性肾损害(AKI)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1例和 CRRT 组19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CRRT 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 CRRT 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肌酐、尿素氮水平,TNF-α、IL-1、IL-6水平,APACHEⅡ评分及机械通气例数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RRT 组第3天肌酐、尿素氮水平均明显降低(t =2.836、2.952,P =0.003、0.004);与对照组比较,CRRT 组患者第3天 IL-1、IL-6、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t =2.376、2.414、2.197,P =0.351、0.028、0.042);与对照组患者比较,治疗后 CRRT 组患者APACHEⅡ评分、机械通气例数、病死率明显降低[(20.16±5.23)分与(13.83±4.48)分,14例(66.7%)与6例(31.6%),8例(38.1%)与2例(14.3%),t =4.572,χ2=4.912、4.043;P =0.0329、0.027、0.044]。结论早期 CRRT 治疗 SAP 患者能通过清除 SAP 患者 IL-1、IL-6、TNF-α等细胞因子,减轻患者急性肾损害,使重症胰腺炎患者获得更大的临床效益。
作者:蒋帆;黄文娣;张凌志;张近波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肝素钠和肝素锂抗凝血浆代替血清在临床生化检验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取健康体检者50例,采血后制备肝素钠抗凝血浆、肝素锂抗凝血浆及血清,分别检测其钾(K)、钠(Na)、钙(Ca)、低密度脂蛋白(LDL)、乳酸脱氢酶(LDH)、细胞因子(CK)、血尿素氮(BUN)、血清尿酸(UA)、碱性磷酸酶(ALP)、镁(Mg)、总胆固醇的标准值(CHO)、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甘油三酯(TG)等水平,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肝素钠抗凝血浆的 K、Na、Tca、LDL、LDH、CK、BUN、UA、ALP、Mg、CHO、TBil、DBil、TG 水平分别为(4.42±0.27)mmol/L、(137.00±1.70)mmol/L、(2.56±0.41)mmol/L、(115.53±88.93)mmol/L、(5.06±1.18)mmol/L、(281.56±67.36)mmol/L、(84.41±74.02)μmol/L、(0.99±0.18)U /L、(4.62±1.26)μg/L、(17.18±15.66)mmol/L、(2.22±2.66)μmol/L、(2.28±7.70)mmol/L,均明显比血清低(t =-3.415、-2.017、-4.739、-3.571、-3.155、-2.778、-4.117、-7.65、-10.799、-5.677、-3.192、-8.625、-5.401、-3.483,均 P <0.05);肝素锂抗凝血浆的 K、Na、TCa、BUN、UA、ALP、DBil、TP、Mg、CK、HDL-C、LDL、LDH 水平分别为(4.51±0.30)mmol/L、(137.06±1.56)mmol/L、(2.60±0.08)mmol/L、(5.08±1.22)mmol/L、(281.86±67.78)μmol/L、(84.83±74.82)U /L、(2.22±2.56)μmol/L、(74.15±10.94)mmol/L、(0.99±0.17)μg/L、(118.47±92.77)U /L、(1.68±0.72)mmol/L、(2.55±0.66)mmol/L、(129.82±30.34)U /L,均明显比血清低(t =-3.517、-3.273、-4.128、-3.101、4.749、-2.271、-4.586、-6.706、-10.095、-5.837、2.234、-7.309、-7.175、-14.875,均 P <0.05);肝素锂与肝素钠抗凝血浆与血清在HDL-C、LDL、BUN、Cr、TBil、DBil、Na、Cl、UA、GGT、ALP、ALT、AST、TP、ALB、TBA、Mg、CHO、LDH、CK、CK-MB、AMS、TG、Glu 等24个项目均有良好的相关性(均 r >0.800)。结论肝素钠和肝素锂抗凝血浆代替血清应用于临床生化检验中切实可行。
作者:郭燕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对老年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患者临床疗效。方法收集64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同时采用BiPAP 呼吸机经口鼻面罩行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并给予有效护理。治疗3 d 后,比较观察64例患者治疗前后 pH、PaO2、PaCO2、SaO2指标变化,呼吸、心率的变化及 APACHEⅡ、GCS 及辅助呼吸肌评分情况,记录通气治疗中不良反应。结果经过治疗后,患者的 pH 值由治疗前的(7.30±0.06),明显升高到(7.36±0.03),PaO2值由治疗前(43.58±5.54)mmHg,明显升高到(84.52±8.27)mmHg,SaO2值由治疗前(74.86±7.25)%,明显升高到(94.93±5.61)%,PaCO2值由治疗前(71.69±8.48)mmHg,明显降低到(42.55±6.23)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5.98、6.35、4.86、7.23,均 P <0.05),呼吸频率、心率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4.87、5.32,均 P <0.05),APACHE Ⅱ、GCS 及辅助呼吸肌评分均有明显改善,其中APACHEⅡ、辅助呼吸肌评分显著降低,GCS 评分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4.09、4.01、4.33,均 P <0.05)。结论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能改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患者临床症状,增加通气量及改善高碳酸血症,临床疗效较好,无严重不良反应。
