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能波;郑炜华;林永欢
目的 研究临床合理应用喹诺酮类药物的药学干预及应用意义.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实施药学干预前(2015年1月 ~2015年12月)的1000张喹诺酮类药物处方-对照组和药学干预实施后(2016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的1000张喹诺酮类药物处方-观察组,将两组的喹诺酮类药物的使用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喹诺酮类药物处方不合理使用率(10.00%)、药物使用频次(271.53±43.65)次、药物利用指数(1.23±0.28)、不良反应发生率(16.00%)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临床中进行药学干预有助于合理使用喹诺酮类药物,促进药物利用率的提高,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肖文可;钟柳芳;何梓明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中医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研究观察.方法 将我院自2012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46例肩周炎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为23例,给予观察组患者使用中医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西医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肩周炎发作频率、治愈率,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观察两组患者康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9.1%,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5.3%,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05).结论 中医辨证施治治疗肩周炎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疼痛,安全、无毒副作用,患者容易接受,值得大范围推广使用.
作者:李洪云;玄敏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多潘立酮、奥美拉唑联合用药对哮喘合并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两组哮喘合并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均根据其实际情况给予针对性的哮喘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多潘立酮,研究组加用多潘立酮、奥美拉唑.结果 经数据统计分析可知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优(P<0.05),两组胃食管反流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7.23%、70.21%;治疗后两组FEV1、PEF等指标均较之前显著改善(P<0.05),研究组肺功能治疗后改善效果更优(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64%、6.38%(P>0.05).结论 应用常规哮喘治疗基础上加用奥美拉唑、多潘立酮可获得更为理想的哮喘合并胃食管反流病临床疗效.
作者:蔡金朋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克白颗粒的佳成型工艺.方法 用单一辅料及不同比例的混合辅料进行试验,以吸湿百分率、成型性、溶化性、流动性的综合评分为指标进行辅料筛选;用L9(34)正交试验进行工艺参数的优化.结果 筛选出辅料为单一辅料糊精,佳工艺的药辅比为1:1.3,混料时间7min,浸膏密度为1.22~1.30.结论 制备工艺合理,制粒简单,为克白颗粒的生产提供试验基础.
作者:王维;蔡银燕;王跃鑫;黄巧玲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从山柰中分离对甲氧基肉桂酸乙酯(EPMC),进行空气沉降菌抑菌评价.方法 用乙醇提取、结晶法纯化EPMC.分别用细菌和真菌培养对比试验评价EPMC对空气沉降菌的抑制效果,用分子对接探讨抑菌机制.结果 从山柰中分离到高纯度EPMC,得率为1.95%.EPMC对空气沉降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抑制二氢蝶酸合成酶.结论 EPMC对空气沉降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作者:刘慧;唐铁鑫;马扬升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以通关藤为原料分离纯化得通关藤多糖组分TCS4,并进行初步结构分析.方法 将通关藤多糖原料精制,大孔树脂柱除蛋白和色素,离子交换纤维素DEAE-32、葡聚糖凝胶Sephedex G-50分级分离,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鉴定纯度,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测定相对分子质量,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红外光谱、高碘酸氧化、smith降解、核磁共振等方法初步确定结构.结果 分离纯化得酸性均一多糖组分TCS4,相对分子质量约7000,单糖组成为甘露糖、鼠李糖、葡萄糖醛酸、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阿拉伯糖,摩尔比为1:3.5:1.9:6.9:7.8:10:4.7.结论 通关藤多糖TCS4为首次提取出的小分子量酸性均一杂多糖,不同产地通关藤多糖组成的比例有一定差异.
