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农村局部地区麻疹、甲肝等暴发流行与加强传染病控制的对策

张其雷;曹国强;马长利;姚玉涛

关键词:传染病, 控制, 策略
摘要:通过疫苗接种我国早于1961年消灭了天花,1995年基本消灭了脊髓灰质炎,初步控制了麻疹、白喉、百日咳、破伤风、流脑、乙脑等.但是,霍乱,鼠疫、病毒性肝炎、结核病、流行性出血热、疟疾及一些寄生虫病至今在我国尚未被有效控制,肝炎、痢疾、结核等疾病目前在部分城市和农村地区仍然比较普遍[1].特别是在基层预防保健与健康教育薄弱的农村地区,经济欠发达,卫生条件差,卫生知识缺乏,疾病预防控制措施落实不到位,仍时常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2001年至2004年,我市农村地区发生2起麻疹和1起甲肝暴发流行,给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当地经济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因此,控制农村局部地区传染病暴发流行,仍是农村卫生防疫工作的重点.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乳腺癌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

    乳腺癌是女性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为了解乳腺癌的发病情况,找出在某些环境下与其发病相关联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从而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为此,我们采用对照研究的方法,对本地区部分乳腺癌患者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代丽萍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辨证论治

    根据中医分型进行辨证论治,用中药汤剂治疗各类型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根据阴、阳、气、血的亏虚,痰浊、血淤的形成,标本兼治,取得较好疗效.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的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90.1%,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为80.9%,Holter改善总有效率为66.5%.同时根据现代医学对中医药的研究结果,在辨证治疗的同时亦辨病治疗,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作者:杜健;王韶兵;项聿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骨密度测定在佝偻病诊断中的应用

    我们应用定量超声骨强度检测仪测定佝楼病患儿骨矿含量,同时测定血钙、骨碱性磷酸酶(BALP)、拍X光片,探讨佝偻病患儿骨矿含量,血生化及X线检查的异常检出率为应用骨密度测定佝楼病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原庆辉;李佳;高晓岩;秦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农村局部地区麻疹、甲肝等暴发流行与加强传染病控制的对策

    通过疫苗接种我国早于1961年消灭了天花,1995年基本消灭了脊髓灰质炎,初步控制了麻疹、白喉、百日咳、破伤风、流脑、乙脑等.但是,霍乱,鼠疫、病毒性肝炎、结核病、流行性出血热、疟疾及一些寄生虫病至今在我国尚未被有效控制,肝炎、痢疾、结核等疾病目前在部分城市和农村地区仍然比较普遍[1].特别是在基层预防保健与健康教育薄弱的农村地区,经济欠发达,卫生条件差,卫生知识缺乏,疾病预防控制措施落实不到位,仍时常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2001年至2004年,我市农村地区发生2起麻疹和1起甲肝暴发流行,给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当地经济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因此,控制农村局部地区传染病暴发流行,仍是农村卫生防疫工作的重点.

    作者:张其雷;曹国强;马长利;姚玉涛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珠海市某职业学校学生健康相关危险行为及STD/AIDS知识、态度的调查研究

    目的了解职业学校学生健康相关危险行为的现状及对性病/艾滋病(STD/AIDS)知识的需求和认知态度,为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和制订性教育方案提供依据.方法整群抽取珠海市某职业学校学生1 794人,以不记名方式进行近1年内关于健康相关危险行为及STD/AIDS知识、态度的问卷调查.结果健康相关危险行为在职业学校学生中普遍存在.结论当前职业学校学生中仍存在着不少健康危险行为问题,对生殖健康知识及STD、AIDS知识的需求比较强烈,加强STD/AIDS的知识、态度的健康教育,并作为素质教育和人格培养的重要内容,家庭、社会、学校积极配合,实施健康危险行为干预十分必要.

    作者:李玉荣;张萍;谭瀛;付百红;连玉峰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煤矿企业职业卫生违法现象的调查及对策

    为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落实情况,我们对所属企业单位进行了专项调查,结果如下:(1)大部分单位无职业病防治组织或职业病防治专兼职人员;(2)无职业病防治计划和总结;(3)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不规范;(4)个人防护用品发放使用随意,无明确制度;(5)现场检查职业卫生防护设施设备运转情况和维修制度及执行情况无记录;(6)职业危害因素监督检测不能坚持经常,无评价制度;(7)无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8)无职业危害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9)职业危害告知书或职业病防治公告制度执行不好;(10)职业健康监护查体不落实,无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或职业卫生管理档案.