作者:文辉;孔令贵;邢汉飞;杜宝青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检查对男性乳腺发育症诊断价值。方法对46例男性乳腺肿块行高频超声探查,观察乳腺腺体位置,厚度,边界,形态,内部回声,内部血流信号,腋窝有无肿大淋巴结。结果32例为单侧发病,其中左侧发病例约为18例,右侧发病例14例,14例为双侧发病;声像图声像图表现28例为乳头下方见乳腺腺体组织回声,呈偏低回声,边界较为清晰,内部回声较为均匀,12例表现腺体组织增厚,回声增强,呈条索状,类似女性腺体增生的声像图,6例表现为片状不规则中强回声区;彩色多普勒表现为33例腺体组织内无明显血流信号,10例表现为腺体组织内见1~2条条状血流信号,3例表现为较为丰富的血流信号。结论超声检查其无痛苦,可重复性操作诊断率较高,是检查男性乳腺发育症首选方法。
作者:段秉慧;潘绪芳;刘建民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车前子醇提取物对不同糖尿病造模类型实验小鼠的降血糖效果。方法分别采用不同类型的糖尿病小鼠模型,即肾上腺素性高血糖小鼠模型、葡萄糖性高血糖小鼠模型以及四氧嘧啶性糖尿病小鼠模型进行实验。结果车前子醇提取物的高剂量组[(10.26±1.76)mmol/L]对肾上腺素性高血糖小鼠[(14.74±2.47)mmol/L]具有极明显的降血糖作用(t =2.558,P <0.01);中剂量组[(11.74±2.35)mmol/L]对肾上腺素性高血糖小鼠具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t =1.524,P <0.05);车前子醇提取物的高剂量组[(11.38±1.76)mmol/L]对葡萄糖性高血糖小鼠[(16.15±2.49)mmol/L]具有极明显的降血糖作用(t =2.710,P <0.01),中剂量组[(13.01±3.23)mmol/L]对葡萄糖性高血糖小鼠具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t =1.334,P <0.05)。结论车前子醇提取物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明显的降低血糖作用。
作者:张居卫;张建顺;张海英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不同月龄段和不同季节婴儿肺炎病毒病原学谱。方法对1073例婴儿肺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儿鼻咽分泌物行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73例肺炎患儿中,病毒检出阳性406例,阳性率为37.8%,其中混合感染7例。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检出率高,共检出334例,占82.3%;1~6个月龄小婴儿 RSV 感染率为36.4%,与>6~12个月龄大婴儿 RSV 感染率的26.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25,P <0.05);冬春季 RSV 感染率为39.7%,显著高于夏秋季的13.6%;冬春季副流感病毒3感染率为1.8%,显著低于夏秋季的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27, P <0.05)。结论婴儿肺炎病毒病原学常见的为 RSV,对于小婴儿和冬春季要注意 RSV 感染,夏秋季要注意副流感病毒3感染。
作者:王敏;王林霞;汤鲁明;严纯雪;潘国权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脑损伤后锥体束华勒氏变性的MRI 表现,以提高其诊断的准确性。方法收集25例原发性脑损伤后锥体束华勒氏变性的 MRI 资料,并分析其影像特征。结果25例患者中,原发病灶均位于幕上,2例于原发病灶同侧锥体束走行区出现连续的条带样长 T1或等 T1,长 T2改变,FLAIR 及 DWI 呈高信号。2例 T1 WI 呈低信号,T2 WI 及 FLAIR 呈高信号,DWI 等信号。21例为 T1 WI 低信号,T2 WI 高信号, FLAIR 高信号,DWI 等低信号且合并脑干萎缩。结论MRI 是诊断脑损伤后锥体束华勒氏变性的可靠方法。
作者:杨扬;严肃;吴立伟;单海荣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异型淋巴细胞计数、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与临床表现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的研究方法,收集确诊为 IM的住院患儿206例,分析异型淋巴细胞、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和临床症状及三者相互关系。结果IM患儿 CD +3升高、CD +3 CD +4降低、CD +3 CD +8升高及NK 计数降低,健康对照组患儿分别为(64.23±6.26)%、(32.96±8.68)%、(20.25±7.45)%、(14.68±5.4)%,而 IM患儿分别为(84.13±14.64)%、(18.45±5.14)%、(54.46±16.82)%、(4.65±1.5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90.29%患儿异型淋巴细胞增高≥10%,异型淋巴细胞计数越高的患儿,淋巴细胞亚群异常越明显,异型淋巴细胞≥20%的患儿,CD +3 CD +8升高和 NK 细胞计数降低更为明显,分别为(58.78±16.67)%、(3.28±1.57)%,异型淋巴细胞<20%>10%与<10%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分别为(54.53±15.12)%、(4.55±1.64)%及(50.25±14.23)%、(5.13±1.84)%。