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伟;陈斌;林灵;林立旺
目的 了解南平市集体学龄前儿童健康管理状况.方法 收集分析南平市妇幼保健院2014-2016年《福建省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年报表》上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南平市2014-2016年学龄前儿童入托园率分别为99.5%、98.9%和99.6%,而入托园体检率仅为36.7%、25.8%和32.6%,定期健康检查率分别为96.6%、96.6%和96.4%,血红蛋白检查率分别为93.4%、94.5%和94.2%,眼保健检查率分别为60.1%、60.7%和62%,口腔保健检查率分别为48.4%、61.8%和77.7%,均呈上升趋势.听力保健检查率分别为18.3%、15.4%和17.6%,处于较低水平;严重营养性疾病管理率分别为98.9%、98.3%和100.0%,严重营养性疾病结案率分别为53.1%、50.6%和40.4%.结论 应加大学龄前儿童入园健康体检和定期健康体检力度,深化其健康管理内涵建设,以促进学前儿童健康.
作者:陈浚;严红;陈榕芳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调查《食用盐碘含量》(GB 26878-2011)实施前后龙岩市儿童碘营养水平变化情况,为疾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分别于2012年2月、2014年9月、2016年6月在漳平市新桥镇、永福镇各调查8~10岁儿童200多人,用直接滴定法检测学生家庭盐碘含量,用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WS/T107-2006)检测学生随意一次尿样尿碘浓度.结果 3次调查合格碘盐食用率分别为99.3%、96.5%和96.8%;盐碘中位数分别为27.5、23.4和24.2mg/kg;2012年2月调查的结果,高于后面两次;8~I0岁儿童尿碘中位数分别为226.8、213.3和177.1μg/L,呈逐渐下降趋势;3次调查都是男性儿童的尿碘中位数高于女性.结论 新标准碘盐在龙岩漳平市得到较好普及,25 mg/kg的食盐加碘水平对儿童是适宜的.
作者:陈庆平;陈建安;周志鹏;陈建森;池雪萍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在福建省消除疟疾的背景下,进行疟疾监测措施的卫生经济学评价.方法 在敏感性分析的前提下,探讨将决策树分析方法引入经济学评价.结果 以消除疟疾不同阶段的疟疾报告发病数、血检人数、发病3日和1日内就诊数为研究的效果指标,构建决策树模型,评价消除疟疾不同阶段监测措施的短期效果.结论 将决策树分析模型引入经济学评价,以期发现具成本-效果的监测措施,更全面、客观地评价防疟措施的效果.
作者:黄春燕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新罗区学生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率,评价学校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新罗区6所学校(≥初中)学生524人为调查对象,自行设计问卷调查,用SPSS 22.0软件对干预前后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新罗区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总知晓率干预后(87.0%)高于干预前(67.9%);干预后男生、女生和大学、高中/中专、初中阶段学生得分均比干预前增加,且女生得分高于男生、高中/中专和初中组得分高于大学组.结论 新罗区学校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偏低;在开展健康教育过程中,应根据不同性别和学习阶段的特点,采用适合的宣传内容和方式.
作者:黄晶晶;李阿芳;郑仁凯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五酯胶囊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效果.方法 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用五酯胶囊22.5 mg口服,3次/d,联合注射用复方甘草酸苷120 mg加入10%葡萄糖250 mL静滴,1次/d;对照组注射用复方甘草酸苷120 mg加入10%葡萄糖250 mL静滴,1次/d,3周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两组症状和肝功能指标(ALT、AST、GGT)变化,评价两组临床疗效,并比较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0.0% (36/40)高于对照组的70.0%(28/40);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ALT、AST、GGT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治疗后ALT、AST、GGT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无血常规、尿常规方面改变,未见皮疹、过敏及心、肝、肾等脏器不良反应.结论 五酯胶囊联合注射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疗效明显,能显著改善肝功能,提高临床综合疗效.
