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干预减轻产妇产后疼痛的效果研究

朱红英;翁海瑛

关键词:护理干预, 产后疼痛, 效果
摘要:产后疼痛是产科临床常见的产后症状,尤其是剖宫产产妇.它不仅给产妇带来身体上的不适,还给其心理带来严重的损害,并影响到产妇休息、进食,影响母乳喂养、母婴早期交流及产后恢复,危害母婴健康.因此,研究产后疼痛相应的护理干预方法,对于缓解产妇产后疼痛,促进产妇身心恢复和母婴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早期脑电图监测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脑电图(EEG)对窒息新生儿早期诊断脑损伤的价值.方法 对2008年4月-2010年4月在我院住院的40例窒息新生儿于出生后12 h内进行EEG检查.结果 在40例新生儿中,诊断为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患儿有36例,EEG异常的有32例,异常率为80.0%;确诊的HIE患儿EEG异常率达88.9%,EEG异常程度与HIE临床分度基本一致,EEG表现与HIE预后密切相关,中重度EEG改变者预后差.结论 新生儿窒息12 h即可出现EEG改变,EEG监测可直接、客观地反映脑功能的状态及损伤程度,有利于早期发现窒息缺氧后的脑功能异常.

    作者:陈莉琳;张德雄;陈丹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郧县南水北调移民疾病控制服务的实践与体会

    南水北调是中央的惠民工程,它承载着几代中国人的梦想,肩负着解决北方供水不足、实现南北经济齐飞的国家战略.郧县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地,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郧县外迁移民涉及8个乡镇的118个村、7 176户居民,共计30 264人.

    作者:柯华;柴玲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上海市闵行区2004-2008年新涂阳肺结核病人治疗转归分析

    活动性肺结核病人的早发现、早治疗是当前控制结核病流行的主要手段,特别是涂阳肺结核病人,如能及早发现并给予合理有效的治疗,是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重中之重

    作者:严慧琴;唐利红;成玉萍;张金兰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气压治疗预防脑卒中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对照研究

    脑卒中是老年人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卒中患者一般处于意识障碍、长期卧床和脱水治疗等状态,很容易发生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 DVT).如果不加以预防,脑卒中患者DVT发病率可达3%~30%,甚至高达53%[1-2].DVT可严重影响患者的肢体功能,特别严重者还可因血栓脱落阻塞较大的肺动脉而造成肺栓塞,终导致患者死亡口[3].

    作者:方振辉;俞雯雯;吕志芳;芦颖芝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TCT和HPV-DNA联合检测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中的应用

    宫颈癌可防可治,如能通过各种筛查及早发现癌前病变,即可防患于未然[1].液基薄层细胞检测技术(TCT)是检查宫颈病变的常用方法,能明显提高宫颈异常细胞检出率,减少假阴性率.针对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这一主要病因,可采用HPV-DNA检测[2].

    作者:秦泳芳;陶素萍;叶小燕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乡镇卫生院手术开展状况的变迁分析

    目的 了解近10年乡镇卫生院的手术开展状况,为手术项目包的发展走向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同一批49所乡镇卫生院2000年与2008年两次调查所得的手术项目开展、普及和利用情况进行变迁分析.结果 近年来乡镇卫生院手术项目普及率整体上基本稳定,略有萎缩,不同经济水平地区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开展和利用较多的手术项目均为计划生育类和急症类.结论 乡镇卫生院手术项目包的发展走向应以满足所服务人群需求为导向,同时应避免盲目购置设备而造成浪费.

    作者:程亮;吕军;袁敏;孙梅;冀明奎;汤善健;曾雁冰;朱道立;林尚立;梁鸿;姜庆五;王颖;励晓红;苌风水;罗力;郝模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社区卫生服务对慢性病健康管理的研究进展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性病)已成为威胁社区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而健康管理是实施慢性病防治的一种有效手段.社区卫生服务对慢性病病人通过实施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让慢性病患者改变不合理的生活方式、科学饮食和适量运动,从病因上消除健康危险因素,达到有病早治,防止或推迟并发症的目的.

    作者:马维红;李琦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初级卫生保健对人群健康和卫生系统的贡献

    自阿拉木图宣言颁布以来,初级卫生保健已成为发展中国家扩大卫生服务的核心战略.值阿拉木图宣言颁布30周年之际,全球呼吁要进一步加强初级卫生保健[1-2].初级卫生保健是社区中的个人和家庭通过广泛参与并普遍获得的,社区和国家可以负担得起的基本卫生保健[3],是实现千年卫生发展目标的有效途径,是加强卫生系统的核心战略,探讨初级卫生保健效果意义重大[3].

    作者:季海英;匡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锁骨中段骨折治疗分析

    锁骨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5.98%[1],而锁骨中段骨折占所有锁骨骨折的90%[2].本研究2000年12月-2009年11月分别采用保守治疗(非手术)和重建钢板、克氏针内固定疗法治疗锁骨中段移位骨折243例,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孙克洪;郜晏星;沙明;周梁;褚琪平;夏世平;陈超;何海松;阮品妃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艾司洛尔在心室电风暴治疗中的应用

    心室电风暴是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危险的并发症之一,一旦发生就十分凶险,只有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才能有效控制心室电风暴的发作,降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死亡率.我科自2006年4月-2010年9月收治12例ACS并发心室电风暴的患者,经静脉给予艾司洛尔治疗后,取得了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肖煜东;郑秀峰;刘飞;崔荣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19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惠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对我院1986年10月-2010年10月诊治的19例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文献对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的疾病特点、诊断及治疗体会进行总结.结果 19例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患者年龄35~82岁,平均年龄62.5岁,手术治疗17例,死亡4例,溶栓治疗2例痊愈,2例术后危重者放弃治疗.结论 动态观察腹部体征及反复腹穿、CT等检查可以早期明确诊断,及时溶栓或手术能够降低死亡率.