重症 IM较轻型IM患儿及对照组患儿相比,CD +3 CD +8升高和 NK 细胞计数降低更为明显,分别为(57.78±15.45)%、(3.18±1.61)%、(51.09±12.26)%、(4.68±1.82)%、(20.25±7.45)%、(14.68±5.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结论IM存在免疫功能异常,异型淋巴细胞的数量、CD +3、CD +3 CD +4、CD +3 CD +8和 NK 计数可作为病情观察监测指标。
作者:唐普润;邓素娟;钟乐璇;胡湘 刊期: 2015年第12期
患者男,73岁,以“乏力、纳差2个月”为主诉于2014年7月入北京医院。患者2014年5月出现乏力、纳差症状,进行性加重,2014年6月外院血液学检查提示严重低钠115 mmol/L,血氯79 mmol/L,给予静脉补充氯化钠后,低钠血症仍难以纠正,入院前外院查血钠为123 mmol/L,为进一步诊治收入我院。既往史、个人史、婚育史、家族史无特殊,入院查体:T 36.3℃,P 80次/min,R 18次/min,Bp 120/70 mmHg,神志清楚,精神差,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80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不肿。实验室检查:钠110 mmol/L,氯77 mmol/L,总胆红素24.5μmol/L,直接胆红素13.7μmol/L,总蛋白56 g/L,白蛋白42 g/L,肌酐46μmmol/L,尿素氮2.05 mmol/L,血渗透压257 mmol/kg,尿渗透压586 mmol/kg,24 h 尿钠35 mmol/L,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凝血相正常,癌胚抗原、甲胎蛋白等肿瘤标志物正常,甲状腺功能正常,血 ACTH、24 h 皮质醇节律、醛固酮正常,垂体 MRI、肾上腺 MRI 未发现异常,腹部 MRI 提示肝Ⅶ、Ⅷ段之间不规则结节,3 cm ×3 cm ×2 cm,胸部、盆强增强 CT 未发现占位性病变。诊断考虑等容量低渗性低钠血症、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SIADH)可能性大,给予限水800 mL/d 持续2 d 后复查血钠为116 mmol/L;给予托伐普坦治疗,起始剂量3.75 mg 口服每天1次,并逐渐加量至7.5 mg 口服每天1次,3 d 后复查血钠为120 mmol/L,6天后血钠复查血钠为125 mmol/L,之后血钠再无明显上升。行 CT 引导下肝脏占位穿刺病理提示为肝细胞肝癌,经过佳支持治疗2周后患者一般情况明显改善,后于我院普外科行肝癌根治术后,术后病理为中分化肝细胞肝癌,肿块大小3.5 cm ×3 cm ×2 cm,Ki-67(10%+),HCC(+),Syn(-),CgA(-),无淋巴结转移;术后3周复查血钠、血氯均恢复正常范围,复查腹部 CT 未见肿瘤复发,患者一般情况良好。
作者:胡雪晴;丁丽 刊期: 2015年第12期
β细胞功能障碍是2型糖尿病主要病因之一,β细胞功能障碍由多种机制产生:如氧化应激、内质网应激、缺氧应激、炎症因子作用下,引起β细胞自噬、增殖减少,去分化,终导致细胞凋亡,形成2型糖尿病。FOXO1因子是胰岛素信号路径的关键因子,参与了形成β细胞功能障碍的机制。本文就 FOXO1与β细胞功能障碍之间的关系做一综述。
作者:徐敏;王威 刊期: 2015年第12期
例1:男,41岁,因头颈部疼痛2周,视物双影1周,加重1 d 入院。否认高血压、糖尿病、肾脏病病史。入院查体:血压230/130 mmHg,神经系统查体未见异常。头颅 CT 平扫未见异常。头颅 MRI 检查示:脑干、小脑、脊髓异常信号,呈等T1、稍长 T2信号改变,FLAIR 像上显示病灶更加明显,DWI呈稍高信号,增强扫描显示病灶无明显强化。脑电图检查未见异常。腰穿脑脊液压力220 mmH2 O,常规生化正常,病原学检查阴性。入院后患者剧烈头痛,频繁恶心、呕吐,并突发意识不清、四肢抽搐1次,症状持续约1 min 自行缓解,血压高达240/140 mmHg,诊断:可逆性脑病综合征(PRES)、高血压3级,给予硝普钠微量泵控制静注降压,甘露醇脱水、降颅压,卡马西平控制痫性发作,患者头痛症状明显减轻,未见出现癫痫发作,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7 d 后复查头颅 MRI 病灶明显缩小,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出院后3个月复查头颅MRI 未见异常信号。
作者:王静;苏东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早期阶段性功能锻炼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乳腺癌术后患者10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锻炼,观察组给予术后早期阶段性功能锻炼,记录两组临床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3%,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5.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86,P <0.05)。观察组干预后大心率时间(4.67±1.21)min,距离(256.37±30.19)m,心率恢复时间(6.83±1.43)min,主观用力感觉评分(10.33±1.68)分;对照组干预后大心率时间(3.21±0.68)min,距离(189.71±17.83)m,心率恢复时间(10.38±2.57)min,主观用力感觉评分(7.75±0.65)分,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7.585、13.709、8.704、10.328,均 P <0.05)。