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广东省居民抗生素知识与使用行为调查

钟苗;杨文丰;高桂娟;关见留

关键词:抗生素, 知识, 行为, 中介作用
摘要:目的 了解广东省居民抗生素知识与使用行为的相关作用,为抗生素知识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方便抽样法抽取广东省1 096名居民进行抗生素知识和使用行为问卷调查,采取EpiData3.01软件录入数据,SPSS21.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Sobel检验分析中介作用.结果 广东省居民抗生素知识和行为得满分比例分别为2.3%和8.5%,各条目得分均值分别为(0.71 +0.43)分和(0.55±0.46)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个体因素预测抗生素知识模型的解释力为4%,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和用药知识获得意愿是居民抗生素知识的影响因素(P<0.05);个体因素、抗生素知识预测抗生素使用行为模型的解释力为2%,受教育程度、自评健康状况、用药知识获得意愿和抗生素知识是居民抗生素使用行为的影响因素(P<0.05).抗生素知识在受教育程度、用药知识意愿对抗生素使用行为影响中起中介作用(P<0.05).结论 广东省居民抗生素知识与合理使用水平偏低,抗生素知识在个体因素对抗生素使用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应加强居民抗生素知识教育.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硅胶负载二氧化钛的制备及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模拟废水

    目的 为降低罗丹明B废水对水环境的污染和降解成本,本研究采用环境友好,廉价易得的硅胶负载二氧化钛降解罗丹明B废水.方法 实验采用溶胶-凝胶法对硅胶负载二氧化钛光催化剂进行制备,并以10 mg/L罗丹明B进行了光催化降解研究.结果 佳制备条件为1% HCl 1 mL,蒸馏水1 mL,反应温度为40℃.在一定光催化降解条件下,pH约为6,硅胶负载二氧化钛投加量为1.5g时,罗丹明B溶液的去除效果佳,去除率大可达到80.2%.负载二氧化钛利用后又可以进行活化再生处理,利用高温煅烧法和UV光照法对二氧化钛进行活化,实验结果表明煅烧500℃,光照2h的活化效果较好.结论 本研究制备的硅胶负载二氧化钛在光催化的条件下处理罗丹明B废水,具有成本低廉和推广性好的特点,为罗丹明废水处理的改造提供科学基础和可实施的理论依据.

    作者:綦峥;杨微;李金龙;张蕊;高茜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同伴教育对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

    目的 对同伴教育护理干预措施在提高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自我效能方面的作用进行评价.方法 选择2016年8月-2017年8月浙江省舟山市某相邻两个社区确诊为骨质疏松症的老年患者作为对照组(n=86)和实验组(n=86),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同时联合同伴教育护理干预,干预3个月后,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健康教育干预3个月后,实验组的骨质疏松症危险情况、运动及钙知识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两组患者自我效能感和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P<0.05),并且实验组改善幅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同伴教育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提高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

    作者:张薇薇;陈飞舟;郑燕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黑龙江省2013-2017年流感暴发疫情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黑龙江省2013-2017年流感暴发疫情流行特点及影响因素,为制定流感暴发疫情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3-2017年黑龙江省流感暴发疫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采用R软件对流感暴发疫情数据进行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流感暴发疫情的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运用Pearson相关分析对流感暴发疫情首例发病至疫情报告的时间与整起事件持续时间进行分析.结果 2013-2017年,黑龙江省共报告流感暴发疫情21起,全部为学校及托幼机构报告,报告时间集中在每年的冬春季节.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学校人数、采取措施的及时性与暴发疫情罹患率的高低有关(P<0.05).流感暴发疫情首例发病至疫情报告的时间间隔与整起事件持续时间呈正相关(r =0.667,P<0.01).结论 黑龙江省2013-2017年流感暴发主要集中在冬春两季,学校和托幼机构是高发场所.加强流感监测,提高对首发病例的监测敏感度,有利于及时控制流感疫情.