    作者:许海涛;胡延江;赵善冬;周长江;王家胜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广州市空调公共汽车空气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

    目的为了解广州市空调公共汽车空气质量的现状,探索广州市空调公共汽车空气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抽取广州市4个区空调公共汽车150辆,共300个样本,应用国际先进的手持技术、细菌培养技术对广州市空调公共汽车进行随机检测,应用统计软件SPSS10.0进行分析.结果广州市空调公共汽车内的温度、相对湿度、压强、菌落总数均在正常值范围之内,CO2浓度超标.CO2浓度、菌落总数均与乘车人数呈正相关直线关系;冬、春季比夏、秋季高;从晴天、阴天到雨天,车内空气质量逐渐改善.结论空调公共汽车内空气质量影响因素主要是CO2浓度和菌落总数,这两方面主要与乘客人数密切相关,还与乘客的密集度过大、车厢设计过于密闭等因素有关.

    作者:符懋敬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达菲治流感临床疗效观察

    流型性感冒(简称流感),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具有高度传染性.流感病毒有甲、乙、丙三种,甲型及亚型A、B等易引发大流行.流感病毒极易变异,人群对变异后的毒株缺乏免疫力,如不及时控制,易引起爆发、流行.临床特点为起病急、全身中毒症状重,有发热、头痛、乏力、全身酸痛等症状,婴儿易合并肺炎.2002年11月,杭州地区发生B型流感大流行,笔者随机选取21例可疑流感病例,应用抗流感新药达菲,与传统治疗组25例进行疗效对比,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慧芳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哈尔滨工程大学50岁以上教职员工体检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哈尔滨工程大学50岁以上教职员工的身体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指导和疾病预防工作.方法对285名50岁以上在职教职员工进行健康体检,体检内容包括血糖、血脂、肾功、腹部B超、心电及胸透.结果高血脂检出率为32.3%、高血糖检出率为18.9%,且两者在工人和干部中的检出率明显高于教师.结论该高校50岁以上教职员工的保健重点是改变生活方式,合理膳食,控制血脂和血糖.

    作者:黄晶;梁奎英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围手术期的护理

    嗜铬细胞瘤来源于交感神经细胞,90%生长于肾上腺,10%生长于肾上腺外,本病绝大多数发生于成年人,女性多于男性.由于肿瘤分泌大量儿茶酚胺类激素、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临床上可引起高血压、心律失常及代谢异常等一系列症状,手术治疗是目前有效的治疗方法,由于术中挤压、刺激肿瘤组织,周围血管张力减弱,血容量相对不足以及麻醉和药物的影响使患者血压明显降低,有报告称未做术前准备者手术死亡率高达30%~50%[1].

    作者:付巍;孙晖;丁丽君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实习护生对经血液传播疾病防护意识的调查与对策

    目的了解实习护生对经血液传播疾病的防护意识,以便更好地保护实习护生的身心健康.方法采用问卷方法对具有不同学历的200名实习护生进行经血液传播疾病的认识、乙肝疫苗接种、定期查乙肝抗体及针刺伤等情况的调查.结果本科实习护生对经血液传播疾病及其危害性的认识程度明显高于大专和中专实习护生,但三者在总体上认识程度和防护意识都不高.结论帮助实习护生认识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危害,提高实习护生的自我防护意识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马丽杰;陈长香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瑞安市老年人健康状况及护理保健需求调查

    目的了解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及对医疗保健的需求,为老年人的健康保健及医疗服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问卷法随机对瑞安市1 596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健康状况、健康相关行为、医疗服务利用情况和卫生保健需求4个方面.结果在被调查的老年人中有79.8%的老年人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或其他慢性病.吸烟、饮酒是影响老年人身体健康的主要因素.有11.3%的老年人过去1年中住过院,45.5%的老年人需要提供日间护理或社区护理.结论针对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及需求应多开展提供针对老年人的健康知识讲座、健康教育活动,加强社区保健服务,使老年人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熟悉自身所患疾病的相关知识,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去除不良习惯,以达到免除疾病、减少病痛、增进健康的目的.