观察组发生上肢水肿3例,皮下积液2例,皮瓣坏死2例;对照组发生上肢水肿11例,皮下积液9例,皮瓣坏死8例,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282、4.981、3.983,均 P <0.05)。结论早期阶段性功能锻炼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肩关节活动度,提升患者耐力,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叶美娜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介入结合中药方剂灌肠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异位妊娠患者22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110例)与对照组(110例),观察组采用甲氨蝶呤介入联合中药方剂灌肠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甲氨蝶呤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显效74例,有效30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4.5%,对照组显效44例,有效50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为85.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5,P <0.05);两组治疗后血清β-HCG 等指标均明显改善,观察组改善更加明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3.05、12.93、10.92、10.50,均 P <0.05),观察组盆腔积液、包块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7.27、8.97、8.50,均 P <0.05);不良反应主要为口腔溃疡、胃肠道反应、轻度肝功能异常,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甲氨蝶呤介入结合中药方剂灌肠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确切、起效快、不良反应少。
作者:张汝倩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肺炎患儿血清降钙素原(PCT)和CRP水平的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23例肺炎患儿,其中细菌感染48例、支原体感染36例、病毒感染39例,另选同期40例体检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其血清 PCT 和 CRP 含量,对检测结果与临床后诊断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细菌性肺炎组、支原体肺炎组和病毒肺炎组 PCT 的水平分别为(5.80±1.92)μg/L、(0.45±0.15)μg/L 和(0.32±0.17)μ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19±0.10)μg/L(t =5.37、3.41、1.23,均 P <0.05);细菌性肺炎组、支原体肺炎组和病毒肺炎组 CRP 的水平分别为(45.34±13.35)mg/L、(28.63±11.37)mg/L 和(8.19±2.07)m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85±1.31)mg/L(t =5.37、3.41、1.23,均 P <0.05);血清 PCT 检测肺炎患儿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预测性分别为93.56%、82.35%和69.25%,分别高于血清 CRP 诊断肺炎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预测性(χ2=4.41、5.83、7.62,均 P <0.05)。结论血清 PCT 和 CRP 测定可作为儿童肺炎的辅助鉴别指标,对儿童肺炎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肖平;罗毅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调强放疗同步 TP方案化疗结合腔内后装放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近期疗效。方法将58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同步放化疗组30例)和对照组(单纯放疗组28例),两组患者的放疗方法相同,均采用体外调强放疗加腔内后装放疗的方法,观察组采用 TP 方案同步放化疗,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1.4%,观察组有效率为83.3%,两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47,P <0.05);两组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放射性膀胱炎、放射性直肠炎,但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可提高患者近期疗效。