作者:田荣茂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芗城区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MSIRMS)运转情况,为加强监测与推进消除麻疹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对芗城区2014-2017年MSIRMS运转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芗城区2014-2017年共报告疑似麻疹53例,其中实验室确诊2例(3.8%)、排除51例(11.3%为风疹),麻疹年均发病率<1/100万.麻疹/风疹血清IgM阳性病例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较低(33.3%).监测的各项指标基本达到方案要求,系统运转良好.结论 芗城区麻疹监测系统运行良好,今后仍需通过培训等提高监测能力与技术水平,加强并维持高水平的监测系统,为消除麻疹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刘文山;张志魁;林丽娜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厦门市湖里区某中学一起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特征,为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采集病例咽拭子进行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本次疫情历时10 d,累计确诊32例均为学生(实验室确诊8例、临床诊断24例),罹息率1.7%(32/1 864),性别比2.2∶1;年龄16~18岁,分布在高一至高三的14个班级;各年级发病率比较:高一年段罹患率高于高二和高三;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100%)、咽痛(78.1%)、咳嗽(65.6%)、头晕头痛(59.4%)和全身酸痛(40.6%)等.病例经对症治疗后病情控制,病程大多4~6 d,无危重症.采集12份病人咽拭子标本检测,结果8份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阳性,阳性66.7%.结论 本次事件为一起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应做好学校传染病报告,增强报告的敏感性和及时性,加强病人管理,采取综合防控措施以控制疫情.
作者:陈辉;何建刚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回顾性分析1例继发性喉结核误诊为喉癌的临床资料,探讨误诊原因,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了解患者既往史,分析发病及诊疗经过.结果 患者2004年前曾诊断为“喉癌”.2015年据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既往手术史,结合辅助检查等结果综合分析,确诊“肺结核继发喉结核”.经规范化疗抗结核治疗1年,停药后每半年随访1次,截至2018年1月26日共随访4次,患者仍有声嘶、偶有咳嗽,无其他不适.结论 应加强临床医生结核病防治的相关培训,提高疾病早期识别和发现能力;应加强医防沟通与合作,了解结核病疫情趋势,深入分析患者病史和病情,以提高结核病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
作者:林辉荣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厦门市居民对烟草危害和公共场所禁烟的态度,为无烟城市建设提供依据.方法 用多阶段整群和简单随机抽样法,抽取厦门市≥15岁常住居民2 500人,用中国城市成人烟草调查问卷调查,用SPSS和SUDAAN软件统计分析.结果 厦门市成人吸烟致肺癌的知晓率88.8%、导致心脏病的知晓率56.4%、导致脑卒中的知晓率41.5%、导致阳痿的知晓率仅26.6%;58.2%认为吸入二手烟会导致心脏病;81.2%认为二手烟会导致肺癌;81.6%认为二手烟会导致儿童肺部疾病;32.6%的成人认为“低焦油”卷烟比普通卷烟危害小;37.5%知道医院禁烟规定,55.1%知道中小学校禁烟;只有22.1%知道餐厅有禁烟规定、31.1%知道室内工作场所不能吸烟;公众对医院、中小学、大学和工作场所禁烟的支持率分别为96.1%、96.7%、93.8%和92.7%;获得控烟知识的途径主要是电视(50.0%)和其他媒体(54.4%).结论 厦门市居民对烟草危害的知晓率较低,应加大控烟宣传力度、丰富宣传内容,在烟盒包装上增加警示等,以促进无烟城市建设.
作者:黄仕杰;陈敏;陈国伟;王竞;戴龙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厦门市海沧区猩红热流行特征及发病规律,为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海沧区2007-2017年猩红热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海沧区2007-2017年共报告猩红热796例,年均发病率28.81/10万;3~6月和12月至次年1月为发病高峰(73.0%);男性发病率(33.57/10万)高于女性(23.45/10万);病例数以3~6岁组多;职业分布以幼托儿童为主(64.8%);发病率高的是嵩屿街道.结论 海沧区2014年前猩红热发病呈周期性,2015年后发病率高于往年,疫情呈上升趋势,嵩屿街道为高发区,建议开展专题调查探讨高发原因.