    作者:林玉霜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宝安区规范社区健康服务站妇女保健工作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规范妇女保健工作在社区健康服务站实施的效果,为制定妇女保健工作规划提供依据.方法根据深圳市政府[1996]10号<深圳市社区健康服务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宝安区(镇)于1996年建站试点并成功铺开,1997年制定宝安区社区健康服务工作实施方案,同年区妇幼保健院提出宝安区社区健康服务站妇女保健工作要求和内容,规范社区健康服务站妇女保健工作职责及任务,明确工作目标,经过7年运作,取得良好的效果.结果2003年与1996年妇女保健工作指标比较,2003年早孕建卡率为76.27%,产前检查率为99.08%,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为71.25%,家庭产后访视率为95.00%,42天母乳喂养率为96.36%,分别比1996年上升10.66%、2.40%、12.83%、92.00%和9.50%.2003年新生儿破伤风发生率为0,围产儿死亡率为6.24%,分别比1996年下降100.00%及42.91%.结论这种以人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范畴,以需求为导向的社区服务模式,服务到位,群众真正受益,妇女保健工作真正得到落实.

    作者:曾红友;温瑞英;黄跃华;邱洁;郭华;方虹;韩煊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妊娠期TORCH筛查与妊娠结局探讨

    目的了解本地区孕妇TORCH(弓形虫、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状况及其与不良妊娠结局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1 047例孕妇血清中TORCH-IgM和TORCH-IgG.结果孕妇血清中TOXO-IgM阳性率为0.39%,RV-IgM阳性率为0.38%,CMV-IgM阳性率为0.67%,HSV-Ⅰ-IgM阳性率为O.58%,HSV-Ⅱ-IgM阳性率为0.69%;本次不良妊娠结局孕妇TORCH-IgM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妊娠者,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O.05).结论孕妇应常规、追踪进行TORCH血清学检测;孕妇TORCH感染严重影响妊娠结局.

    作者:叶华珍;古似丹;黄春琴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剖宫产指征和剖宫产率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近年来剖宫产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制定降低剖宫产率的具体措施提供资料.方法将1995年至2004年期间在产科住院产妇的足月分娩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剖宫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而阴道助产呈逐年下降趋势. ②剖宫产占难产分娩的比例逐年增高.③1995至2001年间,相对头盆不称,胎儿窘迫、臀位、胎膜早破居于剖宫产手术指征的前4位,而2002年社会因素剖宫产的出现,至2003年及2004年均居第3位. ④脐带绕颈作为剖宫产的指征,2003年及2004年分别居第5位及第4位.⑤单一因素行剖宫产的比例逐年增加,而多因素行剖宫产的比例逐年降低.结论剖宫产指征已远远超过单纯医学指征的范围,来自孕产妇的主观愿望和医疗行为中诸多因素的介入影响着分娩方式的合理选择.

    作者:欧阳秋茹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富硒食品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硒是人体的必需微量元素,具有多功能营养学价值.科学研究已经证明它在人体内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1硒缺乏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硒缺乏与人体健康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作者:赵宇;刘玉文;康敬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氨氯地平治疗肺心病肺动脉高压44例临床观察

    肺心病是由肺、胸疾病、肺血管病变或呼吸调节功能障碍,引起的肺动脉高压,而导致右心室扩大与肥厚的一种疾病[1].为探讨有效降低肺动脉压而又无明显副作用的药物,我们对44例慢性肺心病并发肺动脉高压的住院患者,应用氨氯地平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梅;张敏;张艳霞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老年人社区护理需求的调查分析

    目的全面了解老年人对社区护理的需求.方法对80名60岁以上的老年人采取问卷调查及询问的形式对社区护理需求的内容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有95.0%的老年人认为有必要开展社区护理,97.5%的老年人愿意接受健康教育指导,76.2%的老年人愿意接受家庭护理及定期到家随访等,75.0%的老年人愿意在社区建立家庭病床、托老所、日间护理中心、保姆及钟点工,30.0%的老年人享受过社区护理服务.结论社区护理、老年护理、老年健康保健、家庭护理及健康教育等社区卫生服务项目值得推广.

    作者:周萍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新生儿细菌感染和抗生素的应用

    新生儿期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功能发育不完善,对于多种病原微生物极度易感,感染性疾病的发生率较生命的任何阶段都高,感染是造成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又因为新生儿很多生理功能有待发育成熟,其免疫防护功能低下,表现为中性粒细胞趋化活动和吞噬能力不足等,有些代谢和排泄功能不全,易引起抗生药物在体内的蓄积.

    作者:孙淑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医疗保险费用支付方式的比较及其选择

    建立科学的费用支付方式,既是合理控制医疗费用的关键,又是推进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就各种医疗保险费用支付方式进行了比较,提出了推进我国医疗保险费用支付制度改革的建议.

    作者:郑大喜 刊期: 2005年第06期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杂志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初公卫生保健基金会,黑龙江省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