    作者:韩永治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苏州市黄埭镇754例0~6岁儿童末梢血5种元素测定结果分析

    人体常量元素中钙、镁和微量元素中的铁、锌、铜这5种元素在儿童生长发育阶段起着重要作用.为初步掌握苏州市相城区黄埭镇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状况及营养水平,我们测定分析了黄埭镇6岁以下儿童末梢血钙、铁、锌、镁和铜5种元素的含量,为群防群治提供依据,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作者:孙雪龙;李芬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重庆市沙坪坝区社区卫生服务人力资源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目的 了解重庆市沙坪坝区社区卫生服务人力资源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为合理配置社区卫生服务人力资源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填式问卷普查的方法对沙坪坝区47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力资源配置现状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做出分析.结果 沙坪坝区社区卫生服务人力资源配置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全科医生、公共卫生医师数量少;医护比例不合适,护士比例偏小;高素质卫生人才缺乏;年龄结构不合理,中年技术骨干缺乏.培训不足与相关配套政策不到位也是影响社区卫生服务人力发展的重要因素.结论 优化沙坪坝区社区卫生服务人力资源配置,一方面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建立健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财政、人事和考核等方面的相关政策;另一方面要调整全科医生、公共卫生医师和社区护士数量,强化对各类社区卫生人员的培训.此外,加强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其他卫生机构的交流及协作也是促进人力资源高效利用的途径之一.

    作者:朱晋伟;陶惠;何建军;陈世斌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鳃裂囊肿和鳃裂瘘100例临床分析

    鳃裂囊肿和鳃裂屡是颈部常见的先天性胚胎发育畸形,临床特点为易感染、易误诊.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将本院1986年7月-2010年8月收治的100例鳃裂囊肿和鳃裂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伟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肠梗阻导管在急性小肠梗阻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急性小肠梗阻是外科常见病,治疗采用单纯胃管置入行胃肠减压术,并禁食、补液以及抗感染、中医中药治疗等方法,对保守治疗不能缓解的患者需行手术治疗.本科于2008年1月-2010年8月,对诊断急性小肠梗阻且经常规胃肠减压治疗无效的25例患者,采用经鼻插入肠梗阻导管行小肠内减压法,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伟忠;张玉惠;梁金荣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传染科护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及其防范措施

    传染科是传染病患者相对集中的场所,独特的工作环境和服务对象决定了传染科护士成为日常工作中职业暴露的危险群体[1].近年来,职业安全成为医务人员越来越关心的问题,尤其是传染科护士的职业安全备受关注.随着护理模式的不断转变,传染科护士与患者的接触以及来自各方面的危害日益增多,护理操作过程中若不注意个人防护,容易造成职业性危害,不仅会危害自身健康,而且可能成为传染源和传播媒介,增加患者发生医院内感染的可能性[2-3].

    作者:林小娟;洪清慧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家庭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目的 研究家庭干预对本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发放问卷,调查108例本社区高血压患者在实施家庭干预前后对高血压知识、服药依从性、血压控制指标和生活满意度等方面的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 家庭干预6个月后,108例社区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的防治知识、服药依从性、血压控制指标和生活满意度等均有提高.结论 针对性的家庭干预能有效地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有利于高血压的控制,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先荣;孔桂花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在农村基层传播推行循证医学的尝试与思考

    简介了中英GTF合作项目关于在浙江省农村基层开展循证医学(EBM)的活动内容,分别从项目EBM工作进展、取得的初步成效、基层实施EBM面临的问题与原因、带来的启示与思考等方面进行总结,为农村基层传播与推行EBM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作者:毛荣宗;金大兴;王雪勇;郑燕娜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乡镇卫生院院长视角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影响研究

    目的 在对山东省潍坊市、泰安市和滨州市69位乡镇卫生院院长进行定性访谈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透过乡镇卫生院院长的视角,分析新农合对卫生院及农村卫生等各个方面所产生的影响,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其解决的办法.方法 运用自主设计的访谈提纲和调查问卷对受访的69名乡镇卫生院院长进行调查,并通过描述性分析等方法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新农合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乡镇卫生院和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减轻了农民的就医负担.讨论与建议在肯定实施新农合所取得成绩的同时,指出卫生院存在的问题,职工收入与卫生院的发展脱节,医务人员医疗水平较低,并就此提出针对性建议.

    作者:刘尧尧;尹文强;郭洪伟;于倩倩;王伟;孟宏伟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不同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尿失禁的临床研究

    尿失禁是临床常见的脑卒中后遗症之一.脑卒中早期,尿失禁的发生率大约为37%~58%[1],急性期脑卒中尿失禁的部分患者,在恢复期大多可以恢复排尿控制,但仍有一些患者不能恢复,造成连续的尿失禁,引发尿路感染、褥疮和抑郁等并发症,是患者预后及康复中的一大难题.

    作者:赵惠;喻巍;闫成海;孙宏;孙波 刊期: 2011年第05期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杂志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初公卫生保健基金会,黑龙江省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