作者:张文兵;谢同芳;汤俊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推拿治疗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痛经患者100例,按患者就诊先后顺序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推拿治疗,对照组口服布洛芬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痊愈26例,有效率94.0%;对照组痊愈4例,有效率58.0%,两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31,P <0.05)。结论推拿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汝玉江;郑晓燚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通过分析围产期孕妇生殖道B族链球菌(GBS )的感染与不良妊娠结局,为临床医师制定有效地预防和治疗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13年1月至2015年2月,对795例围产期孕妇生殖道分泌物进行 GBS 培养鉴定,观察临床症状及不良妊娠结局,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795例孕妇中共检出 GBS 携带者256例,带菌率为32.2%。<30岁组(28.9%)与≥30岁组(42.3%)的带菌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095,P <0.01)。GBS 阳性者与 GBS 阴性者的临床症状发生率(18.8%,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514,P <0.01)。GBS 阳性组与 GBS 阴性组比较,胎膜早破、早产、宫内感染及新生儿感染发生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9.355、10.543、31.797、13.291,均 P <0.01)。结论围产期孕妇 GBS 带菌率较高,且高龄者易于感染;围产期孕妇感染 GBS 可增加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应予以临床干预。
作者:杨文东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对高血压患者心血管事件的预防作用。方法将105例高血压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 A、B、C 三组,每组35例。A 组采用硝苯地平治疗,B 组给予硝苯地平和阿司匹林,C 组给予硝苯地平与双嘧达莫。观察三组患者的降压疗效,3年来通过定期随访所有患者,观察高血压患者心血管事件的预防效果。结果B 组脑梗死、心肌梗死、脑出血发生概率分别为2.85%、2.85%、0.00%,均少于 A组和 C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4,P <0.05)。结论阿司匹林对高血压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具有较佳的预防作用,值得推广和使用。
作者:江洪;刘洪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造口师为主体的个案管理团队在肠造口出院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出院的首次肠造口患者120例,按出院时间分为对照组(n =60)和观察组(n =60),对照组实施常规延续护理,观察组以造口治疗师为主体的个案管理团队干预。比较两组患者1年的生活质量和焦虑程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不良反应和特异性模块评分分别为(63.34±30.04)分、(63.78±27.25)分、(66.59±24.52)分、(67.32±21.87)分、(62.44±23.52)分,对照组分别为(57.15±24.88)分、(59.04±26.29)分、(59.42±25.33)分、(64.45±28.44)分、(59.72±20.25)分,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2.560、2.498、3.002、2.324、2.038,均 P <0.05);干预后,观察组 SAS 评分为(47.74±5.70)分,对照组为(50.29±5.42)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354,P <0.05)。结论造口治疗师为主体的个案管理团队能够有效提高肠造口患者出院后的生命质量,减轻其焦虑,是延续护理可行途径之一。
作者:宋海芳;金文君;谈振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康复运动操群组管理在脑卒中肌痉挛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康复科脑卒中肌痉挛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进行常规“一对一”的康复训练;观察组40例,实施康复运动操群组管理模式;对两组患者的功能训练依从性和康复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参与训练依从性、效果监测依从性、主动学习依从性评分分别为(17.2±2.2)分、(8.3±1.7)分、(7.8±1.3)分,均高于对照组(t =9.781、7.979、6.951,均 P <0.01);功能训练两周后观察组患者 FMA 和 BI 评分分别为(75.88±17.52)分、(63.32±13.72)分,均高于对照组(t =3.994、5.611,均 P <0.01);观察组患者Ashworth 分级明显低于对照组(z =2.545、2.599,P <0.05)。结论康复运动操群组管理能提高患者功能训练依从性;明显提高患者康复训练的效果。
作者:詹小理;朱文宗;张晓晓 刊期: 2015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