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特殊用途、进口化妆品销售环节移动执法工具的应用

邵立伟

关键词:特殊用途, 进口化妆品, 网络查询, 移动执法工具
摘要:特殊用途化妆品是指用于育发、染发、烫发、脱毛、美乳、健美、除臭、怯斑、防晒的化妆品,必须取得国家卫生部或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取得批准文号才能生产和销售.进口化妆品必须取得国家卫生部或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取得批准文件才能进口并销售.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特殊用途、进口化妆品已越来越走进人人们的生活,但也出现了一些不法分子制售的伪劣化妆品牟取暴利、损害消费者健康事件,化妆品卫生监督执法亟待加强.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表型和分子分型技术在霍乱弧菌研究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1999~2005年广州地区O1群和O139群霍乱弧菌代表菌株的致病基因型和PFGE型别,确定霍乱菌株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和同源性,研究本地霍乱弧菌的分子特性.方法 采用多重PCR方法检测霍乱弧菌的4种致病相关基因,采用限制性内切酶Not I,以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PFGE)对菌株进行分子分型,采用分型处理软件BioNumerics Version对PFGE图谱做聚类分析.结果 本地霍乱弧菌代表株中存在3种致病基因型(A、B、C型),病例分离的霍乱弧菌多为A型基因,而环境分离的霍乱弧菌则多为C型和B型.总共96株霍乱孤菌分为60个不同的PFGE型,带型范围:8 kb-650 kb.相同或相近的PFGE型(相差1~3条带)存在于多次霍乱暴发疫情分离株中、环境分离霍乱与临床株之间、输入病例与本地病例分离霍乱弧菌问,不同的PFGE克隆型(4~6带及以上)的流行病学联系也较远.结论 将致病基因分型、PFGE型与流行病学资料结合,揭示了本地霍乱菌株从受污染的珠江水及水产品传递给人并引起霍乱暴发、散发的特征,提示开展霍乱菌株PFGE分子分型监测及加强地区间合作的必要性和急迫性.

    作者:黄冰;李孝权;邓志爱;张欣强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平顶山市食品化学污染物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平顶山市铅、镉、汞等重金属元素和二氧化硫、亚硝酸盐等化学物质对食品的污染状况,提供防制食品化学性污染科学依据.方法 每县(市)、区抽取城区和乡镇3~5个监测点,在每个监测点按照拟定的食品类别及数量,进行采样、送检.结果 共采集14类757份食品样品,检出超标样品59份,超标率为7.8%,农村超标率显著高于市区超标率(x2=4.314,P <0.05).结论 主要食品(粮、肉、蛋、蔬菜等)污染较重,次要食品(茶叶、乳制品饮品等)污染较轻,日常加工食品污染较重,农村食品污染明显高于城市.要从源头、从日常生活中防制食品重金属及化学物质污染.实现食品安全”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有效监管,防止食品污染及食品安全事件发生.

    作者:王孝文;郭晏强;张国昌;马广周;王芳;余根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大型展会活动公共卫生保障工作实践与体会

    重大活动是指各级政府确定的具有特定规模和影响的政治、经济、文化、体育以及其他重大活动[1].按照重大活动卫生保障工作要求[2],为确保各类交易会、展览会、博览会、文化节和人大、政协、党代会等大型展览、会议活动的公共卫生安全,保障参展人员身体健康,保证大型展会活动的顺利举行,广州市疾控中心连续多年来承担了大型展会活动公共卫生保障工作.现以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简称广交会)为例,将大型展会活动公共卫生保障工作的做法和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吴德平;王鸣;肖新才;陈坤才;毛新武;古剑清;龙幼婷;黄娜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黑龙江省妇幼卫生绩效考核工作初探

    绩效评估起源于20世纪的企业管理,后来一些国家将绩效评估及考核的概念逐渐运用到政府和政府公共部门.我国将绩效考核应用于疾病控制、卫生监督等公共卫生机构,已有多年的历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近年来,妇幼卫生体系亦开始逐步推行绩效考核工作,这充分体现了国家和各级政府对妇幼卫生工作的重视.2011年,按照国家卫生部要求和黑龙江省卫生厅部署,首次对全省相关妇幼卫生机构和工作进行了绩效考核.

    作者:王卫宪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信阳市浉河区2010年人粒细胞无形体病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对浉河区人粒细胞无形体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为控制疫情提供依据.方法 2010年其报告52例人粒细胞无形体病.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并对其中的33例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 感染途径以蜱叮咬传播为主,占13.46%;35~79岁者占发病的88.46%;病死者多在发病8天内死亡.结论 信阳市浉河区人粒细胞无形体病以蜱叮咬传播为主,有蜱接触史,35~79岁人群易感;对疑似病例及早使用抗生素,为避免出现并发症等采取经验性治疗,84.62%的病例痊愈出院.