    作者:曹博;许军;舒畅;冷焱;石鑫;苏杨;刘毅夫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黑龙江省卫生计生系统控烟暗访结果分析

    目的 评估黑龙江省各级医疗卫生计生机构无烟环境创建情况,促进全省卫生计生系统无烟环境的创建工作,进而推进全省卫生计生系统全面禁烟.方法 在全省13个市(地)、绥芬河市、抚远县,对所抽取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实地暗访,通过拍照、录像、打分等方式完成监测评估活动.结果 暗访共涉及全省196家医疗卫生计生机构,全省平均得分为56.45分.其中,市(地)级医疗卫生计生机构平均得分为51.30分,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平均得分为62.04分.市级综合医院平均分低,市(地)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平均分高.结论 黑龙江省无烟卫生计生机构创建工作仍需加强,全省各级医疗卫生计生机构应加大控烟的投入力度,尤其是市(地)、县级综合医院的控烟工作仍需加强,以推进全省的控烟工作.

    作者:姜琳琳;王莹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哈尔滨市居民饮酒对慢性病的影响研究

    目的 了解哈尔滨市居民慢性病患病和饮酒情况,探讨饮酒对慢性病患病的影响.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哈尔滨市辖区9区9县(市)抽取的10 618名18岁及以上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对其饮酒情况及其与慢性病患病关系进行横断面分析.结果 哈尔滨市被调查居民慢性病患病率为44.6%,饮酒率为29.3%.饮酒频率高、年饮酒总量大、具有有害饮酒行为的人群慢性病患病率较高(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饮酒、年龄大、居住在城市是慢性病患病的危险因素.结论 慢性病已成为哈市居民主要疾病,多病共存现象较为严重,高酒精摄入可增加慢性病的患病风险,应将饮酒量控制在适当水平,避免大量饮酒对人体的危害.

    作者:梁巍;杨超;兰莉;王春莲;张婷婷;王蕊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基于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的宁波市慢性病综合防控策略

    宁波市基于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开展了慢性病防控模式探索.近年来,宁波市不断推动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出台《宁波市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2013-2016年)》.在规划期间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出台19项有关政策,逐步建立联防联控慢性病的多部门合作机制;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规范化建设,打造扎实有效的基层慢性病综合防控网底,提升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控能力;打造“三位一体”医防整合专业防控体系,明确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防控慢性病的职能;发展完善基于居民健康档案的慢性病医卫协同管理信息系统,提升慢性病患者管理效果;通过各种抓手为居民提供多维度慢性病防控服务,推广应用适宜技术,满足慢性病患者的健康需求.目前,宁波市已基本形成以“政府主导、部门合作、政策出台、网底建设、医防合作、信息化发展、适宜技术应用”为特点的慢性病防控策略,取得一定的成效.

    作者:陈洁平;李辉;叶莉霞;崔军;应焱燕;许国章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社区麻风患者对消除歧视现状的感知调查

    目的 了解麻风患者对于消除麻风歧视的认可情况.方法 使用国际抗麻风协会联合会(ILEP)麻风歧视感知调查问卷面对面调查高中低流行地区社区麻风病患者对于政策法规水平、社区水平及个体水平歧视的感知情况.结果共调查麻风患者100例,其中80%的患者认为享有同等公民权益,82%的患者认为享有同等居住权益,53%的患者认为社区政府取消了对于麻风的不合理规定,38%的患者认为社区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征询了麻风患者意见,63%的患者认为社区政府向地方知名人士提供了消除麻风歧视信息.47%的患者认为享有同样工作权益,76%的患者认为享有同样学习权益,90%的患者认为享有同样公共设施使用权益,56%的患者认为麻风对于婚姻没有影响,34%的患者认为得了麻风不会遭受言语嘲笑.残疾对于患者工作权益和婚姻机会有显著影响(x2=10.121,P<0.05;x2=12.885,P<0.05).结论 麻风歧视在宏观政策领域不明显,但是在工作权益、婚姻状况以及人格尊严等涉及患者具体事务方面不同程度存在.