作者:周全;庄翌;藤再进;王青;李玲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锌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2016年5月~2017年5月至我院进行轮状病毒性肠炎治疗的患儿70例进行临床研究.用随机数字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儿给予补液、纠正脱水,维持电解质平衡等常规治疗,给予利巴韦林、蒙脱石散对症治疗,共计3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艾尔锌3d.观察两组患儿大便次数和性状恢复正常时间、出院时间以及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儿大便恢复正常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6.67%,略高于对照组90.00%,但两组无组间差异(P>0.05).结论 锌联合蒙脱石散能够更迅速缓解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的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李锦芬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中药血必净注射液联合清胰汤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疗效.方法 入选2013年7月至2016年7月的重症急性胰腺炎(SAP)9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中药血必净注射液联合清胰汤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腹胀痛缓解时间,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白细胞水平恢复正常时间和首次排便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 中药血必净注射液联合清胰汤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疗效显著,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王维玖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中药萆薢大黄汤治疗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患者总共6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为30例,对照组为30例.制定治疗方案为:治疗组:在内科基础治疗上同时予以加服中药萆薢大黄汤;对照组在内科基础治疗上同时予以加服西药苯溴马隆(尔同舒).两组均服药20天,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尿酸(UA)、血糖(GLU)、血脂、肝、肾功能以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两组比较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中药萆薢大黄汤治疗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疗效显著,有降低血尿酸水平,还有改善血脂的作用,对血糖、肝、肾功能无影响,且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
作者:许祥云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采用情景模拟结合视频技术对耳鼻喉科实习护生进行专科急救护理训练,巩固其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提高临床操作技能、增加学习兴趣、增强沟通交流的能力和优化临床决策/评判性思维.方法 区组随机法选择对在耳鼻喉科实习的51名护生采用授课为基础的(LBL)教学法进行带教(对照组).另外随机选取56名护生使用情景模拟教学法结合视频技术进行培训(实验组).培训前后分别考核其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以及技能操作、学习兴趣、临床决策/评判性思维、沟通交流的能力.结果 培训前两组在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以及技能操作、学习兴趣、临床决策/评判性思维、沟通交流的能力上没有差别(P均>0.05).培训后,情景模拟教学法结合视频技术对耳鼻咽喉科护生的急救护理教学中效果显著,好于传统教学法(P均<0.05).结论 情景模拟教学法结合视频技术对耳鼻喉科实习护生急救护理能力的提高有积极作用,在护生的实习带教中值得推广.
作者:陈荣;詹陈菊;罗警艺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利培酮、氨磺必利应用疗效与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精神病院收治住院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64例,随机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利培酮治疗、观察组采用氨磺必利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CDSS与PANSS减分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有效率观察组87.5%(28/32)高于对照组62.5%(20/32),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CDSS、PANSS减分情况比较,P减分、T减分、G减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减分、CDSS减分幅度观察组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12.5%(4/32)与对照组15.6%(5/3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氨磺必利在临床疗效、阴性症状、抑郁症状方面均优于利培酮,且安全性较高,应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作者:陈凯;钟建明;叶莉军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HFMEA在药物不良反应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运用HFMEA评估2016年3月~2016年8月我院的药物管理流程,进行评估分析并实施防范措施,在此基础上,选取2016年3月~2017年2月患者600例为研究对象,将2016年3月 ~8月实施HFMEA模式前收治的288名患者归为对照组,2016年9月~2017年2月实施HFMEA模式后收治的312名患者为观察组,对比两组药物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统计学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HFMEA模式实施前后我院药物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HFMEA方法的应用可有效降低医院药物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郑比男;黄巧娥;张春兴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寻找高效、长效的新型GLP-1受体激动剂.方法 非洲爪蟾GLP-1(XenGLP-1)的半衰期较短,设计三个半胱氨酸改构的Xen-GLP-1类似物,优选高降糖活性的多肽进一步PEG化修饰.结果 PEG-XenGLP-1缀合肽具有优异的长效降糖活性.结论 从动物源寻找新型GLP-1类药物是降糖药物研究的新思路.对GLP-1类多肽进行PEG化修饰,可在降糖活性保持的前提下显著延长多肽的半衰期.