    作者:葛显成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上海金山区卫生监督快速检测管理体系评价

    目的 评价某区快速检测管理体系,为完善管理模式提供依据.方法 以浑浊度为例,通过指标设计,评价仪器及标准物质管理、操作人员检测能力、检测结果、检测报告质量.结果 标准物质检测及室间比对结果良好,操作人员检测能力评价值较低.结论 该区卫生监督快速检测管理体系较为完善,操作人员检测能力不足,应针对性加强质控体系建设,确保监督性检测的公信力.

    作者:董立新;刘成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无锡市滨湖区83起医疗卫生行政处罚案件分析

    目的 了解滨湖区医疗机构非法行医的情况和规律,找准打击非法行医的重点环节,为进一步规范医疗市场,提高执法能力提供依据.方法 对滨湖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2008-2010年立案查处的83起医疗卫生行政处罚案件进行了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日常监督检查和群众对违法医疗行为的投诉举报是行政处罚案件的两个主要来源;行政处罚案件单位以无证诊所所占比例高;有证医疗机构中违法行为突出的是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超范围开展诊疗活动.结论 群众投诉举报是查处非法行医案件的重要途径.无证诊所及个体诊所是医疗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的重点对象.

    作者:单伟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面制食品中铝含量

    目的 建立ICP-MS法测定面制食品中铝含量的方法.方法 样品经湿法或压力罐消解后,用ICP-MS法测定其铝含量.结果 方法的检出限为0.03mg/kg,在1~500μg/L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为0.9997.与国标方法比较其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别,压力罐消解的精密度相对较好,RSD在2.0%~4.1%.铝加标回收率在93.3%~104%之间,标准物质测定值在定值范围内.结论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线性范围宽、检出限低、精密度和准确度好,适合面制食品中铝的检测.

    作者:侯韬乔;孔舒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公共场所监测有关规范和标准的探讨

    公共场所卫生标准(GB9663~GB9673-1996、GB16153-1996)自1996年实施以来,在现场检测或实施的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1 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规范1.1 技术规范的制定与实际工作的差距在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规范(GB/T17220-1998)5.1条规定发证监测和复证监测中监测时间为上午、下午和晚上各采样一次,或者在营业前,营业中和营业结束前各采样一次,就基层的实际情况而言,光是新办证一年就三四百家,科室人员少,面临工作量大、办证时限短、地域广、路途遥远等几大问题,工作按标准执行有难度.

    作者:丁婷婷;雷佳莞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口腔修复技师的职业危害及防护

    随着口腔修复学技术的发展,口腔技师在工作中劳动强度加大,劳动环境复杂,接触很多有害物质、受到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的危害[1],但长期以来,未能引起足够重视,这就要求口腔技师在日常工作过程中,要自觉做到用不同方式保护自己,采取全面预防性防护措施,增强自我防护意识.本文针对口腔修复技师的职业危害及防护进行探讨.

    作者:耿盈;董艳萍;陈丽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松阳县公众应对突发自然灾害知识与技能调查分析

    目的 为了解松阳县公众应对突发自然灾害救灾防病知识的掌握情况、灾害预防的意识、应对技能现状和需求,探索以社区为平台的公众应对突发自然灾害的干预方法模式.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松阳县600位城乡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公众应对台风、地震、洪灾、火灾等自然灾害的知识、行为与技能知晓率分别为16.17%、13.00%、26.33%和20.17%,其中城区居民的知晓率高于农村居民(P<0.01); 89.67%的人认为目前有必要开展针对自然灾害的健康教育工作.结论 松阳县居民应对自然灾害的知识与技能水平较低,今后应加强针对自然灾害的健康教育工作,重点人群是农村人口.

    作者:杨利伟;阙晓敏;叶金龙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县乡级医疗卫生机构卫生应急能力建设思考

    目的 探讨提升医疗卫生机构卫生应急能力建设的措施.方法 对县乡二级医疗卫生机构卫生应急能力调查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县乡医疗卫生机构卫生应急能力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探索性建议.结果 县乡二级医疗卫生机构卫生应急能力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投入不足、卫生人才匮乏、卫生应急管理体制和保障制度不健全.结论 必须通过“创新机制、转变职能、增加专项投入、建立专门的卫生应急机构和服务设施”等一系列的保障措施,着力加强县乡级卫生机构卫生应急能力建设,增强卫生应急人员综合素质与技术理论水平,从根本上改变或提升县乡二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卫生应急能力.

    作者:易绍海;罗良德;徐成银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突发事件中吹扫捕集GC/MS测定水中挥发性有机物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水体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有害的挥发性有机物如除草剂、芳香烃、卤代烃等会渗入地下水层,对环境破坏很大,可造成中毒.因此,对环境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检测至关重要,尤其是重大的水污染事件,要求在短的时间内确定污染物的成分,为解决污染问题提供可靠地依据.与其他前处理方法相比,吹扫捕集法具有提取效率高、灵敏度高、取样量小、污染小等优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未知有机物,可同时达到定性定量的目的[1].