    作者:管芸;陈拥群;王景权;于德宝;邢少云;田春华;章广庆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中小学生超重、肥胖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调查

    目的 了解和掌握哈尔滨市城区中小学生超重、肥胖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探讨中小学生超重、肥胖干预措施,为开展学生超重、肥胖干预工作及干预效果评估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哈尔滨市2个城区4所学校的900名学生开展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865份,有效回收率为96.11%.结果 被调查的中小学生超重和肥胖检出率为29.36%,其中超重检出率为13.06%,肥胖检出率为16.30%;男生超重、肥胖检出率(19.16%、20.04%)高于女生(6.33%、12.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31.300和9.814,P<0.01);不同学段学生在营养状况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398,P<0.01);男、女生在营养状况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8.531,P<0.01);非超重肥胖、超重、肥胖学生在饮食行为方面比较,在过去7天内喝含糖饮料、吃新鲜水果及吃饭速度、限制饮食和饭菜油腻程度方面均有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结论 哈尔滨市城区中小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仍处于较高水平,还存在着饮食行为、运动行为、健康减肥行为方面不健康的行为习惯.通过对学生超重、肥胖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实施“学校-家庭”的综合干预措施,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

    作者:张振峰;邓美荣;杨超;舒东娇;刘矣航;朱琳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黑龙江省2017年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通过对黑龙江省食源性病例信息的采集、汇总和分析,了解重要食源性疾病的发生情况,及时发现食源性疾病聚集性病例及流行线索.方法 通过“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报告系统”收集食源性疾病病例信息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收集食源性疾病病例16 164例,<5岁、25 ~65岁年龄组占比例较大,主要以儿童、家务及待业人员、农民、学生为主.症状主要表现为腹泻、恶心、呕吐、腹痛、发热、乏力,粪便性状主要以水样便和稀便为主.5-10月为就诊高峰(83.4%).水果类及其制品为暴露食品的比例为18.2%,肉与肉制品为17.2%,蔬菜类及其制品为15.8%、粮食类及其制品为13.2%.食品加工及包装方式分布和进食场所分布差异具有显著性,暴露食品为家庭自制的比例高,为39.9%,进食场所为家庭的比例高,为76.4%.结论 黑龙江省食源性疾病主要暴露食品依次为水果类及其制品、肉与肉制品、蔬菜类及其制品、粮食类及其制品,发生在家庭的食源性疾病应当作为目前食源性疾病预防控制的重点.

    作者:刘忠卫;高飞;高源;李敬晶;马祎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0~2岁儿童母亲妇幼保健知信行现状研究

    目的了 解辖区内0~2岁儿童母亲妇幼保健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为促进丽水市妇幼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 自制的知信行调查问卷对丽水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门诊305位0~2岁儿童母亲进行调查.结果在14项知识题目中,知晓率高为87.54%,低只有13.44%;305位调查者中认为获得知识非常必要的有297人(97.38%),坚持母乳时间6个月以上有168人(55.08%);保健行为方面按时服用鱼肝油的264人(86.56%),按时给宝宝称体重的110人(36.07%).孩子户口和知、行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P<0.01),母亲年龄和行为总分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P<0.05),母亲文化程度和知、信、行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P<0.05),家庭月收入和信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P<0.01),同住人数和知识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P<0.01).结论 辖区内0~2岁儿童母亲对妇幼保健的知识掌握程度欠佳,保健态度有待提高,保健行为需进一步提升,妇幼保健工作者应利用现有资源,采取适宜的方式有效地开展妇幼健康教育工作.

    作者:周小燕;雷军;金海菊;刘丽丽;胡敏霞;翁美雅;陈斌燕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晋城市2009-2017年乙型流感病原学监测分析

    目的 分析2009-2017年山西省晋城市乙型流感病原学特点,为科学防控流感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9年8月1日-2017年3月31日哨点医院采集的3 857份流感样病例(ILI)咽拭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其流感病毒核酸.收集“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中ILI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8个监测年度检测的ILI样本乙型流感核酸阳性率分别是6.68%、0.00%、29.08%、0.61%、11.56%、0.62%、12.37%、0.70%,各年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76.821,P<0.05).2013-2017年4个监测年度,Yamagata系和Victoria系交替出现并分别占主导流行.乙型流感流行季为每年的12月至次年3月.各年龄组的乙型流感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3.350,P <0.05),其中,6~11岁组阳性率高,60岁以上年龄组未检出.各年龄组中甲型流感的阳性率均高于乙型流感.除6~11岁组的甲型和乙型流感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8个监测年度的甲型和乙型流感总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2.675,P<0.01).不同性别人群的流感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014,P>0.05).结论 2009-2017年,晋城市乙型流感呈隔年流行,4个年度中BY系和BV系呈交替流行.各年龄组甲型流感阳性率均高于乙型.小学生为乙型流感高发人群,应进行重点防控.