作者:费颖颖;陈心雨;韩京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头孢呋辛联合炎琥宁治疗支气管肺炎患儿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 结合35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入院时间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分别给予炎琥宁治疗(对照组175例)以及头孢呋辛+炎琥宁治疗(观察组175例),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同时统计患儿发热、咳嗽、憋喘、肺部湿啰音等症状的消失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患儿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发热、咳嗽、憋喘、肺部湿啰音等症状的消失时间与对照组患儿相比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1.1%)与对照组患儿(8.6%)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头孢呋辛联合炎琥宁治疗支气管肺炎患儿效果显著,能促使患儿症状快速改善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杜振雄;谭柳群;刘绍德;李智坚;麦秋良;覃羡玲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参照新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进行点评,促进围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 对2016年1月~12月开展的Ⅰ类切口手术共1609例进行点评,统计并分析其用药合理性.结果 1609例患者中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共200例,预防使用率为12.4%;具备用药指证占比为32.5%;用药时机准确率为35.0%,不合理的给药时机主要表现为术后开始给药;所选用抗菌药物涉及9类17个品种,按使用比例排名前三位分别为头孢替安、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头孢地嗪钠;用药疗程普遍偏长,平均用药时间为3.9天.结论 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存在无指证用药、给药时机不当、药物选择起点偏高、用药疗程普遍偏长等问题,需进一步加强学习,同时加大管理与干预力度,规范围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
作者:夏娴娴;杨阳;顾海娟;徐艳艳;郭小红;卫榕;梅丹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归纳总结我院中药制剂所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规律、特点,分析原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法 对我院2011年10月到2016年10月所发生的102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出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制定安全用药对策.结果 102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发生存在有个体差异,中药注射药剂所致的药物不良反应例数占首位,心脑血管病用药发生率高.结论 引起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的因素主要与个体因素、临床说明书用药、不规范使用等因素有关.
作者:卢运超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研讨保胎治疗在早期先兆流产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分组讨论40例早期先兆流产孕妇(研究组)和40例无早期先兆流产孕妇(对照组),研究组接受保胎治疗,卧床休息,禁性生活,且给予适量叶酸、维生素E等达到辅助性治疗,且定期测定孕妇黄体酮激素以及胎儿发育状况等,对于缺乏黄体酮激素的孕妇,每日注射黄体酮20mg;对照组孕妇在接受产前检查时,需接受常规性尿、血检查,给予肝肾检查.观察两组产妇不良反应、新生儿状况等,并对比分析,进而明确保胎治疗的疗效.结果 对比两组孕妇胎盘早剥率、胎盘早破率、产后出血率、前置胎盘率,研究组与对照组组间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新生儿不良结局,包含新生儿死亡率、巨大儿、新生儿窒息率、新生儿畸形率,研究组与对照组组间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建议临床在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症状上,可给予保胎治疗方式,其疗效突出,降低新生儿畸形和窒息可能性等,值得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作者:卓江霞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我院急诊处方用药情况,分析不合理原因,为临床医师开具规范处方提供参考,为患者安全用药提供保障;方法 对2016年急诊处方点评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急诊随机抽取的6000张处方中,合理处方5119张,占处方总数的85.32%,不合理处方881张,占处方总数的14.68%;结论 处方点评结果表明,我院急诊用药还存在许多问题,需加强管理,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黄迎春;林建松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对比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和珍珠明目滴眼液治疗视疲劳的临床疗效.方法 入选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的视疲劳患者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珍珠明目滴眼液治疗,观察组采用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在临床疗效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总的有效率分别为90.0%与66.7%,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 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治疗视疲劳的临床疗效更好,值得临床中的推荐应用.
作者:林龙齐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麻黄碱与咖啡因的配伍应用对大鼠体重的影响.方法 将肥胖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肥胖模型组、咖啡因组、麻黄碱组、麻黄碱咖啡因联合用药组、右旋酚氟拉明组(溶液中右旋酚氟拉明浓度为0.18mg·mL-1),除了肥胖模型组外,每组取其溶液2mL,1日1次.结果 右旋酚氟拉明组体重低于肥胖模型组体重(P<0.01),麻黄碱与咖啡因联合用药组体重低于肥胖模型组体重(P<0.01),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麻黄碱和咖啡因的配伍应用对肥胖的大鼠体重有明显减轻的作用.
作者:王秀梅;黄丽春;陈明莺 刊期: 2017年第12期