作者:王秀芹;张榕榕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对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福建省CDC)出具的卫生检测报告,进行质量分析,探讨解决方案,加强质量控制,确保出具准确、可靠的检验报告.方法 对福建省CDC于2016-2017年出具的160份委托性卫生检测报告(含存档资料)进行随机抽查,发现问题并分析原因.结果 抽查发现检测报告(含存档资料)在格式设计、填写质量、信息完整性、数据准确性和检测时限等方面,均存在一定问题,检测报告内部及时率仅63.1%.结论 本次抽检福建省CDC检测报告的正文无明显质量问题,但在委托协议书、流转卡、送检资料及实验室原始记录等存档资料中发现一些问题,检验报告时效性较差,应引起足够重视、及时整改.
作者:李丽林;游丁浩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基于风险理念的肿瘤护理计划对甲状腺癌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5年9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06例甲状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3例.观察组采取基于风险理念的肿瘤护理计划,对照组采取标准护理.比较两组化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第1与第2疗程预期性恶心呕吐(ANV)总分及生命质量.用自我护理能力实施量表(ESCA)评估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结果 化疗期间观察组厌食、恶心与呕吐发生率分别为28.3%、22.6%与20.8%,低于对照组的49.1%、43.4%与39.6%;观察组第1与第2疗程各天的ANV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功能领域各项目、生命质量评分、症状领域的疲倦和恶心/呕吐、单项测评中失眠和食欲丧失均优于对照组,自我护理能力分级优于对照组,ESCA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 基于风险理念的肿瘤护理计划用于甲状腺癌患者,有助于减少患者厌食、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改善自我护理能力.
作者:南楠;李丛;隋鑫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福州市城区空气污染对居民死亡(全死因、呼吸和循环系统)的影响.方法 收集福州市城区2015-2017年空气污染物监测、居民死亡和气象数据,用时间序列分析污染物浓度与居民死亡的关系.结果 福州城区日均总死亡人数与PM10、PM2.5、NO23种污染物日均浓度均存在正相关,其中与PM2.5相关性强(r=0.17);呼吸系统日均死亡人数与上述3种污染物日均浓度也存在正相关,而循环系统死亡人数与各种污染物的相关系数无统计学意义;随着空气中PM2.5浓度升高,总死亡人数在滞后1~2 d及第4d均有所升高,呼吸系统死亡人数在污染物浓度升高当天有所增高,循环系统死亡人数在滞后第4d有所升高.结论 福州市居民死亡风险增高,可能与空气污染程度有关.
作者:周权;林馨;卢永基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索健康教育讲座新模式,以提高健康传播效果,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方法 于2017年对辖区内32所中小学、幼儿园和15家企业推行健康教育讲座“菜单式”服务模式.提供学校、企业讲座“菜单”,由各校、企业自主选择2~4个感兴趣的题目,聘请老师授课.结果 1年中共开展健康教育讲座100场,听众18 291人,其中学生12 503人、家长4 180人、企业职工1 608人;开展综合评价83场,其中小学21场、中学15场、家长30场、企业17场,平均得分84.45分,讲座后问卷得分(3.42±0.81)高于讲座前问卷得分(2.86±0.86).结论 健康教育讲座“菜单式”服务模式主题丰富、受众广,提升了讲座效果,可在学校、企事业单位健康教育和重点人群健康教育中推广应用.
作者:陈月珍;任海波;吕惠婷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掌握泉州市丰泽区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为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丰泽区2004-2015年流行性腮腺炎报告病例和暴发疫情资料.结果 丰泽区2004-2015年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811例,其中男518例、女293例,年发病率17.3/10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病例,2011年起发病率逐年下降;发病高峰期在每年4~7月(59.3%);病例主要在0~10岁儿童(83.1%);以在校学生居多(49.2%),集中在人口密集城区(64.6%).结论 应重视流行性腮腺炎的疾病监测,提高含腮腺炎成分疫苗的接种率,加强流行期间学校、托幼机构等场所重点人群的预防控制,普及健康教育.