    作者:王静;张国平;张玉涵;牛俊国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黑龙江省2013-2015年食物中毒事件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了解2013-2015年黑龙江省食物中毒事件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3-2015年黑龙江省食物中毒事件发生时间、地区、人群、中毒食物种类和致病因素等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13-2015年黑龙江省共报告食物中毒事件85起,发病1 321例,死亡3例.食物中毒事件集中在夏季和6-9月,分别占54.12%和74.12%;哈尔滨市、佳木斯市和绥化市上报事件多,共占全省的81.18%;家庭和集体食堂是食物中毒事件的高发场所,分别占29.41%和27.06%;致病因素以植物类豆角中毒和微生物类蜡样芽孢杆菌中毒为主,分别占29.41%和9.41%.结论 加强监测体系建设,加大市场监管力度,普及食品安全知识,提高公众防范意识,是减少黑龙江省食物中毒事件发生的有效途径.

    作者:高飞;张剑峰;刘忠卫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广东省居民抗生素知识与使用行为调查

    目的 了解广东省居民抗生素知识与使用行为的相关作用,为抗生素知识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方便抽样法抽取广东省1 096名居民进行抗生素知识和使用行为问卷调查,采取EpiData3.01软件录入数据,SPSS21.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Sobel检验分析中介作用.结果 广东省居民抗生素知识和行为得满分比例分别为2.3%和8.5%,各条目得分均值分别为(0.71 +0.43)分和(0.55±0.46)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个体因素预测抗生素知识模型的解释力为4%,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和用药知识获得意愿是居民抗生素知识的影响因素(P<0.05);个体因素、抗生素知识预测抗生素使用行为模型的解释力为2%,受教育程度、自评健康状况、用药知识获得意愿和抗生素知识是居民抗生素使用行为的影响因素(P<0.05).抗生素知识在受教育程度、用药知识意愿对抗生素使用行为影响中起中介作用(P<0.05).结论 广东省居民抗生素知识与合理使用水平偏低,抗生素知识在个体因素对抗生素使用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应加强居民抗生素知识教育.

    作者:钟苗;杨文丰;高桂娟;关见留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广州市2016年居民三方面健康素养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广州市城乡居民健康素养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及政策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广州市4 026名15~69岁常住居民进行健康素养调查.结果 广州城乡居民健康素养具备率为27.45%;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水平为42.47%,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水平为25.98%,基本技能素养水平为28.46%;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文化程度、职业、年龄是居民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水平的影响因素;文化程度、职业和年龄是居民健康生活方式素养水平的影响因素,性别、文化程度、职业和户籍是居民基本技能素养水平的影响因素.结论 不同特征人群健康素养水平不同,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开展居民健康素养干预工作.

    作者:孙爱;罗林峰;罗敏红;邓雪樱;何子健;陈建伟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中国省市两级疾控机构创新转型发展的思考

    在十九大和健康中国战略的大背景下,探讨当前省市两级疾控机构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疾控机构发展不全面、不协调的现象比较突出,公共卫生服务不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的矛盾仍比较严重,疾控机构在外部环境、机构职能定位、资金投入机制、人才队伍建设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还存在诸多现实困境.此外,针对如何实现新时代疾控机构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从争取政府支持、强化机构能力建设及提升管理服务水平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发展路径和对策.顺应新时代卫生与健康方针,疾控机构实现创新转型发展任重道远,只有直面疾控机构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项难题,突破发展瓶颈,提升自身能力,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才能推动公共健康事业进一步发展.

    作者:方明珠;许国章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中国公共卫生综合监管体系、监管内容与工具的探讨

    公共卫生综合监管制度建设是巩固和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重要内容,也是完善我国综合监管制度体系的重要手段.本文在分析公共卫生综合监管的目标以及所需遵循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探索设计我国公共卫生综合监管体系,进而探讨我国政府在公共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和有效性、突发紧急医疗救治和传染病防治方面的监管内容和监管工具的选择.监管内容主要包括关注公共卫生资源配置总量、结构和布局是否合理,有关机构在突发紧急情况下的人力、床位、设备等资源投入水平、处置数量和质量、专项经费使用情况以及政府、服务提供机构、患者、公众等各方满意度等,监管工具主要有公共卫生规划与资源配置计划、基于绩效的资源配置制度、公共卫生绩效评价和奖励制度、突发应急救治相关法规和制度等.后,本文提出完善我国公共卫生综合监管体制机制的政策建议:加快加强法制建设,明确公共卫生监管主体并界定相应权限;合理分工,促进协同式监管体系的发展;多元共治,促进行业组织与社会监督作用的发挥.

