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珏
目的 对全麻手术后的患者采用七叶皂苷钠进行治疗对其胃肠道功能恢复和避免并发症的作用进行观察.方法 选取200例全麻手术病人作为研究对象,且所有患者是我院在2013年到2016年之间收治的,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抽取原则分成两组,每组的例数是100例.采用安慰剂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七叶皂苷钠静滴治疗观察组患者,将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结果和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排气和排便时间均早与对照组,且并发症低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全麻手术后患者来说,使用七叶皂苷钠注射液进行治疗,有助于胃肠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的概率,适用于以后的临床相关治疗中.
作者:赵士章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对早期先兆流产采用中西医结合与单纯西医治疗的临床疗效的差异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60例早期先兆流产孕妇进行研究,且所有孕妇为我院在2015年12月到2016年12月之间收治的.将孕妇按照每组30例随机分成两份.采用单纯的西医治疗对照组孕妇,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治疗观察组孕妇,比较两组孕妇治疗后临床效果的不同.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早期先兆流产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治疗效果要显著好于单纯的西医治疗,适合在日后的临床有关治疗中加以借鉴和参考.
作者:王甜甜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拉贝洛尔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孕妇对于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2016年8月到2018年1月选择在我院产科建档分娩的妊娠期高血压孕妇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60例与观察组60例,对照组采用硫酸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拉贝洛尔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的平均动脉压都呈现显著下降的趋势(P<0.05),治疗后观察组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早产、胎儿窘迫、产后出血等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拉贝洛尔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孕妇可有效控制平均动脉压,改善分娩结局,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许雪叶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阿托西班联合利托君治疗双胎妊娠晚期流产的疗效,为后续的临床治疗提供方法参考.方法 将2017年1月至12月我院收治的62例双胎妊娠晚期流产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利托君治疗,观察组阿托西班联合利托君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宫缩完全抑制率为80.6%,对照组为67.8%,两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对照组为12.0%,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于双胎妊娠晚期流产采取阿托西班和利托君治疗,疗效明显且安全系数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金霞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三黄散联合中医穴位疗法及护理干预对产褥期的急性乳腺炎患者疗效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3月 ~2017年6月与我院治疗的152例产褥期的急性乳腺炎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6例患者.对照组的患者给予三黄散+护理干预进行治疗,观察组的患者给予三黄散+护理干预+中医穴位疗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患者治疗之后的临床疗效,白细胞恢复的时间,体温恢复的时间以及疼痛消退的时间.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73.6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4.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白细胞恢复的时间,体温恢复的时间以及疼痛消退的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黄散与中医穴位疗法的联合以及护理干预对产褥期的急性乳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还可有效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冯德鹏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制订出合适的呋锌油的配制工艺.方法 通过对呋锌油不同配制工艺在操作、效率、能耗及成品质量方面和临床应用的比较确定配制工艺的优劣.结果 新的配制工艺操作简便、效率高、能耗低、质量稳定、疗效确切.结论 新的配制工艺优于原配制工艺.
作者:范彬;杨锦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应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来我院治疗的6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选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试验组(n=30).对照组患者应用厄贝沙坦治疗,试验组患者应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治疗后8周的血压水平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为93.3%、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为3.3%、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8周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明显降低,相较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应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的临床效果更加确切,不仅可以降低患者血压水平,还可以减少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安全、可靠的特点.
作者:冯立;汪小华;尹广珍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评价硫氢化钠(NaHS)对大鼠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NPP)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CCI组)、NaHSS组、NaHSM组和NaHSL组.对照组、假手术组及CCI组于术前15min及术后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CCI+NaHS三组每日腹腔注射NaHS.于0d、1d、3d、7d、14d及21d测定各组大鼠痛阈;7d、14d及21d检测大鼠脊髓背角pNR2B蛋白水平.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CCI组痛阈降低,pNR2B升高;术后1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CI组比较,NaHSM组痛阈升高,pNR2B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aHS缓解CCI大鼠NPP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脊髓蛋白pNR2B的表达相关.
作者:罗慧琴;林健清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2月 ~2018年2月我院接收102例新生儿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两组,每组51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以此为基础,观察组应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分析结果.结果
作者:夏芸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保留灌肠法治疗ICU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疗效.方法 选取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ICU科2013年11月至2016年11月出现AAD的89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灌肠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口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便检正常、腹泻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保留灌肠法治疗AAD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平贯芳;栗艳茹;熊万成;邓智建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综合分析我院2014~2016年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方法 收集我院2014~2016年期间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的不良反应报告共523例.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ADR(Adverse Drug Reaction)报告的特点,如患者年龄、给药途径、药物类别、前位药品、累及的器官系统.结果523例不良反应报告中,男性占39.58%,女性占60.42%,发生不良反应的主要人群是20~29岁年龄段与年龄大于60岁的人群.523例ADR报告中,产生ADR多见的给药途径是静脉给药途径451例,占总数的86.23%.抗生素类发生不良反应的频次高,其中注射用五水头孢唑林钠排名第一,共发生ADR 56例次.ADR累及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的占61.94%,居于首位.结论 慎重使用静脉途径给药与抗感染类药物.