作者:颜红仪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陶氏颚口线虫(Gnathostoma hispidum)生活史及各期虫体发育情况.方法 收集野猪胃内检获的陶氏颚口线虫成虫,生理盐水中常温下挤破虫体获得虫卵,在人工条件下发育培养为Ⅰ期幼虫并感染剑水蚤,观察发育特征并记录发育条件(置去氯水,20~28℃,湿度50%~70%)获得Ⅱ期幼虫,在受感染鳝鱼体内压片镜检,观察颚口线虫Ⅲ期幼虫并观察其形态特征.结果 通过实验收集的陶氏颚口线虫虫卵、Ⅰ期幼虫、Ⅱ期幼虫及鳝鱼体内晚Ⅲ期幼虫及成虫,幼虫特征为幼虫经由颚口线虫虫卵帽状凸起处逸出,头球在Ⅰ期幼虫时仅头端有一尖棘,在Ⅱ期幼虫基本形成头球形状,Ⅲ期幼虫已近似成虫,头球较明显,头球宽度较体宽窄,头球上有4列小棘,尾端钝圆;成虫虫体较粗大,呈圆柱形,色微红,两端呈腹面弯曲状,体棘明显,呈倒钩状,每个倒钩状的棘形状基本相同.结论 陶氏颚口线虫虫卵在温度较低时可缓慢发育或停止发育;生食或半生食感染颚口线虫幼虫的鳝鱼可感染颚口线虫病,人体不是颚口线虫适宜宿主,但颚口线虫幼虫在人体中的移行可破坏组织和器官,应引起广泛重视.
作者:江典伟;林陈鑫;谢汉国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用Meta分析法系统评价护理干预糖尿病患者身体活动对餐后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及维普数据库中,有关糖尿病患者运动或身体活动对餐后血糖控制研究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检索截至2018年3月.文献按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并进行质量评价后提取数据.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8个研究、1 559例患者.结果显示,护理干预组餐后2h血糖值明显低于对照组(MD=-1.68,95% CI:-2.11~-1.26).结论 加强运动或身体活动的护理干预,可改善糖尿病患者的餐后血糖值,减少不良结局,对临床糖尿病护理有借鉴意义.
作者:张春惠;林建泉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掌握福建省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现状,防控医院感染、防止疾病传播、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安全.方法 按《福建省医疗机构消毒监测方案》,对2017年医疗机构现场采样监测,按有关标准及规范检测判定.结果 全省24家CDC开展医疗机构消毒监测共60家次,监测样本总合格率97.6%(1 971/2 019);一级医院消毒质量合格率高于二、三级医院;各级医疗机构各项目监测合格率均>90%,污水合格率低(91.1%);一级和未定级医院医护人员手合格率仍<90%.结论 医疗机构应持续改进消毒措施、提高消毒质量.应加强消毒监督监测和技术指导,以有效防控医院感染.
作者:陈祖毅;林立旺;黄育红;陈路瑶;周游;章灿明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龙岩市职业性尘肺病例临床情况,为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国家疾控信息系统常规报告的龙岩市2016年尘肺个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龙岩市2016年共报告尘肺400例,主要为煤工尘肺(56.3%)和矽肺(43.3%);Ⅰ期266例(66.5%)、Ⅱ期88例(22.0%)、Ⅲ期46例(11.5%);病例平均53.2岁,主要为40.0~59.9岁(82.0%);平均累积接尘工龄12.5年.结论 龙岩市2016年尘肺病比2015年有较大幅度增长,仍有不少新发病例,防控仍不容忽视.矿井作业环境较为恶劣,建议卫生行政部门加强对煤炭和金属矿业监督,以保障劳动者健康.
作者:杨茜;曹玉溶;孔令星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成年艾滋病患者免费抗病毒治疗的效果,为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提供科学参考.方法 选取漳州市2006-2014年接受治疗且2016年底仍存活的170例成年艾滋病患者为对象,比较患者治疗前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病毒载量、血常规血生化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170例患者CD4+T细胞计数在治疗0.5、1、2、3、4、5年内,随治疗时间的增长而增加,治疗半年时增幅大,而后平缓上升,治疗5年时CD4+T细胞计数平均增加了353个/μL;AIDS组CD4+T细胞计数增幅大于HIV组,但治疗5年后HIV组的CD4+T细胞计数与AIDS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患者的病毒总抑制率87.5%~94.2%,不同治疗时间、不同基线病毒抑制效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IDS患者治疗1年后体重、血红蛋白值升高.结论 通过抗病毒治疗,可提高艾滋病患者免疫水平,重建免疫系统,有效抑制病毒复制,改善患者病情.
作者:汪志辉;谢阳;林舒乐;林少玲 刊期: 201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