    作者:严晓玲;沈群红;邱五七;孟月莉;刘立煌;李静;饶克勤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PEST分析在卫生领域中的应用进展

    PEST分析是分析宏观环境的一种研究方法,P是政治(politics),E是经济(economy),S是社会(society),T是技术(technology).本文提出PEST分析法的局限性和应对建议,有助于其在卫生研究领域更好地应用.借助文献综述法,回顾国内外相关文献,分析了PEST法在国内外卫生领域中的应用与研究现状、优点和不足.PEST法在国外卫生领域应用广泛,如医学机构、特定疾病的治疗或感染防控领域皆有应用;在国内主要应用在医院管理、医疗服务与提供、疾病防控等领域.PEST分析法的意义在于为组织和行业探究外在影响因素提供了一种可行的研究模式,此法与其他分析方法结合使用将有利于管理者制定发展策略、规划和应对措施.

    作者:苏婕;丁玮;官亚宜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行业自律管理和诚信监督

    职业病防治形势依然严峻,职业危害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市场经济体制和政府“放、管、服”改革对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行业自律管理和诚信监督被提上日程.行业协会可以通过行业准入、质量控制、信用档案、技术比武、能力验证、分级管理、信息共享等手段,引入市场机制,引导技术服务机构有序良性竞争,形成行业自律与诚信监督机制.同时,应从立法行政、机构自身建设及用人单位、社会监督等多维度构建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良性发展模式.

    作者:彭德君;郑楚生;周庆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甘肃省发热呼吸道症候群病原监测水平分析

    目的 分析并评价2009-2011年和2012-2015年两时间段甘肃省发热呼吸道症候群(FRS)病原的检测情况及监测能力,为提高其监测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2009-2015年甘肃省13家哨点医院的监测数据,描述性研究两时间段各病原的检测检出及阴性病例症状分布情况.结果 两时间段甘肃省FRS所有细菌和病毒的总检测率分别由0.5%、8.7%上升至24.9%、76.2%,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 072.054,P<0.05和x2 =3 382.581,P<0.05).两时间段所有细菌的总阳性率分别为0.3%和62.4%,所有病毒的总阳性率由38.4%下降至27.9%,总阳性率在两时间段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8.622,P<0.05和x2=16.317,P<0.05);对两时间段的阴性病例进行症状分析,结果显示阴性病例均以中重度症状为主.结论 2009-2011年和2012-2015年甘肃省FRS的监测能力有所提升,但仍存在病原检测率与阳性率较低等问题,应加大所有病原尤其是细菌的检测力度,加强对阴性病例的重复检测,以提高病原的检出水平,进一步提高甘肃省FRS的监测质量和监测能力.

    作者:牛丽霞;李娟生;孟蕾;白亚娜;杨玫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嵊州市2015-2017年噪声作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嵊州市噪声作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探讨噪声作业人员听力损失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和整理嵊州市辖区2015-2017年度噪声作业在岗期间接害作业人员2 139人次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分析不同性别、年龄、工龄接触噪声作业人员的双耳高频平均听阈结果.应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体检结果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男性噪声异常率高于女性,36 ~45岁年龄组噪声异常率高于其他年龄组,0~5年工龄组噪声异常率高于其他工龄组,小型规模企业的噪声异常率高于其他规模,企业经济类型中私有经济的噪声异常率高于其他经济类型企业,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噪声职业健康检查结果的影响因素企业规模和性别OR值分别为0.525和0.372,公司经济类型、年龄和工龄OR值分别为1.671、1.037和1.1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企业规模和性别对噪声作业人员为有益因素,公司类型、年龄和工龄对噪声作业人员为不利因素.

    作者:王未来;李明艳 刊期: 2018年第05期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黑龙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