    作者:孙晓红;罗侃;刘彤;于波;陈敏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高淳县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管理干预效果观察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流动人口数量日益增加,流动也越来越复杂,流动儿童已成为当前免疫预防接种率主要的影响因素,流动儿童的免疫规划管理也成为当前免疫规划工作中的难点和重点.从2004年起,高淳县采取一系列措施,全面加强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管理.为了解这些干预措施效果,进一步探讨相应管理对策,提高免疫规划工作水平,对2004年和2010年辖区内12~48月龄的流动儿童免疫预防接种调查资料进行分析.

    作者:赵胜荣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热释光个人剂量监测的质控及结果不确定度评定

    目的 保证热释光个人剂量监测结果的准确性与规范性.方法 以2011年全国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系统比对工作为契机.对准备阶段、测量阶段、数据处理阶段三个过程采取不同的质量控制措施.结果 热释光个人剂量监测过程实施质量控制及数据进行不确定度分析评定,有效降低并评估了不同因素对结果的影响,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与规范性.结论 实施质量控制是热释光个人剂量监测的重要保证.

    作者:崔亮亮;邓大平;王建敏;许家昂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福建省2009-2010年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结果分析

    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是世界卫生组织积极倡导的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重要公共卫生策略之一,它作为艾滋病预防与控制的重要手段在福建省已开展多年.随着艾滋病防治宣传工作的深入,一些人群对VCT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为了解并掌握VCT人群的基本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咨询及干预工作,给今后艾滋病防治干预工作的重点和方向提供科学依据,对2009-2010年在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VCT门诊进行咨询检测的求询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作者:杨莹;陈舸;郑武雄;潘蕴蛟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施绩效工资难点与对策

    2009年9月2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国务院常务理事会议上决定在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和其他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旨在规范津补贴的同时实施绩效工资,逐步形成合理的绩效工资水平决定机制、完善的分配激励机制和健全的分配宏观调控机制,经过近2年的论证,2011年9月26日,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南京市财政局、南京市卫生局、南京市认可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联合下发了宁人社[2011]337号关于印发南京市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实施办法的通知,自2009年10月1日起实施绩效工资,南京市正式启动了卫生事业体制和工资分配制度的改革.

    作者:吴苏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广西结核病防治机构设置及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了解广西各级结核病防治机构的设置及人力资源现状,探讨机构设置及人力资源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为进一步加强人力资源建设及促进入力资源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开展了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2009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县三级结核病防治机构及专业技术人员.

    作者:罗丹;刘飞鹰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宜昌市2010-2011年孕产妇艾滋病哨点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掌握宜昌市孕产妇HIV、梅毒螺旋体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高危行为状况及动态,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对2010-2011年哨点监测资料进行人口学、血清学和行为学特征分析.结果 两年共监测800人,未发现HIV抗体阳性者,梅毒螺旋体和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检出率均为0.375%.丈夫及本人前往外地打工或经商的比例较高,两年间有统计学意义差异;有丈夫以外的其他性伙伴的比例和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升高,两年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宜昌市艾滋病防治工作,通过加大艾滋病知识宣传,公众知晓率升高,但是有相当比例的孕产妇及其配偶外出打工或经商,使艾滋病防治面临严峻形势.

    作者:黄文婷;魏菊英;程东明;陈宏平;余枫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对当前我国食品安全工作的几点思考

    目的和方法 阐述当前我国食品安全状况的特点以及食品安全法规定的食品安全监管模式,分析我国食品安全隐患存在的主要因素,思考消除隐患的可能措施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结果 食品工业的较低水平、食品安全隐患发现能力较弱、食品安全事件社会化和国际化趋势、致病微生物等传统食品安全因素的控制、农兽药残留和化学性污染、食品企业社会责任感欠缺、新资源食品安全性评价资料不足以及食品安全的分段监管导致的监管空白和监管资源配置不合理等,决定了我国食品安全隐患将长期存在.结论 五点建议:(1)建立并不断完善各级政府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议事机制,食品安全信息通报机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合作机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及预警机制等综合协调机制和相关配套制度.(2)形成企业自我约束,行业诚信自律,政府有效监管,社会广泛参与的食品安全工作新机制.(3)开展食品安全宣传,畅通食品安全信息发布渠道,营造良好食品安全社会舆论氛围.(4)发动群众投诉和举报食品安全相关信息,构建群防群治的食品安全综合治理环境.(5)重视国际合作,不断提高食品安全领域的科学技术手段.

    作者:雷苏文;唐小哲;侯培森;倪方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黑龙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