作者:曾洁;张田;李咏梅;黎行山;丘秀玉 刊期: 2018年第09期
药物疗法目前是癌症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但常规抗肿瘤药物在应用过程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如溶解性差、肾毒性、神经毒性以及对细胞的无选择性杀伤等,对治疗造成了一定困难.纳米载药系统(Nanoparticle drug delivery system,NDDS)所具有的以及可被赋予的特殊性质使得它们能够改善或克服以上的问题〔1〕,因此纳米载药系统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本文从抗癌药物纳米载药系统的载体类型、释药特性及设计方向三方面综述了其研究现状、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展望.
作者:秦飞;陈丹;庄玲萍;祝珊珊;许莉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呼吸阻塞的效果.方法 通过对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82例呼吸阻塞患儿随机分组,对照组患儿应用常规治疗,实验组患儿加用联合沙丁胺醇雾化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结果 实验组患儿有效率同对照组比较明显提高,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显著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呼吸阻塞患儿应用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缓解病情,无严重不良反应,该方法具有疗效显著,安全性高等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芳;范鹏举;张丽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阿司匹林联合尼莫地平对偏头痛的治疗效果观察.方法 将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治疗的12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尼莫地平治疗,观察组采用阿司匹林联合尼莫地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5%,明显较对照组的75%提高,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头痛发作次数、每次持续时间、头痛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减少,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口干、皮肤瘙痒、血压下降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阿司匹林联合尼莫地平对偏头痛的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减轻症状,服用安全性高,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曲明磊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比较并分析应用瑞替普酶与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研究对象为在我院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70例患者,采用瑞替普酶治疗的患者为甲组,采用尿激酶治疗的患者为乙组,每组35例患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再通率和出血并发症情况.结果 甲组患者在溶栓后2h的再通率高于乙组,组间比较结果有统计差异性(P<0.05),甲组患者的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乙组,结果有统计差异性存在(P<0.05).结论 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时,采用瑞替普酶进行溶栓治疗,患者的冠脉再通率较高,发生出血并发症的几率较低,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
作者:武书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硫唑嘌呤治疗炎症性肠病的并发症统计.方法 回顾性分析于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炎症性肠病患儿5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号方法将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n=25例),对照组患儿行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儿行硫唑嘌呤药物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通过对两组患儿行不同的药物治疗,对照组患儿的白细胞减少、有利细胞轻度缺乏、肠道感染、恶心呕吐、腹泻、上腹烧灼感等并发症的发症率均高于观察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患儿的治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患儿,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通过对炎症性肠病患儿行硫唑嘌呤药物治疗,也会存在并发症状,但是此种药物的治疗并发症状明显少于常规药物治疗,应当重视患儿的临床实际情况,从而有效地预防严重的不良并发症产生.
作者:姜朋飞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西黄丸联合化疗对于晚期宫颈癌手术患者的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96例晚期宫颈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单双号法分为对照组(n=48)和治疗组(n=48),所有患者均实施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对照组术后予以化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西黄丸,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免疫功能变化.结果 对照组的疾病控制率显著低于治疗组,组间表现出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免疫功能相关指标均优于治疗前,组间展开比较,治疗组CD8+低于对照组,CD3+、CD4+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黄丸联合化疗可显著改善晚期宫颈癌手术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史中强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对采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结果进行探究.方法 选择在2017年与2018年的1月20日阶段来医院治疗的重症肺炎患者,利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为30例.观察组患者利用采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进行治疗,对照组则注射头孢哌酮舒巴坦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检查后的各项指标与治疗效果,并对其所发生的不良反应进行记录.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清PCT、CRP水平比对照组得低;观察组患者的咳嗽评分明显比对照组得低,在统计学上差异具有意义(P<0.05).结论
作者:黄崇敏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而言在治疗当中采用健膝方结合物理疗法的效果及不良反应观察分析.方法 将在我2014年5月~2017年5月时期,收治150例首次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接受常规类风湿西药治疗患者,分为对照组70例与实验组80例.实验组予健膝方结合物理疗法,两组均行15天治疗.将两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晨僵持续时间、关节压痛评分、生活能力评分、满意度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疗程结束后实验组总有效率95.00%,对照组82.86%.实验组晨僵时间、关节压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生活能力与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照组不良反应率28.57%.实验组不良反应率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膝方结合物理疗法可提高临床疗效、满意程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效果理想.
作者:沈艳华;孔秋云;郭俊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测定骨刺消痛胶囊中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的含量.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溶液(用三乙胺调节pH值至6.5)(55:45),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300nm.结果 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分别在14.15~283.00μg·mL-1和8.04~160.80μg·mL-1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6.53%和98.30%.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骨刺消痛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方艺霖;吴晓燕 刊期: 201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